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周现在也不是办不起这些礼仪场面,只不过每当国库银子快见底的时候,这些官员总是要白舌一番的。宣凤岐今日在朝堂上将此事一提确实有不少文臣提起国库多年欠收还有国库空虚的事,但就在这种最让宣凤岐尴尬的事上,温郁却没有开口。
自然了, 他们礼部直接找户部拿钱办事就对了, 礼部的人也没提这档子事。今日敢反驳宣凤岐的也全是户部的人。
或许是宣凤岐最近变了太多的缘故吧,他这两个月来几次三番赏赐那些在朝堂上敢直言不讳的言官, 而那些言官的谏言确实让他面子下不来。但只要那人说的是真话,说的话对大周有用,宣凤岐便会考虑赏赐他或者提拔一下他。
如此一来, 这朝堂便不是宣凤岐的一言堂了。以前只有温郁这个人胆大妄为敢让宣凤岐失了面子,现在他反倒不怎么说话了,当然宣凤岐自从贬了他后,他也不敢再得罪宣凤岐了。尽管宣凤岐现在已经不再对那些忤逆他的官员耿耿于怀了,可温郁还是像怕了他似的不敢再言语冒犯了。
宣凤岐见户部那些老头子都在说国库银钱的事情,于是他的目光就望向了站在后面的温郁:温侍郎,对于秋猎布置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温郁刚才的目光一直看向大殿旁边的柱子旁好像是在走神。当他听到宣凤岐的声音后,他才回过神来:啊微臣以为秋猎向来受我大周帝王重视,既然这秋猎是三年一度,今年又是陛下亲自主持秋猎,那便是隆重一些也无妨。我大周每年对这几项礼仪上所支出的银钱都是固定的,所以微臣并不认为在秋猎上多花银子便会国库空虚。
温郁一向都是习惯跟宣凤岐对着干的,当户部的人听到温郁这番话后脸色都变青了。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到一向爱反驳宣凤岐的温郁这次竟然认同宣凤岐的观点。
宣凤岐听到后点了点头,他示意内侍监喊退朝,随后他伸出手来牵着谢云程从龙椅上走了下去。
谢云程全程都在听那些老臣针对国库吵来吵去,他也明白自他登基以来大周国库就欠收了,今年他为了恢复百姓生息又颁发了减免赋税三年的旨意,所以国库里的钱不够花也是正常的。
要是现在能有人送上一大笔银子就好了。
就当谢云程这样想的时候,宣凤岐忽然停了下来,他对身旁的王福贵说道:等到温侍郎快要出宫的时候,你再命人把他请回来,记住要悄悄的。
王福贵听到宣凤岐这话连忙道:是,奴婢这就去办。
谢云程听到宣凤岐这番话后紧锁起眉头来:他又要拉那个温郁一起私语?
谢云程知道宣凤岐的本事,他能把温郁这种政敌变得顺服也是一种神通。他心里清楚,宣凤岐应该不会跟温郁有什么事,但是他一想到宣凤岐每次都跟温郁在一起密谈那么久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纵使他们两个之间没什么事,谢云程也不得不多想。
宣凤岐拉着谢云程走在皇宫的朱殿走廊时,曦光照耀在他们两个的身上。就在这时,宣凤岐忽然发现谢云程长高了很多,好像比两个月前更高了
对了,这孩子正值青春期,连嗓音都开始变了,就算长得再快也是正常的。宣凤岐牵着谢云程的手的时候,谢云程抬头看向他:皇叔为什么要等到温大人出宫门的时候才把他叫回来议事,若皇叔真的有什么要紧事方才在朝中对他说不就好了?
宣凤岐听到他这样问后笑了一下:其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这事也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我才会悄悄让人带他过来。
谢云程听到这话后眉头皱得越法紧了: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情,那么他们两个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做什么呀?
原本宣凤岐召见温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他刚才说的那番话却让谢云程浮想联翩。他今日原是要跟耿太傅一起去马场里练马的,可是他现在的心思翻来覆去,根本就没有跑马的心情了。
宣凤岐稍稍低头瞥见见他满怀心事的样子,于是便温声问道:听闻陛下这一个月来每日都在马场跟耿太傅练习骑射,甚是辛苦,不知陛下今日还去吗?
谢云程听到他的声音后回过神来:啊当,当然去啊!今年是我第一次秋猎,所以我一定要在秋猎中夺得一个好彩头给皇叔看看!
宣凤岐看到他有这份心后笑着伸出手来摸了摸他的头:好。
话音刚落,谢云程有些慌张地收回了自己的手:皇叔耿太傅还在马场等着我,那我先更衣过去了。
宣凤岐还未将那个嗯字说出口,谢云程便匆匆转头跑了。他知道谢云程很努力,谢云程这个年纪应该是最贪玩的时候,但他每日除了练习骑射外,剩余的时间还要在文德殿度过。
果然,要成为贤明的君主都要先成为一个卷王。
温郁从丹陛的白玉石阶上走下来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面传来了一阵洪亮的叫声:温大人,温大人请留步!
温郁听到这阵声音之后停住了脚步,他被贬官后除了跟安国公世子有来往外,其他人都是闭门不见的。但他在朝为官,跟那些人整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那些人遇到他嘲讽几句,他也是还不了口的。
他倒不是不会能言会道,只是他现在暗中调查着朝中那些贪污过国库的官员,所以他做事不能出风头,就算有冷嘲热讽他也得默默受着。
温郁转头一看,好巧不巧,方才叫他的人正是吏部尚书申翊。
温郁回头出于礼貌向他欠身作揖问好:申大人好,不知您叫住下官有何贵干啊?
申翊绣着鸿雁的官袍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他本人已年近四十了,他长得周正,嘴上的胡子也被修得整齐。
温郁与申翊并无过多来玩,就算是他当年身为户部尚书的时候也没跟申翊共事个几次。但温郁只知道申翊此人八面玲珑,先帝在世时他便哄得先帝高兴,宣凤岐辅佐小皇帝的时候他便用好话拥戴宣凤岐,当他看到宣凤岐杀人不眨眼的时候他又谨小慎微,事事求得最完美。
可以说,旁人在申翊身上挑不出一丝错处来。
申翊听到温郁这样问后笑着说道:温大人又何必这样生疏呢?你我二人以前也是共过事的,虽然你现在被贬到礼部了,但说不定以后我们还得一起处理事情。
温郁听到申翊话里话外都不离他被贬这件事,他只得假笑了一下:是申大人太客气了。
此刻,那些下了朝的臣子都从他们二人身边经过。温郁见状也道:若申大人没有什么要事的话,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申翊听到后连忙伸出手来请他下台阶:不打紧,这皇宫的路多宽啊,我正好与温兄一起走。这申翊好歹也比温郁大十几岁,这句温兄他还真的好意思说得出来。
黄鼠狼给鸡拜年。
温郁虽然对申翊有戒心,但是他还得接受申翊的套近乎:我说过,申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
温郁一边说着一边往台阶下走,而申翊就紧随其后。
申翊与他官话客套了几句之后就暴露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温兄最近是否发现有人在盯着你啊?
温郁听到这话之后猛的一怔,他此刻脑中飞快闪过了一幕幕画面:申大人何出此言?
申翊看到他震惊的表情后连忙捋了一下自己的胡子缓解尴尬:没什么,只是最近夜出的时候隐约发现那么有几个身手矫捷的人翻过温兄的院墙进去,我只是想问问温兄有无物品遗失?
温郁听到他这样说后便记起来了。申翊的宅子虽然在外面看来没什么特别的,但是里面却有许多武功高手伪装成的家丁,所以他调查申翊的时候动用了宣凤岐的暗卫,申翊说他曾看到有人翻自家的墙而入说不定指的就是那些暗卫。
只是宣凤岐的暗卫向来都是玄都城中数一数二的,他们做事不可能不谨慎。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在盯上申翊的同时,申翊也暗中派人一直监视着他,正因为如此,他的人才会看到那些暗卫出入温郁的府邸。
温郁强装着镇定:怎么会?若是穷山恶水之地失窃也就罢了,这里可是玄都,有皇城禁军把守,下官府中又怎会丢东西?
申翊听完他这话后点了点头:没失窃最好,但温兄也要小心啊。听说襄王有一支死士队专门调查朝中各个官员的把柄,若是闯进你府的不是盗贼而是王爷的死士,那你的性命可就难保喽。
温郁听到他这话后又故作惊讶的样子:是吗?下官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王爷有过什么死士队,申大人是从何得知的?
自然了, 他们礼部直接找户部拿钱办事就对了, 礼部的人也没提这档子事。今日敢反驳宣凤岐的也全是户部的人。
或许是宣凤岐最近变了太多的缘故吧,他这两个月来几次三番赏赐那些在朝堂上敢直言不讳的言官, 而那些言官的谏言确实让他面子下不来。但只要那人说的是真话,说的话对大周有用,宣凤岐便会考虑赏赐他或者提拔一下他。
如此一来, 这朝堂便不是宣凤岐的一言堂了。以前只有温郁这个人胆大妄为敢让宣凤岐失了面子,现在他反倒不怎么说话了,当然宣凤岐自从贬了他后,他也不敢再得罪宣凤岐了。尽管宣凤岐现在已经不再对那些忤逆他的官员耿耿于怀了,可温郁还是像怕了他似的不敢再言语冒犯了。
宣凤岐见户部那些老头子都在说国库银钱的事情,于是他的目光就望向了站在后面的温郁:温侍郎,对于秋猎布置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温郁刚才的目光一直看向大殿旁边的柱子旁好像是在走神。当他听到宣凤岐的声音后,他才回过神来:啊微臣以为秋猎向来受我大周帝王重视,既然这秋猎是三年一度,今年又是陛下亲自主持秋猎,那便是隆重一些也无妨。我大周每年对这几项礼仪上所支出的银钱都是固定的,所以微臣并不认为在秋猎上多花银子便会国库空虚。
温郁一向都是习惯跟宣凤岐对着干的,当户部的人听到温郁这番话后脸色都变青了。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到一向爱反驳宣凤岐的温郁这次竟然认同宣凤岐的观点。
宣凤岐听到后点了点头,他示意内侍监喊退朝,随后他伸出手来牵着谢云程从龙椅上走了下去。
谢云程全程都在听那些老臣针对国库吵来吵去,他也明白自他登基以来大周国库就欠收了,今年他为了恢复百姓生息又颁发了减免赋税三年的旨意,所以国库里的钱不够花也是正常的。
要是现在能有人送上一大笔银子就好了。
就当谢云程这样想的时候,宣凤岐忽然停了下来,他对身旁的王福贵说道:等到温侍郎快要出宫的时候,你再命人把他请回来,记住要悄悄的。
王福贵听到宣凤岐这话连忙道:是,奴婢这就去办。
谢云程听到宣凤岐这番话后紧锁起眉头来:他又要拉那个温郁一起私语?
谢云程知道宣凤岐的本事,他能把温郁这种政敌变得顺服也是一种神通。他心里清楚,宣凤岐应该不会跟温郁有什么事,但是他一想到宣凤岐每次都跟温郁在一起密谈那么久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纵使他们两个之间没什么事,谢云程也不得不多想。
宣凤岐拉着谢云程走在皇宫的朱殿走廊时,曦光照耀在他们两个的身上。就在这时,宣凤岐忽然发现谢云程长高了很多,好像比两个月前更高了
对了,这孩子正值青春期,连嗓音都开始变了,就算长得再快也是正常的。宣凤岐牵着谢云程的手的时候,谢云程抬头看向他:皇叔为什么要等到温大人出宫门的时候才把他叫回来议事,若皇叔真的有什么要紧事方才在朝中对他说不就好了?
宣凤岐听到他这样问后笑了一下:其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这事也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我才会悄悄让人带他过来。
谢云程听到这话后眉头皱得越法紧了: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情,那么他们两个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做什么呀?
原本宣凤岐召见温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他刚才说的那番话却让谢云程浮想联翩。他今日原是要跟耿太傅一起去马场里练马的,可是他现在的心思翻来覆去,根本就没有跑马的心情了。
宣凤岐稍稍低头瞥见见他满怀心事的样子,于是便温声问道:听闻陛下这一个月来每日都在马场跟耿太傅练习骑射,甚是辛苦,不知陛下今日还去吗?
谢云程听到他的声音后回过神来:啊当,当然去啊!今年是我第一次秋猎,所以我一定要在秋猎中夺得一个好彩头给皇叔看看!
宣凤岐看到他有这份心后笑着伸出手来摸了摸他的头:好。
话音刚落,谢云程有些慌张地收回了自己的手:皇叔耿太傅还在马场等着我,那我先更衣过去了。
宣凤岐还未将那个嗯字说出口,谢云程便匆匆转头跑了。他知道谢云程很努力,谢云程这个年纪应该是最贪玩的时候,但他每日除了练习骑射外,剩余的时间还要在文德殿度过。
果然,要成为贤明的君主都要先成为一个卷王。
温郁从丹陛的白玉石阶上走下来的时候忽然听到后面传来了一阵洪亮的叫声:温大人,温大人请留步!
温郁听到这阵声音之后停住了脚步,他被贬官后除了跟安国公世子有来往外,其他人都是闭门不见的。但他在朝为官,跟那些人整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那些人遇到他嘲讽几句,他也是还不了口的。
他倒不是不会能言会道,只是他现在暗中调查着朝中那些贪污过国库的官员,所以他做事不能出风头,就算有冷嘲热讽他也得默默受着。
温郁转头一看,好巧不巧,方才叫他的人正是吏部尚书申翊。
温郁回头出于礼貌向他欠身作揖问好:申大人好,不知您叫住下官有何贵干啊?
申翊绣着鸿雁的官袍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他本人已年近四十了,他长得周正,嘴上的胡子也被修得整齐。
温郁与申翊并无过多来玩,就算是他当年身为户部尚书的时候也没跟申翊共事个几次。但温郁只知道申翊此人八面玲珑,先帝在世时他便哄得先帝高兴,宣凤岐辅佐小皇帝的时候他便用好话拥戴宣凤岐,当他看到宣凤岐杀人不眨眼的时候他又谨小慎微,事事求得最完美。
可以说,旁人在申翊身上挑不出一丝错处来。
申翊听到温郁这样问后笑着说道:温大人又何必这样生疏呢?你我二人以前也是共过事的,虽然你现在被贬到礼部了,但说不定以后我们还得一起处理事情。
温郁听到申翊话里话外都不离他被贬这件事,他只得假笑了一下:是申大人太客气了。
此刻,那些下了朝的臣子都从他们二人身边经过。温郁见状也道:若申大人没有什么要事的话,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申翊听到后连忙伸出手来请他下台阶:不打紧,这皇宫的路多宽啊,我正好与温兄一起走。这申翊好歹也比温郁大十几岁,这句温兄他还真的好意思说得出来。
黄鼠狼给鸡拜年。
温郁虽然对申翊有戒心,但是他还得接受申翊的套近乎:我说过,申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
温郁一边说着一边往台阶下走,而申翊就紧随其后。
申翊与他官话客套了几句之后就暴露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温兄最近是否发现有人在盯着你啊?
温郁听到这话之后猛的一怔,他此刻脑中飞快闪过了一幕幕画面:申大人何出此言?
申翊看到他震惊的表情后连忙捋了一下自己的胡子缓解尴尬:没什么,只是最近夜出的时候隐约发现那么有几个身手矫捷的人翻过温兄的院墙进去,我只是想问问温兄有无物品遗失?
温郁听到他这样说后便记起来了。申翊的宅子虽然在外面看来没什么特别的,但是里面却有许多武功高手伪装成的家丁,所以他调查申翊的时候动用了宣凤岐的暗卫,申翊说他曾看到有人翻自家的墙而入说不定指的就是那些暗卫。
只是宣凤岐的暗卫向来都是玄都城中数一数二的,他们做事不可能不谨慎。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在盯上申翊的同时,申翊也暗中派人一直监视着他,正因为如此,他的人才会看到那些暗卫出入温郁的府邸。
温郁强装着镇定:怎么会?若是穷山恶水之地失窃也就罢了,这里可是玄都,有皇城禁军把守,下官府中又怎会丢东西?
申翊听完他这话后点了点头:没失窃最好,但温兄也要小心啊。听说襄王有一支死士队专门调查朝中各个官员的把柄,若是闯进你府的不是盗贼而是王爷的死士,那你的性命可就难保喽。
温郁听到他这话后又故作惊讶的样子:是吗?下官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王爷有过什么死士队,申大人是从何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