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35节
皇帝尚在潜邸时,还是恭王妃的皇后在嫁入王府后不到三个月就有了身孕,她满以为会生下嫡长子,却不想德妃与她同时有孕,还瞒下了孕信,直到先帝寿辰那日才因着频频作呕而被发现。
先帝不喜恭王,但乐得有人给他寿宴添喜气,难得大方的赏赐了只是个小小侍妾的德妃,还嘱咐恭王妃尽到主母之职,照顾好后院。
皇后当时投鼠忌器,太多人知道了德妃这一胎,为了自己贤良的名声不敢动她,眼睁睁看着她生下了只大恒王一个月的裕王。
虽然德妃最后因为难产,导致裕王自小就体弱多病,比不得恒王康健,但皇后也一直对这事记恨在心,德妃的日子自然就不好过。
“知不知道的,旁人可分不清楚,德妃妹妹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好了!”
太后不愿意听皇后在这阴阳怪气。
想给自家的孩子讨个彩头不算什么大事,就算是裕王妃和德妃有意为之,太后也乐得给她们这个面子。
“管是什么时候诊出来的?都是哀家的曾孙,哀家都喜欢!”
太后看向皇帝,见他神情淡淡,不免多嘱咐了一句:“皇帝可不要忘了给裕王妃的赏赐,你也是做祖父的人了,见了孩子们还是要多些笑模样,不然呐,小心孙辈也不愿亲近你。”
皇帝颔首,如太后的意思给了赏赐,借口有事要忙便先行离开。
长公主跟了出去,叫住了正要上御撵的皇帝,笑着问:“怎么这么急着走?裕王妃有孕也是喜事,母后是想陛下留下来多说说话的,可怎么看着您却不是太高兴的样子?”
皇帝确实高兴不起来,他现在最忌讳的就是当长辈。
小姑娘将满十六,刚刚长成,正是碧玉年华,自己却已经做了祖父,这年岁上的差距是如何都无法弥补的,叫皇帝深感无力。
素来高高在上的人,难得因为年纪大而生出了些许自卑来。
“如何会不高兴?皇姐寻朕有事?”
姐弟俩没有乘撵,边走边聊。
“也没什么事儿。”长公主道:“昨日本想着与陛下和母后共同守岁,却没寻见陛下身影,陛下昨日是宿在了何处?”
皇帝是在芷汀院陪着顾瑾守的岁,又在朝会前赶回宫来,直到现在还一刻未曾睡过,但他却并不打算与长公主说,只道:“昨日醉酒,便随意宿在了一处殿阁里。”
“还真叫母后给说着了。”长公主觉得有些好笑:“我原还以为陛下是去了哪位娘娘那里,母后却说您冷心冷肺,绝不会在后宫。”
“看来母后想要抱孩子,确实只能指望几位皇子了。”
皇帝:“……”
这倒也未必,能不能再抱一回孙子,还要看那小姑娘肯不肯了。
“皇姐今日是来消遣朕的?”
“我哪敢消遣陛下呢?”长公主叹了口气道:“这不是有负陛下所托,多有愧疚么。”
皇帝却停住脚步,有些诧异:“朕托了皇姐何事?”
“陛下忘了?自然是顾二姑娘的亲事啊。”
她道:“顾二姑娘的亲事是我办砸了,还连累这小姑娘被外人说三道四,我这心里终归是不大舒坦,便打算寻个机会将盛京城里优秀的儿郎们都聚在一起,好好挑一挑,给她找个好郎婿,也好在你这儿交差不是?”
皇帝眸光微闪,只觉长公主有时太将自己的话当回事也不好。
给顾瑾相看?
有过一次便罢了,没必要再继续。
这次是峪阳伯府太过愚蠢,看不出顾瑾的好,但却总有那耳聪目明的……
小姑娘还不曾接受自己的心意,此时若再有旁的选择,定会头也不回的跑掉,这可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她年纪尚小,不必着急。”
皇帝说的面不改色,仿佛没有夹杂任何私心:“既是刚退亲,便叫她先缓缓。”
“也对。”长公主想想也觉得有道理,刚退了亲就急着找下家确实不大好,且她还打探出了一件事。
“陛下有所不知,左谏议大夫李大人的孙儿,也就是贤妃的表弟,对顾二姑娘也有意呢!”
“顾二姑娘退亲后避居皇觉寺,他特意跟着马车送了人家一路。又是个青年才俊,这次春闱也有望上榜,若两家有亲上加亲的打算,没准儿就不用我操心了。”
皇帝:“……”
第59章 扣下帮忙
且不说皇帝的心思此时是如何百转千回,顾瑾如今也并不平静。自她一早醒来看见枕边的玉佩后,便明白了皇帝昨晚来过。
那玉佩是由上好的黄玉雕琢而成,色泽温润,触手光滑细腻,一面刻着的是瑞兽白泽,一面则是雕成了一个璋字。
这玉佩时时挂在帝王的腰间,顾瑾哪怕未曾仔细看过,也还是能一眼认出来。
秋彤对没能拦住人的事情有愧在心:“姑娘,是奴婢无能,请姑娘责罚。”
顾瑾没想过责怪秋彤:“没事的,秋姑姑无需自责,那是陛下,你又怎么拦得住呢?”
昨夜府里的人都在守岁,今日便不用小辈们去请安,顾瑾将玉佩收进了妆匣里,眼不见心不烦。
秋彤看她的表情,稍稍犹豫,但还是道:“其实陛下对姑娘还是很好的,奴婢在宫中当差时,从不见陛下对后宫里哪位娘娘如此用心,娘娘们想见陛下一面都难。”
“但陛下却为了您不顾安危的出了宫,还留在行宫陪您养伤,细心照料,可见姑娘在陛下眼里是不同的。”
“您何不试着接受陛下的心意呢?”
顾瑾也明白皇帝对她的好,皇帝冒险救过她,纵然她举止有冒犯,也不曾计较,外人都说皇帝冷情,可在自己面前却是百般包容。
若说刚得知这份情谊的时候是觉得震惊与荒谬,那现在更多的则是畏缩与逃避。
“秋姑姑,我只是怕……”
怕皇帝只是一时兴起。皇帝从不缺三宫六院,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他只需抬抬手,就有无数的人为他趋之若鹜。
帝王的喜欢能长久么?若因为这份殊遇而迷失了心窍,一头扎进去,待他失了兴趣后是不是就会将自己抛之脑后,沦为日日长倚宫门,等待帝王宠幸的宫妃中的一员?
面对峪阳伯府她还有退亲的余地,可真的入了深宫,成了皇帝的女人,便再无退路了。
顾瑾不喜欢这种生死只系于一人的感觉,所以还是止步于此的好。
只要她守住本心,哪怕皇帝有一天变得淡漠疏离,她也不会多难过。
*
元日之后,盛京中的勋贵们开始了走亲访友。
顾瑾除了永定侯府再无旁的亲眷,杜思思也被杜夫人拘在家里待客,她没什么去处,想了想,还是带着一份谢礼去了长公主府拜见。
长公主最近不怎么得闲,元日在宫中与皇帝闲聊一番过后,不知怎的,皇帝转头就将内侍省的账目通通送来了她府上。
按理说内侍省向来都是交给皇后统管,但皇帝不喜皇后,因而近些年来这宫务大权都是由四妃协理,皇后总督的。
看上去还是皇后专权,实则却只是占了个名头,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四妃。她们各自握有一定的势力,皇后占了名,四妃得了势,相互掣肘,在后宫中也形成了一股微妙的平衡。
长公主虽得皇帝信赖,但却从没插手过宫务,皇帝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叫她都跟着紧张了起来,以为宫里是出了什么大变故,连忙又进宫去问。
却不想皇帝只是一脸淡然道:“四妃能力不足,又各有私心,近些年后宫时有乱象。朕无暇顾及,母后也年纪大了,不好劳烦她,只能请皇姐代劳了。”
让亲姐姐帮忙管着后院,也就只有这位皇帝能干得出来了,长公主很是一言难尽。
她不想接这烫手的山芋,莫说接下后皇后和四妃会如何记恨她,就后宫那一大摊子事儿,她实在不想沾边。
只可惜皇帝的意思已定,任她百般推脱也不退让。
到了最后,长公主只能有气无力的问道:“陛下让我来管,那就管罢!只是要管到何时?您总要给我透个底吧?”
“这皇姐便不必操心了,合适的时候,自会有人来接管。”
皇帝不承认他这是故意的。
长公主还是太闲了些,不然哪里有功夫寻思着给顾瑾相看呢?
未免叫她一时兴起,趁着哪回自己顾不着的时候把小姑娘引荐给别人,皇帝觉得还是叫她忙些比较稳妥。
掌管内侍省,正合适。
……
长公主可不知道顾瑾就是她如今忙忙碌碌的导火索,听见她来拜访,还很高兴的把人请了进来。
她打量了小姑娘一番,道:“寺里还是太过清苦,不过月余,你看着可消瘦了许多。”
顾瑾消瘦是因着受伤耗了气血,补了这么久也还是亏空,却跟清苦沾不上边。
“也罢!跟峪阳伯的事情也算有个了结,你也不必再躲了。本宫前几日还与陛下提过要不要再给你觅桩亲事,陛下的意思是不着急,叫你先缓缓,等过段儿时间再说。”
顾瑾心中一跳。
长公主不知实情,听了皇帝的话不会多想,顾瑾却明白皇帝是为了斩断她其它的念想。
也是,无论皇帝对她感情深浅,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又怎会容许她嫁给别人?
“臣女全听殿下的安排。”
长公主面色疲惫,跟顾瑾说两句话的功夫就靠在了软榻上,由婢女给她捏肩捶腿,还不忘感叹道:“本宫也是个劳苦命,陛下动动嘴皮子就把宫务推到了本宫身上,这可真是……连饮酒作乐的时间都没了,也就见客的时候能歇一歇。”
这也就是随口抱怨一句,但刚一说完,长公主就想起了秋彤。
秋彤就是出身内侍省,在宫中也不是普通的宫女,而是有品阶的女官,打理得一手好账,长公主在内侍省没什么亲信,乍一接手难免就人手紧缺,急需信得过的人帮忙分担,秋彤就不错。
她曾是皇帝心腹,如今也出了宫,跟皇后与四妃都没牵连,用着安心。
“秋彤跟在你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她可教会了你理账?”
顾瑾不知长公主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禀道:“臣女只学了个皮毛,并不算精通。”
“不精通?那就是过手的太少了!”长公主抚掌笑了:“正巧本宫这里有些活,一时半会找不到人帮忙,你和秋彤就留下帮一帮本宫,做的慢些也不要紧,全当是给你练手了。”
顾瑾:“?”
她想要拒绝,但长公主做事雷厉风行,不等她开口就叫人去永定侯府送了信,说是留顾瑾在公主府小住,生生把人扣下了。
第60章 心乱了
顾瑾被扣,莫说她自己没想到,就连皇帝接到消息的时候也是一愣。
“长公主将人留下了?”
先帝不喜恭王,但乐得有人给他寿宴添喜气,难得大方的赏赐了只是个小小侍妾的德妃,还嘱咐恭王妃尽到主母之职,照顾好后院。
皇后当时投鼠忌器,太多人知道了德妃这一胎,为了自己贤良的名声不敢动她,眼睁睁看着她生下了只大恒王一个月的裕王。
虽然德妃最后因为难产,导致裕王自小就体弱多病,比不得恒王康健,但皇后也一直对这事记恨在心,德妃的日子自然就不好过。
“知不知道的,旁人可分不清楚,德妃妹妹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好了!”
太后不愿意听皇后在这阴阳怪气。
想给自家的孩子讨个彩头不算什么大事,就算是裕王妃和德妃有意为之,太后也乐得给她们这个面子。
“管是什么时候诊出来的?都是哀家的曾孙,哀家都喜欢!”
太后看向皇帝,见他神情淡淡,不免多嘱咐了一句:“皇帝可不要忘了给裕王妃的赏赐,你也是做祖父的人了,见了孩子们还是要多些笑模样,不然呐,小心孙辈也不愿亲近你。”
皇帝颔首,如太后的意思给了赏赐,借口有事要忙便先行离开。
长公主跟了出去,叫住了正要上御撵的皇帝,笑着问:“怎么这么急着走?裕王妃有孕也是喜事,母后是想陛下留下来多说说话的,可怎么看着您却不是太高兴的样子?”
皇帝确实高兴不起来,他现在最忌讳的就是当长辈。
小姑娘将满十六,刚刚长成,正是碧玉年华,自己却已经做了祖父,这年岁上的差距是如何都无法弥补的,叫皇帝深感无力。
素来高高在上的人,难得因为年纪大而生出了些许自卑来。
“如何会不高兴?皇姐寻朕有事?”
姐弟俩没有乘撵,边走边聊。
“也没什么事儿。”长公主道:“昨日本想着与陛下和母后共同守岁,却没寻见陛下身影,陛下昨日是宿在了何处?”
皇帝是在芷汀院陪着顾瑾守的岁,又在朝会前赶回宫来,直到现在还一刻未曾睡过,但他却并不打算与长公主说,只道:“昨日醉酒,便随意宿在了一处殿阁里。”
“还真叫母后给说着了。”长公主觉得有些好笑:“我原还以为陛下是去了哪位娘娘那里,母后却说您冷心冷肺,绝不会在后宫。”
“看来母后想要抱孩子,确实只能指望几位皇子了。”
皇帝:“……”
这倒也未必,能不能再抱一回孙子,还要看那小姑娘肯不肯了。
“皇姐今日是来消遣朕的?”
“我哪敢消遣陛下呢?”长公主叹了口气道:“这不是有负陛下所托,多有愧疚么。”
皇帝却停住脚步,有些诧异:“朕托了皇姐何事?”
“陛下忘了?自然是顾二姑娘的亲事啊。”
她道:“顾二姑娘的亲事是我办砸了,还连累这小姑娘被外人说三道四,我这心里终归是不大舒坦,便打算寻个机会将盛京城里优秀的儿郎们都聚在一起,好好挑一挑,给她找个好郎婿,也好在你这儿交差不是?”
皇帝眸光微闪,只觉长公主有时太将自己的话当回事也不好。
给顾瑾相看?
有过一次便罢了,没必要再继续。
这次是峪阳伯府太过愚蠢,看不出顾瑾的好,但却总有那耳聪目明的……
小姑娘还不曾接受自己的心意,此时若再有旁的选择,定会头也不回的跑掉,这可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她年纪尚小,不必着急。”
皇帝说的面不改色,仿佛没有夹杂任何私心:“既是刚退亲,便叫她先缓缓。”
“也对。”长公主想想也觉得有道理,刚退了亲就急着找下家确实不大好,且她还打探出了一件事。
“陛下有所不知,左谏议大夫李大人的孙儿,也就是贤妃的表弟,对顾二姑娘也有意呢!”
“顾二姑娘退亲后避居皇觉寺,他特意跟着马车送了人家一路。又是个青年才俊,这次春闱也有望上榜,若两家有亲上加亲的打算,没准儿就不用我操心了。”
皇帝:“……”
第59章 扣下帮忙
且不说皇帝的心思此时是如何百转千回,顾瑾如今也并不平静。自她一早醒来看见枕边的玉佩后,便明白了皇帝昨晚来过。
那玉佩是由上好的黄玉雕琢而成,色泽温润,触手光滑细腻,一面刻着的是瑞兽白泽,一面则是雕成了一个璋字。
这玉佩时时挂在帝王的腰间,顾瑾哪怕未曾仔细看过,也还是能一眼认出来。
秋彤对没能拦住人的事情有愧在心:“姑娘,是奴婢无能,请姑娘责罚。”
顾瑾没想过责怪秋彤:“没事的,秋姑姑无需自责,那是陛下,你又怎么拦得住呢?”
昨夜府里的人都在守岁,今日便不用小辈们去请安,顾瑾将玉佩收进了妆匣里,眼不见心不烦。
秋彤看她的表情,稍稍犹豫,但还是道:“其实陛下对姑娘还是很好的,奴婢在宫中当差时,从不见陛下对后宫里哪位娘娘如此用心,娘娘们想见陛下一面都难。”
“但陛下却为了您不顾安危的出了宫,还留在行宫陪您养伤,细心照料,可见姑娘在陛下眼里是不同的。”
“您何不试着接受陛下的心意呢?”
顾瑾也明白皇帝对她的好,皇帝冒险救过她,纵然她举止有冒犯,也不曾计较,外人都说皇帝冷情,可在自己面前却是百般包容。
若说刚得知这份情谊的时候是觉得震惊与荒谬,那现在更多的则是畏缩与逃避。
“秋姑姑,我只是怕……”
怕皇帝只是一时兴起。皇帝从不缺三宫六院,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他只需抬抬手,就有无数的人为他趋之若鹜。
帝王的喜欢能长久么?若因为这份殊遇而迷失了心窍,一头扎进去,待他失了兴趣后是不是就会将自己抛之脑后,沦为日日长倚宫门,等待帝王宠幸的宫妃中的一员?
面对峪阳伯府她还有退亲的余地,可真的入了深宫,成了皇帝的女人,便再无退路了。
顾瑾不喜欢这种生死只系于一人的感觉,所以还是止步于此的好。
只要她守住本心,哪怕皇帝有一天变得淡漠疏离,她也不会多难过。
*
元日之后,盛京中的勋贵们开始了走亲访友。
顾瑾除了永定侯府再无旁的亲眷,杜思思也被杜夫人拘在家里待客,她没什么去处,想了想,还是带着一份谢礼去了长公主府拜见。
长公主最近不怎么得闲,元日在宫中与皇帝闲聊一番过后,不知怎的,皇帝转头就将内侍省的账目通通送来了她府上。
按理说内侍省向来都是交给皇后统管,但皇帝不喜皇后,因而近些年来这宫务大权都是由四妃协理,皇后总督的。
看上去还是皇后专权,实则却只是占了个名头,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四妃。她们各自握有一定的势力,皇后占了名,四妃得了势,相互掣肘,在后宫中也形成了一股微妙的平衡。
长公主虽得皇帝信赖,但却从没插手过宫务,皇帝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叫她都跟着紧张了起来,以为宫里是出了什么大变故,连忙又进宫去问。
却不想皇帝只是一脸淡然道:“四妃能力不足,又各有私心,近些年后宫时有乱象。朕无暇顾及,母后也年纪大了,不好劳烦她,只能请皇姐代劳了。”
让亲姐姐帮忙管着后院,也就只有这位皇帝能干得出来了,长公主很是一言难尽。
她不想接这烫手的山芋,莫说接下后皇后和四妃会如何记恨她,就后宫那一大摊子事儿,她实在不想沾边。
只可惜皇帝的意思已定,任她百般推脱也不退让。
到了最后,长公主只能有气无力的问道:“陛下让我来管,那就管罢!只是要管到何时?您总要给我透个底吧?”
“这皇姐便不必操心了,合适的时候,自会有人来接管。”
皇帝不承认他这是故意的。
长公主还是太闲了些,不然哪里有功夫寻思着给顾瑾相看呢?
未免叫她一时兴起,趁着哪回自己顾不着的时候把小姑娘引荐给别人,皇帝觉得还是叫她忙些比较稳妥。
掌管内侍省,正合适。
……
长公主可不知道顾瑾就是她如今忙忙碌碌的导火索,听见她来拜访,还很高兴的把人请了进来。
她打量了小姑娘一番,道:“寺里还是太过清苦,不过月余,你看着可消瘦了许多。”
顾瑾消瘦是因着受伤耗了气血,补了这么久也还是亏空,却跟清苦沾不上边。
“也罢!跟峪阳伯的事情也算有个了结,你也不必再躲了。本宫前几日还与陛下提过要不要再给你觅桩亲事,陛下的意思是不着急,叫你先缓缓,等过段儿时间再说。”
顾瑾心中一跳。
长公主不知实情,听了皇帝的话不会多想,顾瑾却明白皇帝是为了斩断她其它的念想。
也是,无论皇帝对她感情深浅,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又怎会容许她嫁给别人?
“臣女全听殿下的安排。”
长公主面色疲惫,跟顾瑾说两句话的功夫就靠在了软榻上,由婢女给她捏肩捶腿,还不忘感叹道:“本宫也是个劳苦命,陛下动动嘴皮子就把宫务推到了本宫身上,这可真是……连饮酒作乐的时间都没了,也就见客的时候能歇一歇。”
这也就是随口抱怨一句,但刚一说完,长公主就想起了秋彤。
秋彤就是出身内侍省,在宫中也不是普通的宫女,而是有品阶的女官,打理得一手好账,长公主在内侍省没什么亲信,乍一接手难免就人手紧缺,急需信得过的人帮忙分担,秋彤就不错。
她曾是皇帝心腹,如今也出了宫,跟皇后与四妃都没牵连,用着安心。
“秋彤跟在你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她可教会了你理账?”
顾瑾不知长公主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禀道:“臣女只学了个皮毛,并不算精通。”
“不精通?那就是过手的太少了!”长公主抚掌笑了:“正巧本宫这里有些活,一时半会找不到人帮忙,你和秋彤就留下帮一帮本宫,做的慢些也不要紧,全当是给你练手了。”
顾瑾:“?”
她想要拒绝,但长公主做事雷厉风行,不等她开口就叫人去永定侯府送了信,说是留顾瑾在公主府小住,生生把人扣下了。
第60章 心乱了
顾瑾被扣,莫说她自己没想到,就连皇帝接到消息的时候也是一愣。
“长公主将人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