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79节
  “原是如此,这盛京城说大也不大,常出来走动走动,能认识倒不足为奇。”
  顾瑾点了点头,目光却仍定在湘王妃身上,意味深长道:“当初本宫还随着家中叔母单独拜见过王妃,湘王妃可还记得?”
  湘王妃抖了抖唇角,面色泛白,硬着头皮回道:“娘娘天人之姿,叫人过目难忘,臣妇自然也是记着娘娘的。”
  顾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摆手叫人坐下,没再理会她。
  在场谁都没曾注意到这一小插曲。
  这场拜会,气氛还算融洽。有长公主坐镇,纵然有些人不是真心敬重这位年轻貌美的贵妃,也都不敢造次,纷纷恭维着顾瑾。
  出乎长公主意料的是,这一场下来,顾瑾倒还真撑住了,与各家的王妃,世子妃说起话,没有半分露怯,应对的从容自如。
  闲聊过一会儿后,殿外的宫人来报,言道林常青正候在殿外。
  顾瑾愣了下,忙叫将人请进来,心里隐约明白,这怕也是皇帝派来给她撑腰的。
  “贵妃娘娘安。”林常青进殿后,先是躬身给顾瑾请了安,这才道明了来意:“老奴奉命给娘娘送来御辇,顺道传陛下口谕。”
  所有人都站起身来,林常青一甩手中的拂尘,扬声道:“贵妃怀有皇嗣,在外行走多有不便,特赐辇驾于贵妃,所行之处,闲杂人等皆须避让,万勿冲撞。”
  在场的诸位宗妇们听了,都免不得暗自感叹着皇帝对贵妃的圣宠,出个宫门都要乘御辇,所有人都得避让,这可当真是放在心尖尖上了。
  顾瑾谢了恩,林常青没急着走,躬身道:“陛下叫奴才叮嘱娘娘一句,外头天寒,娘娘去寿康宫时,莫忘了加衣。”
  顾瑾红着脸点了点头道:“本宫会照顾好自身的,还请林大伴转告一声,叫陛下安心。”
  林常青应是,笑眯眯的退了下去。
  殿内因为这个小插曲安静了片刻,最后还是老安王妃开了口道:“陛下对娘娘,当真是体贴入微啊。”
  顾瑾笑了笑,不好接这话。
  偏那老安王妃身后站着的安王世子妃轻嗤了一声,压低了声调道:“御辇呢,怕是皇后都没坐过……”
  这话没说完,就被老安王妃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顾瑾目光淡淡扫去,就见安亲王世子妃神情颇有些委屈,老安王妃则是无奈又满怀愧意的看着自己。顾瑾没计较这事,只算了算时辰,道:“快到正午了,不好叫母后久等,诸位且随本宫往寿康宫去吧。”
  “今日若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见谅。”
  说完,她拉住了一旁的长公主,邀她同行:“陛下赏了辇驾,皇姐可愿与我同乘?”
  长公主欣然同意:“这御辇我可还没曾坐过,今日就沾一回贵妃娘娘的光了。”
  一帮人乌泱泱的往外走去,顾瑾直到抬步迈上了御辇,才算彻底松了口气,挺直的肩背也瞬间塌了下来。
  随后坐进来的长公主见她的样子,只觉好笑:“刚我心中还夸赞你能撑住场面,学来了陛下的几分威仪呢,这怎么一避开人,就变了个人似的?”
  顾瑾红着脸:“皇姐就别笑话我了,刚刚可真是生怕出了差错呢。”
  自己折损些颜面倒不甚要紧,只怕连带着丢了皇帝的脸。
  长公主笑道:“刚刚你已是做的很好,就算是陛下在,都要夸你沉着稳重的。”
  此时没有外人,长公主也能跟顾瑾多说几句:“今日见了她们,你可有察觉到些什么?”
  顾瑾沉默了片刻,认真的想了想道:“旁的我倒没怎么注意,只是那安王府的世子妃,与我行礼时并不算恭谨,言语也莽撞得很,许是因着辈分大,不太情愿拜我?”
  “你看得倒是准。”长公主道:“老安王和王妃都是忠义之辈,当初陛下登基时,是这位叔祖父帮忙,亲上太极殿为陛下正名,言他中宫嫡子的身份,乃是皇室正统,天命所归。”
  “他是皇族宗室之中辈分最高之人,又为宗正寺卿,有足够的威信,一句话就堵住了文臣史官的悠悠之口,没叫陛下成为史书上篡权夺位的贼子。”
  “因着这份恩情,陛下登基后一直厚待安亲王府一脉,更想要对这位叔祖父委以重任。只是他却只愿守着宗正寺,不愿领要职,陛下几次劝说无果,便也随了他,转而重用起了安王府的子嗣。”
  可惜不是所有儿子都能随了老子,安亲王府的世子虽占了嫡长的名分,才智却实在平庸,还有些贪财的毛病。
  皇帝派他去吏部历练,不见这家伙做出什么为国为民实事,不到一个月就贪了十万两银子,这才学平庸还能费心栽培,可品性堪忧,那就真的不堪重任了。
  “陛下瞧不上这安王世子,看在老安王的面子上,没追究他贪污受贿一事,只罢了他的职,叫他做个富贵闲人。后来陛下发觉安王府的嫡次子是个可堪大用的,便破格封了他郡王爵位,委以重任,也算是还了老安王的恩情。”
  “这比自己小的弟弟都成了郡王,还颇得圣上信重,反观做长兄的,还是个闲散世子。况且老安王年岁虽大,看着身子骨却硬朗,没准儿比他这世子活的还久,时日一长,他自然是有些坐不住了。”
  不甘于现状该当如何?得不到皇帝的重用,就只能另辟蹊径,结交勋贵世家,没什么能耐,还跟着人家站队,参与皇子之间的党争,妄图争个从龙之功。
  说起这位安亲王世子,长公主的神情满是轻蔑,出身好,又有其父挣下的功劳做护身符,他就算再废物,皇帝也会保他当个富贵闲人,安安稳稳的袭爵。偏他作的一手好死,老安王为他铺好的路,他是半点儿没走。
  待到老安王驾鹤西去之后,再无人能庇护他时,也不知他究竟会落个什么下场。
  “那安王世子妃与她这夫婿一样,两人都是只长了野心,却没脑子的。常年与齐国公府往来密切,活生生将自己绑死在了皇后的船上,自然也就看你这个有了身孕的宠妃不顺眼。”
  “若她敢仗着长你一辈而对你不敬,你也无需给她留什么颜面,只管处置便是,老安王妃还是明事理的,不会因这蠢妇而埋怨你。”
  第138章 找茬
  顾瑾笑了笑,倒不觉得那没什么脑子的世子妃能舞到自己眼前。
  辇驾一路被抬到了寿康宫,顾瑾扶着宫人的手走了下来,就见姜妤正等在宫门前。
  姜妤是被太后遣出来迎长公主和顾瑾的,见二人一道下了辇,便上前躬身行礼,笑着道:“太后娘娘已经念叨着殿下和贵妃娘娘好半晌了,可算是盼来了。”
  顾瑾这段时日没曾踏出宫门,太后往玉清宫亲去探望了两回,可也不好多跑,免得惹了旁人的眼,这见不着面,自然也就想念的紧。
  长公主看穿了太后的心思,轻啧了一声道:“姜姑姑可真会说话,恐怕迎我只是顺带的,这贵妃才是母后的心肝呢。”
  “长公主说笑了,太后可是每日都要念叨您呢。”姜妤嘴上这么说,人却站到了顾瑾的身侧,将人稳稳扶住,道:“后头的各家王妃夫人们自有人来迎,外头天冷,贵妃娘娘请先一步与殿下进殿吧。”
  顾瑾点了点头,由姜妤扶着往正殿而去。
  此时,殿内除了太后,皇后早已经带着宫妃们来齐了,见到顾瑾入内,除了太后和皇后,俱都起身见礼。
  顾瑾叫了起,又往前走了几步,行至殿中,便姿态恭敬地朝着太后与皇后福身行礼。
  这是皇后第三次见到顾瑾,一年多的时间,这丫头便攀着长公主,从一个侯府孤女,一路爬到了贵妃的位子。
  瞧瞧那一身贵妃翟衣,与当初的素裳罗裙当真不同。尤其是见顾瑾面颊红润丰盈,一双眸子澈如清泉,分明身处污浊的后宫里,却仍旧像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眉眼间的幸福宁和骗不得人,皇帝是真的将她保护的很好。
  皇后面上平静,心中却早已翻起了波涛。
  她早前无数次在心中劝慰自己,她可以不在乎皇帝宠爱谁,只要这中宫之位是自己的,储君之位是自己皇儿的就好,情爱哪有权势重要?
  可此时看着顾瑾,再想着皇帝那面如寒霜的脸,面对顾瑾时是否会多几分柔情,浓烈的不甘和怨恨便不断滋生。
  曾几何时,皇帝还是个备受先帝冷落的皇子,他们也是有过一段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日子的。
  为何皇帝就如此绝情呢?只因她一时鬼迷了心窍,犯了个错,便如此不可饶恕,再无翻身的余地了吗?
  皇后尚且没出声,太后却不愿顾瑾一直蹲着身,她身子本来就重,可不好累着,连忙道:“宜惠,你干看着作甚?还不快扶贵妃起身?好孩子,快坐到哀家身边来。”
  顾瑾早已习惯了太后对自己的亲近,笑着走上前去,没急着坐下,只站在太后身侧,由着她小心翼翼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冬日的衣裳厚重,翟衣更是繁复,太后认真的比量了半天,才满意道:“肚子是又大了些,这孩子最近长得快,可没少闹你吧?”
  顾瑾抿唇笑着,浑身上下都透着股将为人母的喜悦:“没呢,这孩子乖巧,除了偶尔踢腾两下,都不怎么动的。”
  自孕吐慢慢消减后,顾瑾的食欲就好了许多,照着药膳方子调养了小半个月,不仅之前消瘦下去的面颊圆润了回来,肚子也开始吹了气般,快速变大,吓得皇帝宣来丁太医细细把了脉,直到确认并无不妥才放下心。
  许是因着之前吐得厉害,孩子缺少母体的供养,才会长的缓慢,如今能吃能喝了,不止顾瑾这个当娘的长了肉,肚子里的这个也跟着飞快成长。
  而随着他的长大,胎动也渐渐多了起来,时不时地就会闹出点儿小动静来,顾瑾也很喜欢摸着肚子与他说说话,或是读读书。
  母子连心或许真不作假,她总觉得肚子里的孩子像是能感受到她的情绪一般,她心情愉悦时会跟着踢踢腿,她烦闷的时候,也会跟着挥挥手。
  “一晃眼也快要七个月大了,要不了多久,这宫里可就真要热闹起来了。”
  太后满眼慈爱,这会是宫里最小的皇嗣,也会是最得圣心的一个。
  “贵妃辛苦了,快些坐下,挺着个大肚子,一直站着累腰。”
  下面的宫妃们心中都有些不是滋味,尤其是贤妃,想想当初她怀着五皇子时,太后对她可没这般关照。
  早前顾瑾没来时,她们还抱着几分希望,想着她闭宫休养这么长时间,没准儿真的是体质纤弱,坐不住胎呢。
  毕竟能怀上是一回事,能保住,甚至平平安安的生下来,又是另一回事。
  只要顾瑾的身子骨不争气,怀了不也能流掉么?
  可惜,看着顾瑾的气色,她们就明白注定是要失望了。
  看这红润的面颊,哪里有半分体弱之态?甚至似乎连老天都格外偏爱她,容颜都没受半分影响,反而更多几分成熟的韵味。
  怪不得皇帝还是照旧宿在玉清宫,这就是个惑人心魄的妖精。
  有人心中酸妒羡慕,有人默默咒骂,她们不敢与贵妃抗衡,便只能无能的祈祷着,诅咒者,愿这孩子最终会胎死腹中,或是生产时遭变故,一尸两命才更好。
  被拦在宫外好几个月的嘉宁正站在皇后身边,看着与太后坐在一处的顾瑾,怨恨并不比皇后少半分,她深觉皇帝这么久不让自己进宫,还突然要给自己选个寒门出身的驸马,都是受了顾瑾这妖妃的挑拨。
  更何况,刚刚顾瑾参拜的时候,实在瞧不出几分对皇后的尊敬,这样想着,她便底气十足的开了口,打断了太后脸上的笑容:“皇祖母可真是偏心贵妃娘娘呢。”
  “若我没记错,这是贵妃娘娘第一次见我母后,妃嫔头一次参拜中宫皇后,可都是要行叩首大礼的。”
  “宫里都说昭贵妃温婉贤德,怎么,竟是连礼数都没学好么?”
  嘉宁公主说话时,一旁的恒王妃偷偷扯她的衣袖,想叫她住嘴,可惜嘉宁公主并不听劝,甩开了她,心中的话不吐不快,既是为皇后委屈,也是为自己鸣不平。
  第139章 反击
  太后听完这一席话,面色果然沉了下去,顾瑾也淡淡的朝皇后和嘉宁公主看去,正对上皇后的目光。
  皇后朝顾瑾歉然的笑了笑,转头斥责嘉宁:“你住口,怎可对贵妃如此不敬?还不快给贵妃赔礼认错!”
  面对皇后的责怪,嘉宁公主并不服气,反而更委屈了几分:“本就是贵妃失礼在先,为何却叫儿臣先认错……”
  长公主看了出热闹,冷嗤了一声:“原以为你在宫外反省了这么长时间,头脑能清醒些,没成想竟还是如此的不知所谓。”
  今日毕竟是除夕,顾瑾不想闹得太不愉快,反倒坏了太后的好心情,便不着痕迹的拦下了将要发怒的长公主,道:“嘉宁公主说的也不算有错,我确实该向皇后娘娘行礼参拜的,只是还请皇后娘娘见谅,如今这身子笨重,实在是不方便,这礼数,还是待臣妾生产过后,再来与娘娘补上吧。”
  她已经算是给皇后和嘉宁公主面子了,若是个明白人,便该偃旗息鼓,各退一步,将这事含混过去,但显然,顾瑾实在是高估了嘉宁公主。
  这骄纵的公主积攒了太多委屈,素来被人捧着,更不懂什么是看人眼色,对于顾瑾的隐忍退让,她反倒是觉得顾瑾理亏,不敢与自己辩驳,再开口时更多了几分硬气。
  “不方便?不过是有了身孕,便是跪都跪不得了?”
  顾瑾:“……”
  且不说她究竟跪不跪得,太后和皇帝都免了她的大礼,这可是宫里人尽皆知的事情,见皇帝都可不拜,怎么就非要拜皇后了?
  难不成是觉得,只要今日行了这礼,就能彻底压自己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