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价格方面,能尽量低些最好,劳你多帮我们说话。”赵景清多嘴叮嘱一句,他是出钱的人,能少出就少出。
  “一定一定。”孙佑保证道,他当然要帮着买家说话,房子成交了,他才能拿抽成赚钱。
  从牙行离开,去到菜市豆腐坊,和林翠娥袁星一同回小罗湾。
  赵景清和袁牧对视一眼,袁牧将他们打算把豆腐坊买下来的事同林翠娥说明。
  林翠娥第一反应,“你们钱够不够?我和你爹攒了些,不够先拿去用。”
  袁牧道:“我们手里的钱够,马上回款了,手里会更宽裕。”
  “那就成,你们有需要随时开口。”林翠娥不放心叮嘱,目光转向赵景清,“咱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景清哥,我也攒了钱,可以给你们用。”袁星亦道,他帮家里做豆腐卖豆腐,景清哥没让他做白工,来小罗湾后每月一两、二两的给,他娘和二哥不时再给点零用,他可攒了不少钱,已经快十两了。
  “嗯,现在手里钱够用,要是不够了,一定同你们开口。”赵景清心中暖意流淌,娘真的很好,星儿也很好。
  下午,关胜送来签好的五份合约,明儿就能开始送货了。
  赵景清收好合约,盼着关胜能跑更多的生意。
  又添四十框豆腐,明儿上午要做一百八十框豆腐,其中八十五框得赶在季衡来取豆腐前做出来。
  赵景清担心做不完,特意通知徐立秋四人明儿早半个时辰上工。
  他工钱按时发,平日里大方,一月里每人能发两三斤肉。初次提前上工,四人没多言其他,都应了下来。
  次日丑时,小罗湾豆腐坊烛光映照星辉,坊内人影攒动,忙碌起来。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61章
  赵景清忙碌的同时不忘盯着时间。
  一锅锅豆浆煮沸点浆, 凝成豆花,舀出倒入豆腐框中压制,周而复始。做好的豆腐框越摞越高, 八十五框豆腐做好, 时辰已是巳时三刻, 只比季衡平时来取豆腐的时辰早了一刻。
  赶出来了,赵景清松了一口气, 却不敢停歇,只在季衡来取豆腐时,短暂歇息拿起纸笔,将青石镇七户所需的量分别记下。
  待季衡离开,复又恢复忙碌。
  今儿上工早, 但豆腐比之前多了四十框, 下工时间和之前相差无几。
  买院子的事还有得磨, 买下来还得扩建, 添置石磨灶台, 不是一两天能做完的事儿, 赵景清想着,在此之前,只能提早上工时间。
  偶尔提前一次两次尚可, 次数多了可没人愿意, 赵景清寻思着, 可以给他们涨工钱。
  赶在徐立秋四人下工离开前, 赵景清喊住他们, “立秋,你们先别走,我给你们说个事儿。”
  徐立秋将手上沾的豆渣洗干净, 甩掉手上的水,疑惑问:“啥事儿?”
  曹阿叔、田婶子三人围拢过来,看向赵景清。
  “想必你们今儿也发现了,咱们豆腐坊产量增加,按之前的时间上工肯定做不完,我想将上工时间提前半个时辰,丑时上工。”赵景清说到这短暂停顿,只见面前四人面色各异,赵景清紧接着说,“提早上工多算十文每天,你们看这样成不?”
  徐立秋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徐立秋率先表明态度,“我可以。”
  他是个小管事,工钱是一两每月,算下来三十三文一天,只早上工半个时辰,便能多十文一天,他是乐意的。
  “成,我也可以。”田婶子紧接着道,脸上挂着笑,她家里有正值议亲年岁的孩子,能多赚点钱,也能多攒点,手里有钱才有底气。
  曹阿叔亦很快答应下来,新招进来没几天的柳姓夫郞见他们都答应,也跟着应下来。
  赵景清道:“那从今儿开始算,后边都是丑时上工。”
  “好。”
  事儿说完,徐立秋四人下工,陆续走出豆腐坊。
  赵景清呼出一口气,时间已经临近午时,赵景清进厨房将米淘洗蒸上,择菜淘洗。袁牧叉草喂驴,从厨房后门走进来,一起忙活开。
  饭菜做好,张兴载着林翠娥袁星回来,刚好可以开饭。
  吃完饭,赵景清和袁牧便开始商量,豆腐坊要如何改动。
  同孙佑说得是价格合适就买,但两人早已决定将这儿买下,只等见了房主定下价格,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房契。现在商量好修改动,等房契一到手便可以请人动工,少耽误些时间。
  林翠娥等人也参与进来,各抒己见,赵景清都给记下来。
  孙佑的消息来得很快,太阳落山时登门拜访,站在门口道:“主家给答复了,明儿下午末时四刻在牙行见面。”
  “好。”赵景清答应下来,见他满头大汗,招呼他进堂屋喝水歇会儿。
  孙佑摆摆手,“不了,我媳妇还等着我回家吃饭,就不多留了,明儿你们准时来牙行。”
  赵景清颔首,回屋准备银钱。
  取出一张百两和五张十两的银票,赵景清看装钱的木箱子里余下的轻飘飘三张十两银票,以及零散的碎银和铜板,眼不见心不烦,将木箱子合上收好。
  袁牧将六张银票清点一遍,装进赵景清随身的荷包中,先压在枕头下。
  次日下午,赵景清和袁牧提前一盏茶时间抵达牙行。
  他们提前了时间来,对方亦是,孙佑为双方引见。主家姓周,名唤周福,是个富态的中年男人。
  而后双方在牙行茶室坐下来商谈价格。
  周福笑呵呵道:“我这院子搭外边一亩荒地,价格是五十两。上等田十两一亩,中等田四两一亩,下等田一两一亩。算是个公道价,你们这边觉得如何?”
  夫夫对视一眼,赵景清开口道:“院子四十五两,上等田八两一亩,中等田三两一亩。”
  他砍价,犹如铡刀落下,砍得不是一般的狠。
  周福笑僵在脸上,嘴角直抽抽,“不成,我院子大,用的全是好料子……”
  他细数院子的好,上等田的肥沃。
  赵景清道:“你院子大是大,可位置不好,在镇子外……田我们去看了,佃户种了芝麻,咱们收回来要养地……”
  卖方想多卖钱,买方想多省钱,双方寸步不让,你来我往。
  孙佑记得赵景清所托,不时帮忙说几句话。
  最终,商谈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
  院子带外边的荒地,四十七两。上等田八两九钱,中等田三两五钱,下等田一两。算下来拢共是一百一十六两。
  谈好价格,双方去公所过户房契、地契,待全部处理完,已是太阳落山。牙行抽成百分之一,是一两一钱又六十文,买卖双方各承担一半。将各方钱财清点付清,赵景清和袁牧走出牙行。
  钱没用出去之前,赵景清想着要用恁多钱,内心深处是万般不舍得,但花出去后,心中反倒畅快了。
  夫夫二人相视一笑,置办一份家业,虽花了不少钱,倒也值得。
  两人并肩而行走出镇子,赵景清声音里似乎都带着喜悦,“等爹来了,咱们一起下馆子,饱饱口福。”
  “成。”袁牧应声,心里也高兴得紧。
  次日,清晨做豆腐最忙的时间过去,袁牧便去买木头、梁木、瓦片、青石砖等一应材料,找盖房做工的人。
  他办事利索,该买的该定的,一上午便给办完了。
  因着赶时间,袁牧找的人多,一共十人,都是壮年汉子,干活卖力。
  有了人手,豆腐坊外一圈的荒地便开始着手清理,当天下午便清理干净,后边便是夯实地基打承重柱,还有得忙活。
  院内丑时燃灯做豆腐,院外天际见光开始动工。
  赵景清和袁牧最初的想法是,将院墙砸了,囊括更多的土地建院墙。后边集思广益,他们放弃这一想法,院墙砸了重建是项大工程,耗时久花费大,不划算。
  不如外边屋子建好后,在外围上一圈栅栏。
  栅栏这东西虽说防君子不防小人,但值钱的驴关在驴棚,铁锅可以收进院里,外边只有石磨、灶台这些个笨重且不值钱的东西,动点脑子都不会偷上门来。更何况家里还有两条大狗,威慑力极强。
  两人一琢磨,采用这个想法。
  袁牧忙得团团转,丑时起来一起做豆腐,院外动工了便出去监工,跟着一起干活。
  他忙着,赵景清也没闲下来。
  初五,收款的时间,赵景清叫上张兴驾车跟着,先去悦来酒楼对账结款。而后又去食肆对账结款,拢共九家,赵景清一天结了六家。
  次日,余下三家也对账结清。
  赵景清笔账,悦来酒楼七十六两,几家食肆三十七两,拢共一百一十三两。
  一个月的入账,能抵得上他们买房买地的花销,赵景清眉开眼笑。
  隔天,赵景清特意去了趟青石镇,由关胜带路,去上月订货的酒楼、食肆对账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