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没想到宋香云却对他说:“阿羽,我们哪天成亲?”
  玄羽愣住,“姐姐要嫁给我?”
  “不然呢,我可不是那种随便的女子,你若是不想……”
  “我当然想!我做梦都在想!”玄羽万分激动,紧紧抱着她亲上她嘴唇,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急切又深重地吻她。
  他学什么都快,不再是初次亲吻时那般青涩懵懂,不过几息的功夫便使得宋香云软了身子。
  她细喘着掩住他的嘴唇,轻声道:“不可再继续了。”
  两人昨夜到现在不知亲了多少回,嘴唇都红艳艳的,一看便知不太对劲。
  玄羽克制地抱住她,声音兴奋到发颤:“姐姐,我这就去请媒人准备聘礼。”
  “不必,咱们简省点罢,趁你大哥还未离开,在府里摆几桌酒席,你我拜过天地就好。”宋香云倒不是很在意这些繁文缛节,若是真在意,昨夜她也不会跟玄羽滚到床上。
  “可这样不会太委屈姐姐么?”
  宋香云笑着摇头:“你整个人都给我了,我还委屈什么?”
  玄羽欢喜至极,眼圈微微发红,紧紧抱住了她。
  -
  一日后,宋香云与玄羽成了亲。
  对相熟的人来说,此事虽然惊讶但却也在意料之中。
  众人只是讶异为何如此突然,难不成是宋香云有了身孕?
  一身红衣满脸喜气的玄羽抬手打断众人探寻的目光,笑道:“我娘子她并未有孕,还请诸位莫要乱猜。”
  有人调侃问:“那你们成亲后是不是就快要有了?”
  玄羽看了眼娇艳欲滴的美娇娘,脸上笑意更浓,“这要看娘子的心意,若是她想我便配合,她若是不愿再生我也不会勉强,我们有婉儿一个也便够了。”
  众人忍不住笑着打趣,说些祝福喜气的吉祥话。
  满院热闹中,偏偏只有一身新衣的婉儿神情略显落寞,她坐在游廊下的栏杆上,看着一脸娇羞的娘亲与浑身喜气的“舅舅”,心情十分复杂。
  她很喜欢玄羽,知道他喜欢娘亲后,她也十分乐于促成他们在一起,可当他们真的成亲后,婉儿又忍不住有点失落——
  娘亲以后会给爹爹生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吧?到时候,她还会像现在这样爱她吗?爹爹会不会也不那么喜欢她了?
  她也不过是八岁大的小姑娘,想着想着便伤心哭了起来。
  宋香云与玄羽拜完堂送入洞房后,她便换了身衣裳出来招待宾客,见女儿一个人坐在远处的栏杆上,似是在哭,她忙过去将人揽在了怀里。
  温声哄了一番后,她才得知小姑娘在想什么,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傻瓜,娘怎么会不喜欢你把你丢下?你舅……你爹爹他也不是这样的人,他对你有多好你也是知道的,以前就总是给你买各种好吃好玩的,还费心给你请夫子,我们在一起后只会更疼你爱你。”
  “且不说会不会有弟弟妹妹,即便有,他们也越不过你去,你永远是娘最爱的女儿。”
  “娘……”婉儿抱着她娇声撒娇。
  身后响起玄羽的笑声:“这是怎么了?”
  宋香云笑道:“婉儿怕你这个新爹爹会欺负我。”
  玄羽忙道:“怎么会!婉儿你是知道我的,我即便欺负自己也不会欺负你娘的!”
  婉儿看了看一脸紧张的爹爹,与宋香云一起噗嗤笑出了声。
  玄羽看着笑靥如花的母女俩,愣愣地挠了挠头,也跟着傻笑起来。
  不远处的玄英目睹了一切,他既为弟弟能够得偿所愿感到开心,又忍不住蹙起眉——
  爱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怎么会让平时挺聪明的人变得这么傻气?
  一想到某一天他也有可能变成弟弟这样,他就不禁打了个寒战。
  好可怕。
  他才不要。
  第61章 启新元,女帝登基
  永定三年,年仅八岁的小皇帝昭告天下,将皇位禅让给辅政长公主赵麒英。
  此旨一出,天下哗然,满朝文武却隐隐有所预料,却都没想到这天来得这么快。
  小皇帝生母出身卑微,没有外祖撑腰,又年小怕事,登基三年,每每上朝都惶恐怯懦,更遑论祭祀天地与历代先祖这样的大事,小皇帝常是紧张得手足无措,闹出了不少笑话。
  可无人敢露出半分不敬,只有在私下里谈及新帝时,众人忍不住叹息。
  如今大周四海升平一派安乐,有这样懦弱胆小的新君暂且还好,可若是哪天边关又烽火再起,届时皇上业已亲政,这样的皇上又能做出怎样的决策?
  相较之下,长公主殿下虽是女子,却与五王爷一道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她先前建立的娘子军,如今的规模亦越来越大,前阵子与萧将军麾下的军队比赛,竟还胜过了男子。
  虽有人说那不过是侥幸得胜,但长公主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去年有两个月五王爷得了场急病,好一阵子未来上朝,军国大事落在殿下一人身上,她照样处理得很好。
  这也破除了先前的谣言——长公主辅政只不过是沾了五王爷的光,她一个女子,懂什么朝堂之事。
  事实是,赵麒英不仅懂,还比先太子做得更好。
  先帝在时,先太子也曾协理治国,但却因疏忽错漏被先帝骂了一顿。
  朝堂上不少官员都认可长公主的辅政能力,可他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她会继承大周的皇位。
  群臣跪了一地,齐声道:“请陛下三思!”
  小皇帝赵修蹙起眉,不耐烦道:“朕心意已决,诸位爱卿勿要多言了。”说罢,他也不管下面大臣难看的脸色,袖子一甩,便搭着太监的手退了朝。
  留下诸位大人面面相觑。
  百官之首的位置上,赵麒英一身紫袍,负手而立,她神色淡淡,与往常并无什么不同。
  在赵修离开后,她让百官起身,照例陈言朝事,之后方散了。
  众人见她神情如此坦荡淡定,五王爷也没说什么,一时间都有些摸不清该如何是好。
  翌日上朝,龙椅上空荡荡的,百官面面相觑,如昨日般将事务报与赵麒英与五王爷听,无人提及昨日皇上宣布禅让一事,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却又有什么东西真切地变了。
  如此过了一个月,镇南大将军周宗璋与忠敏公符勉齐齐上奏:“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既已禅位于您,您还是早日登基为好。”
  他两人言明后,禁军统领萧峤亦跪下道:“请殿下早日登基。”
  五王爷虽未说话,但躬身揖手立在一旁,态度已然明了。
  其余大臣静默须臾,一片窸窣响动后,亦跪了下来,齐声道:“请殿下早日登基。”
  赵麒英睃巡一周,微笑抬手:“诸爱卿起身罢,登基一事,还请钦天监依据天象历法择一良日。”
  “臣遵旨。”
  十日后,赵麒英祭祀天地宗社,身穿明黄衮服,头戴冕旒,在太和殿上升座,接受百官朝贺,她从五皇叔手中接过传国玉玺,颁布登基诏书,宣年号为启和,大赦天下。
  彼时,沈鲤等人已在京城落脚一年多。
  两年前,赵麒英将周宗璋调回京城兼任兵部尚书,负责京城驻军的训练、调度与防御部署。
  沈鲤带着女儿随他一同进京,李素莲和孙嬷嬷初时不愿过来,嫌远又觉京城人生地不熟,不如在南溟自在。
  周宗璋也未勉强,只是三个月后两个老姊妹同时染上风寒,看了许久也不见好,沈鲤放心不下,亲自回来将她们接去了京城,赵麒英得知后,派了太医前来诊治,这才渐渐好了。
  来都来了,两人也想念岫姐儿想得紧,便留在了京城。
  宋香云与玄羽留在南溟打理商队,两人自成亲后便腻在一起,不曾分离一日,玄英如今已是中郎将,亦想让弟弟也到京城来,有周将军与他在,玄羽想混个一官半职轻而易举,可他却执拗不从。
  “哥,当官儿有什么意思?我和娘子整天开开心心,比神仙还快活不好么?”
  他语气中满是嘚瑟与炫耀,听得玄英一阵牙酸,之后便也不再提此事。
  人各有志,只要他过得开心就好。
  大周朝出了一个女帝,此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老百姓惊奇感慨疑惑,却不敢出言不逊——之前有人喝醉酒嘲笑当今圣上,说她一个妇道人家懂个屁,便被暗处的官兵给捉了去。
  这人挨了二十军棍,在牢里抄写一遍《楞严经》,这是讲修行与证悟的经书,全本六万两千余字,他身上本就有伤,难以安眠,抄得更慢,等出来后,人都快瘦没了,眼底乌青一片,似僵尸般有气无力。
  因这惩罚的法子太过奇特,很快此事便传遍了大江南北,再有对女子称帝不满的人,也不敢再当众说什么,而私下里所说的话,即便传到赵麒英耳朵里她也不会在意。
  她当皇帝不是为了得到这些人的同意,她是想有权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