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14节
长公主笑出了声:“这面皮可真薄,只是不看清楚了,又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儿的呢?”
顾瑾瓮声瓮气地道:“但凭殿下做主就是。”
……
“且不逗你了。”
长公主调戏够了小姑娘,终于恢复了正形,挥退了两个伺候的男宠。
“本宫认识的正经青年才俊不多,知根知底的就更少了,但是有一个却深觉不错。那人正是本宫驸马的侄儿,如今的峪阳伯。
他是个行伍出身,早几年都在戍边,没顾上亲事,如今已经二十有三了,年纪是比你大了些,但为人老实忠厚,堪为良配。”
峪阳伯刘恒志,长公主驸马的亲侄儿。驸马在宫乱中身死后,皇帝加封其兄长伯爵,可承袭三代。
刘恒志如今已经承袭了爵位,他秉持父志,自幼修习武艺,年纪轻轻便已经去战场走过两遭,虽官职还不算高,但却深受皇帝器重,日后自然前途不可限量。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长公主会想到刘恒志,也是觉得这个有出息的侄儿确实不错。
再者,她也确实有些私心。
当年她与驸马并不相识,乃是由先帝指婚而成,刘家门第不高,但驸马为人不错,两人婚后也恩爱有加,若不是遭遇宫变,或许现在也是对惹人羡艳的眷侣。
只可惜……驸马死了,孩子也胎死腹中。
一国公主自然是没有为男人守寡的道理,长公主虽然没想再嫁,但与刘家的缘分算是断了。
她在朝堂保持中立,虽然刘家子孙每逢年节都会来公主府拜见,她也确实对刘家心有愧疚,但却从不曾因私废公,求皇帝给刘家什么便利。
但皇帝对顾瑾这小姑娘明显有些偏爱,若是刘家能娶到顾瑾,就是顺了皇帝的心,她那侄儿以后的官途或许都能顺畅些。
也算她对得起亡夫了。
“你意下如何?”
第23章 秋猎
顾瑾稍稍想了想,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论起门第,峪阳伯定然是不如侯府高的,但人家连公主都尚过,又哪儿会配不上自己这么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呢?
而且因着长公主的关系,多得是人家愿意和峪阳伯府说亲,归根究底,还是自己高攀了。
“臣女全听殿下的。只是……不知家中叔母是否能同意。”
长公主可没将李氏放在眼里。
“无碍,永定侯府那边若不同意,尽管叫顾李氏来找本宫,本宫倒要看看,她有什么不同意的。”
顾瑾也放下了心来。
“既然你应下了,等哪日本宫便找个由头来叫你们相看一番,若你们二人都觉得合心意,就早些定下亲事,本宫也就能早些和陛下交差了……”
顾瑾羞怯的低下了头,冷静了好一会儿才道:“殿下,臣女此番前来,二叔母还给殿下备了份谢礼,托臣女转交给殿下。”
“哦?拿进来瞧瞧。”
侍女将外面的红珊瑚摆件拿了进来,这是李氏特地搜罗来讨好长公主的,自然不会差,雕件形体恢弘,色彩鲜妍夺目,质地温润,纹理佳美,殊为难得。
上面雕的是双狮戏球,二狮置身飘带之上,双爪抱球,作翻腾状,面目清晰灵动,长鬃飘逸流畅,绣球镂空,内含宝珠,可谓是巧夺天工。
这样的物件,当真是世所罕见。长公主也新奇的赞叹了两声,她本来就爱这些色彩鲜妍的东西,李氏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只可惜,长公主见过太多奇珍异宝,这红珊瑚摆件再难得,也只能叫她多看两眼罢了。
“也算是她费心了,只是本宫是费心费力给你这丫头说亲,你叔母是送过谢礼了,你呢?可备了什么谢礼?”
顾瑾叫秋彤递来了事先备好的一扇桌屏,用紫檀木雕刻而成的边框,中间的扇面是一层薄薄的白纱,上绣的是一幅簪花仕女图,绣面细密,仕女的皮肤细纹刻画的栩栩如生。
最难得的是,这用的技法是双面绣!
“臣女身无长物,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殿下的恩情,便连日连夜赶制了这件桌屏,望长公主不要嫌弃。”
长公主抚摸着仕女图的纹路,不仅没嫌弃这礼物寒酸,反而还一阵讶然。
“这是你亲自绣的?”
“是。”
放在以前,她和青玉就是靠着这些绣品换些花用,手艺都是没日没夜练出来的。
“本宫还真没想到,你竟有这本事,比之宫里锦绣司的绣娘也不差了。要是娶到了你这么贤惠的姑娘,可是便宜本宫那侄儿了。”
*
顾瑾告退后,长公主摆弄了好一会儿那桌屏,伺候她的侍女见她喜欢,便也跟着奉承道:“这顾二姑娘的手可真巧,殿下难得有这般爱不释手的东西,不如奴婢将它放在前殿里?”
长公主却摇了摇头。
“这物件儿本宫可不能收,既然是谢礼,自然要给到正主手里。”
这个正主,自然就是皇帝了,她这弟弟难得做了回好人,总得有点回报不是?
“那殿下的意思是?”
“着人将这桌屏送去陛下那里,再把今日本宫和顾二姑娘的话原样禀报陛下。”
若是皇帝满意峪阳伯这个人选,自然会想个法子安排两个人见面,若不满意,今天便算是白忙活了。
婢女听命下去了,公主府就紧挨着皇宫,长公主又有出入宫门的令牌,不用来回禀报,消息自然很快就能传进去。
不到一个时辰,林常青就将此一五一十的说给了皇帝。
萧泓璋原本正在批阅奏折,手里的朱笔一顿,缓缓放了下来,隐隐似乎有些不满。
“峪阳伯?这人该是有二十余岁了,老了些。”
顾瑾将将才要及笄,峪阳伯虽也算是青年才俊,但比起小姑娘还是年纪大了,有些委屈那小姑娘了。
在皇帝看来,顾瑾的身份品性,都配得上更好的。
“奴才听闻,那峪阳伯今年二十三,是大了些,但也不算大太多。更何况,都说老夫少妻,才最会疼人么?”
“……”
皇帝瞪了他一眼“你懂的倒是多。”
“奴婢一个阉人,哪里懂什么夫妻之事。”林常青眯眼笑着:“奴婢只是觉得,长公主殿下保的媒,总不会太差。”
这毕竟是托给长公主的事情,皇帝虽觉得不般配,但沉思片刻后还是道:“今年的秋猎定在了何时?”
“回陛下,就在下月初八。”
“派人去告诉皇后,今年的秋猎叫上宫妃与各府女眷随行。”
先帝时的秋猎都是有女眷随行的,但皇帝嫌麻烦,继位后就给取消了,如今为了顾瑾,算了破了回例。
“朕记得,帐前擂鼓的将士还没选,就定了峪阳伯吧。”
帐前擂鼓。
每每秋猎之际,皇帝都要当着众将士的面先射出第一箭,而帐前擂鼓就是给皇帝助阵,这个活简单却也出尽了风头,年年都是由皇帝的心腹大将担任。
这就是给峪阳伯和顾二姑娘一个相看的机会呢。
“奴婢这就叫人去峪阳伯府传旨,还有,长公主府送来的那扇桌屏……可是要先放到内库去?”
皇帝叫人拿进来一看,险些被气笑了。
长公主还说是那小丫头特意送给自己的,但看着上面鲜妍明丽的仕女图,俨然就是送给长公主的。
这丫头,也怪没良心的。
……
顾瑾可不知道皇帝心中所想,甚至不知为了自己这一次相看,皇帝还从中行了便利。
从长公主府回来的第二天,她就又收到了那边递来的帖子,李氏眼巴巴的凑了上来,问道:“殿下这回下帖子是为何事?”
那红珊瑚摆件可是很值钱的,本来贤妃那边催的紧,李氏都打算卖了,但想着或许能得长公主的眼,还是咬咬牙给了,银子砸在水里也总要有个回响吧?
顾瑾打开看了一眼,也没有隐瞒:“殿下说今年秋猎陛下准了各府女眷随驾同去,得知侯府也在其列,便欲邀咱们侯府女眷路上同行,我该如何回复?”
“傻丫头,自然是同意了!殿下主动邀请,咱们哪里能不识趣呢?”
李氏大喜,只觉得自己的银子算是没白花。念念叨叨的算着日子,又想起姑娘们的骑装都还没做,只觉忙碌的厉害,步履匆匆的就往回走。
第24章 人比花娇
京都九月,晨起的风中都沾染上了一丝寒气,这一回李氏带的还是顾瑾,顾珍和四房的顾瑶。
听说顾瑶的亲事已经有了眉目,乃是御史中丞的嫡次子,是李氏牵的线,两家已经有了默契,只是碍于上面的两个姐姐还没定下,才往后压着,迟一些再下聘过礼。
顾瑶显然对这桩亲事很满意,待李氏宛如亲母一般,端茶倒水的殷勤伺候着。
李氏的心情却不怎么美妙,那天她急匆匆的从顾瑾的院里离开,回头一想这才发现不对劲。
长公主邀永定侯府女眷同行,帖子怎么也该是递到自己这个当家主母这来,怎么还给了顾瑾呢?
这不是把自己的面子扔地上踩么?偏偏她心里虽然清楚,却还要故作不知的巴结着,谁叫人家是长公主呢?
最关键的是,哪怕长公主那帖子递的她心里难受,但在外,永定侯府还是很风光的。
因为邀约同行,侯府的车驾就跟在了长公主的后面,不说各家的夫人,就连宫妃都要往后靠,很是显眼,谁不羡慕永定侯府命好呢?竟然能入了长公主的眼。
被人无声地羡艳着,叫李氏的腰板都跟着挺直了。
……
皇家围场在嵱山,坐落于南郊,一座座山脉连绵不绝,山林广袤,除了有意放养的鸡兔和野鹿,深处更有猛兽出没。
围猎前会有看守围场的将士提前将周围的猛兽清理一遍,再将猎物驱赶到围猎区域布围,小围里都是没什么攻击性的猎物,大围则稍凶险些,但去的也都是武将。
女眷住在皇室幄帐往东,男子则住在西侧,两边皆有兵将把守,不会冲撞。
到了猎场,顾瑾刚安顿好,李氏便派人来叫了,是要先去给长公主请安,然后再一道去贤妃处觐见。
顾瑾瓮声瓮气地道:“但凭殿下做主就是。”
……
“且不逗你了。”
长公主调戏够了小姑娘,终于恢复了正形,挥退了两个伺候的男宠。
“本宫认识的正经青年才俊不多,知根知底的就更少了,但是有一个却深觉不错。那人正是本宫驸马的侄儿,如今的峪阳伯。
他是个行伍出身,早几年都在戍边,没顾上亲事,如今已经二十有三了,年纪是比你大了些,但为人老实忠厚,堪为良配。”
峪阳伯刘恒志,长公主驸马的亲侄儿。驸马在宫乱中身死后,皇帝加封其兄长伯爵,可承袭三代。
刘恒志如今已经承袭了爵位,他秉持父志,自幼修习武艺,年纪轻轻便已经去战场走过两遭,虽官职还不算高,但却深受皇帝器重,日后自然前途不可限量。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长公主会想到刘恒志,也是觉得这个有出息的侄儿确实不错。
再者,她也确实有些私心。
当年她与驸马并不相识,乃是由先帝指婚而成,刘家门第不高,但驸马为人不错,两人婚后也恩爱有加,若不是遭遇宫变,或许现在也是对惹人羡艳的眷侣。
只可惜……驸马死了,孩子也胎死腹中。
一国公主自然是没有为男人守寡的道理,长公主虽然没想再嫁,但与刘家的缘分算是断了。
她在朝堂保持中立,虽然刘家子孙每逢年节都会来公主府拜见,她也确实对刘家心有愧疚,但却从不曾因私废公,求皇帝给刘家什么便利。
但皇帝对顾瑾这小姑娘明显有些偏爱,若是刘家能娶到顾瑾,就是顺了皇帝的心,她那侄儿以后的官途或许都能顺畅些。
也算她对得起亡夫了。
“你意下如何?”
第23章 秋猎
顾瑾稍稍想了想,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论起门第,峪阳伯定然是不如侯府高的,但人家连公主都尚过,又哪儿会配不上自己这么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呢?
而且因着长公主的关系,多得是人家愿意和峪阳伯府说亲,归根究底,还是自己高攀了。
“臣女全听殿下的。只是……不知家中叔母是否能同意。”
长公主可没将李氏放在眼里。
“无碍,永定侯府那边若不同意,尽管叫顾李氏来找本宫,本宫倒要看看,她有什么不同意的。”
顾瑾也放下了心来。
“既然你应下了,等哪日本宫便找个由头来叫你们相看一番,若你们二人都觉得合心意,就早些定下亲事,本宫也就能早些和陛下交差了……”
顾瑾羞怯的低下了头,冷静了好一会儿才道:“殿下,臣女此番前来,二叔母还给殿下备了份谢礼,托臣女转交给殿下。”
“哦?拿进来瞧瞧。”
侍女将外面的红珊瑚摆件拿了进来,这是李氏特地搜罗来讨好长公主的,自然不会差,雕件形体恢弘,色彩鲜妍夺目,质地温润,纹理佳美,殊为难得。
上面雕的是双狮戏球,二狮置身飘带之上,双爪抱球,作翻腾状,面目清晰灵动,长鬃飘逸流畅,绣球镂空,内含宝珠,可谓是巧夺天工。
这样的物件,当真是世所罕见。长公主也新奇的赞叹了两声,她本来就爱这些色彩鲜妍的东西,李氏这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只可惜,长公主见过太多奇珍异宝,这红珊瑚摆件再难得,也只能叫她多看两眼罢了。
“也算是她费心了,只是本宫是费心费力给你这丫头说亲,你叔母是送过谢礼了,你呢?可备了什么谢礼?”
顾瑾叫秋彤递来了事先备好的一扇桌屏,用紫檀木雕刻而成的边框,中间的扇面是一层薄薄的白纱,上绣的是一幅簪花仕女图,绣面细密,仕女的皮肤细纹刻画的栩栩如生。
最难得的是,这用的技法是双面绣!
“臣女身无长物,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殿下的恩情,便连日连夜赶制了这件桌屏,望长公主不要嫌弃。”
长公主抚摸着仕女图的纹路,不仅没嫌弃这礼物寒酸,反而还一阵讶然。
“这是你亲自绣的?”
“是。”
放在以前,她和青玉就是靠着这些绣品换些花用,手艺都是没日没夜练出来的。
“本宫还真没想到,你竟有这本事,比之宫里锦绣司的绣娘也不差了。要是娶到了你这么贤惠的姑娘,可是便宜本宫那侄儿了。”
*
顾瑾告退后,长公主摆弄了好一会儿那桌屏,伺候她的侍女见她喜欢,便也跟着奉承道:“这顾二姑娘的手可真巧,殿下难得有这般爱不释手的东西,不如奴婢将它放在前殿里?”
长公主却摇了摇头。
“这物件儿本宫可不能收,既然是谢礼,自然要给到正主手里。”
这个正主,自然就是皇帝了,她这弟弟难得做了回好人,总得有点回报不是?
“那殿下的意思是?”
“着人将这桌屏送去陛下那里,再把今日本宫和顾二姑娘的话原样禀报陛下。”
若是皇帝满意峪阳伯这个人选,自然会想个法子安排两个人见面,若不满意,今天便算是白忙活了。
婢女听命下去了,公主府就紧挨着皇宫,长公主又有出入宫门的令牌,不用来回禀报,消息自然很快就能传进去。
不到一个时辰,林常青就将此一五一十的说给了皇帝。
萧泓璋原本正在批阅奏折,手里的朱笔一顿,缓缓放了下来,隐隐似乎有些不满。
“峪阳伯?这人该是有二十余岁了,老了些。”
顾瑾将将才要及笄,峪阳伯虽也算是青年才俊,但比起小姑娘还是年纪大了,有些委屈那小姑娘了。
在皇帝看来,顾瑾的身份品性,都配得上更好的。
“奴才听闻,那峪阳伯今年二十三,是大了些,但也不算大太多。更何况,都说老夫少妻,才最会疼人么?”
“……”
皇帝瞪了他一眼“你懂的倒是多。”
“奴婢一个阉人,哪里懂什么夫妻之事。”林常青眯眼笑着:“奴婢只是觉得,长公主殿下保的媒,总不会太差。”
这毕竟是托给长公主的事情,皇帝虽觉得不般配,但沉思片刻后还是道:“今年的秋猎定在了何时?”
“回陛下,就在下月初八。”
“派人去告诉皇后,今年的秋猎叫上宫妃与各府女眷随行。”
先帝时的秋猎都是有女眷随行的,但皇帝嫌麻烦,继位后就给取消了,如今为了顾瑾,算了破了回例。
“朕记得,帐前擂鼓的将士还没选,就定了峪阳伯吧。”
帐前擂鼓。
每每秋猎之际,皇帝都要当着众将士的面先射出第一箭,而帐前擂鼓就是给皇帝助阵,这个活简单却也出尽了风头,年年都是由皇帝的心腹大将担任。
这就是给峪阳伯和顾二姑娘一个相看的机会呢。
“奴婢这就叫人去峪阳伯府传旨,还有,长公主府送来的那扇桌屏……可是要先放到内库去?”
皇帝叫人拿进来一看,险些被气笑了。
长公主还说是那小丫头特意送给自己的,但看着上面鲜妍明丽的仕女图,俨然就是送给长公主的。
这丫头,也怪没良心的。
……
顾瑾可不知道皇帝心中所想,甚至不知为了自己这一次相看,皇帝还从中行了便利。
从长公主府回来的第二天,她就又收到了那边递来的帖子,李氏眼巴巴的凑了上来,问道:“殿下这回下帖子是为何事?”
那红珊瑚摆件可是很值钱的,本来贤妃那边催的紧,李氏都打算卖了,但想着或许能得长公主的眼,还是咬咬牙给了,银子砸在水里也总要有个回响吧?
顾瑾打开看了一眼,也没有隐瞒:“殿下说今年秋猎陛下准了各府女眷随驾同去,得知侯府也在其列,便欲邀咱们侯府女眷路上同行,我该如何回复?”
“傻丫头,自然是同意了!殿下主动邀请,咱们哪里能不识趣呢?”
李氏大喜,只觉得自己的银子算是没白花。念念叨叨的算着日子,又想起姑娘们的骑装都还没做,只觉忙碌的厉害,步履匆匆的就往回走。
第24章 人比花娇
京都九月,晨起的风中都沾染上了一丝寒气,这一回李氏带的还是顾瑾,顾珍和四房的顾瑶。
听说顾瑶的亲事已经有了眉目,乃是御史中丞的嫡次子,是李氏牵的线,两家已经有了默契,只是碍于上面的两个姐姐还没定下,才往后压着,迟一些再下聘过礼。
顾瑶显然对这桩亲事很满意,待李氏宛如亲母一般,端茶倒水的殷勤伺候着。
李氏的心情却不怎么美妙,那天她急匆匆的从顾瑾的院里离开,回头一想这才发现不对劲。
长公主邀永定侯府女眷同行,帖子怎么也该是递到自己这个当家主母这来,怎么还给了顾瑾呢?
这不是把自己的面子扔地上踩么?偏偏她心里虽然清楚,却还要故作不知的巴结着,谁叫人家是长公主呢?
最关键的是,哪怕长公主那帖子递的她心里难受,但在外,永定侯府还是很风光的。
因为邀约同行,侯府的车驾就跟在了长公主的后面,不说各家的夫人,就连宫妃都要往后靠,很是显眼,谁不羡慕永定侯府命好呢?竟然能入了长公主的眼。
被人无声地羡艳着,叫李氏的腰板都跟着挺直了。
……
皇家围场在嵱山,坐落于南郊,一座座山脉连绵不绝,山林广袤,除了有意放养的鸡兔和野鹿,深处更有猛兽出没。
围猎前会有看守围场的将士提前将周围的猛兽清理一遍,再将猎物驱赶到围猎区域布围,小围里都是没什么攻击性的猎物,大围则稍凶险些,但去的也都是武将。
女眷住在皇室幄帐往东,男子则住在西侧,两边皆有兵将把守,不会冲撞。
到了猎场,顾瑾刚安顿好,李氏便派人来叫了,是要先去给长公主请安,然后再一道去贤妃处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