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女记者开始 第318节
此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达开’就精通此道,他精妙的战术打的人民保卫军根本抬不起头。
原本还想围剿北掸军的保卫军最终只能被动防守、打阵地战,这样才能稍微拖慢北掸军的进程。
7月16日,反政府军被北掸军打的节节败退,腊戌与曼德勒之间的通道时隔多月再次被打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7月20日,缅国大将军来敏访华。
7月23日,东大邀请缅军代表、人民保卫军、北掸军、若开军、果敢同盟军、佤邦等势力来到了滇省的昆明,举行和谈。
此次和谈,姜凝月也受邀到场。
只不过,她没有参加和谈,反而是在昆明好好转了起来。
在曼德勒憋太久了,回国可要好好转转。
首先,姜凝月、沈璇、赵婧等一行人就来到了昆明的一家重庆火锅。
进入包厢内,几人的热情都很高涨,纷纷点菜。
倒不是曼德勒没有重庆火锅,而是,曼德勒实在是不太安全。姜凝月虽然敢,但是总领事馆里的人不敢让她出去吃火锅。
想吃了都是在总领事馆的食堂里吃,但是这玩意在家吃和在外面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所以,来到昆明之后,几人先吃一顿辣的,解解馋。
“好吃!”
姜凝月也难得挑起了大拇指,“这玩意就得回国吃,在那儿吃没这种感觉。”
众人都笑了起来。
沈璇看向姜凝月,“领导,这次和谈之后,您也可以放个假了。过年的时候,您都没待多长时间就回来了。”
“看吧。”
姜凝月笑道:“现在双方都有和谈意向,但是具体怎么和谈肯定还需要争吵。”
“如果有北掸军的支持,那么反政府军在缅北占不到什么便宜。”
“不谈这个了。”
姜凝月举起酒杯,“来,干杯~”
“干杯~”
吃完饭,几人在昆明闲逛了起来。
等到中缅铁路彻底贯通之后,这座城市一定会更加的繁华。
姜凝月戴着棒球帽,穿着一身休闲装和众人走在大街上。过路的行人看到姜凝月之后,第一时间甚至没有反应过来。
毕竟,哪怕上一次曼德勒总领事馆被炸,姜凝月也没有出面接受采访。
最近的一次出现在大荧幕上,可能就是钱局委到访缅国的时候,作为背景板坐在钱局委附近了。
没想到,姜凝月竟然再一次露面了。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围过来。
毕竟,姜凝月的周围可是跟着不少便衣的,任何人想要凑过去,都被便衣制止了。
转了一圈觉得姜凝月就觉得没意思,返回了酒店。
不过,回到酒店之后,姜凝月就稍微做了一下‘伪装’。在沈璇、赵婧等人‘惊愕’的眼神中,再次走出了酒店。
这一次竟然真的没有人再‘行注目礼’了。
“这是什么原理?”
周妍不明所以道。
姜凝月笑着解释道:“又不是熟悉的人,怎么可能你作伪装了就一眼认出你来呢?”
“言之有理。”
既然理解不了,那么领导说的就是对的吧。
姜凝月等人正在开开心心逛街的时候,各方势力或冷眼旁观,或拍桌子瞪眼,或指着鼻子骂街。
如果不是有东大代表维持秩序,可能就要打起来了。
现场进行一场‘火并’。
回到酒店之后,姜凝月得知这个消息,好奇地询问出席本次和谈的工作人员,
“是哪方引起的争吵呢?”
工作人员有些头疼的思索了片刻,“都有吧。人民保卫军要求军政府释放囚禁的政界人士,重新进行选举。军政府要求人民保卫军解散。”
“噗——”
姜凝月听后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这双方,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是啊。”
工作人员无奈点头,“估计这一次和谈以失败告终了。”
“难说。”
姜凝月点评道,“不管是缅军还是人民保卫军等势力,暂时都不想打下去了。缅国330个城镇,缅军控制的也就110个,他还打什么。他肯定是要和谈,只不过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罢了。”
缅军暂时失败不了,他手里还攥着三十多万军队。
但是,缅军也赢不了,他们的战斗力太弱了。且缅国多山地,缅军和反政府军作战一换一都很难做到。
第430章 我都将怪罪在座的所有人(12)
7月26日,会议室。
缅军、人民保卫军、佤邦、果敢同盟军、若开军、德昂军等势力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坐在长桌旁大眼瞪小眼。
佤邦代表比较淡定,虽然他们侵占了东掸邦的一部分领土,但是缅军此时此刻并没有时间管他们。所以,他们也乐的坐山观虎斗。
“这个帕善,把咱们喊到这儿来干什么?”
“是啊!”
若开军代表亦是不满道:“这都几点了,再不来大家就都走了。”
就在这时候,会议室的大门被打开。
姜凝月穿着一身西装走了进来,她微笑着冲着众人点头。
虽然姜凝月美的不可方物,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盯着她的脸。
帕善就像一头棕熊,穿着西装跟在姜凝月的身后,平静地扫视着现场的所有人。
众人看到姜凝月进门,不情不愿的起身站了起来。
“总领事阁下。”
“大家久等了。”
姜凝月来到主座,帕善三两步上前,帮姜凝月拉开主座的座椅,姜凝月坐下之后,微笑着看向众人道,“这次邀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谈论一下中缅铁路的事情。”
众人表情各异。
在坐的所有人都愿意修建中缅铁路,但是,这条铁路该怎么修,从哪方的势力修建,这是一个大问题。
谁都想从自己的地盘儿修,谁都想加深和中华的合作。
但是,这并不现实。
不管是从法理上还是现实角度,中华能且只能和缅国政府进行合作。
但是,中缅铁路的开通毫无疑问会大幅度的提高缅国的经济实力,这对于其余反政府武装来说,这并不是这件小事。
虽然所有人表面上都认可,但是都暗暗地使坏。
所以,中缅铁路才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修建成功。
姜凝月接过沈璇递过来的文件,念道:“中缅铁路项目酝酿已久,早在2006年,该项目就见于媒体报道中。到2011年5月,中缅双方终于达成备忘录。但是现在已经2024年了,这条中缅铁路依旧没有修建成功。”
说完,姜凝月微笑着看向众人,大多数人都面无表情,似乎这件事和自己都没有关系一般。
姜凝月也不在意继续说道:“现如今,腊戌至皎漂港的铁路已经修建完成。缅国境内全长810公里的铁路,仅剩木姐至腊戌这130公里未修通。我的目标就是,在我的任期内,修通这130公里,让中缅铁路彻底通车。”
说着,姜凝月笑了起来,“大家放心,至少在北掸邦境内的中缅铁路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这条铁路缅国政府能用,若开军也可以用、德昂军、佤邦,在座的所有人都可以用。”
听到姜凝月的话,众人表情露出了几分笑意,缅军代表有些不愿意,但是……忍了。
姜凝月继续说道:“哪怕你们信不过缅国政府,那么北掸军的帕善中将就在这儿,他也可以保障。”
帕善连忙点头道:“总领事阁下可以全权代表北掸军。”
众人听后正在沉思。
如果自己也可以用这条铁路的话,那么绝对会加深和中华的合作。
当然了,坏处也有很多,那就是缅军的实力也会大幅度增长。
姜凝月不等别人说话,继续说道:“那么诸君,能否让我们这条铁路顺利修建完成呢?哪方势力有意见?哪方势力不想这条铁路修建呢?”
佤邦代表缓缓开口道:“总领事阁下,我们佤邦一直和贵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非常愿意加深和贵国的合作,但是,条铁路能否经过我们佤邦呢?”
姜凝月笑道:“铁路的路线已经确定下来了,木姐至腊戌这条线路是不会改变的。不过,在坐的各位放心,这条路线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随着中缅铁路的开通,肯定会有增设越来越多的线路。比如现在我们就计划从北掸邦的万海增设一条线路。”
帕善听到这句话,得意的扬起了大大的脑袋。
现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姜凝月继续追问道:“那么,我再问一遍,有没有哪方势力有意见,不想让我们中缅铁路修建的呢?”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开玩笑,哪会有人傻到在这种时候说出这种话啊!哪怕东大不会报复,北掸邦的报复他们也承受不起啊!
姜凝月等待了将近一分钟的时间,依旧没有人开口。
扫视一圈,姜凝月微笑着说道:“既然没人说话,那么我就代表各方都认可了,各方都同意了。我相信,中缅铁路的修建,一定会改变缅国人民的民生,一定会帮助缅国走向富强。”
原本还想围剿北掸军的保卫军最终只能被动防守、打阵地战,这样才能稍微拖慢北掸军的进程。
7月16日,反政府军被北掸军打的节节败退,腊戌与曼德勒之间的通道时隔多月再次被打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7月20日,缅国大将军来敏访华。
7月23日,东大邀请缅军代表、人民保卫军、北掸军、若开军、果敢同盟军、佤邦等势力来到了滇省的昆明,举行和谈。
此次和谈,姜凝月也受邀到场。
只不过,她没有参加和谈,反而是在昆明好好转了起来。
在曼德勒憋太久了,回国可要好好转转。
首先,姜凝月、沈璇、赵婧等一行人就来到了昆明的一家重庆火锅。
进入包厢内,几人的热情都很高涨,纷纷点菜。
倒不是曼德勒没有重庆火锅,而是,曼德勒实在是不太安全。姜凝月虽然敢,但是总领事馆里的人不敢让她出去吃火锅。
想吃了都是在总领事馆的食堂里吃,但是这玩意在家吃和在外面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
所以,来到昆明之后,几人先吃一顿辣的,解解馋。
“好吃!”
姜凝月也难得挑起了大拇指,“这玩意就得回国吃,在那儿吃没这种感觉。”
众人都笑了起来。
沈璇看向姜凝月,“领导,这次和谈之后,您也可以放个假了。过年的时候,您都没待多长时间就回来了。”
“看吧。”
姜凝月笑道:“现在双方都有和谈意向,但是具体怎么和谈肯定还需要争吵。”
“如果有北掸军的支持,那么反政府军在缅北占不到什么便宜。”
“不谈这个了。”
姜凝月举起酒杯,“来,干杯~”
“干杯~”
吃完饭,几人在昆明闲逛了起来。
等到中缅铁路彻底贯通之后,这座城市一定会更加的繁华。
姜凝月戴着棒球帽,穿着一身休闲装和众人走在大街上。过路的行人看到姜凝月之后,第一时间甚至没有反应过来。
毕竟,哪怕上一次曼德勒总领事馆被炸,姜凝月也没有出面接受采访。
最近的一次出现在大荧幕上,可能就是钱局委到访缅国的时候,作为背景板坐在钱局委附近了。
没想到,姜凝月竟然再一次露面了。
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围过来。
毕竟,姜凝月的周围可是跟着不少便衣的,任何人想要凑过去,都被便衣制止了。
转了一圈觉得姜凝月就觉得没意思,返回了酒店。
不过,回到酒店之后,姜凝月就稍微做了一下‘伪装’。在沈璇、赵婧等人‘惊愕’的眼神中,再次走出了酒店。
这一次竟然真的没有人再‘行注目礼’了。
“这是什么原理?”
周妍不明所以道。
姜凝月笑着解释道:“又不是熟悉的人,怎么可能你作伪装了就一眼认出你来呢?”
“言之有理。”
既然理解不了,那么领导说的就是对的吧。
姜凝月等人正在开开心心逛街的时候,各方势力或冷眼旁观,或拍桌子瞪眼,或指着鼻子骂街。
如果不是有东大代表维持秩序,可能就要打起来了。
现场进行一场‘火并’。
回到酒店之后,姜凝月得知这个消息,好奇地询问出席本次和谈的工作人员,
“是哪方引起的争吵呢?”
工作人员有些头疼的思索了片刻,“都有吧。人民保卫军要求军政府释放囚禁的政界人士,重新进行选举。军政府要求人民保卫军解散。”
“噗——”
姜凝月听后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这双方,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是啊。”
工作人员无奈点头,“估计这一次和谈以失败告终了。”
“难说。”
姜凝月点评道,“不管是缅军还是人民保卫军等势力,暂时都不想打下去了。缅国330个城镇,缅军控制的也就110个,他还打什么。他肯定是要和谈,只不过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罢了。”
缅军暂时失败不了,他手里还攥着三十多万军队。
但是,缅军也赢不了,他们的战斗力太弱了。且缅国多山地,缅军和反政府军作战一换一都很难做到。
第430章 我都将怪罪在座的所有人(12)
7月26日,会议室。
缅军、人民保卫军、佤邦、果敢同盟军、若开军、德昂军等势力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坐在长桌旁大眼瞪小眼。
佤邦代表比较淡定,虽然他们侵占了东掸邦的一部分领土,但是缅军此时此刻并没有时间管他们。所以,他们也乐的坐山观虎斗。
“这个帕善,把咱们喊到这儿来干什么?”
“是啊!”
若开军代表亦是不满道:“这都几点了,再不来大家就都走了。”
就在这时候,会议室的大门被打开。
姜凝月穿着一身西装走了进来,她微笑着冲着众人点头。
虽然姜凝月美的不可方物,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盯着她的脸。
帕善就像一头棕熊,穿着西装跟在姜凝月的身后,平静地扫视着现场的所有人。
众人看到姜凝月进门,不情不愿的起身站了起来。
“总领事阁下。”
“大家久等了。”
姜凝月来到主座,帕善三两步上前,帮姜凝月拉开主座的座椅,姜凝月坐下之后,微笑着看向众人道,“这次邀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谈论一下中缅铁路的事情。”
众人表情各异。
在坐的所有人都愿意修建中缅铁路,但是,这条铁路该怎么修,从哪方的势力修建,这是一个大问题。
谁都想从自己的地盘儿修,谁都想加深和中华的合作。
但是,这并不现实。
不管是从法理上还是现实角度,中华能且只能和缅国政府进行合作。
但是,中缅铁路的开通毫无疑问会大幅度的提高缅国的经济实力,这对于其余反政府武装来说,这并不是这件小事。
虽然所有人表面上都认可,但是都暗暗地使坏。
所以,中缅铁路才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修建成功。
姜凝月接过沈璇递过来的文件,念道:“中缅铁路项目酝酿已久,早在2006年,该项目就见于媒体报道中。到2011年5月,中缅双方终于达成备忘录。但是现在已经2024年了,这条中缅铁路依旧没有修建成功。”
说完,姜凝月微笑着看向众人,大多数人都面无表情,似乎这件事和自己都没有关系一般。
姜凝月也不在意继续说道:“现如今,腊戌至皎漂港的铁路已经修建完成。缅国境内全长810公里的铁路,仅剩木姐至腊戌这130公里未修通。我的目标就是,在我的任期内,修通这130公里,让中缅铁路彻底通车。”
说着,姜凝月笑了起来,“大家放心,至少在北掸邦境内的中缅铁路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这条铁路缅国政府能用,若开军也可以用、德昂军、佤邦,在座的所有人都可以用。”
听到姜凝月的话,众人表情露出了几分笑意,缅军代表有些不愿意,但是……忍了。
姜凝月继续说道:“哪怕你们信不过缅国政府,那么北掸军的帕善中将就在这儿,他也可以保障。”
帕善连忙点头道:“总领事阁下可以全权代表北掸军。”
众人听后正在沉思。
如果自己也可以用这条铁路的话,那么绝对会加深和中华的合作。
当然了,坏处也有很多,那就是缅军的实力也会大幅度增长。
姜凝月不等别人说话,继续说道:“那么诸君,能否让我们这条铁路顺利修建完成呢?哪方势力有意见?哪方势力不想这条铁路修建呢?”
佤邦代表缓缓开口道:“总领事阁下,我们佤邦一直和贵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非常愿意加深和贵国的合作,但是,条铁路能否经过我们佤邦呢?”
姜凝月笑道:“铁路的路线已经确定下来了,木姐至腊戌这条线路是不会改变的。不过,在坐的各位放心,这条路线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未来随着中缅铁路的开通,肯定会有增设越来越多的线路。比如现在我们就计划从北掸邦的万海增设一条线路。”
帕善听到这句话,得意的扬起了大大的脑袋。
现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姜凝月继续追问道:“那么,我再问一遍,有没有哪方势力有意见,不想让我们中缅铁路修建的呢?”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开玩笑,哪会有人傻到在这种时候说出这种话啊!哪怕东大不会报复,北掸邦的报复他们也承受不起啊!
姜凝月等待了将近一分钟的时间,依旧没有人开口。
扫视一圈,姜凝月微笑着说道:“既然没人说话,那么我就代表各方都认可了,各方都同意了。我相信,中缅铁路的修建,一定会改变缅国人民的民生,一定会帮助缅国走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