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137节
  “陛下素来冷情,宠幸后没留宿也不稀奇,那可是在盈香殿待到了三更天呢,怎么可能会没临幸?难不成干瞪眼看着?”
  顾瑾愣愣的站在原地,直到那两个妃嫔走到近前,瞧见了顾瑾后才停住低语,笑着上来与她见礼:“长乐郡主这是要去哪儿?我们二人正要去寿康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呢,不知与郡主顺不顺路?”
  对待养在太后身边的顾瑾,妃嫔们是向来不敢得罪的,甚至还多有讨好。
  顾瑾从那一阵恍惚中回过神来,也回了礼笑道:“胖团儿不知跑到何处去玩儿了,我正四下找呢,就不与二位娘娘一道了。”
  说完,就与二人道了别,转身离开了。
  直到她走远,其中一个宫妃还颇为奇怪的看着顾瑾的背影,低声问道:“你刚刚有没有瞧见,长乐郡主似乎脸色不太好?是咱们何时得罪了她么?”
  “有么?没有吧……郡主刚刚说话时也是笑呵呵的,就是瞧着她似乎有些精神不济的模样。”
  ……
  顾瑾的脚步有些快,青玉边追边道:“郡主您慢些,小心再摔着。”
  索性她没走多远,到了处僻静的地方就停了下来,倚在那漆红的廊柱边,满脑子想的都是刚刚不小心听来的话。
  顾瑾紧抿着唇,好一会儿后还是问出了口:“你说……陛下昨夜是真的临幸了魏宝林么?”
  “听着刚刚那二位娘娘说的,应当是真的吧。”青玉回完,还有点儿高兴道“陛下要是真的临幸了后宫,太后娘娘也就了了桩心事,想来也能开怀不少。”
  顾瑾不知心中是个什么滋味,她以前也如青玉所想一般,觉得皇帝临幸后宫是件好事,但如今却觉得有些不舒坦。
  似乎从那日的一刹慌乱起,一些本不该有的心思就悄然而生了。
  顾瑾捏紧了袖角,轻声道:“青玉,若换成是你,会喜欢上一个大了你许多,你又很敬重的男子么?”
  “大了许多?”青玉疑惑:“大了许多,那岂不是已经成家了?如何还能喜欢?”
  “就算他死了原配妻子,后面娶的也都是继室,总是低了原配一等,每逢祭祀都要对着牌位给前头那个行礼的,更别提还要给别人的孩子做继母了,谁家好好的姑娘愿给人当继室呢?奴婢要是有得选,就算再敬重这男人,也不会喜欢,更不会嫁。”
  顾瑾:“……”
  青玉虽平日大大咧咧的,心思不细,但总归也是寿康宫里的姑姑们教养长大的,并不算傻,听着顾瑾略显古怪的问题,渐渐也琢磨出味儿来,她瞪大了眼睛,低低惊呼了一声,又连忙看向四下,确认没人后才道:“郡主这样问,可是有了喜欢的人了?还是个大您许多的男子?”
  她面露焦急:“这怎么能行呢?那么多好儿郎供您挑选,怎么非要选个年长的呢?终身大事上,您可不能一时糊涂呀。再者,太后娘娘也不会同意您嫁去给人做继室的。”
  “郡主瞧上的是何人?”
  顾瑾并不答,青玉左思右想,咬牙切齿的想着会是谁,分明她与自家主子已算是寸步不离了,没见哪个老男人近过身呐!宗室之中的王爷?还是外宫的哪个侍卫?
  可任青玉怀疑谁,都没那个胆子往皇帝头上想。
  顾瑾低声道:“我也不知,是否那就是喜欢……就算是,应也是我自作多情的。”
  皇帝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这么多年,从没见他喜欢过谁,对宫中妃嫔全都是别无二致的冷淡,他会对人用情么?
  就算会,那想来也会是他来日的皇后,一个毓秀名流,端庄雍容的大家闺秀,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自己。
  那天的片刻意乱情迷,都是虚妄,是皇帝的一时兴起,聪明些便不该沉溺其中。彻底忘记,仍旧将他作长辈般敬重才是对的。
  顾瑾想着,她或许真的该顺从太后的意思,好好挑选个人出嫁了……
  这一日,顾瑾在宫中漫无目的的走了很久,回去后就彻底掩下了情绪。她还是会有意避开皇帝,但却主动提及了想要看太后之前准备的世家公子们的画像。
  太后又惊又喜,看着小姑娘羞涩的面庞,只当她是开窍了,连忙把挑拣后的人选都一一摆在了顾瑾的面前。
  其实这些人都不差,出身,才学,相貌,品性各个都是一等一的,毕竟是太后亲自考校出来的,莫说是做郡主的夫婿,就算驸马也是绰绰有余。
  太后挨个点评了一番,末了还叹息地抚着小姑娘的发顶,遗憾道:“哀家养大的姑娘,就算是皇子龙孙也是堪配的,要是可以,哀家倒想把你指给一位皇子,这样也就不会离着哀家太远了。”
  “只是皇家的纷争太多,以后是个什么光景都犹未可知,与你算不得良缘,还是该选个踏实可靠,又能一心一意对你的。”
  第228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31
  顾瑾被说得心中酸酸涩涩的,像幼时那样,蜷起身子趴伏在了太后膝头,依恋道:“我也最舍不得娘娘了,您放心,就算我嫁出了宫,也定要时常回宫来看您,只要您不嫌我就好。”
  太后被她哄得笑了:“多大个姑娘了,还这般会撒娇。”
  手指点着画像推了推膝上的小姑娘,催促道:“快起来挑一挑。”
  其实这些画像叫顾瑾看来都是一样的,因而无论太后指哪个,她都是应和地点头,要不是面上认真,太后都要怀疑小姑娘是在敷衍自己了。
  就这样又一连点了好几个,太后终是没忍住,皱眉道:“这个也行,那个也可以,你这丫头倒是不挑,照你这么选,哀家干脆都不用问你了,直接给你指好了人选就得了,还省着麻烦。”
  顾瑾想了想,还真就点头道:“也行,左右娘娘您阅人无数,看人的眼光比我好,也最疼我了,定会为我选个满盛京顶好的夫婿。不如就您帮我定下,我就安安心心的,擎等着嫁人好了。”
  太后一噎,瞪眼道:“净说胡话,婚姻大事,怎能自己半点儿想法都没有,全凭哀家给你做主?这不成了盲婚哑嫁了么?”
  顾瑾却觉理所当然:“可是闺阁女儿的亲事,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么?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无论嫁给了谁,我都会不辜负娘娘的教导,定会好好地相夫教子的,不说能有多么夫妻恩爱,只要我们相互敬重,相互扶持,总能做到举案齐眉,团圆和睦的。”
  她深知,只要有太后护着,未来的夫婿就无论如何都不会亏待了她,而夫妻二人能相敬如宾的过一辈子,已经是大多女子求之不得的了。
  太后彻底哽住,摇头叹道:“你这傻孩子,盲婚哑嫁却是大多数,但那也是受世俗所困,没得选,可你有哀家为你做主,又为何不选个真心喜欢的呢?”
  “分明有这个机会,就该把握住才对。”
  哪个都相不中叫太后发愁,哪个都行也一样叫太后发愁。虽说自己指下的亲事定然能保小姑娘一生顺遂,但有情和无情,过出来的必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日子。
  顾瑾瞧出了太后的担忧,想了想后,指着案几上离自己最近的一幅画像,俏皮道:“娘娘若非要我自己选,那便是这个吧,我喜欢好颜色的,这人的相貌最好,是不是与我最般配?”
  “听闻若是父母相貌都好,生出的孩子也会像小仙童似的,到时候我就把孩子带给您玩儿。”
  太后被顾瑾逗笑了,点着她的额头斥道:“你这不知羞的,还没嫁人呢,就说起孩子来了,孩子又哪里是用来玩儿的?”
  虽然这话不怎么靠谱,但总归是叫太后放下了些许忧心,瞧了眼顾瑾指出来的画像,冯阁老的长孙冯骥,家中世代清流,家风严谨,更是新科的进士,为人足够上进,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感情总是相处来的,小姑娘现在不在乎,安排他们私下见上几次,或许就动了心,开了情窍呢?
  太后心里盘算着,立时便着手安排了起来。
  召一个男子入内宫觐见不甚合适,但不是还有长公主在么,太后便叫长公主在府中办了个诗会,广邀各家的姑娘,公子们前去赴宴,其中不止有冯骥,所有经太后的手被挑选出来的好儿郎们都收到了请帖。
  依着太后所想,那便是既然要相看,不如就一起都看了,若对冯骥不满意,还可当场挑选别的,对着真人,总比对着画像看的更真切些。
  寿康宫里的动静自然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有片刻的怔然,终是什么也没说,只是那一日的朝政似乎格外的繁杂,勤政殿的烛火一直燃到了天明,彻夜未歇。
  *
  长公主府,诗会当日,顾瑾被长公主拉着一同坐在了主位。
  今日受邀而来的无一例外,都是未曾婚配的适龄男女,虽打着诗会的名头,但众人心中都清楚,这就是一场给长乐郡主所办的相亲会。
  但长乐郡主再如何挑选,也就能选一个夫郎,剩下的,这又何尝不是给了各家公子姑娘们一个相看的机会?
  众人都对此乐见其成。
  宴席上,男女分列两侧,中间只放置了一道薄如蝉翼的轻纱屏帐,全然遮挡不住什么光景,透过那轻纱,便能清晰的瞧见对面所坐的男男女女。坐在上首的顾瑾更能瞧的清楚,长公主指着男宾席上的首位道:“这人就是那冯骥,容貌确实不错,不如你再出个题,叫他们轮番作诗一首,亲自考校考校才学?”
  顾瑾与长公主一同望去,那冯骥也似有所感的转过头来,对着二人拱手一拜,惹得长公主笑吟吟道:“瞧瞧,是个有趣的,被咱们看上两眼竟就红了脸,估摸着是已经对你一见钟情了呢。”
  “不过也是,咱们瑾丫头出落的这般漂亮,哪个男子见了会不喜欢?那怕是瞎了眼。”
  顾瑾被长公主调侃的也红了脸,不敢再去瞧那冯骥,更推脱了出题的事儿,最后还是长公主拿的主意,叫众人先以秋色为题,赋诗一首。
  冯骥显然有心展现,他才学也确实极佳,第一个站了出来吟诗一首,通篇辞藻华丽,意境甚佳,引来了一众赞叹,再入座时,还举杯对着顾瑾敬来。
  顾瑾见此,也笑着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给足了他面子。
  长公主注意到了二人眉眼间的流转,凑来问道:“怎么样?本宫看他才学气度都算上乘,可还满意?”
  顾瑾心中没什么波澜,面上却笑着点头:“很不错。”
  这就是认可了的意思,长公主挑了挑眉,觉着小姑娘应的太快,态度似有敷衍,少了几分女儿家该有的娇羞之态,一时有些狐疑,只道:“也不急着做定论,再往下看看,母后可是嘱咐了,不一定就非这冯骥不可,一切都以你心意为主。”
  第229章 番外if线——帝后养成记32(二合一章)
  这一场宴足足摆了一个多时辰,散席后,长公主有意安排顾瑾和冯骥两人私下见上一面,但看她喝了几杯酒便醉醺醺,连路都有些走不稳的样子,不免皱眉:“这还能见人么?只一壶罢了,酒量也实在是太差了些。”
  顾瑾跟着太后吃住,本就甚少有机会饮酒,只是长公主府的果酒香甜,她宴上实在没忍住,多饮了两杯,不想却后劲十足,此时倒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将醉不醉的摇摇头:“没醉呢,能,能见的。”
  今日若见不成,就还要叫长公主再费心安排一回,想想也是麻烦,左不过是私下说几句话的功夫罢了,自己倒也不至于醉到见不得人。
  顾瑾被扶着进到花厅,坐在了屏风后的长椅上,趁着下人们去请冯骥的间隙撑着额头歪靠着想要假寐片刻来醒醒神,只是过了一会儿后头脑没觉清醒,反而越发昏沉了起来,顾瑾只得唤道:“青玉,给我端碗醒酒汤来。”
  厅内没人应声,四下一片寂寂,她睁开眼,有些茫然,却听珠帘微微响动,一道模糊的身影于屏风外驻足。
  “青玉?”
  又是一阵沉寂,顾瑾拧着眉,试探道:“冯公子?”
  她想要坐起身,却又栽了回去,只能揉着胀痛的额角道:“还请冯公子见谅,我今日有些醉了,实在不便多聊。”
  “想来冯公子也知道今日这私下一见所为何事,那不如咱们就都痛快利落些,坦诚以待,我愿意嫁,不知冯公子可愿娶否?”
  外面的人还是不说话。
  顾瑾有些不满,这人席上吟诗作赋的时候不还挺能说的么?如今怎么又像个木头一样,就知在那站着?
  “冯公子可是觉得我如此直白一问,太过唐突了?”
  那人还是不见回话,是对自己不甚满意,不想结这门亲吗?
  顾瑾心中不觉羞愤,反而骤然间轻松了不少,她歪坐着,轻笑道:“我知冯公子心意了,你无需为难,也请放心,太后娘娘那边,我自会亲自解释,不会叫娘娘因此事怨怪冯家的。”
  “冯公子请回吧。”
  顾瑾下了逐客令,仰头微阖着眼,想着自己许是情缘未到,强求不得。
  正当半睡半醒之际,面前似乎多出一道身影,顾瑾昏沉沉的看去,眼瞳微微睁大,觉着自己好似出现了幻觉,不然怎么会隐约看见皇帝?
  “陛下……”
  一只温热的手掌抚在脸上,那酥酥麻麻又带着几分温热的触感也分外真实,这梦可真奇怪,顾瑾如是想着,突然恨恨的啐了一声:“老男人!”
  她断断续续的咕哝着:“不是个好东西。”
  她才不至于对他日思夜想。
  皇帝:“……”
  小姑娘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语调却足够皇帝听个清楚,险些没将他气笑,还未到不惑,自认正值壮年,怎么到了这丫头眼里,就成了老男人了?
  不是个好东西?
  还真是个小白眼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