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周茂之夹起一个吹了吹,一口咬下半个,鲜香浓郁,“好吃!”
  喜欢的吃食得了肯定,赵景清露出笑来。
  周茂之吃下另外半个,夹起一个晾着,趁机开口道:“景清哥,你担心生意做大了入商籍,影响到后辈读书科举,其实没必要恁担心。”
  赵景清直直看向周茂之,神情认真。
  “户籍不是一成不变,你现在是农籍,生意做大了,以做生意为主,归到商籍。同样的,你生意做不好,靠种地维生,户籍会回到农籍。我没有说你生意会不好的意思,只是阐明户籍的流动。而介于中间,有民籍。”周茂之吃下一个馄饨后接着道,“黄家生意做得大,黄宁却能考科举,就因他家是民籍。”
  赵景清疑惑:“民籍?”
  “对,黄家名下有许多土地,不止做生意赚钱,还赚田地收租钱,两者兼顾,半农半商,是以为民籍。他家同时从事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需得同时承担土地税和市税,赋税方面担子更重。”周茂之又吃一个馄饨,“回归农籍或民籍,是商籍子弟入仕的最佳选择。”
  周茂之建议道:“现在入商籍不妨事,小侄儿还没影呢,有小侄儿后再慢慢置办田产转至民籍即可。”
  赵景清全部记下,“我明白了,你快吃,馄饨要凉了。”
  周茂之点点头,埋头吃馄饨。
  三两馄饨二十二个,赵景清吃完稍微有点撑肚子,周茂之连汤都喝完了,赵景清见状忙问:“够吃吗?不够再加。”
  “够了,我吃饱了。”周茂之道。
  赵景清去结账,三两的比上次贵了三文钱,十五文一碗。
  周茂之咋舌,这也忒贵了,下次可不能和景清哥来吃了,等他赚了钱,可以带爹娘来尝尝。
  走出李记面铺,赵景清道:“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景清哥,我自个回去就成。”周茂之忙拒绝,红着脸嘀咕,“我不是小孩子,哪还要又接又送。”
  “成,你自个回去。”赵景清忍不住直笑,十四岁是半大少年郎,没啥不放心的。
  往外面走有一段同路,街旁有点心铺,赵景清去买了四包桃酥,又买了两包绿豆糕。同周茂之分开之际,赵景清分两包桃酥一包绿豆糕给他,“拿回去给许阿叔香香嘴。”
  周茂之不收,赵景清道:“你今儿没回去吃饭,许阿叔肯定着急,你下学拿回去还能哄哄他。”
  周茂之犹豫了会儿,他伸手接过,“谢谢景清哥,我走了。”
  目送周茂之离开,赵景清往相反的方向,去往东市寄存驴车的地方,他到时袁牧还没回来。赵景清坐上车板,心里默算今儿的账,没一会儿便算好了,只等回家数数铜板可能对上。
  赵景清回想周茂之同他说的,十四岁的半大小子,懂得可真多,读书真好。
  大姐和星儿也能读书,赵景清想,要是他娘没去那么早,肯定也让他去读,他也能识文断字。
  能看书,能记账。
  “景清。”
  熟悉的声音传来,赵景清回神,抬头便看见朝他走来的袁牧,高大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回来了?”赵景清露出笑来,待人走近,鼻尖隐隐飘来一股酒味,“你们去喝酒了?”
  他没咋见袁牧喝酒,上次还是除夕年夜饭,他和爹喝了两盅。
  袁牧点头,“喝了一点,没喝多。”
  付钱驾驴车回村,路上,两人将问来的消息一合计,发现易大洪和周茂之说得都差不多。最大的区别在于,周茂之只说了正规渠道流程,而易大洪还说了其他。
  “真入了商籍,可以捐纳监生,寄籍他乡,还能举荐入仕,法子多的是。但兄弟你问,我同你说实话,怕只怕上头朝令夕改,走这些个路子的,被拎出来开刀。”
  “最好的法子是后续转农籍或是民籍。”
  袁牧道:“我现在是这样想的,咱们该做生意就做,能多赚点家底就多赚点,以后有了孩子,再为他筹谋铺路。”
  赵景清也是这样想的,他握住袁牧的手,“好。”
  回到袁家,袁老二不在家,林翠娥说他下地干活去了。
  天气开始转暖,林翠娥得了空,在赶制春衣,她盯着景清瞧了会儿,“景清,我再给你量量尺寸,年前的恐怕不准了。”
  “马上!”赵景清泡上豆子,步子轻快走出厨房。
  跟林翠娥进屋,林翠娥拿出软尺给他量身,“长了些肉看着匀称结实多了,之前干瘦的我都不敢让你干活,看着都害怕。你还能再长长肉,春衣我给你留点余量,免得来年你穿不上。”
  “成。”赵景清笑着应声,现在做新衣没之前那般心情澎湃,但也开心得紧。
  半下午,袁老二下地回来,袁牧将他和景清的决定告诉他。
  袁老二坐在檐下默不作声抽了一杆子烟叶子,“你们决定了就去做,我守着家里一亩三分地,你们要做不下去,也有条退路。”
  袁牧道:“谢谢爹。”
  袁老二:“……”
  袁老二看他一眼,抽一口烟,又不由看向他,奇怪道:“袁大壮,你咋恁客气,不像你啊。”
  袁牧:“……”
  袁牧直瞪他,“都说了不叫大壮,你还叫。”
  大壮显得人憨憨傻傻,还配上他这个头,更是令人糟心。
  袁老二闭上嘴,不发言,也不理会他。
  袁牧起身往屋里钻,景清在屋里数铜板,他得帮忙记账去。
  推门而入,就见景清双目明亮,眼带笑意,直勾勾望着他,袁牧步子微顿,“……咋了?”
  赵景清指腹摩挲着铜板,试探着喊了一声,“袁牧?”
  “嗯?”袁牧掩上门在桌前坐下。
  赵景清又试探着轻轻唤了声,“袁大壮?”
  袁牧:“……”
  “袁大壮!”赵景清笑出声来,这名儿起得真好,适合袁牧。
  袁牧耳朵微动,心里痒酥酥的,同样的名字他爹叫咋恁难听,他夫郎叫就跟小铃铛似的,清脆悦耳。
  “嗯。”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感谢灌溉的营养液~码字动力满满~哈哈哈哈[加油]最后一天啦~依旧求求求求求营养液[可怜][可怜][可怜]
  农籍、民籍、商籍,文里各种百度杂糅出来的[捂脸笑哭]就当是本文设定吧[捂脸笑哭]
  第31章
  赵景清和袁牧说好, 收摊后去找牙人看房子。第二天出发摆摊前,也同林翠娥打了招呼,他们中午不回去吃, 不用等。
  收摊后, 赵景清和袁牧收拾好将豆腐框搬上驴车, 已是临近午时,到饭点了。
  忙了一上午, 肚子早咕噜噜作响。
  袁牧拍拍手上的灰,“走,我带你去吃饭。”
  “吃啥?”赵景清问,不自觉舔了舔嘴唇,目露好奇。
  袁家条件不错, 袁牧还能赚钱, 不时会在镇上打打牙祭, 吃过好吃的不少, 袁牧心里有了选择, 却还是笑着卖关子, “到了就知道了。”
  赵景清不再问,袁牧带路,他就一路跟着, 拐进李记面铺所在那条街, 赵景清看着面铺, 不由担心, 不会是吃馄饨吧, 他昨儿才吃了馄饨。
  但袁牧脚步不停,越过面铺,带他迈进一家小食肆。
  正是吃饭的点, 店里热热闹闹,店小二手里端两盘菜,热腾腾的,他步子飞快,手却很稳,“客官,你们的菜来喽,慢用。”
  上完菜,折身瞧见门口迈进两人,赶紧迎上来,“两位客官,里面有位置,来里边坐。”
  赵景清和袁牧跟随他指引坐下,小二嘴皮子快,顺溜地介绍店里的菜,最后问:“客官你们吃啥?”
  赵景清第一次进食肆,不知道什么好吃,也不知道点什么,不由望向袁牧。
  袁牧推荐道:“他家水煮肉片、小炒肉都不错,你尝尝。”
  赵景清点点头,咋两个都是肉菜,“咱们点一个荤就成。”
  “都试试吧,起早贪黑赚钱就为吃穿住,好不容易来一次,咱们饱个口福。放心,吃得完。”袁牧凑近景清劝道,他可早瞧出来了,景清是个小馋猫。以前没吃过好的,刚到家里吃啥啥香,吃多了就开始挑嘴,虽然没说过,但也能看出偏好,合胃口的能吃两碗饭,不合胃口的就吃一碗饭,最多一碗半。
  赵景清松口,对店小二道:“就要他刚说这两个菜。”
  “好嘞,你们稍等。”店小二应下,转身奔向后厨。
  赵景清的位置刚好能将整个食肆纳入眼中,铺面不大,只能摆下五张桌子,生意却不错,一桌人走了,桌子还没收拾完,就又来了新客。
  袁牧倒一杯水送到景清身前,“喝点水。”
  “嗯。”
  很快,店小二端来一盆水煮肉片,又端来小炒肉和一盆饭。
  水煮肉片是用大海碗装的,上边铺满了肉,布满辣椒,有热油淋过的麻辣鲜香。小炒肉是辣椒炒肉,放了豆豉,有点臭臭的豆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