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49节
这是在表明态度了,只要顾瑾出嫁,日后如何全凭婆家做主,永定侯府不会为她出头。到时候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姑娘,还不是任人搓圆捏扁么?
湘王妃对李氏的狠心暗自咂舌,却也更放心了几分。
今日的这场春日宴确实是为了给她儿子相看的,却不是她那二子,三子,而是淮王府的世子。
相看的姑娘也只一个,就是顾瑾,其他都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罢了。
盛京城中无人不知,湘王世子有痨病在身。上一个世子妃在不知情的时候也跟着染上,身子不如淮王世子康健,没多久便去了。
湘王世子虽侥幸活了下来,但也成了个屋都出不去的药罐子,那形销骨立的样子,哪里会有好人家的姑娘愿意嫁呢?哪怕进了门就是名正言顺的世子妃,也是没人肯的。
这也真是愁坏了湘王妃,低门小户的姑娘辱没了王府的地位,世家贵女搭不上边儿,但她总不能让儿子一直当个鳏夫,正想找个小官的女儿屈就,李氏就主动送上了门来。
其实只侯府嫡女这一点,就足够湘王妃看上眼了,但李氏狮子大开口,要的实在太多,湘王妃才犹豫到了现在。
直到今天看见顾瑾的样貌,她才是真正的满意。
“人是不错。”湘王妃不紧不慢道:“就是这出价太高。”
“不过是个小姑娘,哪抵得上四十万两银子和江南数十家茶庄铺子呢?”
“夫人未免太贪心了些,娶个儿媳罢了,还未必能为我儿延绵子嗣,这就想叫我舍出全部的家底?这么些银钱,都够娶进来多少个了?”
四十万两,就是让李氏将整个侯府的祖产全部变卖,也凑不出一半来。但她近来跟着湘王妃放印子钱,知道她这钱赚的容易,对别人来说这是个天大的数目,但对湘王妃,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说这是她全部的身家?可没人信。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能不能延绵子嗣我是不敢作保,但除了我这侄女,您上哪儿找这出身好,又容貌上佳的姑娘呢?”
“王妃娘娘可不是短了银钱的人。”
两人各取所需罢了,自己想要钱,湘王妃想要个儿媳,可谓是一拍即合。
湘王妃思量了片刻,道:“四十万两可以,但也只能给你这些银钱。”
李氏却不满意,她盯上的主要是江南的茶园和铺子。银子拿到手,不过是为了能时时接济贤妃,这钱来路不清,是不能用来大肆置办田产铺面的。只有那茶园铺子才是持久的营生,有了那些,她就不用再为银钱发愁了。
“这怕是不行,总归是我娇养长大的姑娘,只四十万两,我可是舍不得的。若王妃觉得不值,那此事便就此作罢,我再给她寻个良配就是。”
李氏说完便欲离开,等她快要跨出门口的时候,湘王妃还是叫住了她。
“四十万两,五间茶庄,十五个铺面,这是本王妃的底线了,夫人若还是不愿意,那就不拦你了。”
李氏顿住脚步,笑着应道:“那便如此说定了。”
……
五月初十,云奉的妻女到了京城。原本顾瑾想要去迎一迎,却被云奉拦下。夫妻俩为表诚心,连行囊都没安顿好,就带着孩子先来侯府拜会。
云奉之妻名叫田芝英,长相明艳,更是个爽利的性子,来拜见顾老夫人的时候还带了礼,只是这礼却有些敷衍。
“老夫人还请见谅,我们那黔州比不得盛京繁华,我与夫君也不富裕,这思来想去,实在是不知该送些什么才不失礼,知道您身子骨不太爽利,便买了些山参送您,也能补一补身子。”
人参是能拿得出手的礼,但也要看年份的,盛京城中各家送的最低也是十年往上的老参,更是论根送。
但田芝英却直接送了一大袋子,只是看个头,怕都是当年的……这样的品相,随便哪个药材铺子都能买着,哪用人送?
顾老夫人目光轻蔑,却不好表现得太过嫌弃:“你有心了,这礼老身便笑纳了。”
田芝英似是看不懂这一屋子人鄙夷的神情,从容的与各房夫人见礼后就看着顾瑾。
“这就是瑾妹妹罢!单看这双眼睛,便知是云家的后人了,与你表兄实在是相像!”
顾瑾与她见礼,笑着道了一声:“嫂嫂。”
田芝英对着她可比对侯府的一众人真切许多,好一番夸赞后,又推了推身边的小女儿道:“月儿,快给你姑姑行礼。”
云思月是云奉的长女,不过才三岁大,养得粉雕玉琢,煞是乖巧。
顾瑾不待她行完礼,就将人抱在怀里逗弄了一番。
“嫂嫂带着孩子一路远道而来,实在是辛苦了。”
田芝英摆手道:“算不得辛苦,日后在盛京城里落了定,便可时常见到瑾妹妹了。”
说完,她又拿了个锦盒来,笑盈盈的送到顾瑾手里:“我这个做嫂嫂的初次见了妹妹,总是要给个见面礼的,虽俗气了些,也请妹妹不要嫌弃。”
顾瑾一看,竟是支金钗,虽样式老了些,分量却沉甸甸的,比之送给顾老夫人的山参可用心多了。
“这金钗是我当年的陪嫁,若妹妹不喜欢这款式,就重新打成别的样式。”
她握住顾瑾的手,拍了拍,显然是不容拒绝。
第82章 穷酸的礼物
顾瑾收下了金钗,田芝英又对着旁边各房的姑娘道:“也给府上各位妹妹备了份薄礼,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还请妹妹们不要见笑。”
没人会不喜欢收礼,哪怕顾珍等人瞧不上田芝英的穷酸,也都好奇的看过来。
但能送出一袋子山参的人也不会让她们失望……那匣子里的东西乱七八糟的。
泥哨子,绢花,香囊……最贵重的,怕就是一根银簪子了!
给顾瑾的金钗虽然老气,但却是实诚货,可看看这些是什么?都是些糊弄小孩子的玩意儿!
顾珍先是忍不住脾气了,嗤笑了一声:“云家嫂嫂若是实在囊中羞涩,倒是可以不给,没必要如此,我平日给奴才的赏都比这多。”
田芝英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略显局促道:“顾三姑娘说的是,这礼是薄了些,但我也是没办法。家里虽有当初大赦时赏下的田地,但我那夫君是个死心眼的,自家才能勉强过活,还要每年给瑾妹妹寄个百两银子来,实在是攒不下什么家底,几位姑娘还请见谅。”
李氏神情一变,顾瑾面上的笑容也顿住。
“表哥寄过银子来?”
“是啊,父亲还在时便定下了规矩,哪怕家里再穷,都要备好给妹妹的银钱。
你兄长日日给人抄书,中了秀才后又给几个童生讲学,再加上族中各家凑上来的,最少的时候一年也不会低了百两去,若有存余,还会多寄些。”
田芝英故作惊讶:“怎么?妹妹不知道么?这偌大的侯府,总不至于昧下妹妹这仨瓜两枣吧?”
云家寄给顾瑾的银子,不在多少,而在于心意,若这都要贪了去,那可真是惹人笑话了。可顾瑾连信都没收到,哪里又知道这银子呢?
顾瑾朝顾老夫人和李氏看去,这回可没人敢奚落云家的礼上不得台面了,李氏更是连忙解释道:“云夫人误会了,谁会贪了瑾丫头的东西呢?不过是看她年纪小,放在手里不牢靠,便由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代为收着,只等她日后出嫁,算作添妆一道给她的。”
她们总算看出来了,这田氏就不是来拜访的,分明是来砸场子的。送个礼的功夫便把她们奚落了一顿,半点儿脸面都不顾。
李氏和顾老夫人的笑脸都挂不住了,怕她再说什么叫自家难堪的话,便道:“你们这头一次见面,想来是有许多话要说。瑾丫头,不如带着你云家嫂嫂去你院子里,好好叙叙旧。”
……
顾瑾带着人回了芷汀院,这回只剩下了自家人,田芝英才有些歉然道:“刚刚在老夫人面前是我多嘴了,妹妹可有生我的气?”
“自然不会,嫂嫂做的极好。”
田芝英对这回答很满意。
她刚刚的做派,换个拎不清的许是会觉得被连累着丢了脸面,时下女子大多宁肯要面子,也不要里子,田芝英却是豁出脸来也不肯吃暗亏的。
“你哥哥与我说,你们这么些年的书信往来都被截了去,便也大体猜到了那些银子也落不到你手里。他感念着侯府的恩情,不好与你说,我却觉得实在不妥。那银子虽不多,但林林总总也有千两之数了,没得白白便宜了她们去。”
田芝英是书香门第出身,但家中也不是大富大贵,后又嫁给云奉操持家务,是跟着苦过的,平时待人虽有礼有节,但不是任人欺负还不吭声的性子。不然她一个进士娘子,送给顾老夫人和姑娘们的礼也不会如此上不得台面。
那全然是故意为之。
“永定侯府从前的恩情我是没受过的,也能舍出脸面来呛声,只是你哥哥还不知道我今日做的事,回去后怕是要数落我的。”
顾瑾很喜欢她这不吃亏的性子,边叫着秋彤送了茶水点心,边道:“嫂嫂这般做都是为了我好,表哥若是敢说您,便叫他来与我理论。”
“今日的做法是对的。”两人入座,顾瑾轻轻抚着思月的脑袋:“侯府将我养大,我不好说他们的不是,但我那祖母和几个叔母……实在都是欺软怕硬的。”
“您今日若对她们客客气气,少不得她们要自觉高人一等,只瞧不起您和表哥还是小事,怕是还会携恩图报,尾大不掉。”
还不如就这样让她们见识些厉害,反倒会投鼠忌器,不敢动什么歪心思。
田芝英笑了:“妹妹这性子不错,我原还担心你别是个逆来顺受的性子,处处受人掣肘,叫人欺负了去。”
“如今可算是放心了。”
顾瑾听了这夸赞,却有些恍惚,心中温暖。
其实若没有皇帝,她现在或许真的会是个逆来顺受的。是皇帝给了她倚仗,也给了她挺起腰板做人的底气。
冥冥之中,所有的事情都在遇见皇帝的时候就变了模样。
顾瑾拿出了早已备好的契书,给了田芝英:“嫂嫂初来盛京,我也没什么好送的,这是两份店铺的契书,地段儿很好。嫂嫂且请收下,无论是做些营生还是租赁出去都好。”
这她可不敢收。
田芝英一惊,连连摆手拒绝:“这可使不得!妹妹的东西自己留着就是,你的日子也不容易,不比我们富裕,快快收回去!”
永定侯府连那点子银钱都贪,又岂会真心待她?在田芝英看来,这两间铺子怕不是顾瑾全部的私产了。
田芝英推拒着,一旁的秋彤和青玉却看笑了。
青玉开口劝着:“夫人收着就是,我们姑娘手里的铺子可不止这两间,手头也是宽裕的。您看我们姑娘的穿着打扮,可像是过得拮据的样子。”
这段时间皇帝暗中不断的赏赐下来,有秋彤帮忙打理,光是庄子,铺子,田产就置办了不少,进项可比侯府各房加起来的还多。
田芝英这才细细打量了顾瑾的打扮和这屋子里的摆设,虽都不打眼,但细看却能发现无一不是精细的,确实不像手头拮据的。
可这永定侯府当真能如此善待她?
第83章 站队
田芝英狐疑,更多的还是不太相信:“妹妹这是……”
“别怪嫂嫂多问一句,妹妹手头的钱财怕不是你那祖母或是叔母给的吧?”
“这些东西,来路可正?”
不怪田芝英担心,实在是怕顾瑾走错了路。姑娘家再有本事,也是长在后宅里的,手里没有本钱,又没长辈帮扶着,哪里能攒下家底呢?
“嫂嫂放心,我手里的东西来路都是正的,只是我也不便与您细说……等再过些日子,您就见分晓了,总是不会错的。”
有什么是比皇帝给的来路更正呢?只现在还没拿到明面上来,不能张扬出去。
“嫂嫂先把东西收着,等过两日您收整好家里,我再带着您在盛京四处转转,多认识几个人,日后各家总是要走动的。”
*
湘王妃对李氏的狠心暗自咂舌,却也更放心了几分。
今日的这场春日宴确实是为了给她儿子相看的,却不是她那二子,三子,而是淮王府的世子。
相看的姑娘也只一个,就是顾瑾,其他都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罢了。
盛京城中无人不知,湘王世子有痨病在身。上一个世子妃在不知情的时候也跟着染上,身子不如淮王世子康健,没多久便去了。
湘王世子虽侥幸活了下来,但也成了个屋都出不去的药罐子,那形销骨立的样子,哪里会有好人家的姑娘愿意嫁呢?哪怕进了门就是名正言顺的世子妃,也是没人肯的。
这也真是愁坏了湘王妃,低门小户的姑娘辱没了王府的地位,世家贵女搭不上边儿,但她总不能让儿子一直当个鳏夫,正想找个小官的女儿屈就,李氏就主动送上了门来。
其实只侯府嫡女这一点,就足够湘王妃看上眼了,但李氏狮子大开口,要的实在太多,湘王妃才犹豫到了现在。
直到今天看见顾瑾的样貌,她才是真正的满意。
“人是不错。”湘王妃不紧不慢道:“就是这出价太高。”
“不过是个小姑娘,哪抵得上四十万两银子和江南数十家茶庄铺子呢?”
“夫人未免太贪心了些,娶个儿媳罢了,还未必能为我儿延绵子嗣,这就想叫我舍出全部的家底?这么些银钱,都够娶进来多少个了?”
四十万两,就是让李氏将整个侯府的祖产全部变卖,也凑不出一半来。但她近来跟着湘王妃放印子钱,知道她这钱赚的容易,对别人来说这是个天大的数目,但对湘王妃,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说这是她全部的身家?可没人信。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能不能延绵子嗣我是不敢作保,但除了我这侄女,您上哪儿找这出身好,又容貌上佳的姑娘呢?”
“王妃娘娘可不是短了银钱的人。”
两人各取所需罢了,自己想要钱,湘王妃想要个儿媳,可谓是一拍即合。
湘王妃思量了片刻,道:“四十万两可以,但也只能给你这些银钱。”
李氏却不满意,她盯上的主要是江南的茶园和铺子。银子拿到手,不过是为了能时时接济贤妃,这钱来路不清,是不能用来大肆置办田产铺面的。只有那茶园铺子才是持久的营生,有了那些,她就不用再为银钱发愁了。
“这怕是不行,总归是我娇养长大的姑娘,只四十万两,我可是舍不得的。若王妃觉得不值,那此事便就此作罢,我再给她寻个良配就是。”
李氏说完便欲离开,等她快要跨出门口的时候,湘王妃还是叫住了她。
“四十万两,五间茶庄,十五个铺面,这是本王妃的底线了,夫人若还是不愿意,那就不拦你了。”
李氏顿住脚步,笑着应道:“那便如此说定了。”
……
五月初十,云奉的妻女到了京城。原本顾瑾想要去迎一迎,却被云奉拦下。夫妻俩为表诚心,连行囊都没安顿好,就带着孩子先来侯府拜会。
云奉之妻名叫田芝英,长相明艳,更是个爽利的性子,来拜见顾老夫人的时候还带了礼,只是这礼却有些敷衍。
“老夫人还请见谅,我们那黔州比不得盛京繁华,我与夫君也不富裕,这思来想去,实在是不知该送些什么才不失礼,知道您身子骨不太爽利,便买了些山参送您,也能补一补身子。”
人参是能拿得出手的礼,但也要看年份的,盛京城中各家送的最低也是十年往上的老参,更是论根送。
但田芝英却直接送了一大袋子,只是看个头,怕都是当年的……这样的品相,随便哪个药材铺子都能买着,哪用人送?
顾老夫人目光轻蔑,却不好表现得太过嫌弃:“你有心了,这礼老身便笑纳了。”
田芝英似是看不懂这一屋子人鄙夷的神情,从容的与各房夫人见礼后就看着顾瑾。
“这就是瑾妹妹罢!单看这双眼睛,便知是云家的后人了,与你表兄实在是相像!”
顾瑾与她见礼,笑着道了一声:“嫂嫂。”
田芝英对着她可比对侯府的一众人真切许多,好一番夸赞后,又推了推身边的小女儿道:“月儿,快给你姑姑行礼。”
云思月是云奉的长女,不过才三岁大,养得粉雕玉琢,煞是乖巧。
顾瑾不待她行完礼,就将人抱在怀里逗弄了一番。
“嫂嫂带着孩子一路远道而来,实在是辛苦了。”
田芝英摆手道:“算不得辛苦,日后在盛京城里落了定,便可时常见到瑾妹妹了。”
说完,她又拿了个锦盒来,笑盈盈的送到顾瑾手里:“我这个做嫂嫂的初次见了妹妹,总是要给个见面礼的,虽俗气了些,也请妹妹不要嫌弃。”
顾瑾一看,竟是支金钗,虽样式老了些,分量却沉甸甸的,比之送给顾老夫人的山参可用心多了。
“这金钗是我当年的陪嫁,若妹妹不喜欢这款式,就重新打成别的样式。”
她握住顾瑾的手,拍了拍,显然是不容拒绝。
第82章 穷酸的礼物
顾瑾收下了金钗,田芝英又对着旁边各房的姑娘道:“也给府上各位妹妹备了份薄礼,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还请妹妹们不要见笑。”
没人会不喜欢收礼,哪怕顾珍等人瞧不上田芝英的穷酸,也都好奇的看过来。
但能送出一袋子山参的人也不会让她们失望……那匣子里的东西乱七八糟的。
泥哨子,绢花,香囊……最贵重的,怕就是一根银簪子了!
给顾瑾的金钗虽然老气,但却是实诚货,可看看这些是什么?都是些糊弄小孩子的玩意儿!
顾珍先是忍不住脾气了,嗤笑了一声:“云家嫂嫂若是实在囊中羞涩,倒是可以不给,没必要如此,我平日给奴才的赏都比这多。”
田芝英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略显局促道:“顾三姑娘说的是,这礼是薄了些,但我也是没办法。家里虽有当初大赦时赏下的田地,但我那夫君是个死心眼的,自家才能勉强过活,还要每年给瑾妹妹寄个百两银子来,实在是攒不下什么家底,几位姑娘还请见谅。”
李氏神情一变,顾瑾面上的笑容也顿住。
“表哥寄过银子来?”
“是啊,父亲还在时便定下了规矩,哪怕家里再穷,都要备好给妹妹的银钱。
你兄长日日给人抄书,中了秀才后又给几个童生讲学,再加上族中各家凑上来的,最少的时候一年也不会低了百两去,若有存余,还会多寄些。”
田芝英故作惊讶:“怎么?妹妹不知道么?这偌大的侯府,总不至于昧下妹妹这仨瓜两枣吧?”
云家寄给顾瑾的银子,不在多少,而在于心意,若这都要贪了去,那可真是惹人笑话了。可顾瑾连信都没收到,哪里又知道这银子呢?
顾瑾朝顾老夫人和李氏看去,这回可没人敢奚落云家的礼上不得台面了,李氏更是连忙解释道:“云夫人误会了,谁会贪了瑾丫头的东西呢?不过是看她年纪小,放在手里不牢靠,便由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代为收着,只等她日后出嫁,算作添妆一道给她的。”
她们总算看出来了,这田氏就不是来拜访的,分明是来砸场子的。送个礼的功夫便把她们奚落了一顿,半点儿脸面都不顾。
李氏和顾老夫人的笑脸都挂不住了,怕她再说什么叫自家难堪的话,便道:“你们这头一次见面,想来是有许多话要说。瑾丫头,不如带着你云家嫂嫂去你院子里,好好叙叙旧。”
……
顾瑾带着人回了芷汀院,这回只剩下了自家人,田芝英才有些歉然道:“刚刚在老夫人面前是我多嘴了,妹妹可有生我的气?”
“自然不会,嫂嫂做的极好。”
田芝英对这回答很满意。
她刚刚的做派,换个拎不清的许是会觉得被连累着丢了脸面,时下女子大多宁肯要面子,也不要里子,田芝英却是豁出脸来也不肯吃暗亏的。
“你哥哥与我说,你们这么些年的书信往来都被截了去,便也大体猜到了那些银子也落不到你手里。他感念着侯府的恩情,不好与你说,我却觉得实在不妥。那银子虽不多,但林林总总也有千两之数了,没得白白便宜了她们去。”
田芝英是书香门第出身,但家中也不是大富大贵,后又嫁给云奉操持家务,是跟着苦过的,平时待人虽有礼有节,但不是任人欺负还不吭声的性子。不然她一个进士娘子,送给顾老夫人和姑娘们的礼也不会如此上不得台面。
那全然是故意为之。
“永定侯府从前的恩情我是没受过的,也能舍出脸面来呛声,只是你哥哥还不知道我今日做的事,回去后怕是要数落我的。”
顾瑾很喜欢她这不吃亏的性子,边叫着秋彤送了茶水点心,边道:“嫂嫂这般做都是为了我好,表哥若是敢说您,便叫他来与我理论。”
“今日的做法是对的。”两人入座,顾瑾轻轻抚着思月的脑袋:“侯府将我养大,我不好说他们的不是,但我那祖母和几个叔母……实在都是欺软怕硬的。”
“您今日若对她们客客气气,少不得她们要自觉高人一等,只瞧不起您和表哥还是小事,怕是还会携恩图报,尾大不掉。”
还不如就这样让她们见识些厉害,反倒会投鼠忌器,不敢动什么歪心思。
田芝英笑了:“妹妹这性子不错,我原还担心你别是个逆来顺受的性子,处处受人掣肘,叫人欺负了去。”
“如今可算是放心了。”
顾瑾听了这夸赞,却有些恍惚,心中温暖。
其实若没有皇帝,她现在或许真的会是个逆来顺受的。是皇帝给了她倚仗,也给了她挺起腰板做人的底气。
冥冥之中,所有的事情都在遇见皇帝的时候就变了模样。
顾瑾拿出了早已备好的契书,给了田芝英:“嫂嫂初来盛京,我也没什么好送的,这是两份店铺的契书,地段儿很好。嫂嫂且请收下,无论是做些营生还是租赁出去都好。”
这她可不敢收。
田芝英一惊,连连摆手拒绝:“这可使不得!妹妹的东西自己留着就是,你的日子也不容易,不比我们富裕,快快收回去!”
永定侯府连那点子银钱都贪,又岂会真心待她?在田芝英看来,这两间铺子怕不是顾瑾全部的私产了。
田芝英推拒着,一旁的秋彤和青玉却看笑了。
青玉开口劝着:“夫人收着就是,我们姑娘手里的铺子可不止这两间,手头也是宽裕的。您看我们姑娘的穿着打扮,可像是过得拮据的样子。”
这段时间皇帝暗中不断的赏赐下来,有秋彤帮忙打理,光是庄子,铺子,田产就置办了不少,进项可比侯府各房加起来的还多。
田芝英这才细细打量了顾瑾的打扮和这屋子里的摆设,虽都不打眼,但细看却能发现无一不是精细的,确实不像手头拮据的。
可这永定侯府当真能如此善待她?
第83章 站队
田芝英狐疑,更多的还是不太相信:“妹妹这是……”
“别怪嫂嫂多问一句,妹妹手头的钱财怕不是你那祖母或是叔母给的吧?”
“这些东西,来路可正?”
不怪田芝英担心,实在是怕顾瑾走错了路。姑娘家再有本事,也是长在后宅里的,手里没有本钱,又没长辈帮扶着,哪里能攒下家底呢?
“嫂嫂放心,我手里的东西来路都是正的,只是我也不便与您细说……等再过些日子,您就见分晓了,总是不会错的。”
有什么是比皇帝给的来路更正呢?只现在还没拿到明面上来,不能张扬出去。
“嫂嫂先把东西收着,等过两日您收整好家里,我再带着您在盛京四处转转,多认识几个人,日后各家总是要走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