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102节
  “不嫌弃,不嫌弃。”郑夫人激动不已。
  她亲近的家人都已经惨死,不亲近的都冷眼以待,唯有五娘子待她赤诚。一开始不让她做乐籍已经感恩戴德,现在还将身契还给她,给她银两。
  她泪花闪现:“我必会好好赚钱攒钱,尽快还给五娘子。”
  眼看她只身飘零,也不知道去哪里,恐怕刚获救又被人欺负,顾一昭想想就:“我名下的绣坊和扇子店需要画工,不知道夫人可愿意做画师?”
  如今生意扩张,四姨娘一个人已经画不过来了。
  眼见着郑清芷张大嘴,顾一昭赶紧补充:“我不是轻慢您的意思,只是建议。”,古代文化人还是很有傲骨的,不愿意将自己的画作变成银两。
  “自然极好。”郑清芷赶紧点头,“我只是诧异于五娘子待我极好。”
  “您不必介怀,日子久了就知道我的为人,必然没有陷阱。”顾一昭笑眯眯宽慰她。
  她倒是有心保护郑清芷,看顾介甫对大姨娘这么宠爱的程度,对白月光肯定更甚,以后冷静过来说不定会强取豪夺,不如将这位苦命的郑夫人纳入自己庇护,让顾介甫来个灯下黑,找不到人才好。
  既然郑清芷愿意,五娘子就请大姐姐安置了一处妥当的住所。大娘子自然千万个愿意,若不是郑清芷帮忙,害死她娘的大姨娘还不能受到严惩呢,大娘子就寻了一处住所,拍着胸膛向妹妹保证谁都找不到郑娘子。
  当天老爷闭门不出。
  等到第二天时他亲自去寻了太太商量,两人商量了半夜,最终宣布了处罚结果:将大姨娘剥光财物,先跪祠堂给故去的先夫人卢氏磕头认错,再打五十大板,打完后送去卢家任由卢家处罚,若卢家不愿发落就押送到家里在关外的庄子上去禁闭做洗衣妇,洗到老死为止。
  绿依悔过及时,有立功作为,又兼之是从犯,所以减少刑罚,押送到太原老家的庄子上做杂役十年。
  处置完毕后顾介甫骤然受到打击,他一下变老了好几岁,魂魄不守,除了处理公务大半时间都在闲坐,似乎魂魄已经神游各处。
  大姨娘被家规鞭挞时,勒令在仪门处,让全家仆妇都来围观。
  她额头已经因为磕头而变肿胀、变红,熬了几夜后整个人失魂落魄,形容憔悴,哪里还有当初耀武扬威的风光模样?
  仆妇们最是八卦,指指点点着大姨娘的罪证,让她无处可逃,偏身上的竹板狠狠砸在身上,打竹板的婆子是崔氏的人,知道她试图害得崔氏小产而亡后前一夜就特意给毛竹削了无数毛边出来,又在荨麻堆里裹了好几次。
  此时板子落在身上,毛竹的小刺戳进了皮肉,皮开肉绽,皮肤劈裂露出里面鲜红的血肉,再一下,荨麻的草尖没入了血肉,浑身钻心的痒,钻心的痛。
  又痒又痛。
  大姨娘一会笑,一会痛得哀嚎,声音响彻整个仪门。
  枕流斋里,三娘子和六娘子并排坐着,虽然听不见外面的哀嚎声,但心里也是收紧。
  旁边的墨香不忍心,就问:“不如我去送药膏过去?要么两位娘子去看一眼吧。”
  “不去。”六娘子坚定摇摇头,“她连三姐姐都算计进男人被窝了,更兼这么多条人命,我不去!”
  三娘子走到窗边,不舍看了看外面,但还是也跟着坚决摇头:“我也不去!”
  外面木兰来拜访:“大姨娘的东西都没带走,如今被查抄出来,太太问五娘子,五娘子说让两位小娘子分了,不知道两位什么时候过去?”
  六娘子摇摇头,看着自己身上的普通夏布衣裳:“我们不要。都赔给几位姐姐吧。”
  她们娘害死了卢氏,亏得大姐姐还素日里照顾她们,都不知道哪来的脸再去见大姐姐?
  更兼之毒死了二姨娘、害死了三姨娘,还意图谋杀太太不成,简直没法再见各位姐妹。
  “说起来还要谢谢五娘子,又帮了三姐又救了姨娘,若不是她提出送到煤窑不妥,说不定今日被送到那里的就是娘。”六娘子开口。
  想起这个三娘子就心有余悸:“当时爹发那么大火,说不定……还真会……”
  那她们俩可要心痛死,即使亲娘犯了杀人的罪过,也不希望她进煤窑被无数陌生男子糟蹋。
  大姨娘身前积攒下了几千两银票,两个田庄、三个商铺,老爷将商铺都充了顾家,田庄则是赔给了卢氏,银票、首饰交给了太太。
  卢氏将田庄都给了大娘子和弘哥儿,然而他们两人转手就全给了顾一昭:“若不是五妹帮我们娘报仇,我们俩还不知道要被蒙要什么时候去。”
  太太给了四娘子一份后剩下就都给了顾一昭:“这回多亏了五娘子。”,她自己生产弥哥儿时差点滑胎就是大姨娘所害,自然对大姨娘深恶痛绝,捎带着也感激五娘子机智找到了郑清芷,否则老爷肯定不会严惩大姨娘,说不定过几年大姨娘又要蹦跶出来。
  四娘子也不要:“我拿着它就如拿着姨娘的卖命钱,给五娘子吧,也算我的谢礼。”
  她除了别别扭扭送了银票到煨芋居,还从怀里飞速掏出个荷包拍到桌上:“这是我亲自绣的,连劈丝线都没让旁人代劳。”
  “呦!四姐亲自做的?”顾一昭纳罕,捡起荷包看,“黄绣娘该念阿弥陀佛了。”,她们几姐妹对于女红课都是能逃就逃,平日里送礼的荷包绣件都是丫鬟代劳,自己收工前缝上两针就算自己做的,没想到四娘子居然还自己做了一个荷包?
  可是四姨娘什么话都没说,匆匆说了句“多谢”,又匆匆跑出了煨芋居,好像后面有狼虫虎豹在追赶一样。
  几千两的银票、金条、金银首饰、几匣子还未镶嵌的鸽血红、t金刚钻、祖母绿,还有两家常州府最好地段的田庄,全部都归了顾一昭。
  卢家也送来了二百两银票的谢礼,她们家很看重那位早逝的姑奶奶,要不然也不会为此跟顾家翻脸,得知是五娘子帮的忙,索性送了一份丰厚的礼物。
  顾一昭还想让给大姐和大哥,但他们俩都不受,反而认真行礼拜谢顾一昭:“若不是五妹,我们的母亲在九泉下都不能瞑目!”
  高升媳妇也偷偷来内宅给顾一昭送了一份礼物。
  多亏五娘子出主意,让他们冒险去彻查郑清芷之事,而且五娘子还不居功,在老爷跟前将这件事的功劳都送到高升身上,让顾介甫对这他们更加信重。
  这不最近老爷发话,让两人的儿子给弥哥儿做仆从。原本顾介甫不想让太太势大,所以不愿让高升与太太的人扯上关系,可高升媳妇也要为儿子打算,这回做了让老爷满意的事,老爷也同意了让弥哥儿多个随从。
  高升媳妇高兴不已,高升对老爷近乎执拗的忠诚,可高升媳妇不一定啊,她更看重自己小家利益和儿子利益。
  如今儿子跟着未来的顾家家主弥哥儿,也就能做未来的高升,至少三代人幸福有保障了。
  因此她将这些功劳都记到了顾一昭头上:“若不是五娘子指点,只怕我还在蒙头做活呢!”
  四姨娘看着一屋子的东西目瞪口呆:
  她翻起那匹内造折枝花缎布料,缂丝金地人物布料,又翻了翻翟鸟折枝花缎织金襕的布料,嗅了嗅黄花梨百宝嵌顶竖柜里头好闻的木头香,转了身坐在红木官帽椅上,捏捏桌上摆着的珊瑚象牙珍珠白玉盘清供:“卢家真大方啊。”
  顾一昭在旁边吃点心,很是适意。
  她手里的酥香炙肉肉松饼,这是一种极其松软的小饼,咬一口绵软的外皮微焦,里面的闲聊则是肉脯、火腿、烤肉三种肉混合而成,肉汁饱满,迸发在嘴里,火腿带着鲜美,烤肉焦香,肉脯则腊味十足,混合在一起后三种滋味让整个小饼滋味更加复合。
  四姨娘这还没完,还起身去翻一叠银票:“原来五千两的银票这么厚一摞呢!”,每张是百两,就是五十张。
  下头还压着常州府的田庄两张契约。
  四姨娘觉得眼花缭乱:“天爷,我是不是做了个好梦?”
  “您这去哪里捡这么好的梦?”麦花在旁边算账入库,“就是做梦我都不敢想。”
  “是啊。”山矾记账写账簿,“先前听说富贵到珍珠打弹子玩,如今看来我们家也能这般玩了。”
  居然拿匣子装着拇指大的鸽血红,四处折射出流潋光彩的金刚钻,深沉晶莹如方糖的祖母绿,如今居然是一匣子一匣子的,各个套着一层薄布口袋,随手就能摸起一把。
  更不用提金银首饰满满两妆匣:“大姨娘真厉害,平日里什么都不戴,私下攒了这么多好宝贝。”
  这些东西摆放在桌上,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若是太阳照进来,简直亮晶晶到处是光点,晃得人眼睛花。
  顾一昭勉励大家:“等清点造册之后,给大家都送一份,也犒劳大家这段日子跟我辛苦筹谋。”
  麦花一样就挑中那个金斧头:“我要这个,这与我当天砸锁的斧头很像!”
  “好好好。”顾一昭笑,“大功臣,都多挑些。”
  满屋子的小丫鬟们都欢呼起来。
  【作者有话说】
  一些mvp结算场面[狗头]
  今天得到个消息,落选了一个全国性质的文学奖项,非常沮丧,俺觉得写得很好啊[小丑]!化悲痛为动力,奋力写了一万字。总有一天,俺龙傲天会携俺的十万读者宝宝们,龙王归来[愤怒]
  第64章
  郑清芷就此安静在曼宁寻觅的住所踏实住下来,雇了个三十多的仆妇帮忙料理生活琐事,自己则足不出户。她性子安静而疏阔,很快就在这样的环境安闲生活了起来,生活安定后她有了创作的心情,每日里画各种画卷,豆蔻每过半月就来寻她收一回纸样,按月结钱,自己也自食其力,慢慢攒钱将欠顾一昭的钱给还了,人居然胖了些,面色也红润了许多。
  因着受曼宁照拂,所以曼宁见了她几面,私下里寻五娘子时跟她感慨:“说起来爹也有错。”
  “那是自然。”五娘子觉得顾介甫太小心眼,郑夫人就算当初真的甩了他攀高枝那不也是情势所逼嘛,古代环境下让个大家闺秀还能怎么办?而且她后面跌落云端时恨归恨,帮她脱籍也是一件好事,何必装作不知道这回事。
  “郑夫人的安全我就托付给姐姐了。”,顾一昭现在就怕亲爹犯浑,毕竟他是苏州城说一不二的长官,要在城里找个人很容易,别回头又抓住郑夫人玩什么旧情复燃的把戏。
  大娘子自然乐意:“妹妹待我这么重的恩情,藏个个把人有什么?再说镇日无聊,正好有事干。”
  仰鹤白待她太好,大小事务都不许拿来让她烦忧,上无长辈,又没有妯娌亲戚,她镇日觉得无聊,拿了家里的账册来管家,却发现不管是仰鹤白的私产还是她的陪嫁都被专人打理得井井有条,根本插不上手。
  “姐姐既然觉得无聊,不如跟夫人们交际,渐渐往权力场上耳濡目染些如何?”顾一昭就给她出主意,“我记得书上馆陶公主、窦漪房等女眷虽然并没有实际官职,但也能把控朝政风云,姐姐既然嫁进韩王家,注定就与寻常闲云野鹤不沾边,与其进了京城两眼一摸瞎,不如现在先试炼着?”
  “这……”曼宁迟疑了,她从未想过还有这样的选项。
  “太太对我们教导虽然无微不至,可到底都是内宅之事,放到朝廷上就不够用了,我这些日子在外宅出入,自觉眼界开拓不少,姐姐不看看天下,难道要甘心做内宅夫人?”顾一昭继续鼓动她。
  “不。”曼宁几乎是脱口而出。
  “如今以姐夫的地位和娘家的助力,姐姐在江南社交场上大可横着走,交际起来试错度很高,也能观察到权利博弈和人之间的微妙互动。等去了京城自然有不少长辈权贵,动辄容易得罪人,反而不如江南好练手。”顾一昭给她出主意。
  曼宁果然心动:“说来有道理,我与仰鹤白自小读一样的书本,我还比他读得多呢,没道理成婚后反而不如他,要依靠他在外面独当一面才能过日子,我也可以尝试一二……”
  “姐姐说得对。”顾一昭给她鼓掌。
  曼宁被鼓动起来,当下就叫了仰鹤白的幕僚进来问计,叫他把江南的官场脉络给自己讲一遍。
  托大姐的福顾一昭也在屏风后跟着蹭听到不少,让她眼界大为增长:
  江南因为富庶的缘故被多方盯着。
  有江南土著世家,他们也曾在朝代更迭时为打天下的那位皇帝做过资金库,所以在江山已定后获得了大量利益,这些世家注重子弟教育,源远流长,重视祭田、家塾,家族子弟们在江南守望互助,可以说家族基业稳固,像顾家相熟的赵飞鸾家就是其中之一,之前被仰鹤白扳倒的邓家也是其中翘楚。
  这样的世家被皇家所忌惮,皇家既要利用他们对江南的深耕来控制统治江南,又要防着这些世家膨胀,捧出另一个皇帝来搅动天下风云,所以又拉又打,像这回处置邓家,就是皇帝亲信揣摩皇帝心思的举动。
  当然这些并不是幕僚说出口的,而是顾一昭根据他的前后言语和支支吾吾语气自己翻译揣测过来的意思。
  听到这里顾一昭不由得感慨:当时以为仰鹤白冲冠一怒为红颜,萧辰为兄弟两肋插刀是仗义,如今回想背后其实都是政治,而且两人肯定是在猜到皇帝心思后才动手,怪不得当时有恃无恐。
  除了世家,还有新朝建立后皇上分封的子侄功臣,不过这些基本两三代就被下一任皇帝找个借口抄家革职了;
  再就是朝堂中各党的心腹亲信,值得提拔的官吏、吃不了边远苦地的关系户官员,还有各位皇子的……钱袋子。
  幕僚说得云里雾里,还是大娘子私下里告诉妹妹:“听仰鹤白说,各位皇子都会在江南控制那么一两个官员替自己揽财。”
  这个顾一昭了解,自来皇权斗争激烈,光是看本次鲁王上位成皇帝的艰难过程就知道权利角逐有多冷酷无情。
  皇子们要操纵权利,要招兵买马,要买动消息,打通人脉,都离不开金钱。这金钱又不是他们自己能凭空变出来的,只能私下里想法子去筹谋。
  于是有些世家会主动靠近皇子当资助人,为的就是赌对皇子登基后给自己重利,自古以来吕不韦之流总是络绎不绝。
  可以说江南就是整个大雍朝时局的微缩版,每一个官员的调任、离任、上t任,背后都有朝堂上各方势力的角逐。
  这些知识让五娘子耳目一新,她有时候也会接触顾家的幕僚,也能在爹爹和幕僚谈天说地时蹭听一耳朵半耳朵,但都不会像现在这样系统直白,让她的理解更进一步。
  大娘子是个好学生,学习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就踊跃加以实践,一改往日深居简出的低调作风,开始频频赴宴,各处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
  她不爱抢风头,低调出现在宴席上,又性格温柔,平易近人,很擅长称赞别人,因此很快在江南社交场上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