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女记者开始 第126节
  “你又不穷,怎么天天哭穷。”
  林晨曦无语道,“你那些歌授权估计都不少钱吧?前两天发的那首歌,又上热搜了。”
  姜凝月吐槽道:“我写首歌的功夫,你们家估计就能赚15万了吧?”
  林晨曦眨了眨眼睛,“我家倒也没有那么穷。”
  姜凝月:“……”
  二人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姜凝月感觉贵的房间就是好,特别是不需要自己花钱的时候。
  吃过晚饭,在林晨曦的央求下,二人乘坐私人电梯,来到了顶层的楼台酒吧。
  从这里,可以轻松俯瞰看到江景、外滩、东方明珠塔。
  的确一分钱、一分货。
  二人刚刚坐下,林晨曦就眼前一亮,“你看旁边那个老外,是不是那个‘妮娜西蒙斯’。”
  第164章 经济论坛(下)礼物值加更
  “妮娜?”
  姜凝月疑惑地转过身,看到了在楼顶酒吧最好的观景区域内,一个穿着银白色礼服的金发碧眼少女,正在微笑着和周围的男男女女闲聊着什么。
  “是啊!”
  林晨曦点头道,“她是矿产大亨西蒙斯的孙女,而且,西蒙斯只有她这一个孙女。很显然,她未来很有可能继承家业。”
  “哇哦。”
  姜凝月感慨了一句,然后好奇道:“这个西蒙斯有多少钱?”
  “谁知道呢。”
  林晨曦笑道,“富豪排行榜反正只有前50,不过这个榜单对于实体产业不太友好。”
  “只有……”
  姜凝月撇嘴,“你家呢?是不是也50左右?”
  “差不多吧。”
  林晨曦随意的点了点头,“不过我家不一样,我家主业房地产。”
  二人闲聊的时候,妮娜不知道什么时候端着酒杯凑了过来,“你好,我叫妮娜。(中)我可以坐在这儿吗?(英)”
  林晨曦和姜凝月迷茫的对视了一眼。
  “可以,请。”
  姜凝月笑着点头。
  妮娜笑着看向姜凝月,“你是姜凝月吗?我在手机上刷到过你。”
  “啊。”
  姜凝月笑着点头,“那真是有缘分,我们刚才也在讨论你家的产业。”
  “哈。”
  妮娜捂嘴笑了一下,虽然是美利坚人,但是妮娜明显没有想象中那么浮夸。
  姜凝月的英语水平勉强可以交流,林晨曦却是在大不列颠留过洋,英语水平完全没问题。
  三人闲聊了起来,竟然出奇的投机。
  离开的时候,三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妮娜甚至还有微信,三人还加了微信。
  回去的路上,林晨曦神神秘秘地看向姜凝月,“你小心一点,这家伙可能是个蕾丝边。”
  “啥?”
  姜凝月皱起眉头,“那是什么意思?”
  “你这都不懂。”林晨曦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就是女同性恋。”
  “啊?为什么这么说?”姜凝月一头雾水。
  “哇,你不觉得吗?”
  林晨曦表情浮夸的说道,“她看到你眼睛都亮了,明显不对劲。”
  姜凝月嘴角抽了抽,“腐眼看人姬。你少看点男同的黄文比什么都强。”
  “靠!”林晨曦竖起了中指。
  ——
  次日,经济论坛上,二人再次偶遇妮娜。三人索性坐在了一起,再次闲聊了起来。
  这一次的经济论坛,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国际经济形势绽放,合作与发展。同样,因为在国内举办,所以,各省市的招商局都派人凑了过来,讲述自己的省市优秀的招商待遇。
  能够来到这里的商人,基本上也都会想法在华夏国内建厂。
  只不过因为目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很多资本都选择把低端产业搬到了东南亚。
  妮娜作为矿产大亨,以及他们公司目前发展的低端制造业工厂,依旧是不少地方青睐的对象。毕竟,这种低端制造业工厂需要的员工多,场地占地面积大。
  一个工厂就可以解决几千甚至上万人的就业问题,毫不夸张的说,两三个这样的工厂,就可以带动一个小县城的经济发展。
  同时,因为贸易禁令的缘故,很多国内的工厂缺少矿产,作为矿产大亨的妮娜,如果愿意和解燃眉之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一到休息时刻,围绕着妮娜的人非常多。
  可是妮娜显然不愿意趟这个浑水,她笑着拒绝道:“我要和我的朋友们去吃饭了。”
  说着,妮娜指了指林晨曦和姜凝月。
  现场海州省商务厅的代表认出了姜凝月,他推开人群,脸上挂着几分得意,“小姜记者,咱们都是为海州服务的,你帮我们说说话。”
  姜凝月听说笑了笑,“我和人家也不熟,多说两句这点好感全败光了,我还是不多嘴了。”
  说着,三人结伴离开了,后面的秘书、助理紧随其后。
  商务厅的人茫然的看了看两旁,其余省市商务厅、招商局略带嘲弄的表情,一时间脸色有些难看。
  有人低声调侃道:“都给人调岗了,还让人帮忙。”
  “就是,人家为了扫黑都出生入死了。”
  “没骂人算姜记者脾气好了。”
  商务厅的人听到旁人的窃窃私语,脸上带着几分委屈地嘟囔着,“这和我也没关系啊。”
  海州省商务厅的人越想越气,跑到了无人的角落里,给领导打去了电话,
  “领导,我是小王啊!西蒙斯家族的妮娜来经济论坛了,不过,她对于咱们省的招商引资没什么兴趣啊!”
  领导听后倒也没意外,“没关系,先留个好印象。细水长流,以后还有机会。”
  小王继续说道:“可是我偶然发现,这位妮娜和林晨曦以及咱们省台的姜记者关系不错。您说能不能让她们帮帮忙呢?”
  领导听后一喜,“有多不错?”
  “听说早晨都是一起来的,现在中午吃饭也一起去吃。”
  “哦!我来问问。”
  商务厅领导先给林晨曦打去了电话,林晨曦表示自己和这位并不熟,对方是冲着姜凝月来的。商务厅领导又让林晨曦把电话给姜凝月,姜凝月又用了那套说辞推脱了。
  挂断电话之后,这位领导想了想,又给省台的领导打去了电话,结果省台领导却无奈道。
  “小姜记者自从上一次的事情之后,已经半个多月没上班了。我们也没有办法要求她。”
  商务厅领导听后无奈的感慨道:“这不是瞎搞嘛,瞎搞。”
  为什么商务厅的领导非要让姜凝月帮忙呢?
  因为哪怕是国际上的招商引资,也有很多都是‘跟风’以及‘朋友介绍’。大多数省份能给出的条件都相差无几,这些跨国企业愿意落在哪个省份,往往都是通过朋友的推荐。
  所以,如果姜凝月和妮娜关系不错的话,往往一句话就可以改变妮娜的想法。
  可惜啊!
  原本大好的局面,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不过,相信沈书记哪怕知道也无所谓吧。
  只是苦了他们这些手底下的人。
  餐厅内,林晨曦笑着用中文和姜凝月低声说道:“商务厅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
  姜凝月轻飘飘地说道:“以后不止商务厅,他们后悔的事情还多着呢。”
  “有意思。”
  林晨曦笑道,“我们公司一直在谋划一个项目,等你到了山南省,我就跟我爸说,让这个项目落地山南。”
  妮娜眨着眼睛说道:“你们在说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能不能说英语。”
  第165章 赔偿与捐款(上)
  林晨曦笑眯眯地把事情复述了一遍,着重说了一遍姜凝月在海州省的不平等遭遇。
  妮娜听后也是同仇敌忾,“姜,咱们两个也算是好朋友了。以后你需要我帮忙尽管开口,我们家一直想要在华夏发展企业,实话实说,这公司放在哪儿都可以。如果你需要,我也可以提供帮助。”
  “好。”
  姜凝月笑眯眯地应承了下来。
  “别如果了。”林晨曦立刻开口道,“咱们就这么定了吧!等到姜去山南省的时候,咱们就一起去山南省投资。指名道姓是为了姜凝月而来的。”
  “没问题。”
  妮娜点头道:“到时候给我打电话,我亲自飞过来。你们到时候可要接待我啊!”
  “好。”姜凝月笑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