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61节
曦宁早就没力气了,爬在四姨娘怀里,眼泪不知道流了多少。
四娘子帮她擦着眼泪,自己也紧张得直哭。
顾一昭和大娘子互相攥着手,也是噙着泪,满心担忧。
她们倒不是演戏,而是发自内心希望太太能平安顺产。
太太虽然是继室,对几个子女却没得说,即使是她不喜欢的也不会太过分,先前顾一昭和四姨娘母女被送到庄子上,虽然吃穿简陋,但至少也还有一碗饭吃不是?
顾一昭穿越过来后也听后宅女眷们聚会时说起,有的主母动辄发卖姨娘、打骂姨娘庶出子女,克扣钱粮,极为凶残。
不敢想象若是太太此时出了什么事,日后顾介甫再续弦一位,若她不似太太这么好性子,只怕家里所有小娘子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太太的呼痛声渐渐停止,变成了绝望喊娘的声音,一声一声糊涂了似得。
大家都面色一变,紧张得不敢动弹。
四姨娘却勇敢起来,她将二娘子送到了大娘子手里,便起身去布置:“这时候老爷也不要怪我是愚妇了。”
说罢就开始在听松堂四处布置民间保佑顺产的方法,又是烧香拜佛,拿香火四处熏蒸。
在她的胡乱忽悠下,家里人焦灼的情绪居然也淡了不少。
也不知道等待了多久,忽然听得正堂一阵婴儿啼哭的声音,随后是稳婆激动的声音:“回禀老爷,贺喜老爷,生了个大胖小子!身子康健!”
虽然是早产,但是是顾介甫心心念念的嫡子,他嘴角一动,扯出个发自内心的笑容,刚才那些龃龉一散而空,起身道:“好!好啊!”
又转身吩咐高深:“去将三姨娘绑起来直接送回太原,给老太爷处置,因着是长者赐我不好处置,就将她所做之事交待给老太爷,由老太爷定夺吧。”
这一招很是……狠毒。
老太爷本来给自己儿子送了个妾室,结果这个妾室谋害家里的嫡孙,不守规矩,这样送回去,顾家老太爷会气死!
能给三姨娘的处罚肯定会更重!
顾介甫吩咐完就快步往正房去,打算去看看自己的嫡幼子。
顾一昭则和其余姐妹对视一眼。
既然爹想处置三姨娘,为何刚才还说将她锁在柴房里,费这事呢?
前后改口,说出了两个不同的处置结果,还不是因为太太生了个嫡幼子。
想象就明白很符合顾介甫的作风:太太生了嫡幼子,娘家崔阁老也会倾泻更多的资源给这个外孙,为了顾家和崔家的利益输送,顾介甫就必须得给崔家一个交道,处置三姨娘。
可若太太生得是嫡幼女呢?反正是第二个女儿,崔家也没脸来兴师问罪,顾介甫也就能保下三姨娘了。
大娘子摸摸胳膊,觉得自己有点冷。
二娘子咬唇,随后拔腿就快步走:“我想娘了!我要去看看娘!”,经历了这件事,她似乎比从前又长大了一点。
太太生了嫡子,此时精神头十足。
虽然早产,但是孩子却健康无比,哭起来力大无穷,小腿也蹬得有劲,她怎么看也看不够。
稳婆将孩子抱去外面给顾介甫看,顾介甫左右打量,高兴命人给稳婆打赏。
曦宁则悄悄趁大人不注意,溜进了还没收拾干净的产房,依偎在母亲床前,小伸出小小的手掌轻轻去摸娘的脸,小声问她:“娘,疼吗?”
【作者有话说】
来啦!
第43章
太太成功诞育了嫡子,崔家的嫁妆就不用白白填进顾家,太太也不至于操持半生最后为他人做嫁衣裳。
崔题很是高兴,又是写信给自家兄长们,又是招呼着孩子们去采山间的丁香给姐姐看。
因着早产婴儿,太太连着做了个双月子,她这个月子做得很是舒心,始作俑者三姨娘被老爷送回了老家,彻底消除了这个大障碍,外面有顾一昭管事,娘家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弟弟又在身边,张夫人也常来探望她,四姨娘还三五不时炖了补汤去陪她。
等出了月子出来,太太面色红润,肤色有光,看着很精神。
她便提议:“上次害得你们不尽兴,不如这次再摆一回宴?”
二娘子当然是一口应下。
顾一昭捂嘴笑:“好啊,母亲做好人,我就跑断腿。”
“你这孩子。”太太嗔怪,“不过说起来倒是辛苦我们小五了,这些日子家里事都靠你顶着。”
家里虽然说几个姐妹都在管家,但大娘子性格温柔,什么都说好;二娘子管家没耐心,属于学会了这项技能后就不再重复劳动;三娘子,也样样都说好,不愿意得罪人;四娘子行事太过狠辣;六娘子又只知道照本宣科,七娘子还太小。
所以许多大事太太都越过其他小娘子直接交给顾一昭,顾一昭也每次都能办得圆满。
顾一昭赶紧答:“不辛苦,只要能冠冕堂皇不上学,您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姐妹们原还有些心里酸涩的,听了这话都笑了起来:“小五不爱上学的这性子似乎是改不了。”
这回就还是顾一昭来办。
四月香雪海里梅花已谢,太太惋惜:“你们小舅舅一心想看梅花,倒没让他好好如愿。”,因着挂念姐姐,崔题去游玩香雪海都是当天往返,并没t有按照他原计划一般在梅花海里露宿多日。
“不碍事啊,姐姐,明年还能看。”小舅舅无所谓,“再说易大家画了许多梅花的画又有诗词,我不用亲至都如临其境。”
曦宁提议:“不如去留园?那里的丁香林是一绝,如今是丁香季节,我们可赁了园子,在园中铺设案几,赏丁香作诗,还能让红日社成员都过来。”
太太自然同意,怜爱摸摸女儿头发:“好,你也松散松散。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跟你们爹去说。”
于是在太太的保驾护航下,一群小娘子终于能浩浩荡荡在易大家、四姨娘和哥哥们的照顾下去留园。
当然这次自然而然跟了两个外人,一个是赵飞鸾,他要照看自己妹妹元风。一个是李宾,他没有理由,但装可怜:“我们在书院里那么好,你们忍心丢下我一人吗?”
这些日子李宾跟弘哥儿越发熟了,一个称赞对方是仲尼不死,另一个称赞对方是颜回复生。总归互相捧臭脚捧起了友谊。
顾一昭就叫人又设置了屏风。
她早就给长辈们各自设置了软榻,上面摆着漆器炕桌,他们这些小孩子面前各一几,各色菜式呢就由小碟子分装,谁喜欢什么拿一小碟,既不浪费,也省得汁水掉来掉去。
等上菜时李宾就在屏风那头一惊一乍:“好香的酥条肉卷!”、“好滑的蜜豆皖鱼腌肉”、“这道菜莫非是将紫藤萝花油炸了不成?”
这些菜融合了花宴和横菜,很合乎他的胃口。
一般花宴风雅是风雅,但是什么荷花花苞煮汤、素炒茉莉花、油炸槐花、梅花糕,对李宾这样每天饥肠辘辘能吃下一头牛的少年人来说,简直等于无用。
而顾一昭设置的菜肴里面,兼具了两者:像是红焖黑草羊排,菜旁边就点缀着一圈小堇花;茉莉花炒鸡蛋;炭火烧的干烧小猪排里面。槐花打成泥,做蘸料之一,吃进嘴里炭火早将猪排的肥油烤去大半,剩下焦黄紧致的猪肉下面咬开却是嫩嫩还有汁水的小肉排。槐花酱更能解腻,吃上一口感觉自己又能一口气吃掉三四根猪排。
李宾吃得赞不绝口,这些日子他也知道这都是五娘子安排的,就笑着跟五娘子开玩笑:“回头得让我家灶娘来府上跟五娘子学学做菜的秘诀。”
“这菜可不是我妹妹做的,是大厨做的。”弘哥儿瞥他一眼,“好好吃饭。”
“嗯。”李宾不敢多说话,好好儿吃饭。
大家这些天玩到了一起,所以后面混熟了索性越过屏风也一起玩起了游戏,反正这是露天园林,挡也挡不住。
四姨娘和易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玩一会大家就四下都散了,分成好几个场地:斗草、作画、吟诗、投壶、打叶子牌。还有顽皮的跟园子管理者要了钓竿,去溪水里网鱼捕小虾。
顾一昭作为学渣,当然是选择拉着大娘子、二娘子斗草。
几个小娘子斗草玩得欢,忽然飞来一只蜜蜂,大家吓得四下逃窜。
大姐看见远处的亭台,赶紧指着那处:“走,过去!”
于是几个小娘子捂着脑袋飞奔到了亭台下面的房舍里,飞快关上房门,才松口气。
她们躲了一会,竖起耳朵听外面有没有蜜蜂的动静,却听见有人似乎踱步过来。
“是小舅舅!”二娘子眼神亮晶晶,竖起手指做了个嘘声的动作,“等会我们吓他一跳。”
小娘子们便都屏神凝气,等着吓唬崔题。
可是等他走近后,大家都听见小舅舅磕磕巴巴的声音:“其实,其实我唤你过来,是有话要说。”
?
大家瞪大眼睛,还未从惊愕中恢复过来,随后马上听见了易大家清晰的声音:“说罢。”
!
这下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大姐蹙眉,认为偷听非君子所为,挪动脚步想出去,可是却被二娘子抢先捂嘴了嘴,不许她乱动。
“这些日子多谢你教导我画画,我学了领画、扫描、顿挫,顿觉豁然开朗。”小舅舅紧张得声音都变形了。
大家听着那磕磕巴巴的声音,都觉得不是往日里挥斥方遒的小舅舅。
“那很好。”易大家的声音还是很平静,“说不定以后还可以为你的游记自己配画。”
“不,我其实想请你为我的游记作画。不知可否?”小舅舅中间有个巨大的抽气声,似乎用了巨大的勇气。
易大家不回答,只含蓄道:“崔公子,我比你大十岁,按照两家世交排行,你也应当跟着景宜唤我一声易姐姐才是。”
“易娘子。”小舅舅沉默了片刻,却最终倔强开口,声音里有专属于少年人的义无反顾。
易大家愣了一瞬,似乎没想到小舅舅会这么回答。她半天才答:“也罢,一个称呼而已,随便你。”
“这不是一个称呼!”小舅舅的声音带了些少年的恼火,饱含受到挫折后的苦闷,“易娘子既然能放下世俗,四处游历山水,难道还是会在乎世俗所见的人?!”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透着隐约的不甘心。
顾一昭一边偷听一边赞叹:不愧是古代人,真含蓄啊,你来我回说得有滋有味,要是换成她,肯定会直截了当问“你喜欢我吗?给个准信,不喜欢拉倒。”,一句话连被拒绝的可能性都提前预设。
易大家的轻笑声从木窗棂那边透过来,分外潇洒:“我不是世俗中人,但易家家人是,我的侄女们是,我嫁出去的姑母们是,崔家的上下这些人也都是。崔阁老是,景宜妹妹也是。”
虽然看不见,但大家都猜到小舅舅现在应该是怏怏然蔫吧了下去,要不然不会半天没说话。
他却没放弃,猛然开口:“都交给我!”,声音里带着少年特有的一往无前和无畏:“只要你愿意!”
易大家又笑:“可我不愿意。”
她似乎在照顾小舅舅的情绪,又缓和了声音:“我当初勘破是真的勘破,如今逍遥自在也是真的逍遥自在,并不是以寄情山水做洗白自己方便再嫁的幌子。”
“看多了山川平野,谁还愿意再囿于方寸之间呢?”
她的声音带了一丝悲悯:“譬如那被送往太原的三姨娘,我看她也有慧根,爱演奏古琴;差点被谋害的景宜,想必你比我清楚,她在闺中时就如今日二娘子一般活泼可如今呢;再比如跟我学画的四姨娘,她比顾介甫有天赋多了。”
“我若是嫁人,就会变成她们中的一个。而她们若是有条件自由自在,或许也能变成另一个我。”
易大家摇摇头:“峭壁上的岭雀,永远也关不住的。”
说罢,就不再理会崔题,转身走了。
四娘子帮她擦着眼泪,自己也紧张得直哭。
顾一昭和大娘子互相攥着手,也是噙着泪,满心担忧。
她们倒不是演戏,而是发自内心希望太太能平安顺产。
太太虽然是继室,对几个子女却没得说,即使是她不喜欢的也不会太过分,先前顾一昭和四姨娘母女被送到庄子上,虽然吃穿简陋,但至少也还有一碗饭吃不是?
顾一昭穿越过来后也听后宅女眷们聚会时说起,有的主母动辄发卖姨娘、打骂姨娘庶出子女,克扣钱粮,极为凶残。
不敢想象若是太太此时出了什么事,日后顾介甫再续弦一位,若她不似太太这么好性子,只怕家里所有小娘子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太太的呼痛声渐渐停止,变成了绝望喊娘的声音,一声一声糊涂了似得。
大家都面色一变,紧张得不敢动弹。
四姨娘却勇敢起来,她将二娘子送到了大娘子手里,便起身去布置:“这时候老爷也不要怪我是愚妇了。”
说罢就开始在听松堂四处布置民间保佑顺产的方法,又是烧香拜佛,拿香火四处熏蒸。
在她的胡乱忽悠下,家里人焦灼的情绪居然也淡了不少。
也不知道等待了多久,忽然听得正堂一阵婴儿啼哭的声音,随后是稳婆激动的声音:“回禀老爷,贺喜老爷,生了个大胖小子!身子康健!”
虽然是早产,但是是顾介甫心心念念的嫡子,他嘴角一动,扯出个发自内心的笑容,刚才那些龃龉一散而空,起身道:“好!好啊!”
又转身吩咐高深:“去将三姨娘绑起来直接送回太原,给老太爷处置,因着是长者赐我不好处置,就将她所做之事交待给老太爷,由老太爷定夺吧。”
这一招很是……狠毒。
老太爷本来给自己儿子送了个妾室,结果这个妾室谋害家里的嫡孙,不守规矩,这样送回去,顾家老太爷会气死!
能给三姨娘的处罚肯定会更重!
顾介甫吩咐完就快步往正房去,打算去看看自己的嫡幼子。
顾一昭则和其余姐妹对视一眼。
既然爹想处置三姨娘,为何刚才还说将她锁在柴房里,费这事呢?
前后改口,说出了两个不同的处置结果,还不是因为太太生了个嫡幼子。
想象就明白很符合顾介甫的作风:太太生了嫡幼子,娘家崔阁老也会倾泻更多的资源给这个外孙,为了顾家和崔家的利益输送,顾介甫就必须得给崔家一个交道,处置三姨娘。
可若太太生得是嫡幼女呢?反正是第二个女儿,崔家也没脸来兴师问罪,顾介甫也就能保下三姨娘了。
大娘子摸摸胳膊,觉得自己有点冷。
二娘子咬唇,随后拔腿就快步走:“我想娘了!我要去看看娘!”,经历了这件事,她似乎比从前又长大了一点。
太太生了嫡子,此时精神头十足。
虽然早产,但是孩子却健康无比,哭起来力大无穷,小腿也蹬得有劲,她怎么看也看不够。
稳婆将孩子抱去外面给顾介甫看,顾介甫左右打量,高兴命人给稳婆打赏。
曦宁则悄悄趁大人不注意,溜进了还没收拾干净的产房,依偎在母亲床前,小伸出小小的手掌轻轻去摸娘的脸,小声问她:“娘,疼吗?”
【作者有话说】
来啦!
第43章
太太成功诞育了嫡子,崔家的嫁妆就不用白白填进顾家,太太也不至于操持半生最后为他人做嫁衣裳。
崔题很是高兴,又是写信给自家兄长们,又是招呼着孩子们去采山间的丁香给姐姐看。
因着早产婴儿,太太连着做了个双月子,她这个月子做得很是舒心,始作俑者三姨娘被老爷送回了老家,彻底消除了这个大障碍,外面有顾一昭管事,娘家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弟弟又在身边,张夫人也常来探望她,四姨娘还三五不时炖了补汤去陪她。
等出了月子出来,太太面色红润,肤色有光,看着很精神。
她便提议:“上次害得你们不尽兴,不如这次再摆一回宴?”
二娘子当然是一口应下。
顾一昭捂嘴笑:“好啊,母亲做好人,我就跑断腿。”
“你这孩子。”太太嗔怪,“不过说起来倒是辛苦我们小五了,这些日子家里事都靠你顶着。”
家里虽然说几个姐妹都在管家,但大娘子性格温柔,什么都说好;二娘子管家没耐心,属于学会了这项技能后就不再重复劳动;三娘子,也样样都说好,不愿意得罪人;四娘子行事太过狠辣;六娘子又只知道照本宣科,七娘子还太小。
所以许多大事太太都越过其他小娘子直接交给顾一昭,顾一昭也每次都能办得圆满。
顾一昭赶紧答:“不辛苦,只要能冠冕堂皇不上学,您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姐妹们原还有些心里酸涩的,听了这话都笑了起来:“小五不爱上学的这性子似乎是改不了。”
这回就还是顾一昭来办。
四月香雪海里梅花已谢,太太惋惜:“你们小舅舅一心想看梅花,倒没让他好好如愿。”,因着挂念姐姐,崔题去游玩香雪海都是当天往返,并没t有按照他原计划一般在梅花海里露宿多日。
“不碍事啊,姐姐,明年还能看。”小舅舅无所谓,“再说易大家画了许多梅花的画又有诗词,我不用亲至都如临其境。”
曦宁提议:“不如去留园?那里的丁香林是一绝,如今是丁香季节,我们可赁了园子,在园中铺设案几,赏丁香作诗,还能让红日社成员都过来。”
太太自然同意,怜爱摸摸女儿头发:“好,你也松散松散。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跟你们爹去说。”
于是在太太的保驾护航下,一群小娘子终于能浩浩荡荡在易大家、四姨娘和哥哥们的照顾下去留园。
当然这次自然而然跟了两个外人,一个是赵飞鸾,他要照看自己妹妹元风。一个是李宾,他没有理由,但装可怜:“我们在书院里那么好,你们忍心丢下我一人吗?”
这些日子李宾跟弘哥儿越发熟了,一个称赞对方是仲尼不死,另一个称赞对方是颜回复生。总归互相捧臭脚捧起了友谊。
顾一昭就叫人又设置了屏风。
她早就给长辈们各自设置了软榻,上面摆着漆器炕桌,他们这些小孩子面前各一几,各色菜式呢就由小碟子分装,谁喜欢什么拿一小碟,既不浪费,也省得汁水掉来掉去。
等上菜时李宾就在屏风那头一惊一乍:“好香的酥条肉卷!”、“好滑的蜜豆皖鱼腌肉”、“这道菜莫非是将紫藤萝花油炸了不成?”
这些菜融合了花宴和横菜,很合乎他的胃口。
一般花宴风雅是风雅,但是什么荷花花苞煮汤、素炒茉莉花、油炸槐花、梅花糕,对李宾这样每天饥肠辘辘能吃下一头牛的少年人来说,简直等于无用。
而顾一昭设置的菜肴里面,兼具了两者:像是红焖黑草羊排,菜旁边就点缀着一圈小堇花;茉莉花炒鸡蛋;炭火烧的干烧小猪排里面。槐花打成泥,做蘸料之一,吃进嘴里炭火早将猪排的肥油烤去大半,剩下焦黄紧致的猪肉下面咬开却是嫩嫩还有汁水的小肉排。槐花酱更能解腻,吃上一口感觉自己又能一口气吃掉三四根猪排。
李宾吃得赞不绝口,这些日子他也知道这都是五娘子安排的,就笑着跟五娘子开玩笑:“回头得让我家灶娘来府上跟五娘子学学做菜的秘诀。”
“这菜可不是我妹妹做的,是大厨做的。”弘哥儿瞥他一眼,“好好吃饭。”
“嗯。”李宾不敢多说话,好好儿吃饭。
大家这些天玩到了一起,所以后面混熟了索性越过屏风也一起玩起了游戏,反正这是露天园林,挡也挡不住。
四姨娘和易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玩一会大家就四下都散了,分成好几个场地:斗草、作画、吟诗、投壶、打叶子牌。还有顽皮的跟园子管理者要了钓竿,去溪水里网鱼捕小虾。
顾一昭作为学渣,当然是选择拉着大娘子、二娘子斗草。
几个小娘子斗草玩得欢,忽然飞来一只蜜蜂,大家吓得四下逃窜。
大姐看见远处的亭台,赶紧指着那处:“走,过去!”
于是几个小娘子捂着脑袋飞奔到了亭台下面的房舍里,飞快关上房门,才松口气。
她们躲了一会,竖起耳朵听外面有没有蜜蜂的动静,却听见有人似乎踱步过来。
“是小舅舅!”二娘子眼神亮晶晶,竖起手指做了个嘘声的动作,“等会我们吓他一跳。”
小娘子们便都屏神凝气,等着吓唬崔题。
可是等他走近后,大家都听见小舅舅磕磕巴巴的声音:“其实,其实我唤你过来,是有话要说。”
?
大家瞪大眼睛,还未从惊愕中恢复过来,随后马上听见了易大家清晰的声音:“说罢。”
!
这下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大姐蹙眉,认为偷听非君子所为,挪动脚步想出去,可是却被二娘子抢先捂嘴了嘴,不许她乱动。
“这些日子多谢你教导我画画,我学了领画、扫描、顿挫,顿觉豁然开朗。”小舅舅紧张得声音都变形了。
大家听着那磕磕巴巴的声音,都觉得不是往日里挥斥方遒的小舅舅。
“那很好。”易大家的声音还是很平静,“说不定以后还可以为你的游记自己配画。”
“不,我其实想请你为我的游记作画。不知可否?”小舅舅中间有个巨大的抽气声,似乎用了巨大的勇气。
易大家不回答,只含蓄道:“崔公子,我比你大十岁,按照两家世交排行,你也应当跟着景宜唤我一声易姐姐才是。”
“易娘子。”小舅舅沉默了片刻,却最终倔强开口,声音里有专属于少年人的义无反顾。
易大家愣了一瞬,似乎没想到小舅舅会这么回答。她半天才答:“也罢,一个称呼而已,随便你。”
“这不是一个称呼!”小舅舅的声音带了些少年的恼火,饱含受到挫折后的苦闷,“易娘子既然能放下世俗,四处游历山水,难道还是会在乎世俗所见的人?!”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透着隐约的不甘心。
顾一昭一边偷听一边赞叹:不愧是古代人,真含蓄啊,你来我回说得有滋有味,要是换成她,肯定会直截了当问“你喜欢我吗?给个准信,不喜欢拉倒。”,一句话连被拒绝的可能性都提前预设。
易大家的轻笑声从木窗棂那边透过来,分外潇洒:“我不是世俗中人,但易家家人是,我的侄女们是,我嫁出去的姑母们是,崔家的上下这些人也都是。崔阁老是,景宜妹妹也是。”
虽然看不见,但大家都猜到小舅舅现在应该是怏怏然蔫吧了下去,要不然不会半天没说话。
他却没放弃,猛然开口:“都交给我!”,声音里带着少年特有的一往无前和无畏:“只要你愿意!”
易大家又笑:“可我不愿意。”
她似乎在照顾小舅舅的情绪,又缓和了声音:“我当初勘破是真的勘破,如今逍遥自在也是真的逍遥自在,并不是以寄情山水做洗白自己方便再嫁的幌子。”
“看多了山川平野,谁还愿意再囿于方寸之间呢?”
她的声音带了一丝悲悯:“譬如那被送往太原的三姨娘,我看她也有慧根,爱演奏古琴;差点被谋害的景宜,想必你比我清楚,她在闺中时就如今日二娘子一般活泼可如今呢;再比如跟我学画的四姨娘,她比顾介甫有天赋多了。”
“我若是嫁人,就会变成她们中的一个。而她们若是有条件自由自在,或许也能变成另一个我。”
易大家摇摇头:“峭壁上的岭雀,永远也关不住的。”
说罢,就不再理会崔题,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