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111节
第72章
事态紧急,已经顾不得犹豫,顾一昭当机立断:“快走,上大路!”
倭寇来江南劫掠烧杀,往日传闻里听他们的行为做派是往林地沟壑处出没,好逃过官府追捕,所以走在大路上反而安全。
而且卫所必然会全力抵抗,跟倭寇酣战起来也定不会顾上追杀他们一行人。
车夫快马加鞭,车内几人顾不得颠簸都紧紧抓住车内木头扶手,待行到高处一个小山丘,车外护送的侍卫松了口气:“应当是去了卫所,那边烽火台已经报信了。”,果然顾一昭从车窗里回头看见卫所的方向燃烧起了熊熊狼烟。
有了狼烟报信,想必附近的卫所和衙门都能够尽快有外援获救。
顾一昭微微喘口气,她们一路行过有田舍有村庄,想必那些老百姓也能看到警示,藏得藏拿武器得拿武器,不至于被动挨打。
正思忖着马车下了山丘,护卫指着前面指路:“这里有条被荒废的小路,但我知道过了桥就能直接上大路。”,如今情形当然是离战火越远越好,大家没有异议,于是马车就上了这处小路。
眼看要上石桥,石桥上没有护栏,因着少有人走的缘故下青苔横生,车夫不敢冒险,就请几位下了马车:“这里路滑,不如走过去。”
诸人便下了马车,在马车前面用心往前走,谁知还是发生了意外。
马匹本就疯跑了一段时间有些焦灼,走上又寒又凉的石桥,也不知是否踩了只蜗牛,马脚一滑,受了惊就横冲直撞起来。
这一切发生得太过忽然,顾一昭只听得马儿嘶鸣一声,随后猛一颠簸,随后她重重坠落,她听着桥上传来的尖叫声,最后是几声重重的“砰——”落水声,水流从四处缝隙争先恐后吞没了她。
还好跌水时她没有撞到脑子,趁着还有力气拼命游动了起来,河水湍急,但以前为了快速减肥学过游泳,如今还残存着些许肌肉记忆。
她试了几下就发现这段河流太过湍急,索性不用力挣扎,顺着河水先离开这一段,打算保留力气等到浅滩再上岸。
一边在心里想:好几声落水声,除了自己还有谁?马车?大哥?
可惜目之所及看不见旁人,只能顺着流水漂流而下。
也不知漂流了多久,河水的流速终于放缓,顾一昭便挣扎着从河岸边游去。
所以两下爬上了岸边,往河岸打量:河里只漂下来几件头饰帽子,也不知是谁的,家人却不见踪影。
她心里倒不慌,想必家人必然会顺着河水找到自己,因t着没带火种没法生火,只好借着日头晒干身上衣裳,一边四下打量寻找岸边人家求助。
绕过树林,忽然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顾一昭大喜,刚要呼救,忽然站住脚步,认真倾听起来。
“往西北方向走,那里是苏州府和南京,驻兵甚多,倒不如在乡下打劫那些土财主们。”
“我们这些兵力若不去抢了苏州府,着实可惜,城里才有金银呢。”
“你懂个屁!城里那么多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你我!”
不好,是倭寇!
顾一昭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赶紧躲在了最近的一处草垛后面。这是村民们砍下晾晒干做冬季草料的储备,一人高,正好能容她猫腰藏在后面。
那行人说着话从树林里走出来,一边往河边走,想必是暂时修整。
顾一昭听见了倭寇们的议论,却不是预想中的日语,而是江南方言。
她想想就恍然大悟:有内奸!
怪不得倭寇们能熟知这一带风土人情,熟练避开卫所往苏州常州一带进攻,原来里头有本地江南人带路!
这种情形下她就越发不能暴露。否则只要自己逃出生天告密,对方的家族都会从此难以在江南立足,下入大狱不说,只怕还会落个百姓唾弃遗臭万年。
想到这里,顾一昭越发宾住了呼吸,忍受着草垛里荨麻扎人的痒意痛意,半点都不敢吭声。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那队人在河里饮马洗脸,刀戟撞击,忽然离着草垛最近的一个人生了疑心,呵斥一声:“是谁?”,说着就大踏步往草垛这里过来。
眼看就要往自己这里过来,顾一昭摸了摸手心的荨麻,忍着刺痛,撕扯了一大把下来,攥到手心。
脚步声渐近,眼看峰回路转过了草垛,顾一昭吸一口气,用力将那捆荨麻抽到他脸上。
那倭寇连眼睛带皮肤猝不及防被扇了一下,顿时大呼小叫起来。
顾一昭趁机抽出他腰间别着的小刀,转身再次 “噗通——”结结实实往河里跳去。
她就算被淹死,也不能落在这些人手里。
岸边大呼小叫。
被刺痛的倭寇捂着眼睛大声尖叫,他的同伴抽出佩剑来追顾一昭,还有人警惕四处查看敌情的。
顾一昭在水里不停游动,半点都不敢松懈。
穿越以来都在富庶安宁的江南生活,从未想过会有倭寇这么残忍的东西出现在自己身边,回想适才狭路相逢时匆匆一瞥看见他们刀剑上留着的鲜红血迹,顾一昭不敢多想,只使出了毕生从未有过的力气拼命往前游动。
余光所至,看见对面的岸边有熟悉的一人一马。
顾一昭眨眨眼睛,以为自己太害怕而出现了幻觉,可眼皮眨了好几下对方还在,她心神松懈下来,大喊:“是我!”
萧辰也看见了她,他似乎正在寻找她,并不惊讶她会忽然出现在这地方,只策马到了前滩,向她伸出了手。
顾一昭已经游到了河对岸,接过了萧辰的手。
他的手掌很大,包裹着顾一昭的手,衬得她手格外娇小,枝干虬结的手掌上青筋毕露,
只轻轻一拉,她就被他轻松带上了马背。
浑身的河水滴滴答答落下来,身上因为肾上腺素的缘故发热发烫,心脏剧烈跳动,骤然见到熟人,顾一昭如见亲人:“倭寇!一队十余人!追着我!我大哥在上游,我落水了……”,她啰里啰嗦想尽快将所有事都交待清楚。
“嗯,我都知道,我就在寻你。”萧辰不怎么说话,只瞄着眼观察敌情。
q
他的沉稳感染了顾一昭,顾一昭深呼吸了几口气,也感觉冷静在慢慢回到自己身上。
萧辰没顾上她,他抄起马侧肚子上挂着的弓弦,搭弓射箭,认真瞄准着河岸对面追击而来的倭寇。
他们有人在岸边驾马追击,有人在河里游泳,很快就到了两人站立的地方,眼看对岸倭寇们越来越近的身影,顾一昭的心脏又开始猛烈跳动起来,她攥紧了自己刚才夺来的小刀。
萧辰箭已搭好,轻巧抹过弓弦,“铮——”一声,已经有箭矢如流星滑过长空,射到对面阵营。
“倒地了!”,宾住呼吸,此时也激动出声。
对面的倭寇倒地,从飞驰的骏马上忽然栽了下去,倭寇们惊叫起来,原以为追击的是个弱女子,谁想到背后还有士兵,他们赶紧拉弓搭箭,进入战斗状态。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萧辰嗖嗖连发几箭,已经将来路的倭寇尽数放倒。
随后萧辰放半空中了一枝信号箭,眼看着暗处再无上前的敌人,这才抽空安抚顾一昭:“没事了,害怕吗?”
顾一昭这才想起应该会害怕,不过此时她的肾上腺素还在作用,只觉得激动得心跳手颤,随时能投入战斗,她攥着小刀不放,大声道:“不怕!”
萧辰看了看她手心的倭式小刀,赞赏般点点头,这个五娘子不用靠他都能保护好自己。
他将自己马鞍上垂着的匕首递给了她:“跟你换,这个锋利些。”
敌人当前,顾一昭没有什么客气的话,她接过了萧辰的匕首。
这时看了看他旁边垂着的剑柄,想起过往几次萧世子扶她都是借助物件,这回那剑柄还好端端的,怎么刚才拉她上马时不继续借用剑柄了?
她觉得好笑,想笑,却又觉得不合适,只是心中某些地方有点甜,一些隐秘到自己都说不清的甜从心底泛起,萦绕周身,让整个人都散发着满足感。
萧辰发出了信号,立刻有后续军士跟踪上来。他也能腾出时候跟顾一昭讲解:“你们刚走就来了倭寇,我本来安排好与他们作战,但见倭寇并不恋战,稍稍作战就败退而逃,我觉得其中有诈,就出营地跟踪他们。”
顾一昭不得不佩服萧辰,这若是有些将领,见敌人溃败已经乐呵呵写奏章表功了,谁敢出去追穷寇?
事实上倭寇在沿海作乱就是利用了各路官员各自为政的弊端,骚扰完一处再换一处,多年经营日渐坐大。
“果然出卫所见他们往大海相反方向四处逃窜,而且卫所士兵回报,说他们将战舰损毁,这回他们纠集了数百艘战舰,从江南各岸悄悄登陆,上岸就将战舰烧毁,要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气。”萧辰当时就立刻点了兵丁,顺着倭寇追击方向兵分几路去追击倭寇。
他杀了几个散兵,待到石桥一带,遇上自己派去护卫顾家的亲兵,才知道顾家马匹受惊,推搡中五娘子落水,于是顺着水流寻找。
见她危机中还能自保,又听说了她适才用荨麻抽打倭寇的事迹,便赞赏点点头:不愧是五娘子。
他护送着顾一昭往上游走,没走多久就遇上了正在四处寻找妹妹的弘哥儿。
“妹妹!”弘哥儿急得话都说不利索,旧疾又犯了,“我,我们,你从河里,我沿着,河里!”
还是山矾说得利索:“回禀小姐,我们沿着河流寻找小姐,遇上前面有倭寇,又得躲倭寇又得找小姐,大少爷急坏了,非要去找小姐,谁知道这时候遇到了世子!他就在前头找,叫我们在后面慢慢搜寻。”
旁边的高大义抹着眼泪:“五娘子没事就好。”
麦花笑话他:“平日里见高管事人模狗样,怎么是个不抗事的?临到了了猫尿淌个不停。还不如我呢。”
高大义由着她嘲笑,不吭声只抹眼泪,五娘子待他兄妹恩情深重,若是真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情,他过不去自己那一关,也过不去妹妹木兰这一关,只怕恨不得立身殉主才好。
因着如今还不平稳,萧辰建议几人暂时停留:“跟着我们大军,旁的不说,至少倭寇不敢上前。”
现在他们着急作战,自然不能护送着顾一昭回家,顾家人商量一番也觉得可行,听闻顾一昭遇到小股倭寇,不管是车夫还是弘哥儿都觉得继续出行太过冒险,索性跟着萧辰大军,至少还算安全。
他们就驻扎到了最近的村落,简陋的乡间私塾被临时征用,成为了一个临时指挥所。
当地乡绅家听闻是知府家少爷小姐滞留此地,早早就将自家的客房清扫出来,将自家的女眷派来送了洁净的清水、全新的梳篦、衣裳。
一来他们有意与知府攀附关系,二来如今倭寇肆意横行,能得大军庇佑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自然是格外热情。
顾一昭就借用了他们的客房,还好麦花从马车上带来了换洗衣裳,坠儿替她泡澡梳洗换了干净衣裳。
听丫鬟们回禀弘哥儿外出与乡绅们交际,车夫和高大义去喂马修马车,麦花去跟外面的零碎兵士套近乎打听外面战况。
这里是乡绅的高墙大院,有乡绅本人的家丁佃农护卫,还有萧辰带来的精兵士卒,到处透着安全的气息。
顾一昭也松了口气,烤着火顾一昭才感觉暖意悉数回到了身体。
却听得门外有动静。
坠儿去t开院门,传来风林的声音:“我家世子叫送来的姜汤,里头放了我们随军的药材,怯寒。”
坠儿道谢,过一会将姜汤端进来:“五娘子,世子送来了姜汤取暖。”
顾一昭端过姜汤。这人还挺细心。
“那要去道谢吗?”坠儿小心查看着自家小姐的脸色。
“不用了。”顾一昭摇摇头,“世子这会太忙,我们就不去添乱了。”,萧辰肯定还要赶去剿灭余寇,要指挥作战,要上报朝廷,这数十余支小队的兴亡都存在他手底下,自然不可能分神。
能送一份姜汤过来已经是占用了他太多时间。
姜汤又辣又呛,顾一昭忍着不适强自喝了一大碗,身上头上出了一层汉意,觉得浑身毛孔都打开了。这时候要再洗澡却被丫鬟们拦住:“这是药劲发散寒气呢,不能再进了寒气。”,只好作罢,可是浑身却觉得清畅许多。
外面麦花和高大义也陆续将消息传递过来:
“已经俘虏了几个倭寇,对方招供说眼见我们的卫所坚固,索性舍弃了卫所直接往内陆深入。军卒们出城,倭寇们四散林野,所以才乱了起来。”
“多亏世子机敏派兵追击,不然这么多倭寇进了乡野不知道还会杀多少百姓。”
“附近府县的大批增援已经赶到,与世子汇合。”
事态紧急,已经顾不得犹豫,顾一昭当机立断:“快走,上大路!”
倭寇来江南劫掠烧杀,往日传闻里听他们的行为做派是往林地沟壑处出没,好逃过官府追捕,所以走在大路上反而安全。
而且卫所必然会全力抵抗,跟倭寇酣战起来也定不会顾上追杀他们一行人。
车夫快马加鞭,车内几人顾不得颠簸都紧紧抓住车内木头扶手,待行到高处一个小山丘,车外护送的侍卫松了口气:“应当是去了卫所,那边烽火台已经报信了。”,果然顾一昭从车窗里回头看见卫所的方向燃烧起了熊熊狼烟。
有了狼烟报信,想必附近的卫所和衙门都能够尽快有外援获救。
顾一昭微微喘口气,她们一路行过有田舍有村庄,想必那些老百姓也能看到警示,藏得藏拿武器得拿武器,不至于被动挨打。
正思忖着马车下了山丘,护卫指着前面指路:“这里有条被荒废的小路,但我知道过了桥就能直接上大路。”,如今情形当然是离战火越远越好,大家没有异议,于是马车就上了这处小路。
眼看要上石桥,石桥上没有护栏,因着少有人走的缘故下青苔横生,车夫不敢冒险,就请几位下了马车:“这里路滑,不如走过去。”
诸人便下了马车,在马车前面用心往前走,谁知还是发生了意外。
马匹本就疯跑了一段时间有些焦灼,走上又寒又凉的石桥,也不知是否踩了只蜗牛,马脚一滑,受了惊就横冲直撞起来。
这一切发生得太过忽然,顾一昭只听得马儿嘶鸣一声,随后猛一颠簸,随后她重重坠落,她听着桥上传来的尖叫声,最后是几声重重的“砰——”落水声,水流从四处缝隙争先恐后吞没了她。
还好跌水时她没有撞到脑子,趁着还有力气拼命游动了起来,河水湍急,但以前为了快速减肥学过游泳,如今还残存着些许肌肉记忆。
她试了几下就发现这段河流太过湍急,索性不用力挣扎,顺着河水先离开这一段,打算保留力气等到浅滩再上岸。
一边在心里想:好几声落水声,除了自己还有谁?马车?大哥?
可惜目之所及看不见旁人,只能顺着流水漂流而下。
也不知漂流了多久,河水的流速终于放缓,顾一昭便挣扎着从河岸边游去。
所以两下爬上了岸边,往河岸打量:河里只漂下来几件头饰帽子,也不知是谁的,家人却不见踪影。
她心里倒不慌,想必家人必然会顺着河水找到自己,因t着没带火种没法生火,只好借着日头晒干身上衣裳,一边四下打量寻找岸边人家求助。
绕过树林,忽然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顾一昭大喜,刚要呼救,忽然站住脚步,认真倾听起来。
“往西北方向走,那里是苏州府和南京,驻兵甚多,倒不如在乡下打劫那些土财主们。”
“我们这些兵力若不去抢了苏州府,着实可惜,城里才有金银呢。”
“你懂个屁!城里那么多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你我!”
不好,是倭寇!
顾一昭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赶紧躲在了最近的一处草垛后面。这是村民们砍下晾晒干做冬季草料的储备,一人高,正好能容她猫腰藏在后面。
那行人说着话从树林里走出来,一边往河边走,想必是暂时修整。
顾一昭听见了倭寇们的议论,却不是预想中的日语,而是江南方言。
她想想就恍然大悟:有内奸!
怪不得倭寇们能熟知这一带风土人情,熟练避开卫所往苏州常州一带进攻,原来里头有本地江南人带路!
这种情形下她就越发不能暴露。否则只要自己逃出生天告密,对方的家族都会从此难以在江南立足,下入大狱不说,只怕还会落个百姓唾弃遗臭万年。
想到这里,顾一昭越发宾住了呼吸,忍受着草垛里荨麻扎人的痒意痛意,半点都不敢吭声。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那队人在河里饮马洗脸,刀戟撞击,忽然离着草垛最近的一个人生了疑心,呵斥一声:“是谁?”,说着就大踏步往草垛这里过来。
眼看就要往自己这里过来,顾一昭摸了摸手心的荨麻,忍着刺痛,撕扯了一大把下来,攥到手心。
脚步声渐近,眼看峰回路转过了草垛,顾一昭吸一口气,用力将那捆荨麻抽到他脸上。
那倭寇连眼睛带皮肤猝不及防被扇了一下,顿时大呼小叫起来。
顾一昭趁机抽出他腰间别着的小刀,转身再次 “噗通——”结结实实往河里跳去。
她就算被淹死,也不能落在这些人手里。
岸边大呼小叫。
被刺痛的倭寇捂着眼睛大声尖叫,他的同伴抽出佩剑来追顾一昭,还有人警惕四处查看敌情的。
顾一昭在水里不停游动,半点都不敢松懈。
穿越以来都在富庶安宁的江南生活,从未想过会有倭寇这么残忍的东西出现在自己身边,回想适才狭路相逢时匆匆一瞥看见他们刀剑上留着的鲜红血迹,顾一昭不敢多想,只使出了毕生从未有过的力气拼命往前游动。
余光所至,看见对面的岸边有熟悉的一人一马。
顾一昭眨眨眼睛,以为自己太害怕而出现了幻觉,可眼皮眨了好几下对方还在,她心神松懈下来,大喊:“是我!”
萧辰也看见了她,他似乎正在寻找她,并不惊讶她会忽然出现在这地方,只策马到了前滩,向她伸出了手。
顾一昭已经游到了河对岸,接过了萧辰的手。
他的手掌很大,包裹着顾一昭的手,衬得她手格外娇小,枝干虬结的手掌上青筋毕露,
只轻轻一拉,她就被他轻松带上了马背。
浑身的河水滴滴答答落下来,身上因为肾上腺素的缘故发热发烫,心脏剧烈跳动,骤然见到熟人,顾一昭如见亲人:“倭寇!一队十余人!追着我!我大哥在上游,我落水了……”,她啰里啰嗦想尽快将所有事都交待清楚。
“嗯,我都知道,我就在寻你。”萧辰不怎么说话,只瞄着眼观察敌情。
q
他的沉稳感染了顾一昭,顾一昭深呼吸了几口气,也感觉冷静在慢慢回到自己身上。
萧辰没顾上她,他抄起马侧肚子上挂着的弓弦,搭弓射箭,认真瞄准着河岸对面追击而来的倭寇。
他们有人在岸边驾马追击,有人在河里游泳,很快就到了两人站立的地方,眼看对岸倭寇们越来越近的身影,顾一昭的心脏又开始猛烈跳动起来,她攥紧了自己刚才夺来的小刀。
萧辰箭已搭好,轻巧抹过弓弦,“铮——”一声,已经有箭矢如流星滑过长空,射到对面阵营。
“倒地了!”,宾住呼吸,此时也激动出声。
对面的倭寇倒地,从飞驰的骏马上忽然栽了下去,倭寇们惊叫起来,原以为追击的是个弱女子,谁想到背后还有士兵,他们赶紧拉弓搭箭,进入战斗状态。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萧辰嗖嗖连发几箭,已经将来路的倭寇尽数放倒。
随后萧辰放半空中了一枝信号箭,眼看着暗处再无上前的敌人,这才抽空安抚顾一昭:“没事了,害怕吗?”
顾一昭这才想起应该会害怕,不过此时她的肾上腺素还在作用,只觉得激动得心跳手颤,随时能投入战斗,她攥着小刀不放,大声道:“不怕!”
萧辰看了看她手心的倭式小刀,赞赏般点点头,这个五娘子不用靠他都能保护好自己。
他将自己马鞍上垂着的匕首递给了她:“跟你换,这个锋利些。”
敌人当前,顾一昭没有什么客气的话,她接过了萧辰的匕首。
这时看了看他旁边垂着的剑柄,想起过往几次萧世子扶她都是借助物件,这回那剑柄还好端端的,怎么刚才拉她上马时不继续借用剑柄了?
她觉得好笑,想笑,却又觉得不合适,只是心中某些地方有点甜,一些隐秘到自己都说不清的甜从心底泛起,萦绕周身,让整个人都散发着满足感。
萧辰发出了信号,立刻有后续军士跟踪上来。他也能腾出时候跟顾一昭讲解:“你们刚走就来了倭寇,我本来安排好与他们作战,但见倭寇并不恋战,稍稍作战就败退而逃,我觉得其中有诈,就出营地跟踪他们。”
顾一昭不得不佩服萧辰,这若是有些将领,见敌人溃败已经乐呵呵写奏章表功了,谁敢出去追穷寇?
事实上倭寇在沿海作乱就是利用了各路官员各自为政的弊端,骚扰完一处再换一处,多年经营日渐坐大。
“果然出卫所见他们往大海相反方向四处逃窜,而且卫所士兵回报,说他们将战舰损毁,这回他们纠集了数百艘战舰,从江南各岸悄悄登陆,上岸就将战舰烧毁,要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气。”萧辰当时就立刻点了兵丁,顺着倭寇追击方向兵分几路去追击倭寇。
他杀了几个散兵,待到石桥一带,遇上自己派去护卫顾家的亲兵,才知道顾家马匹受惊,推搡中五娘子落水,于是顺着水流寻找。
见她危机中还能自保,又听说了她适才用荨麻抽打倭寇的事迹,便赞赏点点头:不愧是五娘子。
他护送着顾一昭往上游走,没走多久就遇上了正在四处寻找妹妹的弘哥儿。
“妹妹!”弘哥儿急得话都说不利索,旧疾又犯了,“我,我们,你从河里,我沿着,河里!”
还是山矾说得利索:“回禀小姐,我们沿着河流寻找小姐,遇上前面有倭寇,又得躲倭寇又得找小姐,大少爷急坏了,非要去找小姐,谁知道这时候遇到了世子!他就在前头找,叫我们在后面慢慢搜寻。”
旁边的高大义抹着眼泪:“五娘子没事就好。”
麦花笑话他:“平日里见高管事人模狗样,怎么是个不抗事的?临到了了猫尿淌个不停。还不如我呢。”
高大义由着她嘲笑,不吭声只抹眼泪,五娘子待他兄妹恩情深重,若是真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情,他过不去自己那一关,也过不去妹妹木兰这一关,只怕恨不得立身殉主才好。
因着如今还不平稳,萧辰建议几人暂时停留:“跟着我们大军,旁的不说,至少倭寇不敢上前。”
现在他们着急作战,自然不能护送着顾一昭回家,顾家人商量一番也觉得可行,听闻顾一昭遇到小股倭寇,不管是车夫还是弘哥儿都觉得继续出行太过冒险,索性跟着萧辰大军,至少还算安全。
他们就驻扎到了最近的村落,简陋的乡间私塾被临时征用,成为了一个临时指挥所。
当地乡绅家听闻是知府家少爷小姐滞留此地,早早就将自家的客房清扫出来,将自家的女眷派来送了洁净的清水、全新的梳篦、衣裳。
一来他们有意与知府攀附关系,二来如今倭寇肆意横行,能得大军庇佑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自然是格外热情。
顾一昭就借用了他们的客房,还好麦花从马车上带来了换洗衣裳,坠儿替她泡澡梳洗换了干净衣裳。
听丫鬟们回禀弘哥儿外出与乡绅们交际,车夫和高大义去喂马修马车,麦花去跟外面的零碎兵士套近乎打听外面战况。
这里是乡绅的高墙大院,有乡绅本人的家丁佃农护卫,还有萧辰带来的精兵士卒,到处透着安全的气息。
顾一昭也松了口气,烤着火顾一昭才感觉暖意悉数回到了身体。
却听得门外有动静。
坠儿去t开院门,传来风林的声音:“我家世子叫送来的姜汤,里头放了我们随军的药材,怯寒。”
坠儿道谢,过一会将姜汤端进来:“五娘子,世子送来了姜汤取暖。”
顾一昭端过姜汤。这人还挺细心。
“那要去道谢吗?”坠儿小心查看着自家小姐的脸色。
“不用了。”顾一昭摇摇头,“世子这会太忙,我们就不去添乱了。”,萧辰肯定还要赶去剿灭余寇,要指挥作战,要上报朝廷,这数十余支小队的兴亡都存在他手底下,自然不可能分神。
能送一份姜汤过来已经是占用了他太多时间。
姜汤又辣又呛,顾一昭忍着不适强自喝了一大碗,身上头上出了一层汉意,觉得浑身毛孔都打开了。这时候要再洗澡却被丫鬟们拦住:“这是药劲发散寒气呢,不能再进了寒气。”,只好作罢,可是浑身却觉得清畅许多。
外面麦花和高大义也陆续将消息传递过来:
“已经俘虏了几个倭寇,对方招供说眼见我们的卫所坚固,索性舍弃了卫所直接往内陆深入。军卒们出城,倭寇们四散林野,所以才乱了起来。”
“多亏世子机敏派兵追击,不然这么多倭寇进了乡野不知道还会杀多少百姓。”
“附近府县的大批增援已经赶到,与世子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