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女记者开始 第97节
  姜凝月随意的摆了摆手,最终,选择了一条海宁市内的选题。
  【张女士:文德教育机构提供的营业执照和收款单位不是一家,付费以后服务的又是另外一家。并且,收款单位的注册资金只有5万。希望姜凝月记者前来采访报道!】
  姜凝月疑惑地抬起头,问同事道:“这个教育机构营业执照和收款单位不是一家单位,有什么影响吗?”
  同事笑道:“家长估计是害怕教育机构跑路吧?”
  “这个市民李女士说,这个收款单位的注册资金只有5万元。”
  “对。”
  同事点头道,“如果这个单位宣布破产的话,那么按理说只需要赔5万就可以了。”
  “这不就是诈骗吗?”
  “是啊。”
  姜凝月抬起头想要找田军,发现田军不在,于是喊上另一位同事,准备前往采访。
  事先和张女士进行了沟通,姜凝月和同事来到了江北区的‘文德教育机构’下,找到了张女士。
  张女士看到姜凝月之后非常激动,“姜记者你好,没想到真是您。哎呀,我特别喜欢你,去年就关注你的抖音了。”
  几乎每一个和姜凝月见面的市民,都要重复这么一段话,姜凝月已经习惯了,
  “张女士,您先说一下基本情况吧。”
  “好的,是这样的。”
  张女士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个辅导班开了大约2年的时间了,我以前不给孩子报班的。但是现在初二了,孩子学习的确跟不上,在孩子同学家长的推荐下,我就来到了这个文德辅导班。正好这个辅导班搞活动,两万块钱100节课,我就交钱了。”
  “交钱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我付款的单位叫做‘聚智有限公司’,收银的给我开发票,开的又是‘广智有限公司’,然而这家辅导机构的牌子上,写的明明是‘文德辅导班’。也就是说,这里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你看,这是我的收据,这是我的付款截图。”
  张女士给姜凝月看了证据后,姜凝月微微点头,“那么您的顾虑是什么呢?”
  “首先这个肯定是不合法的吧?你不能牌子、营业执照是文德,付款时聚智,给我们提供服务的却是什么广智吧?这不是俄罗斯套娃吗?而且,这些年培训机构跑路的事情时有发生。”
  “我回家之后越来越不对劲,就上网查了查这家公司,你猜怎么着?这个聚智公司,注册资金才5万元。另外广智公司,更是没有这家公司,人家那个广智公司和这个培训机构根本对不上号。我觉得这里肯定有问题。”
  “你想啊,光我知道的,这家培训机构里上课的学生,就有三百多个。三百多个人,每个人两万,这就得六百多万啊!万一他们卷钱跑路了,按照注册资金,是不是只用赔我们5万就得了?”
  姜凝月点了点头,“那您希望怎么样呢?换句话说,就是您找我们来是为了什么呢?”
  “我希望让相关部门查一查这种现象,进行纠正。免得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好的,谢谢张女士。”
  姜凝月点了点头,“我们会给您打码的。”
  “好。”张女士兴高采烈的走了。
  姜凝月给褚念打去了电话,“干什么呢?”
  “弄报表呢,有事啊?”
  “可不有事吗?”
  姜凝月笑道,“来吧,来一趟江北区文德培训机构,我就在这儿呢。”
  “……行吧。”
  褚念知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原则,喊上了一个同事,立刻下楼了。
  看到姜凝月后,褚念笑着打招呼,“耳钉挺好看啊。”
  “别打岔,严肃点。”姜凝月笑着说道,“问你个事,收款单位和营业执照不符合,同时,开收据的又是第三家公司,这种情况违法吗?”
  “违法。”
  褚念点头,然后又说道,“不过你得找税务啊,我们只能要求其改正,具体的管不了了。”
  “税务是吧?我现在打电话。”
  姜凝月又打了江北区税务局,喊了税务局的人过来。税务局一听是姜凝月,立刻吓得立刻派人过去了,发现不是自己的问题之后才松了口气。
  “喊你们来呢,就是希望你们税务局和市场监管局对这家机构进行一次联合执法,查一查他们的违规现象。”
  “明白明白。”
  税务局的小姐姐连忙点头道,“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不用紧张。”姜凝月感觉税务局的小姐姐说话都哆嗦,宽慰道,“我们后期都可以剪辑的。”
  “明白明白。”说是不紧张,但小姐姐嘴唇都没有血色了。
  跟随着两方的执法人员,几人来到了文德教育培训机构。进入机构之后,亮证并且进行审查。
  机构里并没有老板,最多只有一个负责人,这个负责人看到税务局和市场监管局的人时还能稳住情绪,看到姜凝月之后却绷不住了,
  “我们是犯了天条吗?怎么姜凝月还来了?”
  姜凝月哭笑不得,“你要真犯天条我也管不着你,你们老老实实配合检查就可以了。不要心存侥幸啊,都是打工的,为了点工资坐牢不值当的。”
  这群人看到姜凝月之后,根本就没有了抵抗之心。因为他们清楚,这条新闻播出之后,关注度一定不小。到时候,自己哪怕有一些小动作,也绝对无处遁形。
  还不如乖乖交代呢。
  很快,工作人员就交代了,在老板要求的下通过名下的空壳公司收款,收据的公司更是胡编乱造从而偷税漏税的犯罪事实。
  在执法人员的收集下,他们交出了这段时间的收据、对账单。
  第125章 培训机构陷阱(下)
  卢振南,文德教育培训机构的创始人。在全国有千所分校,最高一年流水破50亿。
  这种教育机构的创办秘诀也很简单,花钱找人做课件、ppt,然后招大学生兼职或全职,让他们照着课件教课。
  靠着提前卖课敛财,然后疯狂扩张。
  作为教育机构的佼佼者,卢振南已经吃足了行业的红利。
  在江省某茶馆内,卢振南和朋友正在喝茶聊天。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双减政策就要正式落地了。你别看现在教育培训机构这么繁荣、多么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多少多少的就业率、gdp。但到时候,肯定是一地鸡毛,能够活下来的,都是凤毛麟角。”
  听到朋友的话,卢振南微微一笑,“我早就做准备了,咱们认识几十年了,我也不怕告诉你。我已经开始转移财产了,等财产转移完,我就和老婆离婚。到时候,我净身出户,公司直接申请破产。”
  朋友眼前一亮,“妙啊!能赚多少钱?”
  “至少三十亿吧。”
  卢振南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教育机构,最大的开支就是人员工资。我让下面人卡住了奖金和部分课时费,让他们先发基本工资。等到资产转移结束,他们的工资也不用发了。”
  “啪啪啪。”
  朋友听后不由感慨着鼓掌。
  就在这时候,卢振南的秘书跑了过来,低声说道:“卢总,出事了。咱们在海州省海宁市江北区的一家校区暴雷了。”
  卢振南皱眉道:“慌什么?慢慢说。”
  秘书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就是有学生家长举报咱们收款单位和营业执照不符,现在市场监督局和税务局都在店里查账呢。如果这件事爆出来,肯定会有连锁反应。”
  “小事情。”
  卢振南微微一笑,丝毫不在意,拿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
  片刻,电话接通,卢振南笑着说道:“老哥,不好意思打扰你了。我是卢振南啊!”
  对方的男人声音并不热情,“卢总,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咱们局里的人怎么跑到我的教育机构里检查去了?具体情况,不是私下聊过吗?”
  想要在一个地方做生意,从上到下都需要进行打点。卢振南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他既然敢这么干,自然就有一定的底气。
  然而,酒桌上非常好说话,一直‘老弟’、‘老弟’称呼卢振南的局长却脸色一变,痛斥道:
  “胡说八道什么呢?我可不知道这件事。”
  “是是是,老哥不知道这件事。”卢振南被骂的一头雾水,心中猜测着,是不是对方在责怪自己这几个月没给他送礼。
  于是,卢振南换了个语气说道,“老哥,这两天有空吗?我想请你吃个饭。”
  “饭就不必吃了。”
  对方冷漠地说道,“卢总,实话告诉你吧。这件事不仅仅是学生家长举报,主要是省台的姜凝月记者前去报道了,你自求多福吧。”
  说完,对方挂断了电话。
  “姜凝月?”
  卢振南一头雾水,疑惑地看着秘书,“姜凝月是谁?”
  秘书讪笑道,“姜凝月是网上特别火的一个记者,抖音粉丝两千万。”
  “那怎么了?”
  卢振南疑惑不解,“不就是个网红吗?”
  “不是网红,是海州省电视台的记者。”
  秘书解释道,“她几乎每一条新闻,就会有一个局长、副局长下台,网上都管她叫海州省第二纪检委。”
  “……”
  听到秘书的话,卢振南终于感觉到害怕了。这些当官的有哪个没有靠山、有哪个没有背景啊!一个小小的记者,播报一条新闻竟然就能让一个在政治圈沉沦二十多年的局长、副局长下台,其背后的能量简直难以想象。
  卢振南揉了揉太阳穴,“那现在该怎么办?”
  朋友也拿出手机,“我在海州古林市有产业,和他们分管经济的副市长吃了几次饭。关系还不错,我问问这个赵市长有没有办法。”
  “好。”卢振南眼前一亮,“如果能解决这件事,出点钱我也是愿意的!”
  朋友点了点头,拨通电话,“喂,赵市长,我是小王啊!”
  客套了几句之后,朋友笑道:“赵市长,我有个私事想要找您帮忙啊!我有一个朋友,被你们省电视台的记者,叫什么姜凝月的盯上了,你能不能帮忙……”
  赵市长原本还笑呵呵的,听到这个名字脸色直接一变,苦笑道:“王总,你怎么惹到这位姑奶奶了?”
  王总点开了公放,疑惑道:“很难解决吗?”
  “唉,你先说什么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