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谈轻正想着,身后便响起裴折玉的问话,“在看什么?”
谈轻心想就算看见了,裴折玉只跟宁王这个哥哥走得近又不是秘密,宁王在这里裴折玉来看看又有什么?便利落地放下了帘子。
“一个路人。”
他坐了回去,想到自己还有事要忙,捏着拳头说道:“好了,时间紧迫,我们回去忙吧!”
报纸内容其实早已经定下,但谈轻不可能等到再下周再登报,所以他肯定要连夜修改了。
这点裴折玉是知道的,正因为知道所以才想笑。
“好,赶不及可以叫我。”
谈轻眼前一亮,立马点头。
“嗯嗯!”
第98章
北城旧巷被官兵封锁起来,这片荒废已久的破瓦房接连附近的一些人家全都禁止出外,这里大部分人已经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原先这些脏乱的破瓦房是不能再住了。
宁王早已命人收拾出来一片干净的地方,在搭起一处棚户,轻症和重症分开管理治疗。
不过即便如此,这片地方本就十分脏乱,加上疫病症状便是上吐下泻,哪怕是到处都清扫过熏过艾草,也是干净不到哪里去的。
毕竟是天潢贵胄,即便宁王不介意,下面的官员也不会看着他靠近重症的人,宁王带着包袱穿过旧巷回到安排轻症患者的旧院子。
幕僚匆匆上前来,向他禀报他走后这边的一些琐事,“回殿下,方才御医去看过那几个重症垂危的乞丐,吃过新配的药后,他们似乎有所好转,咳血的症状有所减轻,可见隐王先前提出的药引确实有用。那些症状不重的,腹泻症状在慢慢好转。”
早上太医刚到京郊村子时,是照本宣科用了治疗痢疾的方子,但一直到晌午也不见起效,到了这边宁王便让御医们琢磨一下裴折玉提到的那几味药,几个御医商量过,酌情添加药量,先给轻症的患者用上。
宁王出去见裴折玉和谈轻前,服过药的轻症患者已经缓解症状,现在连重症都好转,说明那张名单上至少有一味药引是至关紧要的。
对症了,药才有用。
宁王面露笑意,“如此便好。”
幕僚原本还不相信,觉得裴折玉一个闲散王爷,哪里会知道什么药引,好在宁王坚持要试,几个御医看过单子觉得有些药没必要,但还是听话地试了一下,最后才会有这个好结果,现在还在调整药方剂量。
这才是第一天就这么顺利,幕僚此时无比感激裴折玉这位隐王殿下,“不过殿下,这隐王殿下是怎么知道这些药引能治这病的?”
宁王从不多问裴折玉这些问题,只说道:“七弟少有求人的时候,既然证实这个新的疫病是真的存在,七弟提出的药引本王便信,你也莫管这些了,只要这药能救人就足够了。你也稍微收拾一下,有人送本王一批我们正需要的这些药引子,明日名单就会送到,你到时跟去清点一下。”
幕僚惊喜道:“这个时候,还有人送殿下药材?”
宁王笑问:“猜猜是谁?”
幕僚哪里猜得到,只好随便猜了一个,“不会又是咱们这位真人不露相的隐王殿下吧?”
宁王摇头,“对了一半。是七弟妹,还有庆王府的裴世子,他们家的宝丰商行在京中有一处大药局,七弟妹说过,目前这几味关键药引的存量都给我们留着。你明日过去清点好了,或许过几日能用得上。”
幕僚大惊,“谈……隐王妃?还有裴世子……属下记得他们曾经同为太子伴读,这……”
宁王摆手挥退侍卫,自己拎着包袱回到院子中专门给他收拾出来的简陋房间,闻言瞥了幕僚一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七弟不会骗我,七弟妹也不会,连父皇都极看重的宝丰商行这么大的商行更不会。”
幕僚自知说错话,忙自己打嘴,“属下失言!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殿下,咱们去京郊那村子时,分明也撞见过太子的人,太子应当也知道这疫病的,为何没有禀报皇上?属下并非怀疑隐王妃和裴世子与太子还有什么联系,只是想不通。”
提到太子,宁王面上笑容淡了几分,“没什么想不通的,沧州出事,或许与四弟的人留下的烂摊子,所以瑞王的人也不敢出面。而太子不动声色,或许只是在等事情闹大后再参四弟一本,追求更大利益罢了。”
“本王这些弟弟都是人精,没一个让人省心的。”宁王顿了顿,改口道:“七弟自然不是,比起太子和瑞王、四弟,七弟还是很乖的。”
幕僚提醒道:“隐王殿下是从来不惹事,隐王妃可不是。隐王妃性烈如火,与太子之间的过节满京城都知道了。没想到隐王妃也如此大义,这种时候,贵人都想着囤药获利,他却能说动裴世子给殿下捐药。”
宁王笑道:“不是给本王捐,是给被那些权贵当做棋子的百姓捐。不过七弟妹确实是个有趣又有善心的人。”他说着,顺手打开了放在桌上的包袱,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一沓雪白的棉布口罩,比他们挡脸用的面巾厚实,也更透气,更小巧精致。
看着挺新奇的,宁王拿起一个在脸上比了比,天生笑眼弯了起来,“七弟妹也很细心,这个要比面巾好用多了,你分发下去吧。”
幕僚忙应声,抱着包袱退下。
与此同时,东宫。
太子忙完朝政回到东宫便大发雷霆,摔了不少瓷器,不巧过去送汤的薛侧妃被迁怒骂了一顿,哭着跑了,内侍只得去请谈淇过来。
从两位侧妃进东宫至今已有一段时间,薛侧妃日日上赶着送汤送水,太子殿下仍是不待见。而孙侧妃整日待在宫中不出,前几天还被皇后抓到他与宫女嬉戏被骂了一顿,现在身边都换成了小太监,人也被禁足了,太子全程不管,当他不存在似的。
如今东宫哪个不知道,太子最宠爱的是谈侍君。
即便谈淇如今只是一个小小侍君,可被安排住在太子寝殿边上,日日陪伴夜夜侍寝,这份独宠也不是谁都能有的,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日太子登基,谈侍君哪怕不是贵妃,也是能妥妥坐上妃位嫔位。
谈淇过来前已然听说朝堂的事,沧州瘟疫的事提前被人捅到了皇帝面前,他也没想到。
上辈子明明是在该在几天后北城几乎都被传染时,这件事才闹到皇帝面前的,那时还死了不少人。那个时候的谈淇早就被安排嫁给周景行,也还只是一名小进士的周景行运气不好被安排跟随钦差前往沧州调查。
因为这件事办得好,周景行升了官,谈淇也为此在家独守空闺两个月,才会印象深刻。
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京城人心惶惶,皇帝将这件事交给太子去办,当时的太子妃便是自幼内定的太子妃镇北侯府小公子谈轻,为了这次瘟疫曾经奉命出宫为百姓祈福。
谈淇还记得太子妃当时还来看过他,给他送了不少东西,叮嘱他身体弱小心别被传染。
不知道这位堂兄是不是故意在他面前炫耀太子的宠爱,谈淇只觉得堂兄的嘴脸丑陋,在太子亲自来接太子妃时也是满心嫉恨的。
当时有人欺上瞒下,导致疫情发现得太晚,死了不少百姓,太医院也是琢磨了半个月才研究出药方,而这半个月里京中不少权贵都在囤药,以至于短时间内大量缺药。
最后还是太子妃娘家的国公府和一些官员出资在民间筹调来一批药材才解了燃眉之急,而这件事皇帝记在心里,等疫情平息,几大药局背后的权贵都被皇帝发落了。
这件事里最大的功臣,就是在沧州调查此事的周景行等臣子和筹调药材赈灾的太子党。
这些谈淇记得很清楚,也是他目前为数不多能翻身的机会,他没有国公府那样显赫得力的外祖家,但上辈子太子党也出了力的。
他不相信太子党会连谈轻那个年迈的外公都比不上。
这一世,谈淇进东宫后就跟太子提过这件事,太子调查后发现沧州果然有问题,却没有揭发,而是出资让谈淇找人开始囤药。
太子要的无非是最大的利益,不仅要狠狠打压四皇子,还要借机坐稳他这个储君之位。
可谁能想到京郊的疫病还没有发展到京城里传染更多人,就先被宁王告到皇上面前了?
谈淇心里也纳闷,走到太子书房门前,里头忽然传来砰的一声,瓷器碎片紧跟着飞溅到门槛,谈淇下意识止步,一个激灵回过神。
“太子殿下?”
殿中的太子听见他的声音,才稍微收敛了怒火,摆手让跪了一地的宫人收拾遍地的碎片,便一个箭步走出大殿,面无表情拉着谈淇到了角落里,全程都是阴沉着脸。
他的怒火太明显,伺候谈淇的小太监都不敢跟上。
谈淇也有些无措,他哄了太子三年,进东宫后他才知道,原来太子的性格还是如此反复无常的,尤其是在提到孙俊杰时,他会变得格外暴躁易怒,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了砸东西打人出气的习惯。
谈轻心想就算看见了,裴折玉只跟宁王这个哥哥走得近又不是秘密,宁王在这里裴折玉来看看又有什么?便利落地放下了帘子。
“一个路人。”
他坐了回去,想到自己还有事要忙,捏着拳头说道:“好了,时间紧迫,我们回去忙吧!”
报纸内容其实早已经定下,但谈轻不可能等到再下周再登报,所以他肯定要连夜修改了。
这点裴折玉是知道的,正因为知道所以才想笑。
“好,赶不及可以叫我。”
谈轻眼前一亮,立马点头。
“嗯嗯!”
第98章
北城旧巷被官兵封锁起来,这片荒废已久的破瓦房接连附近的一些人家全都禁止出外,这里大部分人已经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原先这些脏乱的破瓦房是不能再住了。
宁王早已命人收拾出来一片干净的地方,在搭起一处棚户,轻症和重症分开管理治疗。
不过即便如此,这片地方本就十分脏乱,加上疫病症状便是上吐下泻,哪怕是到处都清扫过熏过艾草,也是干净不到哪里去的。
毕竟是天潢贵胄,即便宁王不介意,下面的官员也不会看着他靠近重症的人,宁王带着包袱穿过旧巷回到安排轻症患者的旧院子。
幕僚匆匆上前来,向他禀报他走后这边的一些琐事,“回殿下,方才御医去看过那几个重症垂危的乞丐,吃过新配的药后,他们似乎有所好转,咳血的症状有所减轻,可见隐王先前提出的药引确实有用。那些症状不重的,腹泻症状在慢慢好转。”
早上太医刚到京郊村子时,是照本宣科用了治疗痢疾的方子,但一直到晌午也不见起效,到了这边宁王便让御医们琢磨一下裴折玉提到的那几味药,几个御医商量过,酌情添加药量,先给轻症的患者用上。
宁王出去见裴折玉和谈轻前,服过药的轻症患者已经缓解症状,现在连重症都好转,说明那张名单上至少有一味药引是至关紧要的。
对症了,药才有用。
宁王面露笑意,“如此便好。”
幕僚原本还不相信,觉得裴折玉一个闲散王爷,哪里会知道什么药引,好在宁王坚持要试,几个御医看过单子觉得有些药没必要,但还是听话地试了一下,最后才会有这个好结果,现在还在调整药方剂量。
这才是第一天就这么顺利,幕僚此时无比感激裴折玉这位隐王殿下,“不过殿下,这隐王殿下是怎么知道这些药引能治这病的?”
宁王从不多问裴折玉这些问题,只说道:“七弟少有求人的时候,既然证实这个新的疫病是真的存在,七弟提出的药引本王便信,你也莫管这些了,只要这药能救人就足够了。你也稍微收拾一下,有人送本王一批我们正需要的这些药引子,明日名单就会送到,你到时跟去清点一下。”
幕僚惊喜道:“这个时候,还有人送殿下药材?”
宁王笑问:“猜猜是谁?”
幕僚哪里猜得到,只好随便猜了一个,“不会又是咱们这位真人不露相的隐王殿下吧?”
宁王摇头,“对了一半。是七弟妹,还有庆王府的裴世子,他们家的宝丰商行在京中有一处大药局,七弟妹说过,目前这几味关键药引的存量都给我们留着。你明日过去清点好了,或许过几日能用得上。”
幕僚大惊,“谈……隐王妃?还有裴世子……属下记得他们曾经同为太子伴读,这……”
宁王摆手挥退侍卫,自己拎着包袱回到院子中专门给他收拾出来的简陋房间,闻言瞥了幕僚一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七弟不会骗我,七弟妹也不会,连父皇都极看重的宝丰商行这么大的商行更不会。”
幕僚自知说错话,忙自己打嘴,“属下失言!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殿下,咱们去京郊那村子时,分明也撞见过太子的人,太子应当也知道这疫病的,为何没有禀报皇上?属下并非怀疑隐王妃和裴世子与太子还有什么联系,只是想不通。”
提到太子,宁王面上笑容淡了几分,“没什么想不通的,沧州出事,或许与四弟的人留下的烂摊子,所以瑞王的人也不敢出面。而太子不动声色,或许只是在等事情闹大后再参四弟一本,追求更大利益罢了。”
“本王这些弟弟都是人精,没一个让人省心的。”宁王顿了顿,改口道:“七弟自然不是,比起太子和瑞王、四弟,七弟还是很乖的。”
幕僚提醒道:“隐王殿下是从来不惹事,隐王妃可不是。隐王妃性烈如火,与太子之间的过节满京城都知道了。没想到隐王妃也如此大义,这种时候,贵人都想着囤药获利,他却能说动裴世子给殿下捐药。”
宁王笑道:“不是给本王捐,是给被那些权贵当做棋子的百姓捐。不过七弟妹确实是个有趣又有善心的人。”他说着,顺手打开了放在桌上的包袱,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一沓雪白的棉布口罩,比他们挡脸用的面巾厚实,也更透气,更小巧精致。
看着挺新奇的,宁王拿起一个在脸上比了比,天生笑眼弯了起来,“七弟妹也很细心,这个要比面巾好用多了,你分发下去吧。”
幕僚忙应声,抱着包袱退下。
与此同时,东宫。
太子忙完朝政回到东宫便大发雷霆,摔了不少瓷器,不巧过去送汤的薛侧妃被迁怒骂了一顿,哭着跑了,内侍只得去请谈淇过来。
从两位侧妃进东宫至今已有一段时间,薛侧妃日日上赶着送汤送水,太子殿下仍是不待见。而孙侧妃整日待在宫中不出,前几天还被皇后抓到他与宫女嬉戏被骂了一顿,现在身边都换成了小太监,人也被禁足了,太子全程不管,当他不存在似的。
如今东宫哪个不知道,太子最宠爱的是谈侍君。
即便谈淇如今只是一个小小侍君,可被安排住在太子寝殿边上,日日陪伴夜夜侍寝,这份独宠也不是谁都能有的,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日太子登基,谈侍君哪怕不是贵妃,也是能妥妥坐上妃位嫔位。
谈淇过来前已然听说朝堂的事,沧州瘟疫的事提前被人捅到了皇帝面前,他也没想到。
上辈子明明是在该在几天后北城几乎都被传染时,这件事才闹到皇帝面前的,那时还死了不少人。那个时候的谈淇早就被安排嫁给周景行,也还只是一名小进士的周景行运气不好被安排跟随钦差前往沧州调查。
因为这件事办得好,周景行升了官,谈淇也为此在家独守空闺两个月,才会印象深刻。
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京城人心惶惶,皇帝将这件事交给太子去办,当时的太子妃便是自幼内定的太子妃镇北侯府小公子谈轻,为了这次瘟疫曾经奉命出宫为百姓祈福。
谈淇还记得太子妃当时还来看过他,给他送了不少东西,叮嘱他身体弱小心别被传染。
不知道这位堂兄是不是故意在他面前炫耀太子的宠爱,谈淇只觉得堂兄的嘴脸丑陋,在太子亲自来接太子妃时也是满心嫉恨的。
当时有人欺上瞒下,导致疫情发现得太晚,死了不少百姓,太医院也是琢磨了半个月才研究出药方,而这半个月里京中不少权贵都在囤药,以至于短时间内大量缺药。
最后还是太子妃娘家的国公府和一些官员出资在民间筹调来一批药材才解了燃眉之急,而这件事皇帝记在心里,等疫情平息,几大药局背后的权贵都被皇帝发落了。
这件事里最大的功臣,就是在沧州调查此事的周景行等臣子和筹调药材赈灾的太子党。
这些谈淇记得很清楚,也是他目前为数不多能翻身的机会,他没有国公府那样显赫得力的外祖家,但上辈子太子党也出了力的。
他不相信太子党会连谈轻那个年迈的外公都比不上。
这一世,谈淇进东宫后就跟太子提过这件事,太子调查后发现沧州果然有问题,却没有揭发,而是出资让谈淇找人开始囤药。
太子要的无非是最大的利益,不仅要狠狠打压四皇子,还要借机坐稳他这个储君之位。
可谁能想到京郊的疫病还没有发展到京城里传染更多人,就先被宁王告到皇上面前了?
谈淇心里也纳闷,走到太子书房门前,里头忽然传来砰的一声,瓷器碎片紧跟着飞溅到门槛,谈淇下意识止步,一个激灵回过神。
“太子殿下?”
殿中的太子听见他的声音,才稍微收敛了怒火,摆手让跪了一地的宫人收拾遍地的碎片,便一个箭步走出大殿,面无表情拉着谈淇到了角落里,全程都是阴沉着脸。
他的怒火太明显,伺候谈淇的小太监都不敢跟上。
谈淇也有些无措,他哄了太子三年,进东宫后他才知道,原来太子的性格还是如此反复无常的,尤其是在提到孙俊杰时,他会变得格外暴躁易怒,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了砸东西打人出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