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33节
姑娘家的闺名明晃晃的跃然纸上,那字迹大开大合,笔力遒劲,生生写出不一样的韵味来。顾瑾面色红了又白,手足无措。
“嗯?朕可不轻易教人,你若不认真听,岂不枉费了朕一片苦心?”
皇帝的声音近在耳畔,呼吸间带来轻微的痒意,顾瑾悄悄偏头,窘迫的躲避,却也无处可逃。
“我,我……臣女,臣女不想练了!”
这点儿微弱的抗拒如何能叫万事在握的皇帝放在眼里?
他轻笑出声,语气严肃:“那可不行,朕是个认真严厉的夫子,最忌半途而废,既然要练字,那就要在朕这里出师才成。”
既然你已经起了疑心,那便不能怪朕步步紧逼。
“好姑娘,练字要沉心静气,不可乱了心神,要朕再带着你写一遍么?”
第55章 无法再当长辈
皇帝的变化太过突然,但又似乎有迹可循。
顾瑾被他握着手写了好几个瑾字,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她一直以为皇帝对自己是出于长辈的对晚辈的关怀。
当初是皇帝自认是自己的叔父,也是他叫长公主帮她相看议亲,更是他借着秋猎的机会让自己与刘恒志相识。
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还能作假么?
可若都出乎于真心实意,那又是从什么时候变的呢?
是在她为皇帝所救后?还是她那次太过激动,抱住皇帝痛哭后?
顾瑾怀疑是自己的举动引得了皇帝的误会,毕竟朝野上下谁人不知皇帝冷情,他必不可能会喜欢上自己。
但又该如何解释呢?
“在想什么?”
顾瑾一惊,稍有些犹豫后才道:“臣女只是突然间想起了峪阳伯……陛下和长公主殿下费心为臣女说的亲事,却是臣女福薄,接不住。”
皇帝目光一沉,这小姑娘是个会往人心口上插刀子的。
当初他不曾料到自己会喜欢上个小姑娘,知她与峪阳伯相互看中后虽隐隐有些不悦却也未曾阻拦。
授意过长公主为两人退亲后,他亦觉这小姑娘不适合皇宫,刻意不去打探有关她的消息。
如果顾瑾没有被阴差阳错的绑走,没有险些命悬一线,皇帝自认,或许他真的会放过这小姑娘,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他三番四次想要放走的猎物最终又都回到了嘴边,哪里还有不吞下的道理?
“怎么?后悔退亲了?”皇帝似笑非笑:“若是后悔了,朕大可下一道圣旨,给你们二人赐婚,只是这旨意一旦下了,你今后便只能是刘家妇了。”
顾瑾连忙摇头:“不是的,臣女没有后悔,不敢劳烦陛下。”
她与峪阳伯府如今已经彻底闹掰了,孙氏因为退亲的事情,怕是正对她恨的抓心挠肝,哪能再一脚踩进去?
“臣女只是感念,感念陛下恩情,便是臣女家中的族亲长辈,都不曾为臣女这般操心。”
这话里话外都在示意自己晚辈的身份,皇帝面无表情,并不接她的话。
“陛下?”顾瑾咬了咬牙,还是艰难的问出了口:“您能懂臣女的意思么?”
皇帝当然懂,懂得不能再懂!
可他却只能云淡风轻道:“朕知道。”
“但朕并不打算再养个女儿。”
顾瑾怔住,她猛地回头,皇帝仍旧是弯腰握着她的手,两人鼻尖都险些碰在一起。那一双眼睛正紧紧盯着自己,不似以往看着自己时的温和,而是深不见底,似有一张巨网,要将她紧紧捆住,拖进深渊。
惊恐在心中蔓延,顾瑾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猛地挣脱了皇帝的怀抱,失手打翻了书案上的砚台。
墨水洒在了帝王的常服上,听见异动的林常青连忙进来,看到这场景后又匆匆退了出去。
顾瑾往后退了几步,与皇帝拉开距离。
“陛下这是何意?”
皇帝早料到了她的震惊与抗拒,但他却不愿意再以长辈的身份来关怀她。
若是时日长了,小姑娘的想法根深蒂固,便就再难扭转。
“你心里是如何想的,朕便是何意。”
顾瑾一时间哑口无言。
皇帝轻声安抚着小姑娘:“朕无法再当你的长辈。”
“朕也不会逼迫你,若你有两情相悦之人,朕愿意成全你,不再打扰。只是……好姑娘,你也总该给朕向前迈出一步的机会。”
“……”
顾瑾已经酝酿好了拒绝的话语,此时却被堵了回去,一句都说不出口。
对于李泽,她可以不留余地,但对皇帝……她却心中复杂。
皇帝行事极有章法,更是进退有度,刚刚逼了小姑娘一把,不过须臾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宽和。
“可是字练累了?”
皇帝兀自理了理衣袖,这还是第一次被人泼了墨,他没有恼怒,只轻笑道:“朕这一身墨水倒显狼狈,不好再久留你,你既累了,便先回去歇着吧。”
*
一场风波,似乎就这样轻描淡写的消散了。
皇帝再没有任何过度的举止,所有的关照都一如往常。
只是他越是这般,顾瑾便越没有拒绝的机会。
“后日便是除夕了,你是想留在行宫,还是回永定侯府?”
皇觉寺那边有皇帝拦着,李氏和顾老夫人对顾瑾又不上心,至今竟还没人发现她已不在寺中。只是除夕这种日子,永定侯府的人还是不好将顾瑾丢在外边的,便是做给外人看,也要请她回府。
顾瑾原本是不愿回的,但她现在更不敢面对的是皇帝,巴不得能借着这个由头逃走,可青玉又还在养伤……
“臣女自是该回府的,只是青玉……”
“你那丫鬟自留在这里休养便是,待除夕过后,朕再接你回来。”
“……”
顾瑾被生生拿捏住了,她不想回来,但有青玉在,又不得不回来。
皇帝当晚便比顾瑾先行了一步。
除夕封笔之前还要祭拜祖先,更要准备元日的大朝会,召见蕃国使臣,半点不得清闲。
圣驾回宫的时候,顾瑾没有去送,只远远的看着那一队车马缓缓驶出玉山行宫。
司兰仍留在顾瑾身边伺候,两人此时正躲在庭廊后,见她的神情,没忍住问道:“姑娘既是想送,为何不去送送呢?陛下若见了您,定是高兴的。”
“还是不了。”顾瑾道:“不要见才好。”
皇帝胸怀天下,不可能为了男女之情驻足,时日久了,应就能淡忘吧。
……
除夕当日,顾瑾一清早赶回了永定侯府。一众小辈齐聚福寿堂里,待她请安的时候,盘坐在榻上的顾老夫人瞬时没了好脸色,开口便是责备:“你倒还知道回来!自己惹了祸端,便不管不顾的躲出去,凭白给咱们侯府招了好大一个笑话!”
“你自己不懂事也就罢了!左不过你也是个不服管教的,但咱们永定侯府出了个与人退亲的姑娘,岂不是耽误了你妹妹们的亲事!”
“可怜了珍丫头,就因着你任性妄为,现在亲事还没个着落!”
第56章 顾老夫人的嫌弃
面对顾老夫人的指责,顾瑾并无多大反应,只冷眼看着一屋子的人围上前去关切,四房的钱氏埋怨的瞪了她一眼,道:“瑾丫头,不是四叔母说你,你这次退亲可真是太莽撞了。”
“不过是个怀了身孕的妾室罢了,峪阳伯府也是真心实意的跟你致歉,你这孩子怎么就没点儿容人之量呢?非要将事情做的这般难看!”
李氏倒是反常的帮着顾瑾说了两句话:“好了!四弟妹,你也别埋怨瑾丫头了,这孩子也是受了委屈的,她年纪小,做事冲动些也是正常。”
钱氏暗暗唾弃,深觉李氏惯会装好人,顾瑾不在府里的这些日子,属她骂的最凶,人一回来,倒成了好叔母了,真不知又在打什么算盘!
老夫人骂了顾瑾一顿,也算是把最近憋在心口的气给出了,再开口虽语气仍旧不好,却冷静了几分。
“你既然回府了,便尽快去长公主府和峪阳伯府道歉吧,自己惹出来的祸事,也该要自己担起来。”
长公主府顾瑾是要去的,但让她登峪阳伯府的门?
顾瑾淡淡道:“孙女是该去谢过长公主,但实在不明白祖母为何要我去峪阳伯府?这才退了亲,又上赶着登门,怕是只会惹人笑话吧。”
顾老夫人可不喜欢她的反驳,但她却有自己的打算。
长公主和峪阳伯府,因着已故的驸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断了关系的。虽然长公主公允,这次退亲时表面上是在给永定侯府做主,但没准儿心里不会膈应了他们。
毕竟顾瑾也打了峪阳伯府的脸面不是?
为了避免长公主翻旧账,顾老夫人和李氏左思右想,都觉得冤家宜解不宜结,还是不能真将峪阳伯府得罪了。
李氏好声劝道:“瑾丫头,你也懂事些,峪阳伯与你叔父都是同朝为官,总不好真的结仇,你去道个歉,也就全了咱们两家的面子了,旁人也只会说你懂事识大体呢。”
顾瑾险些被气笑了,懂事识大体?
怕不是都会在背后笑话她没骨气吧?
“还是算了吧。”顾瑾不想掺和:“二叔母有什么打算,我不想管,峪阳伯府,我也不会去就是了。”
“你!”
顾老夫人指着她的手指都气得发颤。
“真是跟你那母亲一样,都上不得台面!她拖累了你父亲,你更是来祸害整个侯府的!”
“滚出去!”她呵斥道:“滚去祠堂!好好给侯府的列祖列宗磕头赎罪!”
顾瑾出来后,等在外面的秋彤立马迎了上来,她有些担忧的看着顾瑾的神色,道:“姑娘没事吧?”
“没事。”顾瑾笑了:“左不过是去跪个家祠,我也许久没去给父亲母亲上炷香了,今日正好一道去了。”
“嗯?朕可不轻易教人,你若不认真听,岂不枉费了朕一片苦心?”
皇帝的声音近在耳畔,呼吸间带来轻微的痒意,顾瑾悄悄偏头,窘迫的躲避,却也无处可逃。
“我,我……臣女,臣女不想练了!”
这点儿微弱的抗拒如何能叫万事在握的皇帝放在眼里?
他轻笑出声,语气严肃:“那可不行,朕是个认真严厉的夫子,最忌半途而废,既然要练字,那就要在朕这里出师才成。”
既然你已经起了疑心,那便不能怪朕步步紧逼。
“好姑娘,练字要沉心静气,不可乱了心神,要朕再带着你写一遍么?”
第55章 无法再当长辈
皇帝的变化太过突然,但又似乎有迹可循。
顾瑾被他握着手写了好几个瑾字,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她一直以为皇帝对自己是出于长辈的对晚辈的关怀。
当初是皇帝自认是自己的叔父,也是他叫长公主帮她相看议亲,更是他借着秋猎的机会让自己与刘恒志相识。
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还能作假么?
可若都出乎于真心实意,那又是从什么时候变的呢?
是在她为皇帝所救后?还是她那次太过激动,抱住皇帝痛哭后?
顾瑾怀疑是自己的举动引得了皇帝的误会,毕竟朝野上下谁人不知皇帝冷情,他必不可能会喜欢上自己。
但又该如何解释呢?
“在想什么?”
顾瑾一惊,稍有些犹豫后才道:“臣女只是突然间想起了峪阳伯……陛下和长公主殿下费心为臣女说的亲事,却是臣女福薄,接不住。”
皇帝目光一沉,这小姑娘是个会往人心口上插刀子的。
当初他不曾料到自己会喜欢上个小姑娘,知她与峪阳伯相互看中后虽隐隐有些不悦却也未曾阻拦。
授意过长公主为两人退亲后,他亦觉这小姑娘不适合皇宫,刻意不去打探有关她的消息。
如果顾瑾没有被阴差阳错的绑走,没有险些命悬一线,皇帝自认,或许他真的会放过这小姑娘,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
他三番四次想要放走的猎物最终又都回到了嘴边,哪里还有不吞下的道理?
“怎么?后悔退亲了?”皇帝似笑非笑:“若是后悔了,朕大可下一道圣旨,给你们二人赐婚,只是这旨意一旦下了,你今后便只能是刘家妇了。”
顾瑾连忙摇头:“不是的,臣女没有后悔,不敢劳烦陛下。”
她与峪阳伯府如今已经彻底闹掰了,孙氏因为退亲的事情,怕是正对她恨的抓心挠肝,哪能再一脚踩进去?
“臣女只是感念,感念陛下恩情,便是臣女家中的族亲长辈,都不曾为臣女这般操心。”
这话里话外都在示意自己晚辈的身份,皇帝面无表情,并不接她的话。
“陛下?”顾瑾咬了咬牙,还是艰难的问出了口:“您能懂臣女的意思么?”
皇帝当然懂,懂得不能再懂!
可他却只能云淡风轻道:“朕知道。”
“但朕并不打算再养个女儿。”
顾瑾怔住,她猛地回头,皇帝仍旧是弯腰握着她的手,两人鼻尖都险些碰在一起。那一双眼睛正紧紧盯着自己,不似以往看着自己时的温和,而是深不见底,似有一张巨网,要将她紧紧捆住,拖进深渊。
惊恐在心中蔓延,顾瑾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猛地挣脱了皇帝的怀抱,失手打翻了书案上的砚台。
墨水洒在了帝王的常服上,听见异动的林常青连忙进来,看到这场景后又匆匆退了出去。
顾瑾往后退了几步,与皇帝拉开距离。
“陛下这是何意?”
皇帝早料到了她的震惊与抗拒,但他却不愿意再以长辈的身份来关怀她。
若是时日长了,小姑娘的想法根深蒂固,便就再难扭转。
“你心里是如何想的,朕便是何意。”
顾瑾一时间哑口无言。
皇帝轻声安抚着小姑娘:“朕无法再当你的长辈。”
“朕也不会逼迫你,若你有两情相悦之人,朕愿意成全你,不再打扰。只是……好姑娘,你也总该给朕向前迈出一步的机会。”
“……”
顾瑾已经酝酿好了拒绝的话语,此时却被堵了回去,一句都说不出口。
对于李泽,她可以不留余地,但对皇帝……她却心中复杂。
皇帝行事极有章法,更是进退有度,刚刚逼了小姑娘一把,不过须臾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宽和。
“可是字练累了?”
皇帝兀自理了理衣袖,这还是第一次被人泼了墨,他没有恼怒,只轻笑道:“朕这一身墨水倒显狼狈,不好再久留你,你既累了,便先回去歇着吧。”
*
一场风波,似乎就这样轻描淡写的消散了。
皇帝再没有任何过度的举止,所有的关照都一如往常。
只是他越是这般,顾瑾便越没有拒绝的机会。
“后日便是除夕了,你是想留在行宫,还是回永定侯府?”
皇觉寺那边有皇帝拦着,李氏和顾老夫人对顾瑾又不上心,至今竟还没人发现她已不在寺中。只是除夕这种日子,永定侯府的人还是不好将顾瑾丢在外边的,便是做给外人看,也要请她回府。
顾瑾原本是不愿回的,但她现在更不敢面对的是皇帝,巴不得能借着这个由头逃走,可青玉又还在养伤……
“臣女自是该回府的,只是青玉……”
“你那丫鬟自留在这里休养便是,待除夕过后,朕再接你回来。”
“……”
顾瑾被生生拿捏住了,她不想回来,但有青玉在,又不得不回来。
皇帝当晚便比顾瑾先行了一步。
除夕封笔之前还要祭拜祖先,更要准备元日的大朝会,召见蕃国使臣,半点不得清闲。
圣驾回宫的时候,顾瑾没有去送,只远远的看着那一队车马缓缓驶出玉山行宫。
司兰仍留在顾瑾身边伺候,两人此时正躲在庭廊后,见她的神情,没忍住问道:“姑娘既是想送,为何不去送送呢?陛下若见了您,定是高兴的。”
“还是不了。”顾瑾道:“不要见才好。”
皇帝胸怀天下,不可能为了男女之情驻足,时日久了,应就能淡忘吧。
……
除夕当日,顾瑾一清早赶回了永定侯府。一众小辈齐聚福寿堂里,待她请安的时候,盘坐在榻上的顾老夫人瞬时没了好脸色,开口便是责备:“你倒还知道回来!自己惹了祸端,便不管不顾的躲出去,凭白给咱们侯府招了好大一个笑话!”
“你自己不懂事也就罢了!左不过你也是个不服管教的,但咱们永定侯府出了个与人退亲的姑娘,岂不是耽误了你妹妹们的亲事!”
“可怜了珍丫头,就因着你任性妄为,现在亲事还没个着落!”
第56章 顾老夫人的嫌弃
面对顾老夫人的指责,顾瑾并无多大反应,只冷眼看着一屋子的人围上前去关切,四房的钱氏埋怨的瞪了她一眼,道:“瑾丫头,不是四叔母说你,你这次退亲可真是太莽撞了。”
“不过是个怀了身孕的妾室罢了,峪阳伯府也是真心实意的跟你致歉,你这孩子怎么就没点儿容人之量呢?非要将事情做的这般难看!”
李氏倒是反常的帮着顾瑾说了两句话:“好了!四弟妹,你也别埋怨瑾丫头了,这孩子也是受了委屈的,她年纪小,做事冲动些也是正常。”
钱氏暗暗唾弃,深觉李氏惯会装好人,顾瑾不在府里的这些日子,属她骂的最凶,人一回来,倒成了好叔母了,真不知又在打什么算盘!
老夫人骂了顾瑾一顿,也算是把最近憋在心口的气给出了,再开口虽语气仍旧不好,却冷静了几分。
“你既然回府了,便尽快去长公主府和峪阳伯府道歉吧,自己惹出来的祸事,也该要自己担起来。”
长公主府顾瑾是要去的,但让她登峪阳伯府的门?
顾瑾淡淡道:“孙女是该去谢过长公主,但实在不明白祖母为何要我去峪阳伯府?这才退了亲,又上赶着登门,怕是只会惹人笑话吧。”
顾老夫人可不喜欢她的反驳,但她却有自己的打算。
长公主和峪阳伯府,因着已故的驸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断了关系的。虽然长公主公允,这次退亲时表面上是在给永定侯府做主,但没准儿心里不会膈应了他们。
毕竟顾瑾也打了峪阳伯府的脸面不是?
为了避免长公主翻旧账,顾老夫人和李氏左思右想,都觉得冤家宜解不宜结,还是不能真将峪阳伯府得罪了。
李氏好声劝道:“瑾丫头,你也懂事些,峪阳伯与你叔父都是同朝为官,总不好真的结仇,你去道个歉,也就全了咱们两家的面子了,旁人也只会说你懂事识大体呢。”
顾瑾险些被气笑了,懂事识大体?
怕不是都会在背后笑话她没骨气吧?
“还是算了吧。”顾瑾不想掺和:“二叔母有什么打算,我不想管,峪阳伯府,我也不会去就是了。”
“你!”
顾老夫人指着她的手指都气得发颤。
“真是跟你那母亲一样,都上不得台面!她拖累了你父亲,你更是来祸害整个侯府的!”
“滚出去!”她呵斥道:“滚去祠堂!好好给侯府的列祖列宗磕头赎罪!”
顾瑾出来后,等在外面的秋彤立马迎了上来,她有些担忧的看着顾瑾的神色,道:“姑娘没事吧?”
“没事。”顾瑾笑了:“左不过是去跪个家祠,我也许久没去给父亲母亲上炷香了,今日正好一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