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152节
果然那三个少年郎都高兴万分,一个拿了兵书,一个拿了古籍,还有一个拿了马鞍,都齐齐笑道:“多谢大嫂。”
堂妹萧寻菱则怯生生,瞥了一眼瘫坐在轮椅上的父亲,也怯生生嗫喏了一声“多谢大嫂。”
有这样阴沉不定的父亲,她日子可想而知,还好她没有跟父亲同进退,一起给自己看脸色。五娘子就留意了她两眼,小姑娘寻菱也察觉到了大嫂的目光,怯生生偷偷冲她笑了笑。
回到萧辰所住的木樨院。
桌上早已经摆得满满当当,可谓是古今中外南北荟萃:有木樨芝麻熏笋茶的北方咸茶,南派饮食糟鲥鱼,甜有雪梨鲜菱,素有山肴野蔌,鲜有胡椒醋鲜虾,糯有稷黍枣豆糕。
惹得五娘子惊叹:“这也太过奢靡了些吧?”莫非这就是豪门贵胄的生活?
“厨房虽知道你的口味但我想着万一换个厨房就有爱吃的,所以就让他们挑拣各样都做了些,你看看爱吃什么,留着增添进单子。”萧辰淡淡道。
“多谢你想的周到!”五娘子该嘴甜的时候绝不含糊,说谢就谢。
萧辰看她一眼:“你说话不算话。”
“我怎么说话不算话了?”
“是谁昨天答应了叫夫君,怎么今日又不照做?”萧辰睨她一眼。
昨天还真答应过,不过当时的情形嘛……五娘子脸一红,白他一眼,不理会他,坐到桌前自己去吃早餐。
萧辰也不恼,也笑笑坐到了桌前,亲手盛了一碗玫瑰糖霜粥儿递给她,又夹了一块羊肉水晶饺儿到她碗里:“都尝尝。”
说实话国公府的手艺真不错:胡椒醋鲜虾毫无腥味,简单的胡椒醋浸泡后带着淡淡的鲜虾清甜,很是清新爽口。仓粟小米糕则是绵软黏糊,中间夹着去皮枣泥,甜味十足。五味蒸面筋则面筋柔韧,汁水丰沛。
她胃口很好,吃得津津有味,也不挑食,不过还是吩咐了几句:“以后早上还是清淡些好,什么春不老蒸乳饼、糟笋、酱瓜茄这些就很好,不须煎烹烩炒。”听说宫里的早膳还有煎烂拖齑鹅、驴肠这样的吃食,也不知道贵人们是如何在一大早就吃下那么油腻重口味的食物的?
自有厨娘来应下,萧辰也沉声吩咐了两句:“你们若是做得好,能让夫人长些肉,我这里还有赏。”
厨娘一叠声应下,笑道:“世子放心,我和那几个苏州来的姐妹一定好好做菜,不负所托。”
?
“苏州?”五娘子扭头看萧辰。
萧辰就解释了一句:“想着你是江南长大,应当喜欢那边的口味,所以提前雇了几个江南厨娘过来。”
这回五娘子是真意外,古代不比现代,专门从京城去苏州雇佣几个厨娘过来也不算容易,当然对萧辰来说也不算什么难题,可萧辰并没有因为此事而专门来表功,若今日不是厨娘多了一句话这件事也不会被她知道。
因此等厨娘下去后,她就认认真真小声说:“多谢……夫君周到。”
“?”萧辰侧耳,“听不大清。”
“我说多谢夫君想得周到。”五娘子狐疑他是不是真没听清,但还是回答了一遍。
“哦。你我夫妻,这都是应该的。”萧辰轻描淡写,可唇角早就勾起来了。
五娘子一看他那个样就知道他刚才听清了,故意说没听清!
幼稚!
她撇撇嘴,不搭理他了。
萧辰却连眼神里都是笑意,心情很好的样子,还给她盛了一碗骨头汤。
刚喝完一小碗玫瑰糖霜粥儿,又喝了小半碗茯苓薏米仁养颜粥,即使后面萧辰看她对着薏米粥为难,主动帮她喝了剩下的小半碗,她还是吃饱了,再喝是实在喝不下去了。
萧辰劝她:“就喝一口,剩下的就倒了。”
哪里能浪费粮食?刚才她为难就是觉得倒了浪费食物,多亏萧辰不嫌弃居然就着她的手喝了半碗,否则她得对着那碗剩粥为难一早上,怎么可能再喝?
五娘子固执摇摇头,嘴巴闭得紧紧的。
萧辰叹口气,吩咐仆从:“那端下去吧,中午或者晚上再上一份,以后三五不时都上膳食单。”
“我才不要!”五娘子赶紧制止,“天天喝肉汤,一下就胖一圈。”
“谁说嚷嚷腿疼的?”萧辰看她一眼,“我看你个子虽然高但说不定骨头没长瓷实,现在年轻时不多喝骨头汤,老了骨头脆怎么办?到时候我可不背你。”
以前没觉得他话这么多,说好的高冷将军呢?
再说了,她腿疼,还不是,还不是……,!
五娘子没好气看他一眼:“喝牛乳羊奶也行,以后让他们换成这个,还是少喝肉汤。”
也罢。萧辰这才作罢:“我叫人给你请拳脚师傅去了,大约明日就能到,到时候你每日早上跟着师傅练练拳脚,也好强身健体。”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去请的拳脚师傅?难道是晨起那一小会功夫?五娘子这回是真的感激他了:只一会功夫他就能惦记着她的身子骨还迅速想到了解决方案并执行,比多少嘴上说说的男人强上许多倍。
正沉思,萧辰却当她又恼了,老老实实将胳膊伸到她眼前。
“干嘛?”五娘子看他一眼。
“给你掐,老是憋着生气对身体不好,还是要发散出来。”
五娘子笑了,没用力,轻轻捏了一下。
两人说说笑笑吃完饭才开始处理杂事,因着萧辰早就发过话,因此各位管事掌柜早早就在门外候着,一一拜见五娘子。
还好早有准备,叫丫鬟去自己嫁妆备了各种见面礼散过去,又说了两句,才让他们散去。
萧辰虽然将自己的财权都交给了她,但五娘子并不打算染指太多,她要的是夫妻同心的态度,不是处处控制别人。
比起萧辰的事她更喜欢处置自己的事,吩咐各个丫鬟们行事,萧辰也坐在旁边做自己的事,一边听得津津有味。
一会说:“乳饼八两,胶枣三斤,水笋二斤,买了送去给德胜门那里的衙差们散散,等端阳节我们铺子开业时也先落个脸熟。”,一会吩咐“我记得苏州码头上看铺子的老李头有腰疼的老毛病,叫人在惠民药局买些跌打药随船队捎送过去。”
萧辰听了一会就笑:“就知道你是个能干的,不过能者多劳,只怕很快还要更忙。”
“更忙?”
萧辰过来抚起她手腕,摩挲她霜雪皓腕一边道:“娘给你的这镯子是调度她嫁妆的信物。你等着吧,马上就会培养你管家。”
五娘子惊讶,顾不上扒拉开夫君的手,她其实并没有准备好这么早就要管家。
“娘喜欢我,我喜欢你,她自然要知道分寸,不敢为难你。”萧辰给她解释。
“可是我从前听说,婆媳天生有仇……”五娘子不敢相信。
“谁规定了做母亲的就一定得喜欢儿子?”萧辰随口道。
五娘子惊讶,没想到他能有这番见识。一般婆说起媳矛盾世人都会觉得是婆婆不喜欢儿媳,却没想过根本是婆母不喜欢儿子。
于是笑道:“你居然连家长里短都知道。”
“一通百通,若连人心都无法算计还怎么驾驭千军万马?”萧辰还是那副睥睨四野的傲气。
果然到了下午,国公夫人打发了丫鬟来唤五娘子过去说话。
这回果然比上午在外人面前更加亲切,拉着五娘子的手不放,问她吃得可好,住得可习惯?
五娘子一一t作答,聊得很是投契。
国公夫人就拿出了钥匙和账册:“这是国公府的账册,以后你便跟着我学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好等日后正式接手时不至于忙乱。”
顾一昭哭笑不得。
她原本做好了准备,嫁过去要笼络丈夫心,要表现出贤惠能干笼络公婆信任,好尽快接手国公府的权势。
可实际上呢,什么都没有做就得了这些,有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慨。
不过想想,人人都是看菜下碟。
丈夫一门心思爱重她,谁敢阻挠?
长期不和的二叔父都能被抬上轮椅送过来扮演其乐融融布景板,何况一心爱儿子的公婆。
阚夫人跟她念叨起了家里一些琐事。
“大伯虽然年长,但常年在边关与大伯母聚少离多,所以等三房有了孩子后大伯母才急着求了老夫人,去了边关连着生了三个儿子,可惜大伯战死,你大伯母回了娘家。这三个儿子就是我们一手养大……”
五娘子心里有数,大房的三个堂弟盛达、盛弘、盛伟可以视作自家人,这二房要敬而远之,不过她还是想起那个可怜的小妹寻菱。
就问了一句:“我看小堂妹很乖巧……”
“她啊,也是苦命人。”阚夫人感慨一句,“二嫂原本最是跋扈嚣张,可惜丈夫病重让她想要的国公夫人之位化为泡影,心神激荡下她对丈夫冷嘲热讽,又鼓动娘家做主和离,和离后不到一月就已经另嫁他人,外头有风言风语说,二嫂从前就与新丈夫有往来。
因着有这些风言风语,二弟对这个女儿不算看中。
不过他自己伤了身子,不能再生育,这辈子眼看就这一个女儿了,所以总算还能给她吃饱穿暖,不至于到虐待女儿,于是我们这些隔房长辈也不好指手画脚什么,唯有借着老夫人的面送些衣服银钱,让她能手里活泛些。
五娘子心里叹口气,只怕心理虐待远胜过身体折磨。
阚夫人见她良善,心里更是满意:“你这样就很好,须知做人虽要筹谋打算,但也不能失了本心。”
五娘子点点头,她亦是同感,不管上辈子纵横政坛还是这辈子在后宅,她都自认不是吃素的,可到底也没失了做人底线,还保持着人的底色。
婆媳两人说话投契,阚夫人就越加待她亲善,一会功夫就与她说起了闲话:“家里再没妾室……”
“没有?”
五娘子瞪大眼睛,她从前没有嫁过来之前太太帮她打听过萧家后宅,听说有七八房妾室:“那……”
“你是想问七八房妾室吗?”国公夫人爽朗一笑,“都是骗人的!”
“原本说是找几个愿意依附在国公府的女子在家里装样子,但你公公不愿,连名义上的妾室都不想要,说唯恐旁人进来生了波折。横竖别人也进不来内宅,于是对外撒谎我们家七八个妾室,又不会让我背个善妒的名声,这谎话一说就是几十年。”
说着说着笑了起来。
五娘子了然,这位公公当真是痴情人啊,怪不得萧辰待她体贴入微,父母这样和睦的家庭,就是自小耳濡目染都能学些皮毛。
不过接下来的对话就让她有些紧张了——婆母居然遮遮掩掩说了件要紧事!
话说得很实在:“我知道你这孩子苦命,亲娘去世,嫡母又隔着一层,那些掏心窝子的话不告诉你,我接下来有要紧话要告诉你。”
五娘子紧张竖起耳朵。
“有句话叫子多母累,女子生育是个门槛。要不我也不会只生了辰儿一个。”婆母殷勤说起。
五娘子了然。
古代死于生育的女子的确很多,所以有的贵妇甚至会主动给丈夫纳妾,而公婆一般都希望多子多孙,何况像萧家这样人家,讲究的是人丁兴旺。
面对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婆母的意思是……要给萧辰纳妾?让旁人来替她分担生育风险?
穿越前看过这种家长里短的古装剧,一般到这个环节都要开始纳妾了。
五娘子安静等着婆母接下来的话,想着怎么智斗。
结果婆母遮遮掩掩从梳妆台上拿了个匣子给她,神神秘秘告诉她:“此物可以避孕!”
五娘子一看,是类似古代般雨衣的羊肠之物,不由得大囧!
堂妹萧寻菱则怯生生,瞥了一眼瘫坐在轮椅上的父亲,也怯生生嗫喏了一声“多谢大嫂。”
有这样阴沉不定的父亲,她日子可想而知,还好她没有跟父亲同进退,一起给自己看脸色。五娘子就留意了她两眼,小姑娘寻菱也察觉到了大嫂的目光,怯生生偷偷冲她笑了笑。
回到萧辰所住的木樨院。
桌上早已经摆得满满当当,可谓是古今中外南北荟萃:有木樨芝麻熏笋茶的北方咸茶,南派饮食糟鲥鱼,甜有雪梨鲜菱,素有山肴野蔌,鲜有胡椒醋鲜虾,糯有稷黍枣豆糕。
惹得五娘子惊叹:“这也太过奢靡了些吧?”莫非这就是豪门贵胄的生活?
“厨房虽知道你的口味但我想着万一换个厨房就有爱吃的,所以就让他们挑拣各样都做了些,你看看爱吃什么,留着增添进单子。”萧辰淡淡道。
“多谢你想的周到!”五娘子该嘴甜的时候绝不含糊,说谢就谢。
萧辰看她一眼:“你说话不算话。”
“我怎么说话不算话了?”
“是谁昨天答应了叫夫君,怎么今日又不照做?”萧辰睨她一眼。
昨天还真答应过,不过当时的情形嘛……五娘子脸一红,白他一眼,不理会他,坐到桌前自己去吃早餐。
萧辰也不恼,也笑笑坐到了桌前,亲手盛了一碗玫瑰糖霜粥儿递给她,又夹了一块羊肉水晶饺儿到她碗里:“都尝尝。”
说实话国公府的手艺真不错:胡椒醋鲜虾毫无腥味,简单的胡椒醋浸泡后带着淡淡的鲜虾清甜,很是清新爽口。仓粟小米糕则是绵软黏糊,中间夹着去皮枣泥,甜味十足。五味蒸面筋则面筋柔韧,汁水丰沛。
她胃口很好,吃得津津有味,也不挑食,不过还是吩咐了几句:“以后早上还是清淡些好,什么春不老蒸乳饼、糟笋、酱瓜茄这些就很好,不须煎烹烩炒。”听说宫里的早膳还有煎烂拖齑鹅、驴肠这样的吃食,也不知道贵人们是如何在一大早就吃下那么油腻重口味的食物的?
自有厨娘来应下,萧辰也沉声吩咐了两句:“你们若是做得好,能让夫人长些肉,我这里还有赏。”
厨娘一叠声应下,笑道:“世子放心,我和那几个苏州来的姐妹一定好好做菜,不负所托。”
?
“苏州?”五娘子扭头看萧辰。
萧辰就解释了一句:“想着你是江南长大,应当喜欢那边的口味,所以提前雇了几个江南厨娘过来。”
这回五娘子是真意外,古代不比现代,专门从京城去苏州雇佣几个厨娘过来也不算容易,当然对萧辰来说也不算什么难题,可萧辰并没有因为此事而专门来表功,若今日不是厨娘多了一句话这件事也不会被她知道。
因此等厨娘下去后,她就认认真真小声说:“多谢……夫君周到。”
“?”萧辰侧耳,“听不大清。”
“我说多谢夫君想得周到。”五娘子狐疑他是不是真没听清,但还是回答了一遍。
“哦。你我夫妻,这都是应该的。”萧辰轻描淡写,可唇角早就勾起来了。
五娘子一看他那个样就知道他刚才听清了,故意说没听清!
幼稚!
她撇撇嘴,不搭理他了。
萧辰却连眼神里都是笑意,心情很好的样子,还给她盛了一碗骨头汤。
刚喝完一小碗玫瑰糖霜粥儿,又喝了小半碗茯苓薏米仁养颜粥,即使后面萧辰看她对着薏米粥为难,主动帮她喝了剩下的小半碗,她还是吃饱了,再喝是实在喝不下去了。
萧辰劝她:“就喝一口,剩下的就倒了。”
哪里能浪费粮食?刚才她为难就是觉得倒了浪费食物,多亏萧辰不嫌弃居然就着她的手喝了半碗,否则她得对着那碗剩粥为难一早上,怎么可能再喝?
五娘子固执摇摇头,嘴巴闭得紧紧的。
萧辰叹口气,吩咐仆从:“那端下去吧,中午或者晚上再上一份,以后三五不时都上膳食单。”
“我才不要!”五娘子赶紧制止,“天天喝肉汤,一下就胖一圈。”
“谁说嚷嚷腿疼的?”萧辰看她一眼,“我看你个子虽然高但说不定骨头没长瓷实,现在年轻时不多喝骨头汤,老了骨头脆怎么办?到时候我可不背你。”
以前没觉得他话这么多,说好的高冷将军呢?
再说了,她腿疼,还不是,还不是……,!
五娘子没好气看他一眼:“喝牛乳羊奶也行,以后让他们换成这个,还是少喝肉汤。”
也罢。萧辰这才作罢:“我叫人给你请拳脚师傅去了,大约明日就能到,到时候你每日早上跟着师傅练练拳脚,也好强身健体。”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去请的拳脚师傅?难道是晨起那一小会功夫?五娘子这回是真的感激他了:只一会功夫他就能惦记着她的身子骨还迅速想到了解决方案并执行,比多少嘴上说说的男人强上许多倍。
正沉思,萧辰却当她又恼了,老老实实将胳膊伸到她眼前。
“干嘛?”五娘子看他一眼。
“给你掐,老是憋着生气对身体不好,还是要发散出来。”
五娘子笑了,没用力,轻轻捏了一下。
两人说说笑笑吃完饭才开始处理杂事,因着萧辰早就发过话,因此各位管事掌柜早早就在门外候着,一一拜见五娘子。
还好早有准备,叫丫鬟去自己嫁妆备了各种见面礼散过去,又说了两句,才让他们散去。
萧辰虽然将自己的财权都交给了她,但五娘子并不打算染指太多,她要的是夫妻同心的态度,不是处处控制别人。
比起萧辰的事她更喜欢处置自己的事,吩咐各个丫鬟们行事,萧辰也坐在旁边做自己的事,一边听得津津有味。
一会说:“乳饼八两,胶枣三斤,水笋二斤,买了送去给德胜门那里的衙差们散散,等端阳节我们铺子开业时也先落个脸熟。”,一会吩咐“我记得苏州码头上看铺子的老李头有腰疼的老毛病,叫人在惠民药局买些跌打药随船队捎送过去。”
萧辰听了一会就笑:“就知道你是个能干的,不过能者多劳,只怕很快还要更忙。”
“更忙?”
萧辰过来抚起她手腕,摩挲她霜雪皓腕一边道:“娘给你的这镯子是调度她嫁妆的信物。你等着吧,马上就会培养你管家。”
五娘子惊讶,顾不上扒拉开夫君的手,她其实并没有准备好这么早就要管家。
“娘喜欢我,我喜欢你,她自然要知道分寸,不敢为难你。”萧辰给她解释。
“可是我从前听说,婆媳天生有仇……”五娘子不敢相信。
“谁规定了做母亲的就一定得喜欢儿子?”萧辰随口道。
五娘子惊讶,没想到他能有这番见识。一般婆说起媳矛盾世人都会觉得是婆婆不喜欢儿媳,却没想过根本是婆母不喜欢儿子。
于是笑道:“你居然连家长里短都知道。”
“一通百通,若连人心都无法算计还怎么驾驭千军万马?”萧辰还是那副睥睨四野的傲气。
果然到了下午,国公夫人打发了丫鬟来唤五娘子过去说话。
这回果然比上午在外人面前更加亲切,拉着五娘子的手不放,问她吃得可好,住得可习惯?
五娘子一一t作答,聊得很是投契。
国公夫人就拿出了钥匙和账册:“这是国公府的账册,以后你便跟着我学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好等日后正式接手时不至于忙乱。”
顾一昭哭笑不得。
她原本做好了准备,嫁过去要笼络丈夫心,要表现出贤惠能干笼络公婆信任,好尽快接手国公府的权势。
可实际上呢,什么都没有做就得了这些,有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慨。
不过想想,人人都是看菜下碟。
丈夫一门心思爱重她,谁敢阻挠?
长期不和的二叔父都能被抬上轮椅送过来扮演其乐融融布景板,何况一心爱儿子的公婆。
阚夫人跟她念叨起了家里一些琐事。
“大伯虽然年长,但常年在边关与大伯母聚少离多,所以等三房有了孩子后大伯母才急着求了老夫人,去了边关连着生了三个儿子,可惜大伯战死,你大伯母回了娘家。这三个儿子就是我们一手养大……”
五娘子心里有数,大房的三个堂弟盛达、盛弘、盛伟可以视作自家人,这二房要敬而远之,不过她还是想起那个可怜的小妹寻菱。
就问了一句:“我看小堂妹很乖巧……”
“她啊,也是苦命人。”阚夫人感慨一句,“二嫂原本最是跋扈嚣张,可惜丈夫病重让她想要的国公夫人之位化为泡影,心神激荡下她对丈夫冷嘲热讽,又鼓动娘家做主和离,和离后不到一月就已经另嫁他人,外头有风言风语说,二嫂从前就与新丈夫有往来。
因着有这些风言风语,二弟对这个女儿不算看中。
不过他自己伤了身子,不能再生育,这辈子眼看就这一个女儿了,所以总算还能给她吃饱穿暖,不至于到虐待女儿,于是我们这些隔房长辈也不好指手画脚什么,唯有借着老夫人的面送些衣服银钱,让她能手里活泛些。
五娘子心里叹口气,只怕心理虐待远胜过身体折磨。
阚夫人见她良善,心里更是满意:“你这样就很好,须知做人虽要筹谋打算,但也不能失了本心。”
五娘子点点头,她亦是同感,不管上辈子纵横政坛还是这辈子在后宅,她都自认不是吃素的,可到底也没失了做人底线,还保持着人的底色。
婆媳两人说话投契,阚夫人就越加待她亲善,一会功夫就与她说起了闲话:“家里再没妾室……”
“没有?”
五娘子瞪大眼睛,她从前没有嫁过来之前太太帮她打听过萧家后宅,听说有七八房妾室:“那……”
“你是想问七八房妾室吗?”国公夫人爽朗一笑,“都是骗人的!”
“原本说是找几个愿意依附在国公府的女子在家里装样子,但你公公不愿,连名义上的妾室都不想要,说唯恐旁人进来生了波折。横竖别人也进不来内宅,于是对外撒谎我们家七八个妾室,又不会让我背个善妒的名声,这谎话一说就是几十年。”
说着说着笑了起来。
五娘子了然,这位公公当真是痴情人啊,怪不得萧辰待她体贴入微,父母这样和睦的家庭,就是自小耳濡目染都能学些皮毛。
不过接下来的对话就让她有些紧张了——婆母居然遮遮掩掩说了件要紧事!
话说得很实在:“我知道你这孩子苦命,亲娘去世,嫡母又隔着一层,那些掏心窝子的话不告诉你,我接下来有要紧话要告诉你。”
五娘子紧张竖起耳朵。
“有句话叫子多母累,女子生育是个门槛。要不我也不会只生了辰儿一个。”婆母殷勤说起。
五娘子了然。
古代死于生育的女子的确很多,所以有的贵妇甚至会主动给丈夫纳妾,而公婆一般都希望多子多孙,何况像萧家这样人家,讲究的是人丁兴旺。
面对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婆母的意思是……要给萧辰纳妾?让旁人来替她分担生育风险?
穿越前看过这种家长里短的古装剧,一般到这个环节都要开始纳妾了。
五娘子安静等着婆母接下来的话,想着怎么智斗。
结果婆母遮遮掩掩从梳妆台上拿了个匣子给她,神神秘秘告诉她:“此物可以避孕!”
五娘子一看,是类似古代般雨衣的羊肠之物,不由得大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