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31节
“能了。”顾瑾乖乖答道:“吴院判医术高明,臣女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今日是想来给陛下谢恩的。”
皇帝看向顾瑾怀中的食盒,笑问道:“这就是你给朕的谢礼?”
顾瑾小脸一红,她没想着带东西来,是上了轿后司兰塞给她的,若皇帝问起,便说是自己特意给皇帝做的。
“这……这是司兰帮忙准备的汤。”
林常青:“……”
“……”
皇帝气笑了,这也太实诚了些。
“朕对你也算是有救命之恩,你这谢礼也太过敷衍了。”
顾瑾很是不好意思,不用皇帝说,她自己也这么觉得。
“这次是臣女的错,下次臣女一定亲自下厨,以谢陛下。”
皇帝还算满意,总归还有下次,小姑娘当面承诺过,就逃不掉。
“拿过来吧。”
顾瑾一愣,林常青提醒道:“陛下叫姑娘您呢,您这汤不是给陛下带的么?”
顾瑾原以为皇帝不会喝,被林常青这一提醒,这才连忙上前,盛出一碗来捧了过去。
林常青不等吩咐,自作主张搬来一张小凳放在皇帝跟前:“姑娘快请坐吧,您伤刚好,不可久立,小心再累着。”
皇帝横他一眼,却是默许他的做法。
“也给你自己盛一碗吧,陪朕一道用。”
顾瑾坐了下来,刚拿起碗,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药味,愣是半天都没入口。
皇帝见她的神情,问道:“不合你胃口?”
顾瑾也没想到司兰给她的会是药膳,她刚还以为能沾了皇帝的光,换换口味呢。
“不是,只是臣女没想到这竟会是药膳。”
这段时间里,顾瑾吃的都是药膳,虽用料精贵,补益的效果很好,但药就是药,再怎么做也好吃不到哪儿去。一日两日还好,吃得多了都快忘掉正常饭菜的味道了,一咂嘴都是浓浓的酸苦味。
“这汤里加了党参,黄芪,白术,有养心宁神的功效,与你所用的并不相冲。”
哪里是药性相不相冲的问题?实在是味道奇怪,不想喝。
只是看皇帝喝的一脸平静的样子,顾瑾也不敢多矫情,只能矜着鼻子喝了。
她面上的痛苦太明显,皇帝就是想装作看不见都难,有些好笑道:“不喜欢喝就放着,朕又没逼你喝。”
顾瑾也觉得是自己太过娇气,神情有些愧疚:“不是不喜欢,臣女这些天喝的都是药膳,难免有些……”
她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只道:“陛下龙体康健,也需要喝药膳么?”
“对身体好的,喝些也无妨。”
竟真的有人愿意喝?
顾瑾很是敬佩皇帝,不仅勤勉于政事,文才武略俱全,竟连吃食上也如此自律。
“顾二姑娘,陛下哪里是愿意喝?这是怕您担心呢!”
林常青适时插嘴,顾瑾也面露疑惑。
皇帝自恃身份,不能当着小姑娘的面诉苦,但付出了这么多总不能全然不叫她知道,这就是他这个做奴才的该开口的时候了。
“林常青,你真是越发多嘴了!”
这训斥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依着林常青对自家主子的了解,似乎还透着点儿愉悦……
这是给自己搭了个戏台子呢!
林常青故意唉声叹气:“陛下,您便是责罚奴才,奴才也是要说的。”
他越是这般说,顾瑾越是好奇。
“顾二姑娘有所不知,陛下知道您遇险的时候,正好犯了夙疾,头痛难耐,但为了姑娘您,还是直接策马出宫,奔袭了一天一夜才得以及时救下姑娘。”
顾瑾倒吸了口凉气,惊呼一声,目光中的担忧毫不掩饰。她也顾不得规矩体统了,上上下下将皇帝看了好几遍,小心问道:“怎么会这样?陛下现在还头疼么?好些了么?”
皇帝对小姑娘的担忧很是受用,刚想说已经无碍,安抚她一番,林常青却自觉没说够:“哪里好的了呢?”
“您重伤昏迷,又高烧不退,陛下守了您几天几夜,连喂药都不曾假手于人。这转头还要处理朝政,许久都没睡个整觉了,任是铁打的筋骨,也遭不住呐……”
“林常青!”
林常青终于住了嘴,顾瑾却已经氤氲着泪水,皇帝瞪了他一眼道:“你退下!”
该说的都已经说完,林常青深藏功与名的离开了。
响鼓需用重锤,这两人一个未曾开窍,一个又不愿逼迫,好不容易见个面,还守着君臣礼数,再这样下去,怕是顾二姑娘嫁人了都还弄不明白皇帝的心思。
唉!他这个总管太监,就是个操心的命呦!
……
“这有什么好哭的?”顾瑾的眼泪还是止不住留下来了,皇帝没哄过人,一时颇有些手足无措,只好放轻了语调安慰着:“林常青惯爱夸大其词,你看朕现在的样子,可像是有病在身?”
皇帝是真没骗她,这次头疼,多是因为怒极攻心,待找到眼前这小姑娘的时候就已经好了。
只是人的想法大多会先入为主,顾瑾听了林常青的话,再看皇帝时,无论怎么看都觉得他确实面色不好,一副夙疾缠身的模样。
她心中惭愧,猛然跪在地上。
“臣女有愧,陛下万乘之尊,臣女不过一介孤女,怎值得陛下损伤龙体呢?若没有臣女……陛下也不会……”
皇帝怕她压疼了伤口,弯身将人扶起,叹息声中带着些许无奈:“傻姑娘,是朕愿意护着你,你亦无需愧疚。”
“只要你好好的,便是对朕最大的回报了。”
顾瑾心尖仿佛被烫了一下。
“陛下的恩情,臣女没齿难忘。”
顾瑾神情很是认真:“您曾说过,喜欢听臣女读的佛经,臣女愿为陛下效劳。臣女身无长物,也只有这点儿用处罢了,全当是为陛下尽一份孝心,以谢陛下回护之情。”
皇帝愣在原地,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小姑娘说什么?
孝心? !
第53章 玩雪
顾瑾回去后心里还满是不解。
她总觉得离开时皇帝的神情有些古怪。
且此后一连两日,皇帝都不曾再来昭文殿。
她有些忧心,主动过去拜见,却被林常青拦在了门前。
“顾二姑娘,您请先回吧,陛下这两日实在是政务繁忙,怕是腾不出空来召见您。”
林常青走路有些一瘸一拐的,顾瑾关切道:“林大伴,您这是怎么了?”
林常青心说,还不是拜您这小祖宗所赐。
自己尽心尽力给两人搭桥铺路,您却在背后拆台,想要谢陛下,说什么不好,非要说尽孝心?尽孝心哪里轮得到您呦!
皇帝恼羞成怒,火气舍不得对着顾瑾发,自然就落到了他头上。
十板子不多,动手的又都是他手底下的小黄门,皇帝也对这放水的板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皮肉还是疼呀!
“奴才没事,昨儿个不小心摔了一跤。姑娘莫要在这儿等了,您若是有兴致,可在行宫各处走走,或是奴才去请杜姑娘来陪您?”
顾瑾有些失落,想问一问皇帝的情况,但最终还是没开口,默默转身离开了。
司兰见她心情不好,便想着引她出去多走走:“姑娘今日还要去看望青玉么?”
顾瑾已经去看过了青玉,她恢复的也很好,身边也有人伺候着,早就能下地走动了,只是伤了肺,话说多了或是一见冷风就会咳嗽不止,太医说许是要养到春日才能见好。
“不了,让她静养着吧,莫要招惹她了。”
她一去,青玉的嘴巴就停不住,咳嗽的也更厉害,便不敢再去了。
顾瑾又是一阵沉默,但她如何也想不通,还是没忍住开口问道:“司兰,你说陛下是不是生我的气了?”
司兰也觉得奇怪,这两日皇帝还是会派人来询问顾瑾的情况,昭文殿内一切供应也都没变,但人却不露面了,就连顾瑾主动求见也给拒之门外,实在是反常。
“奴婢斗胆,敢问姑娘,您那日去给陛下谢恩,可是还说了什么?”
说了什么?
顾瑾想了想,自己当时心怀感念,一心只想报答君恩,应该也说不出什么惹人不快的话吧?
“我……似是也没说什么,陛下帮我颇多,我只想着怎么报答才好呢。”
她仔细回想,将那日的情景七七八八的描述了一遍。
听着前面司兰还没察觉出什么,直到顾瑾说到最后一句,司兰直接惊住。
她眼神一言难尽,几欲张嘴,却不知该怎么说。
“这,这……姑娘是如何想到要给陛下尽孝的?”
行宫上下,谁人不知眼前这位日后定是宫中贵人?
皇帝虽未明言,但那份关怀照拂如此明显,她都没想过么?
“可是我这话不够妥当?陛下曾言可做我叔父的……是我冒失了。”
顾瑾想了想,也觉得自己似乎有攀附皇室之嫌,皇帝自有皇子公主尽孝,自己虽是故友之女,但说这话确实不大合适。
也是她糊涂了,对陛下起了亲近之意,宣之于口时便失了分寸。
司兰连解释都不知该如何开口才是。
她算看明白了,这顾二姑娘根本没往男女之情上面想,自己要是贸贸然开口,好心办了坏事,没准儿过几天瘸了腿的就变成自己了。
“今日是想来给陛下谢恩的。”
皇帝看向顾瑾怀中的食盒,笑问道:“这就是你给朕的谢礼?”
顾瑾小脸一红,她没想着带东西来,是上了轿后司兰塞给她的,若皇帝问起,便说是自己特意给皇帝做的。
“这……这是司兰帮忙准备的汤。”
林常青:“……”
“……”
皇帝气笑了,这也太实诚了些。
“朕对你也算是有救命之恩,你这谢礼也太过敷衍了。”
顾瑾很是不好意思,不用皇帝说,她自己也这么觉得。
“这次是臣女的错,下次臣女一定亲自下厨,以谢陛下。”
皇帝还算满意,总归还有下次,小姑娘当面承诺过,就逃不掉。
“拿过来吧。”
顾瑾一愣,林常青提醒道:“陛下叫姑娘您呢,您这汤不是给陛下带的么?”
顾瑾原以为皇帝不会喝,被林常青这一提醒,这才连忙上前,盛出一碗来捧了过去。
林常青不等吩咐,自作主张搬来一张小凳放在皇帝跟前:“姑娘快请坐吧,您伤刚好,不可久立,小心再累着。”
皇帝横他一眼,却是默许他的做法。
“也给你自己盛一碗吧,陪朕一道用。”
顾瑾坐了下来,刚拿起碗,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药味,愣是半天都没入口。
皇帝见她的神情,问道:“不合你胃口?”
顾瑾也没想到司兰给她的会是药膳,她刚还以为能沾了皇帝的光,换换口味呢。
“不是,只是臣女没想到这竟会是药膳。”
这段时间里,顾瑾吃的都是药膳,虽用料精贵,补益的效果很好,但药就是药,再怎么做也好吃不到哪儿去。一日两日还好,吃得多了都快忘掉正常饭菜的味道了,一咂嘴都是浓浓的酸苦味。
“这汤里加了党参,黄芪,白术,有养心宁神的功效,与你所用的并不相冲。”
哪里是药性相不相冲的问题?实在是味道奇怪,不想喝。
只是看皇帝喝的一脸平静的样子,顾瑾也不敢多矫情,只能矜着鼻子喝了。
她面上的痛苦太明显,皇帝就是想装作看不见都难,有些好笑道:“不喜欢喝就放着,朕又没逼你喝。”
顾瑾也觉得是自己太过娇气,神情有些愧疚:“不是不喜欢,臣女这些天喝的都是药膳,难免有些……”
她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只道:“陛下龙体康健,也需要喝药膳么?”
“对身体好的,喝些也无妨。”
竟真的有人愿意喝?
顾瑾很是敬佩皇帝,不仅勤勉于政事,文才武略俱全,竟连吃食上也如此自律。
“顾二姑娘,陛下哪里是愿意喝?这是怕您担心呢!”
林常青适时插嘴,顾瑾也面露疑惑。
皇帝自恃身份,不能当着小姑娘的面诉苦,但付出了这么多总不能全然不叫她知道,这就是他这个做奴才的该开口的时候了。
“林常青,你真是越发多嘴了!”
这训斥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依着林常青对自家主子的了解,似乎还透着点儿愉悦……
这是给自己搭了个戏台子呢!
林常青故意唉声叹气:“陛下,您便是责罚奴才,奴才也是要说的。”
他越是这般说,顾瑾越是好奇。
“顾二姑娘有所不知,陛下知道您遇险的时候,正好犯了夙疾,头痛难耐,但为了姑娘您,还是直接策马出宫,奔袭了一天一夜才得以及时救下姑娘。”
顾瑾倒吸了口凉气,惊呼一声,目光中的担忧毫不掩饰。她也顾不得规矩体统了,上上下下将皇帝看了好几遍,小心问道:“怎么会这样?陛下现在还头疼么?好些了么?”
皇帝对小姑娘的担忧很是受用,刚想说已经无碍,安抚她一番,林常青却自觉没说够:“哪里好的了呢?”
“您重伤昏迷,又高烧不退,陛下守了您几天几夜,连喂药都不曾假手于人。这转头还要处理朝政,许久都没睡个整觉了,任是铁打的筋骨,也遭不住呐……”
“林常青!”
林常青终于住了嘴,顾瑾却已经氤氲着泪水,皇帝瞪了他一眼道:“你退下!”
该说的都已经说完,林常青深藏功与名的离开了。
响鼓需用重锤,这两人一个未曾开窍,一个又不愿逼迫,好不容易见个面,还守着君臣礼数,再这样下去,怕是顾二姑娘嫁人了都还弄不明白皇帝的心思。
唉!他这个总管太监,就是个操心的命呦!
……
“这有什么好哭的?”顾瑾的眼泪还是止不住留下来了,皇帝没哄过人,一时颇有些手足无措,只好放轻了语调安慰着:“林常青惯爱夸大其词,你看朕现在的样子,可像是有病在身?”
皇帝是真没骗她,这次头疼,多是因为怒极攻心,待找到眼前这小姑娘的时候就已经好了。
只是人的想法大多会先入为主,顾瑾听了林常青的话,再看皇帝时,无论怎么看都觉得他确实面色不好,一副夙疾缠身的模样。
她心中惭愧,猛然跪在地上。
“臣女有愧,陛下万乘之尊,臣女不过一介孤女,怎值得陛下损伤龙体呢?若没有臣女……陛下也不会……”
皇帝怕她压疼了伤口,弯身将人扶起,叹息声中带着些许无奈:“傻姑娘,是朕愿意护着你,你亦无需愧疚。”
“只要你好好的,便是对朕最大的回报了。”
顾瑾心尖仿佛被烫了一下。
“陛下的恩情,臣女没齿难忘。”
顾瑾神情很是认真:“您曾说过,喜欢听臣女读的佛经,臣女愿为陛下效劳。臣女身无长物,也只有这点儿用处罢了,全当是为陛下尽一份孝心,以谢陛下回护之情。”
皇帝愣在原地,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小姑娘说什么?
孝心? !
第53章 玩雪
顾瑾回去后心里还满是不解。
她总觉得离开时皇帝的神情有些古怪。
且此后一连两日,皇帝都不曾再来昭文殿。
她有些忧心,主动过去拜见,却被林常青拦在了门前。
“顾二姑娘,您请先回吧,陛下这两日实在是政务繁忙,怕是腾不出空来召见您。”
林常青走路有些一瘸一拐的,顾瑾关切道:“林大伴,您这是怎么了?”
林常青心说,还不是拜您这小祖宗所赐。
自己尽心尽力给两人搭桥铺路,您却在背后拆台,想要谢陛下,说什么不好,非要说尽孝心?尽孝心哪里轮得到您呦!
皇帝恼羞成怒,火气舍不得对着顾瑾发,自然就落到了他头上。
十板子不多,动手的又都是他手底下的小黄门,皇帝也对这放水的板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皮肉还是疼呀!
“奴才没事,昨儿个不小心摔了一跤。姑娘莫要在这儿等了,您若是有兴致,可在行宫各处走走,或是奴才去请杜姑娘来陪您?”
顾瑾有些失落,想问一问皇帝的情况,但最终还是没开口,默默转身离开了。
司兰见她心情不好,便想着引她出去多走走:“姑娘今日还要去看望青玉么?”
顾瑾已经去看过了青玉,她恢复的也很好,身边也有人伺候着,早就能下地走动了,只是伤了肺,话说多了或是一见冷风就会咳嗽不止,太医说许是要养到春日才能见好。
“不了,让她静养着吧,莫要招惹她了。”
她一去,青玉的嘴巴就停不住,咳嗽的也更厉害,便不敢再去了。
顾瑾又是一阵沉默,但她如何也想不通,还是没忍住开口问道:“司兰,你说陛下是不是生我的气了?”
司兰也觉得奇怪,这两日皇帝还是会派人来询问顾瑾的情况,昭文殿内一切供应也都没变,但人却不露面了,就连顾瑾主动求见也给拒之门外,实在是反常。
“奴婢斗胆,敢问姑娘,您那日去给陛下谢恩,可是还说了什么?”
说了什么?
顾瑾想了想,自己当时心怀感念,一心只想报答君恩,应该也说不出什么惹人不快的话吧?
“我……似是也没说什么,陛下帮我颇多,我只想着怎么报答才好呢。”
她仔细回想,将那日的情景七七八八的描述了一遍。
听着前面司兰还没察觉出什么,直到顾瑾说到最后一句,司兰直接惊住。
她眼神一言难尽,几欲张嘴,却不知该怎么说。
“这,这……姑娘是如何想到要给陛下尽孝的?”
行宫上下,谁人不知眼前这位日后定是宫中贵人?
皇帝虽未明言,但那份关怀照拂如此明显,她都没想过么?
“可是我这话不够妥当?陛下曾言可做我叔父的……是我冒失了。”
顾瑾想了想,也觉得自己似乎有攀附皇室之嫌,皇帝自有皇子公主尽孝,自己虽是故友之女,但说这话确实不大合适。
也是她糊涂了,对陛下起了亲近之意,宣之于口时便失了分寸。
司兰连解释都不知该如何开口才是。
她算看明白了,这顾二姑娘根本没往男女之情上面想,自己要是贸贸然开口,好心办了坏事,没准儿过几天瘸了腿的就变成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