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12节
  顾元启不在后院,所以了解不多。如今震惊过后,更多的是沉默。
  他清楚的知道李泽心仪的是顾瑾,对顾珍这个表妹不仅没有喜欢,甚至还有些厌烦。
  良久后,顾元启才道:“男女之事,还是要两情相悦才好,阿珍她……李泽对阿珍无意,这强求不得。但你不同,看得出,你不厌恶李泽,他又心悦于你,何不相处试试呢?”
  “大哥哥错了,我对李家表兄,也是无意,强求不得。”
  顾瑾确实不反感李泽,或许李泽是个好人,但李家又会乐见这门亲事么?
  那是李氏的母家,自己要是嫁过去了,李氏便能有千万种法子对付自己,到时候李家是站在她这边,还是贤妃的生母一边?
  顾瑾不想赌,对她来说,输了就是万劫不复。
  李泽纵有千般好,与她也绝无可能。
  更何况……
  顾瑾面上有些发烫。
  皇帝昨日曾托长公主为自己说亲,虽只是口头之语,但顾瑾却知这并非一句虚言。
  有了长公主做倚仗,自己的亲事也就不用完全受李氏掌控。或许,她以后真的能寻到一个举案齐眉的夫君呢?
  终归是豆蔻初成的年纪,哪有少女不怀春呢?
  这一趟出府果然如顾元启所说,没有被李氏发现,而宜惠大长公主送来的婢女也很快就到了。
  只是除了一个婢女外,还有一箱箱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零零散散的,竟然摆满了李氏的院子。
  李氏脸上的笑容僵硬,这赏赐要是给侯府的她自然会高兴,但公主府的人指名道姓的说了给顾瑾,就有些让她心塞了。
  更别提,那长公主的近侍最后还特地拿了个册子,亲自交到了顾瑾的手里。
  “二姑娘,这些赏赐许多都是宫里头的物件,带了司造府的刻印,姑娘留着自己用就好。至于那些绸缎布料,也是上供来的,姑娘好生做些衣裳,就别赏给旁人了。这是礼单,请姑娘收好。”
  顾瑾接过,屈膝道了谢。
  长公主府的人这才对着李氏道:“殿下说了,与二姑娘很是投缘,叫姑娘常去公主府坐坐,侯夫人应当不会不允吧?”
  李氏攥紧了手里的帕子,笑的勉强:“不会,自然是允的,能得长公主殿下的几分眷顾,也是我们阖府的荣幸呢。”
  “夫人能这样想就好,那我就先告退了。”
  李氏亲自将人送出了府,再回头看见顾瑾的时候,动了动唇,似乎想要说什么,却碍于她身后站着个长公主赏下来的奴婢,最终忍了下来。
  “好了,我也有些累了,东西一会儿会有人抬去你院里,你也先回去歇着吧……得了赏赐,也别忘了递个帖子,去给长公主谢恩。”
  ……
  顾瑾带着人回了芷汀院,仔细看了眼面前的人,模样端方,仪态沉静,年纪似乎三十余岁的样子。
  皇帝指派的人,又是宫里出来的,顾瑾可不敢托大。
  “我该如何称呼您呢?”
  那人只端端正正的屈膝行礼道:“奴婢名叫秋彤。”
  这礼数和气度,说是哪家的勋贵夫人都有人信。
  留在自己这,可真是大材小用了,顾瑾心内连连叹息。
  “您看着应是比我年长许多,我便叫您一声秋姑姑可好?”
  “但凭姑娘做主。”
  “我心知,留在我这小院里,是屈就了姑姑。您若是愿意留下,贴身伺候的活都有青玉来做,您只帮着我管一管院子就好。您若不愿留在这儿,那我便去与长公主通禀一声,看看还能不能送您回宫。”
  秋彤倒是笑了:“二姑娘多心了,奴婢既然来了,自然是心甘情愿过来伺候的,您不必这般客气。”
  有了这句话,顾瑾也算安下心来,将礼单递到了秋彤手上道:“既然秋姑姑愿意留下,那日后院子里的一应账目,就都有姑姑来管着吧。”
  秋彤恭敬接过。
  “奴婢自当尽心尽力,且问姑娘一句,姑娘在外可有什么田庄铺子?”
  这……顾瑾有些尴尬,一旁的青玉也不太好意思。
  她们主仆俩除了皇帝和长公主的赏赐,算得上是一穷二白了。
  “说来惭愧,除了贵人的恩赏,并无他物。”
  “那姑娘可曾学过管家理账?”
  这就更不可能了,李氏会教导顾珍,但却不会让她插手。
  “府内庶务多是二叔母在打理……”
  秋彤心里有了底,倒也没觉得奇怪。
  都说不娶丧母女,便是因为没了母亲的女子总会少了教导。
  看着顾瑾就是如此,诗书礼数这些学堂里能学来的还算不差,但论起管家理账,打理庶务这些当家主母必会的东西,欠缺就显现出来了。
  要是不懂这些,日后若有幸遇见个能顶事且宽和的妯娌或许还好,要是不小心落到哪个阴私不断的人家,可就有苦头吃了。
  “且容奴婢多一句嘴,姑娘现下不会这些也没什么,但往后嫁了人,总归是有用的。宜早不宜晚,奴婢在这些事上也算懂些,或可指点姑娘一二,不知姑娘可愿意?”
  “姑娘要是不愿意学,左右奴婢会陪着姑娘,也可随时为姑娘效劳。”
  “……”
  顾瑾总算是明白皇帝为何派了个年长的秋姑姑来了,这不仅是来帮衬自己的,也更是来教导自己的。
  说半句师父也不为过了。
  第20章 放印子钱
  因着秋彤,顾瑾原本清闲的生活一时变得忙碌了起来。
  而主院里的李氏最近却不得安稳。
  先是顾珍有意亲近李泽,却连人都没见到,李府更是没有半点亲上加亲的意思。
  再有就是宫里的贤妃来了消息,叫她送些花销入宫,还嘱咐她跟顾瑾好好相处,能借此攀上长公主是最好的。
  李氏心烦的厉害,在榻上翻来滚去的睡不着,正巧今日顾丛頫歇在了李氏这儿,被身边的动静扰的难以入睡。
  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不由皱眉问道:“大半夜翻来覆去的,你是不想睡了不成?明日我还有朝会,你且消停些!”
  李氏见他也没睡着,索性翻身坐了起来。
  “侯爷,贤妃又递了信出来,让我送些花销入宫。”
  顾丛頫不管帐,昏昏沉沉的也没觉得有什么,银钱而已,要了给就是。
  “那你就准备好送去,这有什么值当心烦的?”
  贤妃要银子也不是第一回两回了,陛下不入后宫,妃嫔们不承宠,也就没有额外的赏赐,光靠宫里的分例,连打点宫人都不够,更别提还要栽培自己的人手。
  处处都要银子,这缺的,自然要靠母家来补贴。
  永定侯府这些年送到贤妃那的银钱更是不计其数。
  “可是……可娘娘这回要的是十万两银子!”
  “十万两?”顾丛頫的瞌睡瞬间没了,瞪大了眼问道:“怎么要这么多?娘娘可说了是为何?”
  侯府家底再殷实,也抗不住这般花费。
  “说是为着五皇子,五皇子入书房开蒙已经两年了,如今到了择师的年纪,娘娘想要为五皇子打点一番,择个名儒大家,总不能比其他的皇子差了。”
  五皇子的事,自然是最紧要的。
  顾丛頫还指望着这个有顾氏血脉的孩子能带着侯府再上一层呢!
  他自知能力不如已故的大哥,这么多年在军中也没什么功绩建树,没法子靠战功来维系侯府的荣光。可他有个正一品妃的女儿,更有个皇子外孙啊!
  只要五皇子能出人头地,不比战场上舍命拼杀得到的更多?
  皇帝春秋鼎盛,就算其他的皇子都成年了又如何?就算中宫有子又如何?储位迟迟不定,保不齐就是皇帝对这几个成年的儿子多有忌惮!
  朝纲独断久了,哪怕是亲子,也不会愿意被分权。
  虽然五皇子现在看起来比上面四个皇子弱势些,但世事无常,没到尘埃落定的一天,谁都料不到结果。
  没见皇帝当初都被放逐边关了,最后还是扳倒了先帝诸子,成功坐上了皇位么?
  可见只要敢争一争,就是有机会的。
  这份野心自五皇子出生那日就有了,如今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顾丛頫沉默良久,还是咬了咬牙问道:“府里可能拿得出来?”
  “咱们这一房名下的田庄铺子挤一挤,能拿出两万两,我再卖些首饰和你书房的字画,也能凑个一万两,侯府公中的账上能挪出四万两来。只是……有三房,四房盯着,不太好动手脚。”
  “那就在账本上改动改动,先挪出来用,三房,四房就算知道了,也没那个胆子跟我作对。”顾丛頫丝毫不犹豫:“剩下的缺口呢?该怎么补?”
  李府就不用想了,那边自来以清流自居,名声和权势有,但银钱上却不足。借不来多少不说,朝着娘家伸手,李氏也没那个脸。
  筹钱的法子有是有,只是李氏有些迟疑。
  “前段儿我倒是听湘王妃提了个挣钱的好法子……侯爷可听说过放印子钱?”
  顾丛頫自然知道,只是本朝律法严明,为官者若是私放印子钱,不仅会罢官丢爵,还要被杖责八十,带枷示众。
  这可不是儿戏。
  他立马拒绝道:“不行!还是想些别的法子吧。”
  “那要如何?总不能变卖祖产吧?不说丢人,动静闹的也大,三房,四房还不把我给生吞活剥了?”
  李氏原本也觉得不妥,但缺银子缺的厉害,难免不会心动。更何况,湘王妃都做了这么久了,不也没事儿么?
  “我倒觉得这事儿还是很有把握的,湘王妃可是皇室宗亲,我跟着她做,挣足了娘娘要的就收手,绝不贪心。真要是有什么事儿,不还有湘王妃在前面挡着么?”
  顾丛頫也有些动摇,毕竟私下放印子钱的也不是没有,他们侯府也不占大头,皇帝就算要惩处,也要抓着主谋不是?
  “那……那你就跟湘王妃试试,但赚足了缺口,一定要立马脱身。当今陛下的脾性,眼里可揉不得沙子,”
  银子的事情解决了,顾丛頫再度躺下,李氏却还是没轻松下来,埋怨道:“也不知顾瑾那丫头做了什么,竟然能得了长公主的青眼,如今算是颠倒过来了,娘娘还特地嘱咐我,叫我想法子去讨好她!”
  长公主给顾瑾送婢女和赏赐的事情,顾丛頫早就知道了,此时也只不悦道:“你这说得是什么话,阿瑾再怎么说也是大哥的女儿,你这个当叔母的,对她好些也是应该的。”
  李氏暗暗翻了个白眼,嘴上说说谁又不会?现在知道是你大哥的女儿了,平时怎么没见你多关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