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24节
“只求顾二姑娘能再给我一个机会。”
“呵!你倒是比你母亲拎的清,只是你打算如何补偿?立时打杀了那贱婢?”
刘恒志面色犹豫,他这几日已经见过莲儿了,虽不喜她的算计,但看着那微微隆起的小腹,想着里面是自己的骨血,终归是生出了不忍,还有几分不清不明的期待。
他这般年纪的同僚,家中都已有儿有女,只他至今还无子嗣,如何能昧着良心说不喜欢呢?
“既下不了狠心,又想求娶,你是哪里来的脸面!”
长公主深知顾瑾不好开口,便把该说的都替她说了:“陛下斥你内闱不修,也当真是没冤了你,行事优柔寡断,牵扯不清,你这样子,又如何当得起大任!”
“本宫既已明言,那这亲事便就是作罢了,再无转圜,滚回你的府上好生反省!”
孙氏大惊失色,如今峪阳伯府的名声都坏了,顾瑾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若这门亲事成不了,待到庶子一生下来,哪里还能找到好人家的姑娘?
孙氏对着顾瑾连连哀求,但顾瑾却始终不为所动,只垂眸盯着裙角,神情漠然。
直到长公主叫人将孙氏和刘恒志请了出去,厅内才算得了清静。
第41章 离府
没了旁人在,顾瑾后退了两步,对着长公主下拜:“臣女谢过殿下,殿下今日回护之恩,臣女没齿难忘。”
“跪下做什么,快起来。”长公主伸出手去扶:“峪阳伯是本宫侄儿,又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只想着他品行不错,却没顾及你二人是否合适。是本宫失察,连带你也受委屈了。”
“殿下言重了,臣女没什么可委屈的。”
“峪阳伯是个好人,臣女明白殿下的良苦用心,会有这结果,也只是阴差阳错罢了。”
长公主见她眉眼平和,似乎真的没有半分不忿,不由道:“其实这亲事也不是非退不可,有本宫出头为你做主,你嫁过去也不会吃亏,说不得峪阳伯还会对你心怀感念,夫妻之间更为和睦。”
“怎么你竟连想都不想,打定主意要退亲呢?”
顾瑾自然明白这道理,刘恒志为人耿直,若真嫁了过去,看着她今日所受的委屈的份上,待自己也绝不会差。
但顾瑾实在是厌烦孙氏,也不喜刘恒志的行事。
刚刚长公主逼问他时,他明明可以作保,待莲儿产子后将人远远送走。一个庶子,顾瑾不是没有容人之量,可刘恒志除了一颗真心,旁的事情全然被孙氏牵着鼻子走。
孙氏在此哭天抹泪他不敢拦,孩子他舍不得。
或许是好人,但可见在后宅是个拿不定主意的。
这要是嫁过去,孙氏整天一哭二闹,背后挑唆,夫妻离心离德不是早晚的事情?
顾瑾心里想着,却不好当着长公主的面说。
“是臣女担不得事,只想安安稳稳的寻个良人,相敬如宾便好。峪阳伯品行才能皆属上佳,日后必定前程锦绣,臣女自觉不堪为配,还是就此放手的好。”
长公主笑笑,对这番话不置可否,但对她能心平气和,不因私人恩怨贬损他人的做法还是很有好感的。
“既然你心意已定,本宫确实不好再劝。你放心,不日峪阳伯府就会奉还庚帖。至于送去永定侯府的聘礼,本宫便做主为你留下五成,算做是峪阳伯府对你的赔偿。”
顾瑾刚想开口,却被长公主给堵住:“你莫要推辞,即便是有因果,女儿家退亲也是有损闺誉的,免不得要遭人闲话,这是你该收下的。”
顾瑾只好应了。
*
顾瑾回府后,李氏便立马知道了退亲的事情,连忙赶来追问:“怎么就退亲了呢?长公主殿下不是要给你和峪阳伯说和么?可是你出言不逊,见罪于殿下?”
李氏一直惦记着这门亲事,在她看来,与峪阳伯府结亲就与攀上长公主无异,就连宫中的贤妃对此也乐见其成,如何能说作罢就作罢?
“你都与长公主说什么了?不行,我这就去备礼,与你一道去公主府请罪!你这糊涂的东西!要真得罪了长公主,咱们这一大家子可都要被你拖累!”
顾瑾任她在芷汀院里闹了一番,趁她去寻老夫人商量对策的时候收拾了东西,带着秋彤和青玉两人上了雇来的马车,朝皇觉寺而去。
“姑娘其实不必出来的,长公主殿下向来周全,也知姑娘在府里的处境,想来定会帮姑娘撑好场面,不叫旁人看轻了您。”
“我知道。”
顾瑾半靠在车窗边,无奈道:“我只是有些不耐烦应付她们,盛京里也有不少等着看热闹的,不如就出来躲个清静。”
两人倒不反对,只要顾瑾能心情舒畅些,在哪里都是一样。
马车晃悠悠的走了一阵,青玉掀开车帘,原是想看看路程,却突然惊呼了起来。
“姑娘,您快来看,那人是不是李家的公子?”
秋彤连忙看去,惊讶道:“李家的公子?二夫人的母家?他这像是在跟着我们。姑娘,可要先停下?”
顾瑾也注意到了他,沉默一瞬道:“不要停,先出了城门再说。”
没想道这麻烦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从不间断。
一路行出了城门三里远,顾瑾才叫停了马车,裹了披风下来。
远远跟着的李泽也下了马,走到顾瑾身前。
自从上次顾瑾表明态度后,李泽也算识趣,并未过分纠缠,再不曾在顾瑾面前出现过。
没想到退亲后第一个跑来的竟是他。
“李家表哥安好,表哥跟了这一路,可是有什么话要说?”
李泽仍旧是往日的模样,只要见了顾瑾,那张斯文俊秀的脸就会微微泛红。
他跟了一路,自以为还算隐秘,不想竟早就被发现了,更是惭愧:“二妹妹安好。我偶然见你出行,身边也没带家丁,便想着从旁护卫。”
实则不然,峪阳伯府的事情刚一闹出来,李泽便整日在永定侯府门前转悠,这才见了顾瑾。
“那就多谢表哥了。听闻表哥乡试中榜,如今已是举人出身了,是我疏忽,还未与表哥道喜呢,如今身旁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贺礼,便也只能跟表哥嘴上贺喜了。”
顾瑾屈膝微微一礼,李泽连忙避开。
“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劳二妹妹惦记了。”
李泽有些愉悦,他本以为顾瑾不会搭理自己,没想到她仍旧如往常一般。
顾瑾也只是看在面子上跟他寒暄两句,见他还在出神傻笑,便道:“表哥还是请回吧,虽知表哥好意,是想护我周全。但这般跟着,叫有心人瞧了去,难免不会惹来闲话,介时对谁都不好。”
李泽也明白,但还是不太放心,尤其是他还有话没说出口。
眼看着顾瑾转身就要上车,李泽吞吞吐吐半天终于开了口:“二妹妹。”
顾瑾清凌凌的眸子看着他,李泽说话不免有些磕巴:“二、二妹妹……你可是与峪阳伯府退亲了?”
说完又觉有些冒失,忙找补道:“我不是有意窥探二妹妹的私事,只是听了些许谣言,怕影响了二妹妹的清誉。”
“二妹妹若是不愿意说,尽可当我没问便是。”
“……”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秘密,早晚要传扬出去,顾瑾坦然道:“确实退了亲。”
第42章 杜思思来访
“那……那二妹妹可是伤心了?这才独自出城来……”
“表哥。”顾瑾道:“表哥过界了。”
李泽脸色煞白,慌乱的张口想要解释什么,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能看着顾瑾上了马车渐渐远去……
*
秋彤来她身边的时日短,顾瑾又不曾提过李泽这个人,原本还琢磨着两人的关系,刚刚听了对话,也明白了个大概。
无非就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
这李泽斯斯文文的,又是举子出身,前途无量,只可惜姓了李,就看自家姑娘与李氏的关系,也没可能结亲。
不过也好,既没有可能,就该拒绝的果断些,男女之间最忌讳拉拉扯扯,纠缠不清。
……
时隔几月,顾瑾没想到自己会再度回到皇觉寺来,她捐了香火钱,住的还是原本的那间客房。
冬日里山上炭火不足,若有香客在这落脚,则需自自行采买炭火,幸而来时带了一些,能够撑上几天。
青玉与秋彤生好火,过了半个多时辰屋内才算暖和了起来,秋彤又去领了斋饭。
“这寺里还是简陋了些,姑娘打算在这里住上多久?”
“先住上小半个月吧,总比在府上清静。”
府里的那帮子人现如今怕是嘴都要气歪了,顾瑾不愿意听她们的数落。
再者,毕竟被退了亲,她适当的躲出来,在外人眼里就是她受了委屈,只会更同情她几分,也会少些不必要的流言蜚语。
青玉却苦着脸,不是不乐意,实在是太清苦了。
主仆三人收拾妥当后便安稳的在寺中住下,侯府那边只在第二日派了个婆子来劝了劝,见顾瑾没有回府的意思,也没强求,大有叫她在这自生自灭的意思。
反而李泽托小厮捎了两回东西给她,里面还夹带了封信。
顾瑾没收也没看,直接让人原样送还回去。
青玉住了几日才发现,同是住在山上,有钱和没钱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如今顾瑾手底下有了铺子,每月都有营收,不用再指望侯府发放的那点儿月例,手头上自然就宽裕了,就算来了山上,也能花钱打点,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她兴冲冲的对着顾瑾道:“无论走到哪,手里有银子才有底气啊!”
以前她们主仆俩过得凄惨,炭要自己担,柴要自己砍,还要没日没夜的做针线补贴穿用。
现在可好,只要给足了银子,什么粗重的活计都可以找人来干。最关键的是,还能叫膳堂变着花样做些好吃的。
同是素斋,也分三六九等呢。
青玉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顾瑾无奈的摇了摇头,深觉青玉像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外面天冷,两人都窝在房里不愿动,斋饭照例还是秋彤去提,只是这回她却是空着手回来的,青玉眨巴着眼睛:“膳堂今儿个没做斋饭么?”
秋彤搓了搓冻僵的手,笑道:“姑娘且看是谁来了。”
话落,杜思思便走了进来,嘴上还不住抱怨道:“这鬼天气,可真冷。刚出门我就后悔了,要不是怕你闲得骨头松了,我才不跑这一趟呢!”
“呵!你倒是比你母亲拎的清,只是你打算如何补偿?立时打杀了那贱婢?”
刘恒志面色犹豫,他这几日已经见过莲儿了,虽不喜她的算计,但看着那微微隆起的小腹,想着里面是自己的骨血,终归是生出了不忍,还有几分不清不明的期待。
他这般年纪的同僚,家中都已有儿有女,只他至今还无子嗣,如何能昧着良心说不喜欢呢?
“既下不了狠心,又想求娶,你是哪里来的脸面!”
长公主深知顾瑾不好开口,便把该说的都替她说了:“陛下斥你内闱不修,也当真是没冤了你,行事优柔寡断,牵扯不清,你这样子,又如何当得起大任!”
“本宫既已明言,那这亲事便就是作罢了,再无转圜,滚回你的府上好生反省!”
孙氏大惊失色,如今峪阳伯府的名声都坏了,顾瑾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若这门亲事成不了,待到庶子一生下来,哪里还能找到好人家的姑娘?
孙氏对着顾瑾连连哀求,但顾瑾却始终不为所动,只垂眸盯着裙角,神情漠然。
直到长公主叫人将孙氏和刘恒志请了出去,厅内才算得了清静。
第41章 离府
没了旁人在,顾瑾后退了两步,对着长公主下拜:“臣女谢过殿下,殿下今日回护之恩,臣女没齿难忘。”
“跪下做什么,快起来。”长公主伸出手去扶:“峪阳伯是本宫侄儿,又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只想着他品行不错,却没顾及你二人是否合适。是本宫失察,连带你也受委屈了。”
“殿下言重了,臣女没什么可委屈的。”
“峪阳伯是个好人,臣女明白殿下的良苦用心,会有这结果,也只是阴差阳错罢了。”
长公主见她眉眼平和,似乎真的没有半分不忿,不由道:“其实这亲事也不是非退不可,有本宫出头为你做主,你嫁过去也不会吃亏,说不得峪阳伯还会对你心怀感念,夫妻之间更为和睦。”
“怎么你竟连想都不想,打定主意要退亲呢?”
顾瑾自然明白这道理,刘恒志为人耿直,若真嫁了过去,看着她今日所受的委屈的份上,待自己也绝不会差。
但顾瑾实在是厌烦孙氏,也不喜刘恒志的行事。
刚刚长公主逼问他时,他明明可以作保,待莲儿产子后将人远远送走。一个庶子,顾瑾不是没有容人之量,可刘恒志除了一颗真心,旁的事情全然被孙氏牵着鼻子走。
孙氏在此哭天抹泪他不敢拦,孩子他舍不得。
或许是好人,但可见在后宅是个拿不定主意的。
这要是嫁过去,孙氏整天一哭二闹,背后挑唆,夫妻离心离德不是早晚的事情?
顾瑾心里想着,却不好当着长公主的面说。
“是臣女担不得事,只想安安稳稳的寻个良人,相敬如宾便好。峪阳伯品行才能皆属上佳,日后必定前程锦绣,臣女自觉不堪为配,还是就此放手的好。”
长公主笑笑,对这番话不置可否,但对她能心平气和,不因私人恩怨贬损他人的做法还是很有好感的。
“既然你心意已定,本宫确实不好再劝。你放心,不日峪阳伯府就会奉还庚帖。至于送去永定侯府的聘礼,本宫便做主为你留下五成,算做是峪阳伯府对你的赔偿。”
顾瑾刚想开口,却被长公主给堵住:“你莫要推辞,即便是有因果,女儿家退亲也是有损闺誉的,免不得要遭人闲话,这是你该收下的。”
顾瑾只好应了。
*
顾瑾回府后,李氏便立马知道了退亲的事情,连忙赶来追问:“怎么就退亲了呢?长公主殿下不是要给你和峪阳伯说和么?可是你出言不逊,见罪于殿下?”
李氏一直惦记着这门亲事,在她看来,与峪阳伯府结亲就与攀上长公主无异,就连宫中的贤妃对此也乐见其成,如何能说作罢就作罢?
“你都与长公主说什么了?不行,我这就去备礼,与你一道去公主府请罪!你这糊涂的东西!要真得罪了长公主,咱们这一大家子可都要被你拖累!”
顾瑾任她在芷汀院里闹了一番,趁她去寻老夫人商量对策的时候收拾了东西,带着秋彤和青玉两人上了雇来的马车,朝皇觉寺而去。
“姑娘其实不必出来的,长公主殿下向来周全,也知姑娘在府里的处境,想来定会帮姑娘撑好场面,不叫旁人看轻了您。”
“我知道。”
顾瑾半靠在车窗边,无奈道:“我只是有些不耐烦应付她们,盛京里也有不少等着看热闹的,不如就出来躲个清静。”
两人倒不反对,只要顾瑾能心情舒畅些,在哪里都是一样。
马车晃悠悠的走了一阵,青玉掀开车帘,原是想看看路程,却突然惊呼了起来。
“姑娘,您快来看,那人是不是李家的公子?”
秋彤连忙看去,惊讶道:“李家的公子?二夫人的母家?他这像是在跟着我们。姑娘,可要先停下?”
顾瑾也注意到了他,沉默一瞬道:“不要停,先出了城门再说。”
没想道这麻烦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从不间断。
一路行出了城门三里远,顾瑾才叫停了马车,裹了披风下来。
远远跟着的李泽也下了马,走到顾瑾身前。
自从上次顾瑾表明态度后,李泽也算识趣,并未过分纠缠,再不曾在顾瑾面前出现过。
没想到退亲后第一个跑来的竟是他。
“李家表哥安好,表哥跟了这一路,可是有什么话要说?”
李泽仍旧是往日的模样,只要见了顾瑾,那张斯文俊秀的脸就会微微泛红。
他跟了一路,自以为还算隐秘,不想竟早就被发现了,更是惭愧:“二妹妹安好。我偶然见你出行,身边也没带家丁,便想着从旁护卫。”
实则不然,峪阳伯府的事情刚一闹出来,李泽便整日在永定侯府门前转悠,这才见了顾瑾。
“那就多谢表哥了。听闻表哥乡试中榜,如今已是举人出身了,是我疏忽,还未与表哥道喜呢,如今身旁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贺礼,便也只能跟表哥嘴上贺喜了。”
顾瑾屈膝微微一礼,李泽连忙避开。
“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劳二妹妹惦记了。”
李泽有些愉悦,他本以为顾瑾不会搭理自己,没想到她仍旧如往常一般。
顾瑾也只是看在面子上跟他寒暄两句,见他还在出神傻笑,便道:“表哥还是请回吧,虽知表哥好意,是想护我周全。但这般跟着,叫有心人瞧了去,难免不会惹来闲话,介时对谁都不好。”
李泽也明白,但还是不太放心,尤其是他还有话没说出口。
眼看着顾瑾转身就要上车,李泽吞吞吐吐半天终于开了口:“二妹妹。”
顾瑾清凌凌的眸子看着他,李泽说话不免有些磕巴:“二、二妹妹……你可是与峪阳伯府退亲了?”
说完又觉有些冒失,忙找补道:“我不是有意窥探二妹妹的私事,只是听了些许谣言,怕影响了二妹妹的清誉。”
“二妹妹若是不愿意说,尽可当我没问便是。”
“……”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秘密,早晚要传扬出去,顾瑾坦然道:“确实退了亲。”
第42章 杜思思来访
“那……那二妹妹可是伤心了?这才独自出城来……”
“表哥。”顾瑾道:“表哥过界了。”
李泽脸色煞白,慌乱的张口想要解释什么,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能看着顾瑾上了马车渐渐远去……
*
秋彤来她身边的时日短,顾瑾又不曾提过李泽这个人,原本还琢磨着两人的关系,刚刚听了对话,也明白了个大概。
无非就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
这李泽斯斯文文的,又是举子出身,前途无量,只可惜姓了李,就看自家姑娘与李氏的关系,也没可能结亲。
不过也好,既没有可能,就该拒绝的果断些,男女之间最忌讳拉拉扯扯,纠缠不清。
……
时隔几月,顾瑾没想到自己会再度回到皇觉寺来,她捐了香火钱,住的还是原本的那间客房。
冬日里山上炭火不足,若有香客在这落脚,则需自自行采买炭火,幸而来时带了一些,能够撑上几天。
青玉与秋彤生好火,过了半个多时辰屋内才算暖和了起来,秋彤又去领了斋饭。
“这寺里还是简陋了些,姑娘打算在这里住上多久?”
“先住上小半个月吧,总比在府上清静。”
府里的那帮子人现如今怕是嘴都要气歪了,顾瑾不愿意听她们的数落。
再者,毕竟被退了亲,她适当的躲出来,在外人眼里就是她受了委屈,只会更同情她几分,也会少些不必要的流言蜚语。
青玉却苦着脸,不是不乐意,实在是太清苦了。
主仆三人收拾妥当后便安稳的在寺中住下,侯府那边只在第二日派了个婆子来劝了劝,见顾瑾没有回府的意思,也没强求,大有叫她在这自生自灭的意思。
反而李泽托小厮捎了两回东西给她,里面还夹带了封信。
顾瑾没收也没看,直接让人原样送还回去。
青玉住了几日才发现,同是住在山上,有钱和没钱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如今顾瑾手底下有了铺子,每月都有营收,不用再指望侯府发放的那点儿月例,手头上自然就宽裕了,就算来了山上,也能花钱打点,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她兴冲冲的对着顾瑾道:“无论走到哪,手里有银子才有底气啊!”
以前她们主仆俩过得凄惨,炭要自己担,柴要自己砍,还要没日没夜的做针线补贴穿用。
现在可好,只要给足了银子,什么粗重的活计都可以找人来干。最关键的是,还能叫膳堂变着花样做些好吃的。
同是素斋,也分三六九等呢。
青玉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顾瑾无奈的摇了摇头,深觉青玉像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外面天冷,两人都窝在房里不愿动,斋饭照例还是秋彤去提,只是这回她却是空着手回来的,青玉眨巴着眼睛:“膳堂今儿个没做斋饭么?”
秋彤搓了搓冻僵的手,笑道:“姑娘且看是谁来了。”
话落,杜思思便走了进来,嘴上还不住抱怨道:“这鬼天气,可真冷。刚出门我就后悔了,要不是怕你闲得骨头松了,我才不跑这一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