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93节
还好这时候顾一昭从侧面递了手帕给曼宁,仰鹤白才放下心来,一边在心里想:果然还是五妹顶用,那个小园子没白送。
行完拜礼吹打手也热热闹闹吹打起来,众人就陪着曼宁上轿去仰鹤白新买的宅子去成婚。
这下小娘子们就不能跟着了,只能遥遥望着大姐走的方向发呆。
“听说去那边还有许多仪式,也不知道大姐累不累?”七娘子开口。
“看大姐夫那么爱重大姐的样子,就知道他断不会让大姐姐累着。”二娘子捂嘴笑。
顾一昭就打趣她:“二姐也快成婚了,二姐夫也应当是不会让二姐累着。”
“你这丫头!我撕烂你的嘴!”二娘子羞了,伸手来挠顾一昭咯吱窝,惹得顾一昭咯咯唧唧笑个不停。
三天后回门礼,仰鹤白带着曼宁来拜访顾家。
他是个财大气粗的,拉了几马车东西停在顾家门口,惹得太太打趣:“大女婿这是将家底都搬过来了。”
“母亲让他搬就是了。”曼宁捂嘴笑,“他从成婚前就开始备礼了,不送过来心里不踏实。”
才短短几天,她说话已经不似从前那般小心翼翼,太太瞧在心里暗暗满意。
其他几个妹妹也听出来了,大姐平日里端庄温柔,从来不会用这种风格说话,一般这话像是备受娇宠的二娘子说出来才对。
顾一昭暗暗点头:看来仰鹤白让大姐姐很有安全感,不然她说话不会这么肆意。很多很多的爱,才能让一贯善于察言观色的大姐姐多几份潇洒。
再看大姐姐虽还带着新媳妇特有的羞涩,但面色白里透红,眼睛里直带笑意,行为举止都多了洒脱,就知道大姐姐嫁对了人。
其余小娘子们虽然还没这么深的阅历来分析出这一点,但都直觉上觉得大姐姐过得很幸福。
原本还担忧大姐高嫁后不痛快,可见姐夫将她捧做珍宝,就都放下心来。
回门宴上顾一昭吩咐后厨做了大姐爱吃的菜,仰鹤白自己不怎么吃,大半的功夫都给大姐夹菜,惹得小娘子们都纷纷偷笑。
曼宁察觉到,自己脸先红了。
仰鹤白觉察到,讪讪,只好没话找话:“这道一品鹿唇好吃。”。
的确好吃,鹿唇先是加了卤料一起炖,炖得卤味腌入味后又捞出洗净,与干贝、鲍鱼、松茸、冬笋等提鲜的东西一起炖。
吃一口鹿唇肥厚,胶质粘稠得几乎要化开,随后便是满口鲜,各种海味配着山珍的新鲜,一起涌上舌尖,让人回味无穷。
曼宁瞪了他一眼,但自己先笑了。
仰鹤白见她笑了,哪里还想得起来刚才是为了什么?只顾着盯曼宁看。
小娘子们再次捂嘴,又笑了起来。
“好了好了。”太太打圆场,“你们这些孩子,不可淘气去逗你们姐夫姐姐。”
等吃完饭,仰鹤白就陪着大姐回家。
上马车时大约是大姐没站稳,打了个趔趄,仰鹤白已经弯腰将大姐拦腰抱起,抱到了马车里,随后才拱手行礼:“岳父岳母,我们走了。”
顾介甫简直没眼看,转身就走,太太笑了笑,也跟着走了,其余小娘子们则是惊讶,齐齐张大了嘴,随后心中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
仰鹤白成婚后连着三月都不见人影,等他再次出现时,江南卫所已经动工了。
萧辰见他就没好气:“我还当你回京城了呢。”
“表哥,我这不是新婚燕尔嘛,就不兴告假几天么?”仰鹤白笑嘻嘻开口。
“几天?”萧辰从鼻孔里嗤了一声,“三月的时间足以建一个卫所出来。”
仰鹤白自知理亏,苏州的宅子没有长辈们管束,他们不用请安,不用顾忌长辈们,所以这三月里难免……荒唐了些。
他“咳咳咳”咳嗽一声,将话题岔过去:“表哥,你说江南卫所动工了,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
萧辰不疑有他,还以为仰鹤白岔开话题是想做事,所以转而认真吩咐给他卫所营建的琐事。
过了一个月就是科举考试,这回大哥考了,不过他没中,这在家里人意料之中,所以也不算失望,大哥自己也不气馁,他先前口疾还当自己永远无法科举呢,如今只要能科举就是胜利,所以不以已悲,仍旧用心读书。
这回考举人中了的人里面有个顾家熟悉的人——黄其。
黄其中了举人,仍旧是第一,文章被无数人传阅,在苏州地界小小扬名。
黄其已经崭露头角,老爷惜才,虽然不说亲事了,但还是私下里资助银两、提携他带他去拜访各位文士,很是疼爱这位黄其。
私下里他也有自己的盘算:“弘哥儿不是读书的料,这次考举人没有中,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混个举人,弥哥儿又还小看不出来什么,我若是致仕,还是需要在官场上有些助力才好。”
太太点点头:“听老爷的便是。”,她倒没想到顾介甫眼光这么好,这位黄其居然真的又中了举人,难道是要连中六元的料子?
这么看来,二姨娘去得有点亏。
她私下里感慨,想起提亲时李家送来的东西,就不由得生气:
李家送来的绸缎都是样子货,看着鲜亮样子时兴,但都是经不起打量的货,蚕丝被居然是柞蚕丝的,而不是桑蚕丝,色泽大打折扣,顾家就算是体t面些的管事成亲礼都比这个强。
再看往日大姑爷和二姑爷,还未成亲前各个节日都送节礼过来,非常郑重,更不用提私下给两个女儿送来各种小玩意儿礼物。
相比之下这李家就很敷衍。
崔氏固然知道李家暴发户,骤然暴富,所以许多衣食住行上的细节都讲究不到,还延续着往日里的消费观,或许在李大人和祁听莲眼里,这份定亲礼已经在他们青州很体面了。
但毕竟如今他们富贵了,就算自己不懂,难道不能问官媒?再说平日里去各家女眷后宅做客,光是顾家大郎、大娘子的定亲宴他们都来过,难道不能有样学样?
她忍不住开口抱怨:“李家也太不尊重了些。”
顾介甫冷笑一声:“求仁得仁罢了。”
崔氏就不说话了,她不想说二姨娘坏话,反岔开了话题:“曦宁下月该出嫁了,我想看看官船有无顺路的,带她一同去京城,我也放心。”
“我来安排。”顾介甫倒想起另外一出,“大姨娘的娘家人要来江南,应该也快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发红包。[比心]
第60章
青金色云母笺裱糊的山墙下铺着一张湘妃竹罗汉床,秋香色迎枕上绣着大花牡丹,太太斜靠迎枕上,闭着眼睛,旁边的白芷殷勤替她按摩面部,粉晶小滚轴一点点抚平太太脸上的皱纹,白芷就小心开口:“太太可莫要烦心了。”
“嗯。”太太含糊应了一声,心情不大好。
白芷和钱妈妈几个对视一眼,都知道太太这是烦心大姨娘娘家人呢。
大姨娘王素娥,被家人卖进了顾家后因为善于钻营为人低调被提拔到了少爷跟前服侍,她与少爷投缘,少爷学习之余教她认字、画画,两人结下了青梅竹马的情谊,待到十几岁时顺理成章成了少爷通房丫头。
即使原配卢夫人嫁进来也没能影响她的地位,甚至她还隐约导致了原配去世。
等太太嫁进来时王素娥已经颇成气候:她手里握着田庄、铺子,甚至比一些小门小户的千金还要富贵。
当年太太原以为自己比她年轻漂亮又有正妻之位,必然能手拿把掐,然而王素娥以自损一个男婴的代价让太太铩羽而归。
这几年太太生下了弥哥儿,就不大理会大姨娘,只在七娘子协助下将她压得死死的,让她蹦跶不起来什么浪花。
然而大姨娘娘家兄弟也在老爷的人脉帮助下在北疆从军,也是他本人能干,居然短短十几年内就从普通小兵干到了百户,如今已经成了千户!
近日她娘家亲戚又要来苏州,谁知道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太太就有些心烦。
良久她才睁开眼吩咐白芷:“去送一碟子松花酥给五娘子。”
“是。”白芷不敢懈怠,应下后就赶紧去送松花酥。她自然明白太太这是想与五娘子商量应对之计呢。
厢房里小丫鬟早就殷勤备好了食盒,主动开口:“白芷姐姐,如今天寒地冻的,不如让我去。”
“劳烦你,不过今日我还是自己送过去。”白芷笑眯眯开口,“是送给五娘子的。”
“哦。”小丫鬟了然,如今府里炙手可热的就是五娘子,谁不想在她跟前献殷勤?跟着太太良久的郑妈妈都被五娘子收拾得服服帖帖,如今只能做些边角活计,反而是跟她示好的豆蔻如今做了管事,威风凛凛,她转转眼珠子,“那我也陪姐姐去。”
跟着去万一能结个脸缘呢。
“好。”白芷答应了下来。
冬日已至,梅花纷纷落下,顾一昭看着水边那一树梅花似雪,怔忪不语。
易大家如今已经去了南疆游历,来信说她去湘西爬过土司的矮楼,还在南诏国见识过雪山,小舅舅则在西北已经没了音信,最后一封信说他要去探访楼兰古城。
他们的世界,都太广阔!
而女眷的战场都在内宅,却又太低矮。
内宅那些与她作对的人:二姨娘、三姨娘、钱妈妈……一个个都退隐消失,或是回了老家或是不被重用。太太也极其看重她,还说出了能允许她婚事自主的承诺。
她先前想的是在顾家站稳脚跟,如今衣食温饱是解决了,可是从二姨娘的事上看得出来婚事还是个大坎。
即使赚许多钱,但渣爹一句话就能让自己的婚事作罢,赌上一辈子的幸福。
下一个目标是在外宅也有份量。
她攥攥拳,无论如何也比刚来这里时更稳固了不是吗?
正观花,就见白芷带着个小丫鬟从水边一路走来,冬日景明,恰似一副小画,看见她就欣喜一笑,往她这里走来。
顾一昭也将思绪收起,一笑,向她走去:“白芷姐姐今日好自在。”
*
大姨娘的娘家嫂子王二婶是在一个落雪的天气到达顾家的。
她矮胖个头,吊梢眼老鼠头嘴巴是覆舟口,一对眼睛四下打量,一边哎吆哎吆得感慨:“好气派宅邸!”
“比太原老宅还大,看素娥可是享了好大的福呢!”
她身后还跟着自己儿子,穿着读书人穿的青衫,面相与她相似。
等进了分隔正院和后院的叠翠屏时,王二嫂母子二人眼珠子更是不知道往哪里摆了:“这假山做屏风我也就在陕甘总督府见过一回,造价可得好多银子呢!”
惹得旁边的丫鬟婆子们纷纷侧目。
大姨娘陪在身边,脸上略有些不自在,轻声道:“嫂子说哪里话,那都是祖上流传下来的。”
“那也不少钱呢!”王二嫂戳戳她胳膊,“坐拥这么大家业,你应当攒了不少银钱吧?”,一对黄沉沉的小眼睛散发着贪婪的光芒。
大姨娘还未说话,就见叠翠屏的假山后面走出来一个管事婆子,带着几个婆子,婆子大声吆喝:“闲宾止步!”
说完后那几个膀大腰圆的婆子便都拦在她们前头,看那架势是不想让她们再往前走。
“这是作甚?”王二嫂惶然回看大姨娘,见大姨娘也是一头雾水明白这不是她本人安排的,顿时壮起了胆子,理直气壮质问,“这就是顾家待亲戚的道理?”
她儿子就嘀咕:“不是说姑姑过得很好吗?怎得连几个下人都约束不住?”
行完拜礼吹打手也热热闹闹吹打起来,众人就陪着曼宁上轿去仰鹤白新买的宅子去成婚。
这下小娘子们就不能跟着了,只能遥遥望着大姐走的方向发呆。
“听说去那边还有许多仪式,也不知道大姐累不累?”七娘子开口。
“看大姐夫那么爱重大姐的样子,就知道他断不会让大姐姐累着。”二娘子捂嘴笑。
顾一昭就打趣她:“二姐也快成婚了,二姐夫也应当是不会让二姐累着。”
“你这丫头!我撕烂你的嘴!”二娘子羞了,伸手来挠顾一昭咯吱窝,惹得顾一昭咯咯唧唧笑个不停。
三天后回门礼,仰鹤白带着曼宁来拜访顾家。
他是个财大气粗的,拉了几马车东西停在顾家门口,惹得太太打趣:“大女婿这是将家底都搬过来了。”
“母亲让他搬就是了。”曼宁捂嘴笑,“他从成婚前就开始备礼了,不送过来心里不踏实。”
才短短几天,她说话已经不似从前那般小心翼翼,太太瞧在心里暗暗满意。
其他几个妹妹也听出来了,大姐平日里端庄温柔,从来不会用这种风格说话,一般这话像是备受娇宠的二娘子说出来才对。
顾一昭暗暗点头:看来仰鹤白让大姐姐很有安全感,不然她说话不会这么肆意。很多很多的爱,才能让一贯善于察言观色的大姐姐多几份潇洒。
再看大姐姐虽还带着新媳妇特有的羞涩,但面色白里透红,眼睛里直带笑意,行为举止都多了洒脱,就知道大姐姐嫁对了人。
其余小娘子们虽然还没这么深的阅历来分析出这一点,但都直觉上觉得大姐姐过得很幸福。
原本还担忧大姐高嫁后不痛快,可见姐夫将她捧做珍宝,就都放下心来。
回门宴上顾一昭吩咐后厨做了大姐爱吃的菜,仰鹤白自己不怎么吃,大半的功夫都给大姐夹菜,惹得小娘子们都纷纷偷笑。
曼宁察觉到,自己脸先红了。
仰鹤白觉察到,讪讪,只好没话找话:“这道一品鹿唇好吃。”。
的确好吃,鹿唇先是加了卤料一起炖,炖得卤味腌入味后又捞出洗净,与干贝、鲍鱼、松茸、冬笋等提鲜的东西一起炖。
吃一口鹿唇肥厚,胶质粘稠得几乎要化开,随后便是满口鲜,各种海味配着山珍的新鲜,一起涌上舌尖,让人回味无穷。
曼宁瞪了他一眼,但自己先笑了。
仰鹤白见她笑了,哪里还想得起来刚才是为了什么?只顾着盯曼宁看。
小娘子们再次捂嘴,又笑了起来。
“好了好了。”太太打圆场,“你们这些孩子,不可淘气去逗你们姐夫姐姐。”
等吃完饭,仰鹤白就陪着大姐回家。
上马车时大约是大姐没站稳,打了个趔趄,仰鹤白已经弯腰将大姐拦腰抱起,抱到了马车里,随后才拱手行礼:“岳父岳母,我们走了。”
顾介甫简直没眼看,转身就走,太太笑了笑,也跟着走了,其余小娘子们则是惊讶,齐齐张大了嘴,随后心中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
仰鹤白成婚后连着三月都不见人影,等他再次出现时,江南卫所已经动工了。
萧辰见他就没好气:“我还当你回京城了呢。”
“表哥,我这不是新婚燕尔嘛,就不兴告假几天么?”仰鹤白笑嘻嘻开口。
“几天?”萧辰从鼻孔里嗤了一声,“三月的时间足以建一个卫所出来。”
仰鹤白自知理亏,苏州的宅子没有长辈们管束,他们不用请安,不用顾忌长辈们,所以这三月里难免……荒唐了些。
他“咳咳咳”咳嗽一声,将话题岔过去:“表哥,你说江南卫所动工了,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
萧辰不疑有他,还以为仰鹤白岔开话题是想做事,所以转而认真吩咐给他卫所营建的琐事。
过了一个月就是科举考试,这回大哥考了,不过他没中,这在家里人意料之中,所以也不算失望,大哥自己也不气馁,他先前口疾还当自己永远无法科举呢,如今只要能科举就是胜利,所以不以已悲,仍旧用心读书。
这回考举人中了的人里面有个顾家熟悉的人——黄其。
黄其中了举人,仍旧是第一,文章被无数人传阅,在苏州地界小小扬名。
黄其已经崭露头角,老爷惜才,虽然不说亲事了,但还是私下里资助银两、提携他带他去拜访各位文士,很是疼爱这位黄其。
私下里他也有自己的盘算:“弘哥儿不是读书的料,这次考举人没有中,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混个举人,弥哥儿又还小看不出来什么,我若是致仕,还是需要在官场上有些助力才好。”
太太点点头:“听老爷的便是。”,她倒没想到顾介甫眼光这么好,这位黄其居然真的又中了举人,难道是要连中六元的料子?
这么看来,二姨娘去得有点亏。
她私下里感慨,想起提亲时李家送来的东西,就不由得生气:
李家送来的绸缎都是样子货,看着鲜亮样子时兴,但都是经不起打量的货,蚕丝被居然是柞蚕丝的,而不是桑蚕丝,色泽大打折扣,顾家就算是体t面些的管事成亲礼都比这个强。
再看往日大姑爷和二姑爷,还未成亲前各个节日都送节礼过来,非常郑重,更不用提私下给两个女儿送来各种小玩意儿礼物。
相比之下这李家就很敷衍。
崔氏固然知道李家暴发户,骤然暴富,所以许多衣食住行上的细节都讲究不到,还延续着往日里的消费观,或许在李大人和祁听莲眼里,这份定亲礼已经在他们青州很体面了。
但毕竟如今他们富贵了,就算自己不懂,难道不能问官媒?再说平日里去各家女眷后宅做客,光是顾家大郎、大娘子的定亲宴他们都来过,难道不能有样学样?
她忍不住开口抱怨:“李家也太不尊重了些。”
顾介甫冷笑一声:“求仁得仁罢了。”
崔氏就不说话了,她不想说二姨娘坏话,反岔开了话题:“曦宁下月该出嫁了,我想看看官船有无顺路的,带她一同去京城,我也放心。”
“我来安排。”顾介甫倒想起另外一出,“大姨娘的娘家人要来江南,应该也快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发红包。[比心]
第60章
青金色云母笺裱糊的山墙下铺着一张湘妃竹罗汉床,秋香色迎枕上绣着大花牡丹,太太斜靠迎枕上,闭着眼睛,旁边的白芷殷勤替她按摩面部,粉晶小滚轴一点点抚平太太脸上的皱纹,白芷就小心开口:“太太可莫要烦心了。”
“嗯。”太太含糊应了一声,心情不大好。
白芷和钱妈妈几个对视一眼,都知道太太这是烦心大姨娘娘家人呢。
大姨娘王素娥,被家人卖进了顾家后因为善于钻营为人低调被提拔到了少爷跟前服侍,她与少爷投缘,少爷学习之余教她认字、画画,两人结下了青梅竹马的情谊,待到十几岁时顺理成章成了少爷通房丫头。
即使原配卢夫人嫁进来也没能影响她的地位,甚至她还隐约导致了原配去世。
等太太嫁进来时王素娥已经颇成气候:她手里握着田庄、铺子,甚至比一些小门小户的千金还要富贵。
当年太太原以为自己比她年轻漂亮又有正妻之位,必然能手拿把掐,然而王素娥以自损一个男婴的代价让太太铩羽而归。
这几年太太生下了弥哥儿,就不大理会大姨娘,只在七娘子协助下将她压得死死的,让她蹦跶不起来什么浪花。
然而大姨娘娘家兄弟也在老爷的人脉帮助下在北疆从军,也是他本人能干,居然短短十几年内就从普通小兵干到了百户,如今已经成了千户!
近日她娘家亲戚又要来苏州,谁知道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太太就有些心烦。
良久她才睁开眼吩咐白芷:“去送一碟子松花酥给五娘子。”
“是。”白芷不敢懈怠,应下后就赶紧去送松花酥。她自然明白太太这是想与五娘子商量应对之计呢。
厢房里小丫鬟早就殷勤备好了食盒,主动开口:“白芷姐姐,如今天寒地冻的,不如让我去。”
“劳烦你,不过今日我还是自己送过去。”白芷笑眯眯开口,“是送给五娘子的。”
“哦。”小丫鬟了然,如今府里炙手可热的就是五娘子,谁不想在她跟前献殷勤?跟着太太良久的郑妈妈都被五娘子收拾得服服帖帖,如今只能做些边角活计,反而是跟她示好的豆蔻如今做了管事,威风凛凛,她转转眼珠子,“那我也陪姐姐去。”
跟着去万一能结个脸缘呢。
“好。”白芷答应了下来。
冬日已至,梅花纷纷落下,顾一昭看着水边那一树梅花似雪,怔忪不语。
易大家如今已经去了南疆游历,来信说她去湘西爬过土司的矮楼,还在南诏国见识过雪山,小舅舅则在西北已经没了音信,最后一封信说他要去探访楼兰古城。
他们的世界,都太广阔!
而女眷的战场都在内宅,却又太低矮。
内宅那些与她作对的人:二姨娘、三姨娘、钱妈妈……一个个都退隐消失,或是回了老家或是不被重用。太太也极其看重她,还说出了能允许她婚事自主的承诺。
她先前想的是在顾家站稳脚跟,如今衣食温饱是解决了,可是从二姨娘的事上看得出来婚事还是个大坎。
即使赚许多钱,但渣爹一句话就能让自己的婚事作罢,赌上一辈子的幸福。
下一个目标是在外宅也有份量。
她攥攥拳,无论如何也比刚来这里时更稳固了不是吗?
正观花,就见白芷带着个小丫鬟从水边一路走来,冬日景明,恰似一副小画,看见她就欣喜一笑,往她这里走来。
顾一昭也将思绪收起,一笑,向她走去:“白芷姐姐今日好自在。”
*
大姨娘的娘家嫂子王二婶是在一个落雪的天气到达顾家的。
她矮胖个头,吊梢眼老鼠头嘴巴是覆舟口,一对眼睛四下打量,一边哎吆哎吆得感慨:“好气派宅邸!”
“比太原老宅还大,看素娥可是享了好大的福呢!”
她身后还跟着自己儿子,穿着读书人穿的青衫,面相与她相似。
等进了分隔正院和后院的叠翠屏时,王二嫂母子二人眼珠子更是不知道往哪里摆了:“这假山做屏风我也就在陕甘总督府见过一回,造价可得好多银子呢!”
惹得旁边的丫鬟婆子们纷纷侧目。
大姨娘陪在身边,脸上略有些不自在,轻声道:“嫂子说哪里话,那都是祖上流传下来的。”
“那也不少钱呢!”王二嫂戳戳她胳膊,“坐拥这么大家业,你应当攒了不少银钱吧?”,一对黄沉沉的小眼睛散发着贪婪的光芒。
大姨娘还未说话,就见叠翠屏的假山后面走出来一个管事婆子,带着几个婆子,婆子大声吆喝:“闲宾止步!”
说完后那几个膀大腰圆的婆子便都拦在她们前头,看那架势是不想让她们再往前走。
“这是作甚?”王二嫂惶然回看大姨娘,见大姨娘也是一头雾水明白这不是她本人安排的,顿时壮起了胆子,理直气壮质问,“这就是顾家待亲戚的道理?”
她儿子就嘀咕:“不是说姑姑过得很好吗?怎得连几个下人都约束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