医疗系学霸 第8节
做科研,可不仅仅只是读博的捷径,也是升职称的一种捷径。
因在临床,对话的只是病人,而科研成果,就是对话整个世界,向全世界输送你个人以及你所在单位的声音。
难度也完全不同。
袁威宏这就才骑车走了……
然而,等翌日,袁威宏再看到方子业时,方子业仿佛是变了个人似的,早上的八点到十二点,就在病房里泡着,对着自己分管的三个病人,从查体入手,一直到病历书写结束,一丝不苟,力求毫无瑕疵。
每一字一句,仿佛都仔细斟酌,锱铢必较。
每一个医嘱的使用,方子业甚至都找来了文章的支持,然后偶有需要修改的,便先请教袁威宏这样用可不可以,算不算纸上谈兵。
而方子业这样的举动,这样的证据链,这样谨慎的行为,即便是方子业的老师,袁威宏,也深感压力。
不敢说别人发表的文章绝对无用,可也觉得,就只是为了降低极小数据的并发症概率,而换一种无关痛痒的药物,其实完全没这个必要。
可秉持着谨慎的原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完全一样,袁威宏也就授权予以修正。
袁威宏还听到自己目前最小的学生揭翰汇报,他说自己的师兄方子业每天下午四个小时泡练功房后,必然会到菜市场里面买诸多的一两斤肉回家,也不知道是在做些什么。
而在值班,无法去练功房的时候,方子业在做的事情就是,对每一个新入院的患者,都如临大敌,力求仔仔细细。
值班医生的任务就是,做好新病人的入院接收。
需要负责的就是,建立病历模板,开好术前医嘱。然后在翌日,让管床医生接管即可。
然而,因值班日的新入院病人的第一接诊权,属于值班医生,方子业便毫不犹豫地怼了上去,问病史之详细,查体之全面,甚至于不惜把诊断学教材拿进操作室里比对着一一进行检查……
但这样认真的行为,在外人看起来虽然颇为奇怪,其实也不能算是奇怪。
真正要做学问的时候,很多操作也好、检查也好,还是诊断,必然是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对待病人仔细一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终于,就在距离上一次门诊的五天后的八月二十日这一天。
方子业的学识点积累数量,终于来到了50点之多,足够把一个医学基础技能加点到3级,很有可能就能够让一个操作,通关练功房的要求。
仔细审慎后,方子业选择了加点缝合术。
科室里都是大手术,小医生能够接手的操作,就只有缝合,你就算是其他操作再好,上级也不会交给你来做,只能在练功房里装逼吃灰。
不过缝合术却并不一样,或许别人看你顺眼,知道你的缝合技术有了提升,就给你赏赐一两次的机会了。
练功房。
缝合术的第三个缝合材料就是豆腐,对创伤外科的医生而言,缝合术只要能够做到缝合豆腐时,缝线不拉破豆腐,出针入针在豆腐上后,打结的过程中不产生偏倚产生的洞。
且缝合线结不能松弛、缝合的深度,不能深于5mm,左右针距跨度不能大于5mm,就算出关。
众所周知,豆腐不是缝合越多越难缝合,而是缝合越浅,越难缝合。
方子业小心翼翼沿着豆腐的长形口操作二十四针的成果,跃然于练功台上,缝线细细密密,线结稳稳当当,如同是尺子量过后粘上去的一般。
练功台周围,不仅是方子业的师弟前来惊愕观看,也不仅是方子业的同学难以置信,就连正好在练功房里的博士师兄,也是颇为咂舌。
“难道这才是不写文章后、正常发挥的小方?”
方子业内心舒朗,抬头看向众人,面带笑意。
这一次牛逼,就不是老师买来的了,是自己长的。
第11章 后来居上
“恭喜啊,业哥。”同学熊锦环与李源培二人都开始道喜,语气正色。
原来放开手脚,醉心于临床的方子业,才是真正的完全形态!
之前一直都听说,方子业经常找袁威宏修改论文,没有产出,而且临床的进展也颇为缓慢,是资质一般。
没想到的是,方子业长期找袁威宏修改的论文,是要发表到一区去的大文章。
中科院sci一区,期刊的质量毋庸置疑,影响因子虽然不高,只有4分+,但是影响因子4分多的论著文章的含金量,比你写十篇meta分析或者生信分析这样的水文含金量都高。
不要单纯以影响因子来论文章水平的高低,而要看别人是做了什么。
这篇文章成稿后,很多人都仔细研究过,的确做了的事情不少。
而因为要写高质量的文章,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分走一部分时间浸泡于临床,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如今文章已发,听说还有一篇cscd保底,方子业的毕业论文也已经送到了袁威宏的手里,正在修改为毕业做准备,那如今的方子业,完全就是卸下了所有的重担,可一心扑在临床上。
有一篇一区文章,可保证方子业去报考外院和本院的博士申请考核而报名资格无忧。
论著性质的文章质量,更是高于任何非论著性质的sci文章。
“谢谢,谢谢,稍有进步。只能算是没特别拖大家后腿。”方子业微微捧拳。
“比师弟们稍微好了这么一丢丢,师兄们别见笑了啊。”
方子业这话一出,邓勇教授的一位博士师兄王元奇就道:“可不敢这么说,自从放开手脚之后,子业你的临床功夫如同起飞了一样疯涨。”
“可以见得,之前你一直都是没在这方面泡太多的精力。”
方子业的成长,非一日铸就。
这二十多天以来,自从方子业从文章的苦海中逃脱之后,几乎一段时间就一个样,大家都看得到。
同样的,方子业的努力,所有人也都看得到。
“那没有,王师兄您过誉了,之前也有在练的。”方子业不敢凡尔赛。
寒暄到此,也就告一段落。
方子业的缝合术又有进步,且在同一届的三个硕士里,后来居上了。这就是结果。
不管是师弟们的羡慕也好,李源培以及熊锦环二人的震惊和压力也好,还是师兄们为方子业的进步速度之快而咂舌也好,仍然改变不了结果。
众人退去之后,方子业再次把豆腐重新切开缝合了三次。
每一次的操作都稳稳当当,虽然缝合的速度慢,可每一针的进针出针质量以及打结的质量都很高。
完成度自然也没有问题。
方子业舒心下来。
如此一来,缝合术就可正式告一段落,短时间内,只需要偶尔保持练习,别生疏了就行,不需要再集中进行训练,而是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捞学识点上。
……
离开练功房后,方子业身后自动多了两个跟屁虫。
揭翰还有跟着自己的小住培兰天罗,两个人向方子业讨教,如何才能够把橡胶肉皮这第一个缝合练习材料给缝得更好。
一些相应的疑问,方子业也耐心一一解答。
“橡胶肉皮的缝合,最主要的就是讲究进针角和出针角,你们可以在家里练习一下进针和出针的手法!”
“缝合深度的掌控,你们已经不成问题了。”
“业哥!~”
方子业回答时,身后有人叫方子业。
方子业揭翰三人同时回头,看到了方子业的同学熊锦环。
熊锦环身材微胖,憨厚的他,跑起来肚子一颤一颤,颇具画面感。
而揭翰以及兰天罗两位师弟也颇为懂事,喊了一声熊师兄后,就先告辞。
“环哥,你这肉,好像越来越扎实了啊。”同为同学,即便是之前方子业的产出不高,但仍不会影响众人的关系相处。
能读硕士,且能被硕士生导师看上,一般情商都不会出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成绩好坏,长得帅不帅而与你疏远,除非是你的个性有问题。
熊锦环双手压住肚子:“是稍微胖了点。”
“业哥,你是考虑留本院读博还是去外院读博啊?咱们合计一下,到时候别冲了呗。”熊锦环的声色与个头一般,颇为圆润。
可方子业能够感受得到这位临床科研双丰收大哥的压力。
虽说,熊锦环目前已经发了三篇sci,一篇二区,两篇三区,但熊锦环的二区sci是论著类型的,而李源培的二区文章只是case report(病例报告)。
这两者一比,含金量又差了许多。
因此,之前的熊锦环是稳坐钓鱼台,并无压力。
可如今方子业仿佛一下子冲了起来,哦不,应该说方子业是压了两年,厚积薄发,先默默地发了一篇一区的论著文章,在科研上,已经算是独领风骚,如今在临床操作上。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所有的基本功都与熊锦环保持齐平不说,在缝合术上,又是比熊锦环都要更高。
在这样的对比下,若是方子业要选择报考韩元晓教授的博士,选择和熊锦环对冲,避开邓勇教授要来报考的那位京都大学附属三医院的博士。
那熊锦环也有点麻。
熊锦环也不敢完全确定自己的老师就必然要自己,而不会选择方子业。
毕竟现在的方子业,在各方面,对他都造成了全方位的冲击。
但读博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方子业要选择对冲,那么熊锦环也要再去做一下其他方面的准备。
比如去外院试探一下,多寻求几个机会,别直接到时候被方子业来一个扼喉杀,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方子业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才说:“环哥,您放心吧。我应该不会选择韩教授的。”
“我一直都跟着邓勇教授,我老师也是跟着邓教授的,我在这边,会更加熟悉一些。”
“这样也不算那啥‘自相残杀’。”
熊锦环闻言,稍稍一愣,眯了眯眼睛:“真的吗?业哥你可别和我玩灯下黑这一套啊?”
学婊可不只是单纯的个性问题,是道德问题,方子业这里说着不和自己争,到时候报名的时候跨着一报,那就有点过分了。
如果大家都明明白白的竞争,我死了我仍然敬你是兄弟,可玩阴的可不好。
“自然不会的,环哥。”
“有什么就说什么。我还能存在骗你么?”方子业回。
方子业的确是这么打算的,要么就是选择去外院,避开那位京都大学附属三医院的七年制,要么也就是和他对冲一下。
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三个同学,李源培已经够倒霉的了,若是自己再选择把熊锦环一冲,读博的机会简单是可能简单了。
但到时候,自己的恩师在邓勇教授组,自己在韩元晓教授组,这还怎么在一起玩?
因在临床,对话的只是病人,而科研成果,就是对话整个世界,向全世界输送你个人以及你所在单位的声音。
难度也完全不同。
袁威宏这就才骑车走了……
然而,等翌日,袁威宏再看到方子业时,方子业仿佛是变了个人似的,早上的八点到十二点,就在病房里泡着,对着自己分管的三个病人,从查体入手,一直到病历书写结束,一丝不苟,力求毫无瑕疵。
每一字一句,仿佛都仔细斟酌,锱铢必较。
每一个医嘱的使用,方子业甚至都找来了文章的支持,然后偶有需要修改的,便先请教袁威宏这样用可不可以,算不算纸上谈兵。
而方子业这样的举动,这样的证据链,这样谨慎的行为,即便是方子业的老师,袁威宏,也深感压力。
不敢说别人发表的文章绝对无用,可也觉得,就只是为了降低极小数据的并发症概率,而换一种无关痛痒的药物,其实完全没这个必要。
可秉持着谨慎的原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完全一样,袁威宏也就授权予以修正。
袁威宏还听到自己目前最小的学生揭翰汇报,他说自己的师兄方子业每天下午四个小时泡练功房后,必然会到菜市场里面买诸多的一两斤肉回家,也不知道是在做些什么。
而在值班,无法去练功房的时候,方子业在做的事情就是,对每一个新入院的患者,都如临大敌,力求仔仔细细。
值班医生的任务就是,做好新病人的入院接收。
需要负责的就是,建立病历模板,开好术前医嘱。然后在翌日,让管床医生接管即可。
然而,因值班日的新入院病人的第一接诊权,属于值班医生,方子业便毫不犹豫地怼了上去,问病史之详细,查体之全面,甚至于不惜把诊断学教材拿进操作室里比对着一一进行检查……
但这样认真的行为,在外人看起来虽然颇为奇怪,其实也不能算是奇怪。
真正要做学问的时候,很多操作也好、检查也好,还是诊断,必然是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对待病人仔细一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终于,就在距离上一次门诊的五天后的八月二十日这一天。
方子业的学识点积累数量,终于来到了50点之多,足够把一个医学基础技能加点到3级,很有可能就能够让一个操作,通关练功房的要求。
仔细审慎后,方子业选择了加点缝合术。
科室里都是大手术,小医生能够接手的操作,就只有缝合,你就算是其他操作再好,上级也不会交给你来做,只能在练功房里装逼吃灰。
不过缝合术却并不一样,或许别人看你顺眼,知道你的缝合技术有了提升,就给你赏赐一两次的机会了。
练功房。
缝合术的第三个缝合材料就是豆腐,对创伤外科的医生而言,缝合术只要能够做到缝合豆腐时,缝线不拉破豆腐,出针入针在豆腐上后,打结的过程中不产生偏倚产生的洞。
且缝合线结不能松弛、缝合的深度,不能深于5mm,左右针距跨度不能大于5mm,就算出关。
众所周知,豆腐不是缝合越多越难缝合,而是缝合越浅,越难缝合。
方子业小心翼翼沿着豆腐的长形口操作二十四针的成果,跃然于练功台上,缝线细细密密,线结稳稳当当,如同是尺子量过后粘上去的一般。
练功台周围,不仅是方子业的师弟前来惊愕观看,也不仅是方子业的同学难以置信,就连正好在练功房里的博士师兄,也是颇为咂舌。
“难道这才是不写文章后、正常发挥的小方?”
方子业内心舒朗,抬头看向众人,面带笑意。
这一次牛逼,就不是老师买来的了,是自己长的。
第11章 后来居上
“恭喜啊,业哥。”同学熊锦环与李源培二人都开始道喜,语气正色。
原来放开手脚,醉心于临床的方子业,才是真正的完全形态!
之前一直都听说,方子业经常找袁威宏修改论文,没有产出,而且临床的进展也颇为缓慢,是资质一般。
没想到的是,方子业长期找袁威宏修改的论文,是要发表到一区去的大文章。
中科院sci一区,期刊的质量毋庸置疑,影响因子虽然不高,只有4分+,但是影响因子4分多的论著文章的含金量,比你写十篇meta分析或者生信分析这样的水文含金量都高。
不要单纯以影响因子来论文章水平的高低,而要看别人是做了什么。
这篇文章成稿后,很多人都仔细研究过,的确做了的事情不少。
而因为要写高质量的文章,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分走一部分时间浸泡于临床,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如今文章已发,听说还有一篇cscd保底,方子业的毕业论文也已经送到了袁威宏的手里,正在修改为毕业做准备,那如今的方子业,完全就是卸下了所有的重担,可一心扑在临床上。
有一篇一区文章,可保证方子业去报考外院和本院的博士申请考核而报名资格无忧。
论著性质的文章质量,更是高于任何非论著性质的sci文章。
“谢谢,谢谢,稍有进步。只能算是没特别拖大家后腿。”方子业微微捧拳。
“比师弟们稍微好了这么一丢丢,师兄们别见笑了啊。”
方子业这话一出,邓勇教授的一位博士师兄王元奇就道:“可不敢这么说,自从放开手脚之后,子业你的临床功夫如同起飞了一样疯涨。”
“可以见得,之前你一直都是没在这方面泡太多的精力。”
方子业的成长,非一日铸就。
这二十多天以来,自从方子业从文章的苦海中逃脱之后,几乎一段时间就一个样,大家都看得到。
同样的,方子业的努力,所有人也都看得到。
“那没有,王师兄您过誉了,之前也有在练的。”方子业不敢凡尔赛。
寒暄到此,也就告一段落。
方子业的缝合术又有进步,且在同一届的三个硕士里,后来居上了。这就是结果。
不管是师弟们的羡慕也好,李源培以及熊锦环二人的震惊和压力也好,还是师兄们为方子业的进步速度之快而咂舌也好,仍然改变不了结果。
众人退去之后,方子业再次把豆腐重新切开缝合了三次。
每一次的操作都稳稳当当,虽然缝合的速度慢,可每一针的进针出针质量以及打结的质量都很高。
完成度自然也没有问题。
方子业舒心下来。
如此一来,缝合术就可正式告一段落,短时间内,只需要偶尔保持练习,别生疏了就行,不需要再集中进行训练,而是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捞学识点上。
……
离开练功房后,方子业身后自动多了两个跟屁虫。
揭翰还有跟着自己的小住培兰天罗,两个人向方子业讨教,如何才能够把橡胶肉皮这第一个缝合练习材料给缝得更好。
一些相应的疑问,方子业也耐心一一解答。
“橡胶肉皮的缝合,最主要的就是讲究进针角和出针角,你们可以在家里练习一下进针和出针的手法!”
“缝合深度的掌控,你们已经不成问题了。”
“业哥!~”
方子业回答时,身后有人叫方子业。
方子业揭翰三人同时回头,看到了方子业的同学熊锦环。
熊锦环身材微胖,憨厚的他,跑起来肚子一颤一颤,颇具画面感。
而揭翰以及兰天罗两位师弟也颇为懂事,喊了一声熊师兄后,就先告辞。
“环哥,你这肉,好像越来越扎实了啊。”同为同学,即便是之前方子业的产出不高,但仍不会影响众人的关系相处。
能读硕士,且能被硕士生导师看上,一般情商都不会出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成绩好坏,长得帅不帅而与你疏远,除非是你的个性有问题。
熊锦环双手压住肚子:“是稍微胖了点。”
“业哥,你是考虑留本院读博还是去外院读博啊?咱们合计一下,到时候别冲了呗。”熊锦环的声色与个头一般,颇为圆润。
可方子业能够感受得到这位临床科研双丰收大哥的压力。
虽说,熊锦环目前已经发了三篇sci,一篇二区,两篇三区,但熊锦环的二区sci是论著类型的,而李源培的二区文章只是case report(病例报告)。
这两者一比,含金量又差了许多。
因此,之前的熊锦环是稳坐钓鱼台,并无压力。
可如今方子业仿佛一下子冲了起来,哦不,应该说方子业是压了两年,厚积薄发,先默默地发了一篇一区的论著文章,在科研上,已经算是独领风骚,如今在临床操作上。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所有的基本功都与熊锦环保持齐平不说,在缝合术上,又是比熊锦环都要更高。
在这样的对比下,若是方子业要选择报考韩元晓教授的博士,选择和熊锦环对冲,避开邓勇教授要来报考的那位京都大学附属三医院的博士。
那熊锦环也有点麻。
熊锦环也不敢完全确定自己的老师就必然要自己,而不会选择方子业。
毕竟现在的方子业,在各方面,对他都造成了全方位的冲击。
但读博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方子业要选择对冲,那么熊锦环也要再去做一下其他方面的准备。
比如去外院试探一下,多寻求几个机会,别直接到时候被方子业来一个扼喉杀,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方子业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才说:“环哥,您放心吧。我应该不会选择韩教授的。”
“我一直都跟着邓勇教授,我老师也是跟着邓教授的,我在这边,会更加熟悉一些。”
“这样也不算那啥‘自相残杀’。”
熊锦环闻言,稍稍一愣,眯了眯眼睛:“真的吗?业哥你可别和我玩灯下黑这一套啊?”
学婊可不只是单纯的个性问题,是道德问题,方子业这里说着不和自己争,到时候报名的时候跨着一报,那就有点过分了。
如果大家都明明白白的竞争,我死了我仍然敬你是兄弟,可玩阴的可不好。
“自然不会的,环哥。”
“有什么就说什么。我还能存在骗你么?”方子业回。
方子业的确是这么打算的,要么就是选择去外院,避开那位京都大学附属三医院的七年制,要么也就是和他对冲一下。
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三个同学,李源培已经够倒霉的了,若是自己再选择把熊锦环一冲,读博的机会简单是可能简单了。
但到时候,自己的恩师在邓勇教授组,自己在韩元晓教授组,这还怎么在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