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美人飒爆了:心机老公占有欲藏不住 第40节
春花要是说话有用,早就张嘴了:“你哥什么脾气你比我清楚啊,跟他说了就是知道了,做不做还得看心情。我看呀,也是不用白费口舌了。”
黑暗中,大车车灯照亮前路,给人无尽的安全感。
春花瞧着自己家到了,让周玉生靠路边停了。
周玉生见他们家还有一段距离,想再开一脚,送佛送到西。
“这不是还没到呢,我再往前开开吧。”
“哎哎,不用了,哪里用得着你送到家门口啊。你们俩快回去吧。”春花表示,送到这里就够了。
不由分说,拉开车门就跳下去了。
宋芙嗓子眼里那句没事还没说出来呢。
“这么着急干啥,你说说这。”
这么大人了自己回去应该也没事,周玉生就没太在意,开车回了自己家。
这个冬天过得格外快,趁着天气没有完全冷下来之前,宋芙出钱把王玉珍和李大婶都雇佣来帮忙洗红薯了。
刚开始两个老人家都不愿意收钱,说是,一个村里的人也是本家,照顾小的也是应该。
还是宋芙说了,不收钱,那她可不敢请她们帮忙了,只能花钱请别人。
这个钱到底还是要出,那自己为啥不赚了呢,就是这样,两位老人家才来了。
500斤的红薯,也是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洗干净,不知何时刮来的西北风都变冷了,也不能在河边洗了,井水要温暖的多。
王玉珍一只手拿着刷子,一边吸溜着大鼻涕说:“这马上要过年了,一年到头的日子过得咋那么快呢。年轻的时候啊就觉得过得慢,巴不得婆婆快点死了,这马上咱们自己都要入土了。”
李大婶手脚麻利的洗完了一个红薯,利落的放进筐里,听到她这么说,笑了笑。
“我看你是故意找个话说想磨洋工,马上要过年了咱们赶紧把活给干完了。”
要是光洗红薯这点活早干完了,每天洗完了还得做红薯粉丝,头一茬洗的那些粉丝都做出来了。
宋芙自个在家里还试了试,味道大差不差,但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味道。
春花正愁这个年怎么过呢,“要我说,每年我最烦的就是过年那几天了,啥都要我来干,家里的男人也不知道是干啥的。”
“再有一个咱们嫁出去的姑娘还得拿东西回去拜年,这么多长辈,好不容易今年赚点钱,又得花销出去。”
宋芙还不知道有这么个传统呢,倒是新鲜。
“出嫁的姑娘要拿东西回去送给谁啊?”
春花想到她情况特殊,娘家这个样子,也没有什么来往的必要了。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娘家那样的,要我是你,我就不回去了。”
宋芙当然也没打算回去,就是有点新鲜而已,见她不说,并没有追问。
后面也没在再提这茬,而是说买年货的事情。
春花跟两位女长辈取经呢,去哪买东西便宜,哪家的肉新鲜,哪家的下水可以免费送,打听的仔仔细细。
宋芙这个对家事一文钱不知的人竟也听得津津有味,正好,春花顺口问了一句:“正好,明天我们要去买年货,你家玉生不是在外地吗,你也跟着买点年货呗。他们几个在外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银行提前休假了,姜孝利会开车,宋芙就解放了,时装厂的单子就交给他们去跑了。
这次还是一宗大单子,全省内都得去送货。因为春节到了,有点闲钱的人家都会给孩子买新衣服,这也算是一年到头的一次旺季。
宋芙想想她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了下来。
第62章 偶尔的思念
这下最高兴的人就是两个老的了,她们年纪大了,也不想走那么远。
“这回我们两把老骨头还搭你们俩一点福,开着大车,三两下就到了。”
现在交通工具匮乏,从乡镇到县里的车,一天也就一趟车,运气好了,碰上一趟。
运气不好的,走到县里。
早上四点就得起来走,一直到半下午了才能到,宋芙之前走过一次,那真是魂都走没了。
“行,那明天早上,八点钟咱们出去。”
再早点,她可起不来。
这最后一点红薯也算是弄完了,今年的事就告一段落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宋芙罕见的想起了周玉生。
人的习惯真的是很恐怖的事情,两个人在一张床上睡了三个多月,他突然一下子出去了,就好像空荡荡了。
原先睡两个人那么拥挤的床,现在变得宽敞起来。
宋芙天生手冷脚冷,晚上泡了脚钻进被子里也不顶用,周玉生在的时候还能给她捂捂,他不在就只能靠那种打吊瓶的玻璃瓶灌点热水了。
第二天宋芙七点半才睁眼,起床穿好衣服就去开车了,她没打算在家做早餐。
这时候就惦记起周玉生的好了,他要是在家里,这些都是安排得好好的,妥妥当当,哪里像现在这样,万事都要自己操心。
李大婶和王玉珍都在村口等着,宋芙把大车开过去了,她们就排队上车。
王玉珍坐上来啧啧惊叹:“嚯,这铁皮旮瘩跑得还真快。刚才我看你还在家里呢,这才多久啊就开过来了。”
“土包子,这是汽车,就是这个速度。平常也多出去见见世面,别让孩子看了笑话。”这对老姐妹平常就是这样说说笑笑的,李大婶对宋芙挺好的,每次跟王玉珍说话就夹枪带棒的。
“你才土包子呢!”
春花还得早起给两个孩子做早饭,所以她比宋芙早了好一会起床。
车子都开过来了,她才气喘吁吁的跑过来。
“累死我了,这两个孩子天天得管着。咱要出去了,还得顾着那两张嘴。”
宋芙就笑笑,没发表意见:“大家坐好了,咱们出发了。”
车子启动时,宋芙在想,周玉生现在又在做什么呢?
周玉生在外地跑货。
这一趟还够远,跑到了贛西省。
李宁海啃着干巴巴的饼子,喝了一口热水,吐出来的气都是白气。
“也不知道家里现在在干嘛,快过年了,该置办年货了。”
老男人出门在外想家了,李宁海这会就惦记着媳妇孩子。
周玉生更别说了,惦记宋芙惦记的不行了都。
这些天在外面,晚上睡觉这小子嘴里还想着媳妇。
周玉生也在想宋芙会买年货吗,她对这些事情从来都是不感兴趣的。
“哥,咱们年前能回去吗?”
姜孝利一张嘴,吃进来一嘴的沙子。
“呸呸呸!”他一边吐沙子,一边把手里的饼子甩了甩。
“应该能吧,咱这是最后一趟的。”
周玉生想着,现在离过年也就3天了,再不回去怕来不及了。
李宁海也想回去过个年呐!
“不管了,咱们就玩命干,争取回去过个年!”
几个男人一拍即合,三下五除二吃完了午饭,干劲十足的开车了。
女人们呢,则是在自己的战场血拼。
过年肯定要给孩子们买新衣服,一年到头呢就靠这一天开心一下,不好让他们失望。
一般人家都是自己买了布,回去自己做一件出来,这样的不仅省钱,而且多买的布还能多做两件。
宋芙没那么多耐心,她也不会这个,她就看着买了一件看起来挺后世的棉袄。
“这个怎么样?”她还穿上试了一下。
现在的棉袄款式都挺简单的,和后世的也不太一样,都是花布缝的,好不好看的不说,至少宋芙是觉得用料扎实,穿上暖和。
春花认认真真的上下看了看,然后说:“好看,真不是姐骗你,你穿这身不知道多鲜亮。要是玉生回来,非得迷死他。”
没有不爱听好话的女人,宋芙也不例外。
就算知道这件棉袄其实很普通,她也还是忍不住开心,幻想周玉生回来之后的画面。
不行不行。
她突然醒神,自己最近怎么老是想起来周玉生呢,这可不太对劲了。
她放下棉袄去结账,一边走一边说:“快别说他了,他都不在家呢,你还一天三遍的提。”
另外两个人则是在买布,棉花自家都有,每年都得留出来一块地专门种棉花,不然一年到头,靠什么打被子,又靠什么做棉袄。
王玉珍拿着一块锭蓝色的布,喜滋滋的问:“你们瞧瞧,这蓝布好不好看?”
宋芙刚想说好看,结果就看见蓝布上不知道怎么染上了一撮黑色,还挺大一块的。
“王姨,这个蓝布被染黑了,咱去换一块吧。”
“傻丫头,这哪能换啊,这是我们俩买的次等货,比那好的便宜了一毛二呢。”李大婶笑着说。
宋芙这时才注意到,李大婶手里这块红布也被染蓝了。
春花一脸羡慕的望着她们手里的布,“早知道我也去买了,便宜又好穿,跟那新的一样。把染脏的藏在底下做里子,干净的翻在外面穿,人家也看不到,这不是跟新的一样?”
宋芙啧啧的竖起大拇指,佩服她们的机智。
衣服买完了就是买菜了,过年就不出来了,所以要把那几天的都买齐。
说是买菜,其实就是买荤菜的。
青菜萝卜土豆,家里都有,谁会浪费这个钱。
压更鲤肯定是要买一条,还得买条大的。
黑暗中,大车车灯照亮前路,给人无尽的安全感。
春花瞧着自己家到了,让周玉生靠路边停了。
周玉生见他们家还有一段距离,想再开一脚,送佛送到西。
“这不是还没到呢,我再往前开开吧。”
“哎哎,不用了,哪里用得着你送到家门口啊。你们俩快回去吧。”春花表示,送到这里就够了。
不由分说,拉开车门就跳下去了。
宋芙嗓子眼里那句没事还没说出来呢。
“这么着急干啥,你说说这。”
这么大人了自己回去应该也没事,周玉生就没太在意,开车回了自己家。
这个冬天过得格外快,趁着天气没有完全冷下来之前,宋芙出钱把王玉珍和李大婶都雇佣来帮忙洗红薯了。
刚开始两个老人家都不愿意收钱,说是,一个村里的人也是本家,照顾小的也是应该。
还是宋芙说了,不收钱,那她可不敢请她们帮忙了,只能花钱请别人。
这个钱到底还是要出,那自己为啥不赚了呢,就是这样,两位老人家才来了。
500斤的红薯,也是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洗干净,不知何时刮来的西北风都变冷了,也不能在河边洗了,井水要温暖的多。
王玉珍一只手拿着刷子,一边吸溜着大鼻涕说:“这马上要过年了,一年到头的日子过得咋那么快呢。年轻的时候啊就觉得过得慢,巴不得婆婆快点死了,这马上咱们自己都要入土了。”
李大婶手脚麻利的洗完了一个红薯,利落的放进筐里,听到她这么说,笑了笑。
“我看你是故意找个话说想磨洋工,马上要过年了咱们赶紧把活给干完了。”
要是光洗红薯这点活早干完了,每天洗完了还得做红薯粉丝,头一茬洗的那些粉丝都做出来了。
宋芙自个在家里还试了试,味道大差不差,但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味道。
春花正愁这个年怎么过呢,“要我说,每年我最烦的就是过年那几天了,啥都要我来干,家里的男人也不知道是干啥的。”
“再有一个咱们嫁出去的姑娘还得拿东西回去拜年,这么多长辈,好不容易今年赚点钱,又得花销出去。”
宋芙还不知道有这么个传统呢,倒是新鲜。
“出嫁的姑娘要拿东西回去送给谁啊?”
春花想到她情况特殊,娘家这个样子,也没有什么来往的必要了。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娘家那样的,要我是你,我就不回去了。”
宋芙当然也没打算回去,就是有点新鲜而已,见她不说,并没有追问。
后面也没在再提这茬,而是说买年货的事情。
春花跟两位女长辈取经呢,去哪买东西便宜,哪家的肉新鲜,哪家的下水可以免费送,打听的仔仔细细。
宋芙这个对家事一文钱不知的人竟也听得津津有味,正好,春花顺口问了一句:“正好,明天我们要去买年货,你家玉生不是在外地吗,你也跟着买点年货呗。他们几个在外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银行提前休假了,姜孝利会开车,宋芙就解放了,时装厂的单子就交给他们去跑了。
这次还是一宗大单子,全省内都得去送货。因为春节到了,有点闲钱的人家都会给孩子买新衣服,这也算是一年到头的一次旺季。
宋芙想想她说的有道理,就答应了下来。
第62章 偶尔的思念
这下最高兴的人就是两个老的了,她们年纪大了,也不想走那么远。
“这回我们两把老骨头还搭你们俩一点福,开着大车,三两下就到了。”
现在交通工具匮乏,从乡镇到县里的车,一天也就一趟车,运气好了,碰上一趟。
运气不好的,走到县里。
早上四点就得起来走,一直到半下午了才能到,宋芙之前走过一次,那真是魂都走没了。
“行,那明天早上,八点钟咱们出去。”
再早点,她可起不来。
这最后一点红薯也算是弄完了,今年的事就告一段落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宋芙罕见的想起了周玉生。
人的习惯真的是很恐怖的事情,两个人在一张床上睡了三个多月,他突然一下子出去了,就好像空荡荡了。
原先睡两个人那么拥挤的床,现在变得宽敞起来。
宋芙天生手冷脚冷,晚上泡了脚钻进被子里也不顶用,周玉生在的时候还能给她捂捂,他不在就只能靠那种打吊瓶的玻璃瓶灌点热水了。
第二天宋芙七点半才睁眼,起床穿好衣服就去开车了,她没打算在家做早餐。
这时候就惦记起周玉生的好了,他要是在家里,这些都是安排得好好的,妥妥当当,哪里像现在这样,万事都要自己操心。
李大婶和王玉珍都在村口等着,宋芙把大车开过去了,她们就排队上车。
王玉珍坐上来啧啧惊叹:“嚯,这铁皮旮瘩跑得还真快。刚才我看你还在家里呢,这才多久啊就开过来了。”
“土包子,这是汽车,就是这个速度。平常也多出去见见世面,别让孩子看了笑话。”这对老姐妹平常就是这样说说笑笑的,李大婶对宋芙挺好的,每次跟王玉珍说话就夹枪带棒的。
“你才土包子呢!”
春花还得早起给两个孩子做早饭,所以她比宋芙早了好一会起床。
车子都开过来了,她才气喘吁吁的跑过来。
“累死我了,这两个孩子天天得管着。咱要出去了,还得顾着那两张嘴。”
宋芙就笑笑,没发表意见:“大家坐好了,咱们出发了。”
车子启动时,宋芙在想,周玉生现在又在做什么呢?
周玉生在外地跑货。
这一趟还够远,跑到了贛西省。
李宁海啃着干巴巴的饼子,喝了一口热水,吐出来的气都是白气。
“也不知道家里现在在干嘛,快过年了,该置办年货了。”
老男人出门在外想家了,李宁海这会就惦记着媳妇孩子。
周玉生更别说了,惦记宋芙惦记的不行了都。
这些天在外面,晚上睡觉这小子嘴里还想着媳妇。
周玉生也在想宋芙会买年货吗,她对这些事情从来都是不感兴趣的。
“哥,咱们年前能回去吗?”
姜孝利一张嘴,吃进来一嘴的沙子。
“呸呸呸!”他一边吐沙子,一边把手里的饼子甩了甩。
“应该能吧,咱这是最后一趟的。”
周玉生想着,现在离过年也就3天了,再不回去怕来不及了。
李宁海也想回去过个年呐!
“不管了,咱们就玩命干,争取回去过个年!”
几个男人一拍即合,三下五除二吃完了午饭,干劲十足的开车了。
女人们呢,则是在自己的战场血拼。
过年肯定要给孩子们买新衣服,一年到头呢就靠这一天开心一下,不好让他们失望。
一般人家都是自己买了布,回去自己做一件出来,这样的不仅省钱,而且多买的布还能多做两件。
宋芙没那么多耐心,她也不会这个,她就看着买了一件看起来挺后世的棉袄。
“这个怎么样?”她还穿上试了一下。
现在的棉袄款式都挺简单的,和后世的也不太一样,都是花布缝的,好不好看的不说,至少宋芙是觉得用料扎实,穿上暖和。
春花认认真真的上下看了看,然后说:“好看,真不是姐骗你,你穿这身不知道多鲜亮。要是玉生回来,非得迷死他。”
没有不爱听好话的女人,宋芙也不例外。
就算知道这件棉袄其实很普通,她也还是忍不住开心,幻想周玉生回来之后的画面。
不行不行。
她突然醒神,自己最近怎么老是想起来周玉生呢,这可不太对劲了。
她放下棉袄去结账,一边走一边说:“快别说他了,他都不在家呢,你还一天三遍的提。”
另外两个人则是在买布,棉花自家都有,每年都得留出来一块地专门种棉花,不然一年到头,靠什么打被子,又靠什么做棉袄。
王玉珍拿着一块锭蓝色的布,喜滋滋的问:“你们瞧瞧,这蓝布好不好看?”
宋芙刚想说好看,结果就看见蓝布上不知道怎么染上了一撮黑色,还挺大一块的。
“王姨,这个蓝布被染黑了,咱去换一块吧。”
“傻丫头,这哪能换啊,这是我们俩买的次等货,比那好的便宜了一毛二呢。”李大婶笑着说。
宋芙这时才注意到,李大婶手里这块红布也被染蓝了。
春花一脸羡慕的望着她们手里的布,“早知道我也去买了,便宜又好穿,跟那新的一样。把染脏的藏在底下做里子,干净的翻在外面穿,人家也看不到,这不是跟新的一样?”
宋芙啧啧的竖起大拇指,佩服她们的机智。
衣服买完了就是买菜了,过年就不出来了,所以要把那几天的都买齐。
说是买菜,其实就是买荤菜的。
青菜萝卜土豆,家里都有,谁会浪费这个钱。
压更鲤肯定是要买一条,还得买条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