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啊?那做什么啊……奴婢只会种地……”红苕皱紧眉头,“可种地又不赚钱。要不奴婢也去镖局当个镖师?奴婢现在的功夫可比邻居家小哥好多了。”
  “开酒肆啊,你这几天不是跟我学做饭了。”徐绵绵提醒她。
  “对哦!”红苕恍然大悟,拉着曹秋就开始计划,“姑娘,这个可以,嬷嬷的方子那么好,咱们要是开了酒肆,能直接把别家的生意都拿过来。”
  曹秋叹气,“酒肆投入太大,管理也麻烦,嬷嬷刚刚买了房子,咱们手里又没有多少银钱……”
  “那我们可以先开个小的啊,就像浠水县面馆那样的,应该要不了多少钱。”
  “那些等等再商量,咱们得先考察一下再做决定。”
  曹秋虽然这样说,她心里其实已经有了决断。
  客栈掌柜一大早就请了中人,写好契书,在店里等徐绵绵。
  掌柜的急着卖房子,各处都打点过了,过户办理的很快。
  办完事,他还跟着徐绵绵一起回去,说是在看一眼这宅子。
  “这左右两边的人家都迁走了吗?”
  “迁走了,右边这家在牙行挂着呢,挂了小半个月了,连看的人都没有。左边这家也是我们东家的,东家想着是祖宅,舍不得卖,才卖了这套小的。”
  徐绵绵看这门楣上大大的“张府”两字,“你东家姓张?”
  “是的,京里从二品御史大夫张鹤张大人,是我们东家堂叔。”
  “嚯!果然贵气逼人!”
  两人又相互商业互吹了几句,掌柜的借口说店里忙,就回去了。
  红苕冷哼,“忙什么忙,咱们在他店里住了一天了,除了我们这一家,也没见过他有什么客人上门。”
  徐绵绵失笑,“你怎么就对他意见那么大?”
  “他不老实,咱们都掏了那么多银买房子,就这里面两个快老掉牙的老仆,他还要多收一次卖身钱,忒抠!”
  “生意人,就是要锱铢必较,太大方的不是做生意,是做善事!这些事,等你以后开了酒肆就知道了。”
  红苕听到酒肆就来精神,开酒肆,她刚学的这一身厨艺就有用武之地了。
  曹秋插嘴,“嬷嬷,咱们先不开酒肆。”
  “不开酒肆开什么?”
  “先摆小摊,从小的做起,要是赚钱就做下去,不赚钱就再换。”
  红苕拧眉想了一会儿,“那咱们也做阳春面和小馄饨吗?”
  “不,做豆腐!”
  第116章 乱世小婊妹(9)
  曹秋这一路经过的几个城,不管是县城还是府城都没有豆腐卖。
  她们买的这处房子离南市又很近,豆腐做好推个车过去也不费劲。
  徐绵绵知道在这里豆腐生意是稳赚不赔的,毕竟是独一份。
  红苕没有听说过豆腐这东西,她直接问曹秋:“姑娘,什么是豆腐?”
  “用豆子做出来的食品,现在不好跟你讲清楚,等咱们置办好家伙事,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那,那豆腐好做吗?”
  红苕知道自己笨,她只关心能不能学会。
  “好做,就是比较费力气。”
  红苕一握拳头,“那太好了,奴婢别的不行,就有一把子力气,最不怕费力气的活儿了。”
  两个小姑娘急着挣钱养家,下午就赶着马车去街上采购做豆腐的工具去了。
  徐绵绵没事,就悠去牙行买人。
  三进的宅子,只有两个老仆是收拾不过来的,最起码要再买五个。曹秋还要做豆腐,五个人里面,还要有两个力气大的。
  曹秋和红苕赶着马车到家,徐绵绵正在跟新买的奴仆分工。
  红苕一看到新来好几个抢饭碗的,就有些紧张。
  “嬷嬷,怎么买了这么多人,多浪费粮食啊。家里这些活奴婢一个人都能做的。”
  抢饭碗的一听她的话,比她还紧张,赶紧保证,“主子,我们吃的很少的,不浪费粮食。”
  这年头庆阳府到处是跑了主子,丢了仆人的事。牙行里面也快养不起了,他们已经有四五天只吃些稀的汤水了。
  他们几个命好,好不容易被贵人挑中买回来,可别再被退回去了。
  不对,退也退不回去了,牙行人都好几天没收人了。
  收进来,卖不出去。
  放手里还消耗粮食。
  所以他们几个无论如何不能被赶出去。
  “五个人又不多,你要跟着你家姑娘。我年纪大了,身边得留两个人。你们做豆腐不得要两个人手?万一你们这豆腐生意做的好,顾不上家里,咱们这三进的院子,不得找人来收拾?”
  徐绵绵这样一算,似乎五个人还少了些。
  红苕就没吭声了。
  五人见徐绵绵没有赶她们走的意思,心里十分欢喜。
  当天曹秋就带着红苕和新来的两个大力气开始做豆腐。
  前面都很顺利,就是后面点卤水的时候,曹秋跟其他穿越人士一样,试了多次,才找到最佳配比。
  红苕尝到做好的豆腐,又是一阵彩虹屁。
  “这豆腐可做的法子多着呢,回头我写几个方子,你跟嬷嬷试着做做。”
  红苕小手一挥,“奴婢觉得都不用试,这豆腐直接吃着就很好吃。姑娘再用秘方烹制,不得让人馋死!以后我再也不说念书累了,念书能学会这么多好东西呢!”
  徐绵绵打趣她。“可别这时候说要念书,等你家姑娘真的教你的时候,你又喊着难。”
  “难还要喊得,念书是真的难啊!不过好处这么多,难学也要学。”
  新来的小丫头一脸艳羡地看着红苕,徐绵绵还以为她会开口让曹秋教她,没想到她就一直安静地看着,直到曹秋带红苕进灶房,也没有吭声。
  “你也想学认字吗?”
  小丫头恭顺地低头,“想的,奴婢从小就羡慕会识字的姐姐。”
  “想学就跟你们姑娘说一声,只要把手里的活做完了,可以一起去学学。”徐绵绵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你们几个都可以去学。”
  小丫头一脸惊喜地抬头,“奴婢代几位姐姐谢夫人恩典!”
  “以后都是一家人,你们学聪明了,受益的是我和姑娘。”
  “奴婢们定会好好学,不负主子期望。”
  曹秋毕竟是受现代教育长大的,对知识这方面看的重,但没有这时候的人那种敝帚自珍的想法。
  她跟徐绵绵想法相同,家里新买的小丫头,想学,求上进,她也乐见其成的。
  曹秋主仆几个在家里练习了两天,觉得各方面准备的都比较充足了,就赶着马车去了南市。
  徐绵绵本来想开口提醒一下,让她先拿几块去酒肆推销一下的。自己摆摊太累,又耗时间,有多余时间不如在家里练练功法。
  不过看到两人激情满满,就随她们了。
  练就强身自保的功夫要紧,曹秋愿意耗费时间承担养家的责任也很难得。
  曹秋和红苕刚出门,隔壁张府的侧门也开了。
  进去的还是她们在河边救的人。
  他现在的样子除了脸色还有些白,一点也看不出几天前受过致命伤。
  徐绵绵问老门房那人是谁。
  “他呀,是府里的庶子。”
  “庶子?掌柜的不是说张府的主子都迁走了?”
  门房叹口气,“二爷说是庶子,其实是……外室子,只是后来大了,又中了举人,才被老爷带回府的。夫人和几位少爷都…都不喜,许是……许是路上受了气才回来的?”
  ……
  岂止是受气,命都快没了。
  “他叫什么名字?”
  “原本他是跟着外祖姓叫张煋,恰好咱们主子也姓张,夫人又不喜他,就没有跟其他主子一起序齿……”
  “挺好的,叫张兴也不错,自己兴旺自己。”
  【大人,是张煋,不是张兴。】
  系统把张煋两个字投屏在徐绵绵面前,徐绵绵有些尴尬。
  不过好在老门房也不知道陈煋的名字是哪个字,还点头赞成。
  “可不是嘛!二爷回府可是没落着一点儿好。进府不到一个月,母亲……嗯,亲娘没了,外祖父张秀才吐血垂危,传信唤他,唉!他连外祖父最后一面都没见着。据说张秀才的后事,都是庆阳府的同窗帮着办理的……”
  这命可真够苦的。
  不过好在张煋性格坚毅,后头才能有大成就。
  要不然,这经历,妥妥一个黑化反派的配置。
  曹秋主仆俩没到正午就收摊回来了。
  红苕进来就兴奋地跟徐绵绵分享。
  “嬷嬷,您今天没跟着去可太亏了,您不知道姑娘做出这豆腐有多受欢迎,只要尝过的人都买了。后来把增味楼掌柜的都给惊动了,他一下子把咱们豆腐买完了!”
  红苕说到这里喝了一口水,“然后还跟姑娘约定以后每日往楼里送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