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乔氏有些不太敢相信,就只是吃饭问题?
  马学义做的饭,她也吃过的,没有那么难吃吧……
  “你要不相信,灶上有他炖的鸡肉,你去尝尝就知道了。”
  乔氏赶紧摇头,“不是不相信……我留下来就是。”
  “嗯,还有一个问题……”
  乔氏听到还有要求,瞬间又直起身子。
  “大丫和二丫的名字不好听,我准备给她们两个改个名字。”
  “这个……您做主就好。”
  “那给她们改名叫马莹珍和马莹琇,你看行吗?”
  乔氏没读过书,不知道这两个名字的意义,可她能听出来这两个名字比大丫二丫好听的多。
  “好,好听!”
  “那一会儿你去里正那里说一下,明天咱们去县衙登记上。”
  “好,好!”
  乔氏觉得只要是对自己孩子好的事,她都愿意去做。
  “我去外面转转,你把家里收拾收拾。”
  乔氏连连点头。
  徐绵绵走出去两丈,又回头叮嘱。
  “一会儿老二回来了,就拿出你当初离家那气势跟他说话,不然他敢还欺负你们娘几个。”
  乔氏这次点头,带下一串眼泪。
  徐绵绵只当没有看到,扭脸就走。
  清河村背后的山不高,原主印象里面是没有大的野兽,连野猪都只是听老一辈人说过。
  没有野猪,徐绵绵就得想别的借口拿钱出来。
  【大统,找棵小一些的人参拿出来换钱吧。】
  ……
  【大人,这不合理!这种小山上,是长不了人参的……】
  【不用在意合不合理。】
  【那,咱们空间里有灵气,这里面的参也跟外面的不一样。】
  徐绵绵看周围没有人,就进了空间。
  系统站在种植人参的那一片田边上,指给她看。
  【大人,你看,最小的一株,拿出去都是这个位面的极品。】
  ……
  “确实不合适了。”
  这东西敢拿出去,早晚会引得人追查到她身上。
  要不,还是种花吧!
  徐绵绵出了空间,继续在小山上转悠。
  先熟悉下这个位面的植物,过两天让齐氏带孩子来挖。
  至于马学义……
  西侧有一块红泥地,正好给他烧制花盆用。
  计划好这些,徐绵绵拎着一只野兔回家。
  马大丫……马莹珍在帮着马学义搬石头,看到徐绵绵手里的灰兔子,把石头往地上一扔跑过来。
  “阿奶!”
  徐绵绵把手里的兔子递给她,“去收拾吧。”
  马莹珍抱着兔子就往灶房跑,边跑边喊。
  “娘,娘,阿奶又抓到……”
  喊了一半,又赶紧闭嘴,生怕被别人听到了。
  齐氏正在烙饼,听到她的声音,从灶房出来,看到她怀里抱着的大兔子,伸手接过来。
  “喊这么大声,娘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好事要焖心里偷着乐呵,怎么就是记不住!”
  马莹琇稀奇地看着娘手里的兔子,忍不住踮起脚,想摸摸兔子。
  齐氏把兔子放到地上,让她摸。
  这兔子毕竟是野兔子,脚一落地就要跑。
  马莹琇吓的后退一步,一屁股蹲到地上。
  齐氏反应快,一把揪住落跑兔子的脖子。
  马莹珍把上午用来栓野鸡的藤找出来,把兔子的腿捆好,给妹妹摸。
  马莹琇摸了一遍又一遍,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马莹珍看妹妹摸的起劲,忍不住也上去撸。
  边撸边感叹:“真软和啊……”
  马莹琇点头,“软软的,姐姐,我们要是长这么软的毛毛就好啦!”
  这什么想法,人身上长了毛,那不成野人了!
  齐氏给小闺女科普人类的办法:“这个好办,等会儿让你爹剥了皮,给你做个围脖。”
  马莹琇一听要给兔子剥皮,细细的眉毛就皱到一起。
  “不要剥皮,兔兔会疼。”
  “不剥皮,那你怎么吃肉?你不想吃肉吗?”
  第183章 窝囊妈宝男(4)
  马莹琇为难地看看兔子,再想想肉的香味……
  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人生第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就这么猝不及防地摆到了年幼的她面前。
  “孩子想养就给她养着吧,过两天阿奶再给你抓一只。”
  徐绵绵以为马莹琇是看兔兔可爱,想养着玩。
  没想到小丫头现实的很,都没怎么考虑,就摇头拒绝了。
  “不,要吃肉肉,肉肉好吃。”
  马学义正好也走到灶房门口,顺口接上。
  “二丫要吃肉啊,爹爹这就杀了它给你吃。”
  徐绵绵扭头瞪他,这糟心玩意,孩子还没稳定好情绪,他就张嘴要杀兔子。
  马学义不知道娘为什么瞪他,但是他知道娘生气,他就要闭嘴。
  “以后不要叫大丫二丫,我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马莹珍,你们可以叫珍珍,小的叫马莹琇,叫琇琇。”
  马学义讪讪地附和,“珍珍和琇琇是比大丫二丫好听……”
  马莹琇小声问马莹珍,“姐姐,我叫琇琇吗?”
  “嗯!”马莹珍点头,“你以后要记着,阿奶喊琇琇就是在喊你。”
  马莹琇重重地点头,嘴里小声重复着:“珍珍,琇琇……珍珍,琇琇……”
  边嘟囔边傻笑,连手底下的兔子都忘了撸了。
  “姐,珍珍姐,这名字比芍药姑姑的名字还好听。”
  马莹珍赶紧捂住她的嘴,芍药姑姑可是阿奶的心头肉。
  这话可不能让阿奶听见了。
  徐绵绵就当自己年纪大了,耳朵背听不见,转身进了茅草屋。
  屋里乱糟糟的东西已经归置整齐,看着没有那么闹心了。
  还是不行,得尽快盖上青砖大瓦房。
  齐氏烧肉的水平也就比马学义好了那么一丢丢,她窝棚那边种的有花椒和葱,晚上的兔肉好歹没有那么腥了。
  不过徐绵绵还是喜欢麻辣味道的兔肉。
  原主的记忆里面没有辣椒,徐绵绵准备过两天上山的时候,假装发现挖回家种上。
  第二天,徐绵绵带着全家人去县里。
  里正去县衙帮他们更新户籍信息。
  徐绵绵站在县衙门口跟里正说:“把我的户籍安到老二家,他们几个白眼狼嫌弃我,我也不稀罕他们!”
  她眼神倔强,昏黄的眼里蓄满泪花,把一个被孩子抛弃后死要面子的老太太演的入木三分。
  周围的人见了都忍不住怜悯两分,要不是原主这模样太丑,应该还能得几句安慰。
  里正叹了口气,安慰她:“老二孝顺,以后跟着老二过也不错。”
  徐绵绵拍着大腿抹眼泪。
  “我亏待老二啊,分家的时候什么都没落着……就落着一个老糊涂娘……”
  里正不想在县衙门口让人看自己村子的笑话,赶紧催她进大堂。
  齐氏过去搀着她,“别难过了,日子会好起来的。”
  徐绵绵演上瘾了,看到齐氏这样,哆嗦着手去怀里掏。
  掏出一快灰突突的布包,贼兮兮地塞到齐氏手里。
  小声叮嘱:“这是我偷偷藏起来的,你去买点白面。记住,别人要是问起,你就说是你自己赚的。”
  周围人多,齐氏没有当场打开,掂着重量,以为是铜板,等到了粮店一打开,吓了一跳。
  里面全是白花花的碎银子。
  齐氏的手这下哆嗦的比徐绵绵还厉害。
  直到小二问她,“大娘子,你要多少白面?”
  齐氏才一咬牙,拣出最小的一粒碎银子,“就这些,一半白米一半白面。”
  剩下的银子,齐氏把塞到衣服里。
  小二称好银子,把米面装好抬到她背上。
  齐氏看着对面的布庄,极力克制着脚步。
  转身往城外走。
  她明白徐绵绵的意思,就没有坐村里的牛车。
  硬生生地扛着两袋子米面走回家。
  里正跟徐绵绵办完事都回到家一个时辰了,她才气喘吁吁地回来。
  “你走回来的?”
  “对,娘,这粮食不能放灶房吧,家里连个院墙都没有。”
  “随便,放哪里都行。”徐绵绵看看她就带了两袋子粮食,忍不住问:“你就买了这两袋粮食?没给孩子扯些布做衣裳?”
  “衣裳还能穿,等天凉了再买。”
  ……
  现在才刚进入夏天,等天凉得等到什么时候。
  “我给你钱就是让你买添置东西的!你说说你,我就少叮嘱一句,你这憨子,也学成老二那死脑筋了!孩子身上那衣裳还能看吗!”
  “还走路回来,快两个时辰的时间,够回来干多少活了!城里那么多租车的,租个车又费不了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