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女记者开始 第99节
  周静问道:“你们刚才说的一房多售有证据吗?”
  “有的。”
  王先生拿出自己的购房合同,上面明确写着‘1单元3门2201’,赵先生的房子,同样写着‘1单元3门2201’。两个人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开发商‘胜地房地产公司’的合同,另一个则是建设单位的合同。
  姜凝月站在一旁,慢悠悠地问道:“你们知道这个房子是不合法的吗?”
  “小产权嘛。”王先生憨厚地笑道,“周围的房间都一万多,这个不到五千。”
  赵先生也说道,“而且不是有说法,小产权以后也可以给房产证吗?”
  姜凝月什么也不想说,转移话题道:“我去找建设单位的负责人。”
  “喔。”周静点了点头,继续采访。
  姜凝月来到了正在施工的楼栋附近,询问一个工人道:“师傅您好,您有你们老板的电话吗?”
  “有。”工人打量了一眼姜凝月就不敢再看。
  “帮忙喊一下。”
  “好的。”
  工人连忙拨打电话,“老板,姜凝月来了,就是那个电视台的姜凝月,她找你。”
  挂断电话后,工人憨厚一笑,“你稍等一下,他马上过来。”
  “谢谢。”
  姜凝月点了点头,不到3分钟,一个年轻人就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了过来,十几米外他就冲着姜凝月点头哈腰。
  “姜记者,您好您好,久仰久仰。”
  “怎么称呼?”
  “我姓李,您叫我小李就行了。”
  “李总你放松,我们就是了解一下情况。”
  姜凝月带着施工单位的李总来到周静旁边,此时周静的采访已经结束了。姜凝月介绍道,“这是施工单位的李总。”
  周静点头,“李总你好,我想问你几个问题。就是刚才购房者拿来了两份合同,一份是开发商的,一份是施工单位的,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
  李总有些紧张,身体非常的紧绷,“我们和胜地公司签订了合同进行盖楼,但是他们从头到尾,都没给我们结过账。在我们多次催促,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胜地公司和我们签订了一份补充合同,就是允许我们自行销售房屋,从而抵账。”
  “但是你们卖的都是重复的房子啊。”
  周静反问道,“你们卖的时候不核对吗?”
  李总不满道,“他们不讲武德,说给我们五栋楼,结果这五栋楼他们也开始卖了。这简直不合规矩。”
  姜凝月问道:“李总,你知道自己盖的房子是小产权吗?或者说,你知道这些房子手续不全吗?”
  “知道。”
  李总一听姜凝月问起,就有些心虚,“我们刚开始盖房子的时候,就问过他们。他们就给我们看了一份开工通知,上面是村委会盖的章。我就是这个通知不合规定,他就说没问题,先干着。结果到后来也没有别的手续了。”
  姜凝月疑问,“等等,为什么是村委会盖章,这跟村委会有什么关系?”
  李总解释道:“这个小区原本是和谐村的还迁房、安置房,这片地也是和谐村的集体用地。而且,原本的设计图纸上,也不是现在的28层,而是5层。”
  通过建设单位李总的解释,姜凝月逐渐听懂了。
  原来,这个小区是和谐村的集体用地,是村委授权、邀请开发商胜地房地产公司来这里盖楼的。原本规划的‘5+1’的楼房,也就是地上五层、底下一层,然后全村一户一套房子。
  但是,改着改着,这个胜地公司就改变主意了,又改图纸,从原本的地上5层,变成了地上22层。就在去年,开发商又再次要求加层,加到了现在的28层。
  李总:“这个开发商要求加层,是在22层图纸的基础上加层,他没有重新设计。这里面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没有不敢弄,怕到时候楼塌了。但是,开发商那边不愿意,听说他们自己又在找人盖了。”
  姜凝月听后皱起眉头,她和周静对视了一眼,然后说道:“村子在哪儿呢?”
  “村子就在北边。”
  “好,李总你去忙吧。我们去村子里了解一下情况。”
  李总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姜记者,能给我打个马赛克吗?”
  “没问题。”
  姜凝月点头答应。
  ——
  古林市某咖啡厅的拐角处,一个男人正靠在墙上,抽着烟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他的脚边是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里面是一柄打磨的极其尖锐的剔骨刀。
  咖啡厅还没有开门,男人只能等待。
  烟抽了一根接一根,他的心情平复了很多,掏出手机,刷着抖音,打发着等到的时间。
  突然,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
  抖动的画面里,是完美无瑕的一张脸和高挑明艳的身材。
  画外音:‘姜记者来了啊!我们的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男人深深地吸了口烟,喃喃自语:“姜凝月……”
  第128章 一房多卖(下)
  三人来到和谐村,这个村子还是保留着古朴、贫穷的感觉,道路狭窄,而且很多家庭还是旱厕。
  随便找了一个在家的村民,周静问道:“您知道咱们南边那个和谐小区吗?”
  “知道啊。”大娘点头道,“那不就是我们村子的房子吗。”
  “那个房子盖了多久了?”
  “七八年了。”
  大娘想了想说道,“当时就说分房子,我们就签字了。”
  “哦,之前征询过咱们村民的意见?”
  “是的。”
  大娘点头道,“让我们去村委会签字,签了字就能分房子。不签字的不给分,我们家就都去签字了。结果这都七八年了,还是没影的事。”
  姜凝月开口道:“大娘,那个小区现在开始卖钱了,这事村民们知道吗?”
  “这……知道。”
  大娘面露有些纠结,“但是里面的事咱也不敢说啊,有房子给我们住就行了。”
  姜凝月点头,又问道:“盖房子占得是谁家的地?”
  “我带你们去。”
  在大娘的热情引领下,三人来到了一处颇为贫困的家庭内,这个家里只有老两口居住,儿子在南方打工,常年不在家。
  姜凝月问道:“当年占了你们家的地,有没有说给你们补偿什么的。”
  这位冯大娘笑了笑说道:“说了,说多给我们一套房子。”
  “那他们卖房子的钱,给过您吗?”
  “没有。”大娘摇头道,“我不知道这事。”
  姜凝月听后点了点头。
  三人再次前往村委会,但是村委会却大门紧闭。找村民要村长、村书记电话,对方却无法接通。
  可能是姜凝月这张脸太有标志性,一进入村子,村长、村书记就吓得关机了。
  周静思索道:“现在咱们去哪儿?”
  姜凝月说道:“给监理单位打个电话,问问这个房子为什么能从5层改22层,又从22层改到28层。”
  “好。”
  通过网络搜索到监理单位的电话,周静拨打了电话。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某水果手机无法通话录音,所以一线民生记者的手机往往是国产手机。
  当然,也有不少是坚定的果粉,姜凝月一位同事包里就一直带着两部手机,需要录音的时候,就拿出国产机打电话。
  “喂你好,请问是xx监理公司吗?我是省台记者周静,我想跟你们咨询一件事。胜地公司开发的和谐园小区,我看咱们是监理单位。”
  对方听到‘胜地’、‘和谐园’之后,立刻警觉道:“这个小区我们早就退出了。”
  “退出了?为什么?”
  “他们没有手续。”
  监理单位开口道,“唯一的材料就是村委会的证明,这根本不合法,所以我们就退出了。”
  这个监理单位的选择是明智的,那么下一个采访对象,就是开发商‘胜地房地产公司’。
  这家公司的办公地点,就在销售处,也就是和谐小区旁边的底商里,所以三人就前往了胜地房地产公司。
  姜凝月来到这家公司之后,公司总经理接待了三人。
  会议室内,周静问道:“我们想要问一下,和谐小区原本的规划是5层楼,为什么现在是28层了?”
  “唉,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
  范经理叹了口气,“这么和你说吧,村里找我们盖房子,政府批了这个规划。但是谁拿钱啊?我们至今没有收到村里和政府的一分钱。我们只能加盖,卖房子。”
  姜凝月问道:“规划上不是写着,‘维护农民利益,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吗?”
  “唉,这个问题还是钱的事。”
  范经理无奈道,“没有钱,那句话怎么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姜凝月继续道:“那你们卖22层不够吗?不可能吧?”
  范经理笑了笑,“这里面有很多事啊,你不懂这个开发建设。”
  “那街道、区里知道吗?”
  “知道啊!你看这个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