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那日松闲适放松地靠在椅背上,定定地看着朝鲁:“不必担心。其实……孟克与我们是站在一起
  的。”
  朝鲁万分震惊,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从右谷蠡王部突然冒出一个大台吉后,骨都侯孟克和阿父就忽然因政见不合而交恶,不管是平日里还是政事上都是针尖对麦芒,互相看不顺眼,因为骨都侯支持萨日,而阿父则看好他和阿提拉的儿子巴特。
  万万没想到,他们竟是故意做给大王和外人看的。原来,他们早已有谋划。
  “阿父英明,竟早有应对之策!”朝鲁激动道。
  那日松睨他一眼,“什么时候你也能长聪明些,你阿父也就能放心了。”
  朝鲁挠头憨笑一声,把话题转了回去:“不知阿父和骨都侯打算怎么做?”
  那日松目视虚空,手指有规律地敲击着椅把手,缓声道:“两个月之后便是赛马节,萨日刚当上大台吉,到时候定然会参加赛马比试来获得声誉,毕竟作为胡人,连骑术都不行怎么当继任者?”
  他勾着嘴角,又道:“我此前寻得了一匹好马,私藏在别处,无人知道。”
  “阿父的意思是,想让骨都侯把马送给萨日,然后在赛马节对马动手脚?”朝鲁皱着眉头思索:“这好像……有些难吧?”
  “我自有办法。”那日松吩咐他道:“你就把我说的这些话,让大居次传递给大阏氏。谨慎一些,不要让人发觉。”
  朝鲁应下:“儿子明白。”
  那日松又道:“若无急事,让大阏氏不要再传消息。时机到了,我自会把消息递给她。”
  “是。”
  .
  转眼又是一年春,但今年大汉温暖的春日,又处处弥漫着肃穆气息。
  因为大汉即将在六月初,再次发起对匈奴的战争。整个大汉,已经为此一战准备了半年有余,再有一个月,便是出征之日。
  卫青和霍去病各在一处军营,日日都在紧锣密鼓地操练军队。整个长安城内外,时不时就能听见震天响的喊号声。
  如今虽然沈乐妮不在长安,可长安各处军营校场包括其他一些郡县的军营的日常训练,已经纳入了她的军训内容,处处都是她带来的痕迹。
  沈乐妮所建立那处校场中,霍去病正在带领军队加大强度操练。当初也是他主动提出在操练军队的,因为他觉得这里处处是他与沈乐妮相处的画面,待在这里,就好像她还在他身边一样。
  霍去病穿着利落方便的衣裤,五月的天不算炎热,可他已经出了满身的汗。汗水湿了他那层衣料,使得衣裳紧紧贴合着他的肌肤,映出了线条分明的肌理,宽肩窄腰,肌肉结实,一举一动间散发着男人的刚毅气息。
  如今霍去病已经二十二岁,少年人的青涩基本都已褪去。如今的他,眉眼锐利,面廓线条锋锐清晰,身形高大,瘦而有力,加上征战沙场历练出的气势,光是立在那里,已是锋芒万丈,令人不敢直视。
  他跨立而站,紧盯着将士们的训练,任由汗水从两侧脸颊滑下,在下颌处汇聚成线往下滴落。
  完成今日的操练以后,霍去病回府才换洗一番,宫里就来了人宣他入宫,霍去病便乘马车跟着去了宫中。
  刘彻此次召见霍去病,乃是为了商讨战事,彼时卫青也在,君臣三人就在宣室殿内,商讨了许久关于此次的作战策略。
  谈论间,霍去病突然想起了李广。他记得曾经询问过乐妮,说除了公孙敖以外,还有没有别的人也会迷路,当时她说时机未到,是他求了她许久,她才吐露了李广将军的名字。
  想及此,霍去病不免出声询问刘彻:“陛下,此次可要让李广将军同去?”
  刘彻蹙了下眉,说道:“李广将军虽然有勇有谋,但毕竟他年事已高。此次,就不必让他奔波了。”
  霍去病这才放下心。既然李广将军此次不去,那他也不必再提迷路一事。
  三人商讨了近一个时辰,这次谈事才算结束。
  刘彻望着二人,神态肃重道:“距离六月出征只余一月,你们务必抓紧时间。此战,朕要胜。”
  “臣,领命!”卫青二人同道。
  .
  近来,凉城百姓的茶余饭后间多了一个用来闲聊的话题,听说某家马行不久前得来了一匹百年难遇的好马。
  那日,马儿从城外一路被拉进城内的马行,虽然笼子盖着布,但很多人从那被风吹开的一角隐隐瞥见了一抹真容。
  据说那匹马是罕见的白金色,阳光照射在上面,像是在发光的锦缎一样。马尾更是漂亮的像草原上被阳光照耀的溪流,流动间星光璀璨,美得惊心。马儿的后腿长五尺有余,臀部和腿部肌肉遒劲结实,一看便知爆发力和耐力极强。
  当日,这匹世所罕有的漂亮的马儿便在凉城内传了开来,许多人前往马行,只为一睹其真容。
  过了几天,马行便传出消息,说将在半个月后将这匹好马卖出,以价高者得。
  很快,就到了买卖马儿那天,据说现场状况激烈,许多人争抢着叫价,叫到面红耳赤、情绪激动,还有些险些因此打起来。
  半个时辰后叫价结束,最终这匹马落入到了骨都侯手中。没能抢到的人扼腕叹息,郁闷到几天食不下咽。
  骨都侯府内。
  骨都侯孟克立在新建起的大马圈外,看着马圈里那匹百年难遇的好马跟一匹数日前才悄悄送进府里的母马亲昵地贴在一起,嘴角噙着一抹不明的笑意。
  “此计甚妙啊。”他自语道。
  若是成了,任他们怎么查,也拿不到证据。
  两日后,阿提拉带着她的一儿一女进了王庭,说是两个孩子想阿婆了,所以阿提拉就带着他们来看看娜仁。
  “许久没见过宝音了,让阿婆抱抱,是不是长肉了。”娜仁笑呵呵地抱起才两岁的外孙女宝音,将她放到自己的双腿上,摸了摸她的小身体,一面道:“嗯,是长了些肉。”
  阿提拉坐在她身边,笑嗔道:“额吉,您也关心关心巴特啊。您是阿婆,不能偏心。”
  娜仁又拉过巴特,笑着道:“不偏心,巴特和宝音,都是阿婆的心头肉。”
  她逗了会儿孩子,就让阿茹把两个孩子带出去玩儿,又挥退了一众随侍的婢女,屋里只留下了阿提拉一人。
  “是有话要告诉我吧。”今日阿提拉为何而来,娜仁心知肚明,便直接道。
  阿提拉点点头,低声说道:“相国说,一切都在顺利进行,让额吉勿要忧心。”
  娜
  仁问道:“他们究竟要怎么做?”
  阿提拉凑近娜仁,在她耳边压低声音道:“据说那匹马儿喜欢一匹母马,只要与母马分开超过三天,就会变得焦躁,会去寻母马。到时候把母马放进马圈里,让别的赛马沾上它的气息,那匹公马闻到母马的味道,就会去追沾了母马气息的马。到那时,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娜仁缓缓笑开,颔首道:“这个办法不错。任你父王再怎么查,也最多查到那匹母马。可这能说明什么?最多说明那匹马喜欢母马的味道,然后喜欢上了那母马而已。只要他们查不到两匹马的来源,就没有直接的证据,你父王就不能拿我们如何。”
  “额吉说的是,朝鲁便是这么跟我说的。”阿提拉脸上含着快意的笑,似是已经预见了到时候萨日死的有多惨。
  但娜仁还有顾虑,问她道:“只是,要是最后他没出意外,或者没死怎么办?相国可还有后招?”
  阿提拉原封不动地传话道:“相国说,那就算他命大,只能之后再想办法。”
  .
  转眼已至五月底,距离军队出征之日屈指可数。
  这一日卫青应召入宫觐见刘彻,待迈进宣室殿大门后,陡然察觉殿内气氛有些冷凝。
  不动声色瞟一眼御案前的陛下,果真见他面色有些不好,似是压抑着怒气。
  “拜见陛下。”卫青行礼道。
  瞥见来人,刘彻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冷哼一声发泄般道:“蛮夷之族实在可恨!朕还没有打他们,他们竟然还敢挑衅我大汉国威!”
  卫青知道刘彻说的是什么,他也才得到了消息。
  就在不久前,伊稚斜发兵进犯右北平郡和定襄郡,杀大汉百姓上千人,挑衅汉朝国威。
  卫青出言道:“伊稚斜此计,乃是想诱我大汉主动北进,想要歼灭我朝军队。”
  刘彻知道他是想提醒他切勿中了匈奴的奸计,便道:“朕知道。”
  “臣和骠骑将军已然做足准备,就待出征那日,杀入敌境,为大汉边境百姓报仇。”卫青掷地有声道。
  刘彻深吸了口气,换话题道:“李广将军请求出征,朕拗不过他,已经答应了。”说完又道:“就让李广跟着你去,只是他年事已高,就不要让他担任正面攻防了。”
  卫青应下:“臣遵旨。”
  -----------------------
  作者有话说:阿婆是匈奴语里外祖母的意思,外祖父是阿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