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87节
  “既是公主自己选的,那便走好自己脚下的路,莫要怪了旁人。”
  顾瑾懒得与她分说,更多的是为皇帝不值。
  皇帝尽心为这个女儿打算,但嘉宁公主似乎从来都不曾领悟过皇帝的苦心。她只能看到皇帝对皇后的冷待,无论何时,都坚定不移的站在皇后身边。
  她是皇后的好女儿,却也深深寒了皇帝的心。
  勤政殿内,顾瑾进去时地上还有摔碎的茶盏,显然,皇帝是动过怒的。听到脚步声,伏案疾书的皇帝连头都没抬,声音冷若冰霜:“都给朕滚出去!”
  这还是顾瑾头一次见他动这么大怒火,怀中的孩子似乎也被吓到了,抱着顾瑾的脖子眨眨眼,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哭声惊醒了皇帝,他骤然抬首,这才见到下面站着的不是进来伺候的奴才,而是抱着小儿子的顾瑾。
  顾瑾手忙脚乱的哄着孩子,乳娘和宫人们都在殿外候着,一时没了帮衬的,还真有点哄不住他。
  见皇帝还愣神坐在那里,不由嗔道:“陛下还不快点儿抱过去?宸儿可是被你吓着的,谁吓哭的谁来哄,臣妾可不操这个心。”
  皇帝这才回过神,起身快步走到顾瑾身边,伸手想要如往常那般抱过小怀宸。
  可这回小崽子却不太给他父皇的面子,肉乎乎的小胳膊搂着顾瑾的脖颈不肯撒手,哭的好不可怜。
  这可就苦了顾瑾了,小孩子还是个管不住口水的年纪,眼泪、鼻涕,口水全都黏在了她身上,薄薄的夏衫都被打透了一小片,还正是胸口的位置。
  虽然是自己生的孩子,但这黏糊糊的感觉,实在很难不嫌弃……
  “您快哄哄他呀……”
  稚子还不懂事,也不会说话,但却对身边人的情绪异常敏感。更别说皇帝生怕这孩子会如同前面几个皇子公主那般畏惧自己,往日里抱他时都尽量眉眼温和,收敛了一身的威压,与刚刚动怒时实在是大相径庭,会吓着小家伙儿也不足为奇。
  皇帝弯下了身,就着顾瑾的怀抱拍抚了好一阵,小怀宸才渐渐收了泪珠,眨巴着眼睛看他。
  等他安静下来,皇帝又伸手去抱,小家伙总算没再拒绝,被皇帝拎出来抱在了怀里。
  他颠了颠养得肉嘟嘟的小崽子,刚刚乌云密布的心绪也平和了些:“这小东西,越发的敦实了,日后你且少些亲自抱他,小心累了手。”
  顾瑾忙着擦拭身上的口水,埋怨道:“都是您惹哭了他,看臣妾这衣裳,一会儿该要如何回去?”
  皇帝单手抱着小怀宸,又揽住顾瑾,一道坐在了主位上。御案之上的圣旨才写好大半,正摊放在那里,顾瑾扫了一眼,正是给嘉宁公主和齐国公府二公子赐婚的圣旨。那笔力遒劲,字迹却比往日里潦草许多,足可见出皇帝心里的不平静。
  “陛下是在与嘉宁公主生气么?”
  皇帝目光一暗,但碍于怀中的幼子,还是闭目平心静气了片刻,方道:“没有。”
  “朕只是有些失望……”
  失望于嘉宁对他的防备与不信任。
  “朕这个父亲,做的是不是太失败了些?”
  顾瑾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失败么?是失败的吧。
  皇帝前面的所有子嗣里,除了五皇子,都是尚在潜邸时所生。那时的朝堂动荡不安,皇帝更是常年驻守边关,少有精力去关心府中的孩子,等他登基后,更是有先帝留下的烂摊子等他来处理,夙兴夜寐尚且不够,皇嗣和后宫中的女人,全然都被排在了最后。
  等他终于有了余力,想要尽到为人父的责任时,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对他敬重有加,亲近不足。
  君父,君父,终归是君排在了前头,而父在后。
  皇帝心知肚明,本也不需要顾瑾来给他这个答案,更多的像是在倾诉,他眼底带着几分自嘲道:“就连朕看着长大的怀翊,也与朕并不亲近。”
  甚至比之前面的几个兄姐更甚,似乎与生俱来的就对皇帝存了畏惧,尚在襁褓中时,只要落入皇帝的怀中就会哭啼不止。
  分明有子有女,但又子嗣缘浅。
  顾瑾不愿看他自苦,素手抚上了皇帝的面颊,带着几分心疼道:“陛下,往事不可追,总要朝前看的。”
  她无法为皇帝过往的疏忽而辩解什么,但也没人可以凡事都做到尽善尽美。皇帝的短处,就是难以将关心与爱重宣之于口,除了陪他一路成长的太后与长公主,旁人只看得见他如今的尊贵,却不知他曾经所遭受的磨难。
  宫妃们多是畏惧他的,这份畏惧言传身教的影响了孩子们,再有皇帝本就惯常冷着的一张脸为佐证,皇子公主们自然与皇帝亲近不起来。
  但小怀宸是幸运的,人心有偏向,父与母的关系,总会映射到孩子身上。这孩子,从出生起就注定了会得到皇帝的偏宠与耐心。
  “宸儿可看着您呢,您再沉着脸,这孩子怕是又要哭给您看了。”
  皇帝低头去看怀中懵懂的小儿子,心中只觉沉甸甸的,不自觉的柔和了眉眼。
  顾瑾心中稍安,又看向那圣旨,问道:“陛下真打算将这赐婚的圣旨发出去么?”
  “您若不想,尚且能改了旨意,嘉宁公主或许现下会怨您,但等她懂事些,总会明白您的一番良苦用心的。”
  皇帝也看着眼前的圣旨,对皇后的厌恶更深了几分,冷声道:“已经晚了。”
  “嘉宁……已经与那齐二有了夫妻之实,珠胎暗结。”
  为了她的清誉着想,皇帝不止要下旨赐婚,还要尽快让二人成亲,只有这样,嘉宁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后才不会为人诟病。
  这也是皇帝方才会龙颜大怒的原因,若只是嘉宁公主犯蠢,非那齐二不嫁,还真不至于气得他摔了杯子。
  他气的是嘉宁如此自轻,更恼恨皇后,万事都以齐国公府为先,分毫不在意女儿的名节。
  这所谓了母爱,当真是荒诞可笑,偏偏嘉宁还死心塌地的信赖着皇后。
  顾瑾面上的震惊显而易见,一国公主,还是皇帝膝下唯一的公主,怎么就糊涂至此呢?这要是寻常人家的女儿,胆敢做出此等丑事,怕是要直接从族内除名,要么沉塘,要么绞了头发,送去庵堂里做姑子的。
  没看就连备受家中长辈宠爱的顾珍,失了贞洁后也只能与李氏一起藏着掖着,不敢宣扬半分么。
  可见嘉宁公主还是有恃无恐的。
  她心里终归是明白,皇帝无论是为了皇家颜面还是为了她这个女儿,都会忍住怒火,成全了她。
  “皇后与齐国公府,怕是已经知道,朕再也容不得他们了,这才会想方设法的尚了公主。”
  嘉宁公主就像是齐国公府的一道护身符,皇帝要彻底清算齐国公府之时,哪怕是为着嘉宁公主考量,也该要退一步,留几分情面。
  顾瑾见皇帝眉眼间不自觉流露出来的疲惫,不由问道:“那陛下,您会为了嘉宁公主,而对齐国公府网开一面么?”
  这个问题皇帝没能给出一个答案,身为帝王,他深知自己该是杀伐果决的,但作为父亲,哪怕嘉宁伤透了他的心,他也难彻底狠下心肠。
  ……
  皇帝的赐婚圣旨终归是如了皇后和齐国公府的意。
  公主出降,原本该由内侍省和礼部共同筹备,司天监拟定好良辰吉日,三书六礼都不可缺,风风光光的由宫中出降。但嘉宁公主的婚仪却分外匆忙,从圣旨传达齐国公府,到礼成,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虽公主该有的排场与嫁妆半分未曾短缺,但众人还是察觉出了些许耐人寻味。
  后宫诸位妃嫔是一道在寿康宫送公主出降的,嘉宁公主身着大红的喜服,端端正正的拜过了太后与皇后。首位之上,皇后热泪盈眶,太后面上却无甚表情,待受了嘉宁公主的礼后,只照例给了赏赐做添妆,淡淡道:“你也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哀家是再也管不得你了……”
  嘉宁公主嗫喏着唇,想要说些什么,最后还是归于沉默。
  “罢了,驸马是你自己选的,你心甘情愿便好。只是既已嫁做他人妇,日后也少些回宫吧,哀家身边不缺尽孝的人,你且好好相夫教子,将自己的日子过圆满了便是。”
  第148章 恒王妃
  嘉宁公主面容僵硬,任是再华美精致的妆容,也遮不住她神情中的惊愣。
  太后对她一直都是宽容慈爱的,自她幼时起,皇帝与皇帝就不和睦,听多了宫中的流言蜚语,心中不安时,她总会躲到御花园中的假山里偷偷哭泣。
  每每来寻她的也不是皇后,而是太后。
  她总是笑眯眯的哄着自己,为自己擦干脸上的泪痕。一遍遍的说,嘉宁是有人疼爱的孩子,皇祖母会永远疼爱嘉宁。
  是什么时候开始,祖孙两个就渐渐生疏了呢?她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太后分明无数次的说过‘很失望’,却又在怒气消退后,仍然回护着自己。
  但今天,太后的神情,似乎真的已经耗尽了所有的耐心。
  嘉宁公主有些惶恐和不安,她或许想过太后会生气,但却从没想过,素来疼她的皇祖母,会说出如此绝情的话来。然而吉时已到,礼官没有再给她开口的机会,她只能恋恋不舍的回头,一步一步的走出了寿康宫。
  艳艳红袍消失在了寿康宫的宫门处,宫中的礼乐声尚未停歇,时日虽紧迫,但终归是当朝皇帝膝下唯一的公主,出嫁的排场并没有委屈了她半分。
  太后送走了嘉宁公主后就明显卸了力气,挥手叫众人各自回宫,唯有顾瑾带着小怀宸留了下来。
  小怀宸很喜欢太后的怀抱,没有顾瑾拘着他,便伸着小手啊啊的要太后抱。
  太后也自然而然的伸手去抱,由小孙儿在自己怀里玩耍抓弄。
  往日里,太后只要一抱到这孩子,就会愁苦尽消,但今天的笑容却有些勉强,虽然还撑着精神,眼底的失落与无奈却是掩盖不住。
  人非草木,哪里能真正做到无情?就算太后刚刚对嘉宁公主说的话再狠,对这个从小疼爱到大的孙女,她也还是止不住的惦念。
  顾瑾明白她的心思,更担忧她多思多想,再累着自己,便抱过了在太后怀中玩闹的小怀宸,轻声道:“母后今儿个起的有些早,又折腾了这么好一阵,想来是乏了。臣妾叫姜姑姑点上安神香,您再好好睡上一觉?”
  太后摆了摆手,低低叹道:“人都差不多选定了,怎么就还是齐国公府呢?”
  太后语气哀哀,又看着顾瑾,想要寻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贵妃,皇帝可有跟你说过缘由?”
  为免太后被气病了去,嘉宁公主和皇后做下的事情,并没有与太后说。直到现在,太后也不清楚皇帝为何会在最后改了主意,但她却知道,其中必定有皇后和嘉宁的手脚。
  顾瑾沉默着,但她的沉默已经给了太后答案,她摇了摇头,无奈道:“罢了,已成定局的事,又何苦追根究底?总归哀家这个做人祖母的,该尽的心力,都已经尽到了。”
  太后的疲惫之色太过明显,顾瑾没再多叨扰,起身先告退了,这时候,或许让太后自己静一静更好。
  回玉清宫的路上,顾瑾的辇驾在路上被拦了下来,秋彤在外面回禀:“娘娘,是恒王妃给您请安。”
  辇驾落下,纱帐被宫人掀开,顾瑾抱着小怀宸看向前面站着的恒王妃,几月不见,虽小产过一回,但恒王妃的气色却似是好了很多,只是她神情郁郁,眉眼间的愁绪仍旧没有化开。
  顾瑾对她的事情还是多有惋惜的,此时与她说话,也没因着皇后的关系而冷脸,只温和道:“恒王妃身子可都养好了?”
  恒王妃屈膝一礼,恭谨的回道:“多谢贵妃娘娘挂心,已是大好了。”
  “不知臣妾能否去娘娘的玉清宫坐坐?”
  顾瑾微微挑眉,想了想后,还是没有拒绝:“恒王妃想来坐坐,本宫自然是扫榻相迎。”
  恒王妃在宫中行走没有辇轿,顾瑾原本要陪她下去走走,但小怀宸扒着自己睡得正香,只好无奈道:“恒王妃见谅,这孩子睡着了,有什么话,且等到了玉清宫再叙吧。”
  此处离得也近,两人很快就到了玉清宫,顾瑾亲自抱着小怀宸进了殿,恒王妃跟在后面,略显局促的站在那里。
  顾瑾笑着道:“恒王妃快请坐吧,近来本宫这小厨房里做的糕点都是少油少盐的,味道淡了些,你且将就着吃些。”
  恒王妃连忙谢过,她闷闷的什么也不说,拿了一块糕点低头吃着,不知怎的,就哽咽了起来。
  顾瑾寻着声望过来,就见恒王妃竟是哭了出来。这突然跟着自己过来,难道就是为了来这儿哭一场的?
  “这是怎么了?恒王妃,有什么话先慢慢说。”
  别说顾瑾,就连殿内伺候的宫人都被吓着了。凡是顾瑾身边的亲信,大多都是对恒王妃怀有几分戒备和敌意的,毕竟这是皇后的儿媳,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她突然到访,是不是有什么图谋。
  可谁能想到,这半句话都还没说呢,就先哭上了。
  好在恒王妃还有几分理智,默默垂了会儿泪后,就自己憋了回去,又起身告罪道:“是臣妾失仪了,贵妃娘娘早前赐下的药材都是稀罕物,于臣妾的身体很有益,原是想要来谢您的,可不知怎的,近来总是时不时的就掉眼泪……分明心中什么也没想,偏就是忍不住。”
  顾瑾看着她,察觉到恒王妃这模样或许不是做戏,她面色萎黄,神色郁郁,双眼有些失神,站在那里,时而清醒,时而又有些恍惚,就像是丢了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