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同时,他也记得那是宣凤岐第一次对他露出笑容来。
  第42章
  谢云程坐在乾元宫的龙椅上, 他看到了那些前来参与殿试的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大概都是朝堂中众人的候补人选,春闱本来就是三年一选,如果这批人不听话那就再换一批人就好了。
  宣凤岐坐在谢云程旁边, 在他的旁边仍然放着绣着金色龙纹的薄纱屏风遮住了他半边身子,谢云程在中间的龙椅上正襟危坐。谢云程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过这种场面了,他也很清楚自己今日坐在这里只是为了给宣凤岐作陪衬的。自然了,他也想看看宣凤岐到底是怎么选人的。
  宣凤岐此刻看向站在堂下穿着大红色官服的一排人:开始吧。
  话音刚落,便有内侍监走到丹陛前开嗓喊着:殿试开始。
  宣凤岐是按照礼部递上来的名单召见那些举人的, 今年春闱倒是没有像温郁那样年少便连中三元的天才,不过这些人的质素也是说得过去的, 宣凤岐在殿试之前也看过礼部批过的那些名列前茅之人。
  诗书礼乐, 史策赋论这些东西都是一个身为官员基本素养,宣凤岐比较看重的是一个人与众不同的特点。殿试一开始,上前答论之人名为杜丘湖,宣凤岐看过他所答过的策论,他的算术非常好, 除此之外他在治国策论中还特别提出了要加固各地容易引起洪汛河道的堤坝,派出工部之人春初之时便对江南各地堤坝检查并及时泄洪。他所答之策论有理有据,看起来十分熟悉大周的各个河道。
  宣凤岐见青年也不过二十左右的样子,他这样年轻便如此了解大周的河水山川。在众多举人中,这无疑是一个闪光点。宣凤岐看着杜丘湖:你家里以前可接触过河运之事吗?
  在堂下的杜丘湖听到这话之后连忙回答:是, 草民祖籍是荆州的, 草民的外祖父以商船给他人运输货物为谋生。草民从小在外祖父身边长大,跟随祖父在大周河川中闯荡过几年, 所以也对各地河道堤坝之事也略知一二。
  宣凤岐原本还愁,今年要是突发洪灾该交由谁去处理,没想到上道的人这就来了。虽然谢玹在世的时候也是年年命工部去巡查河道, 加固堤坝,那奈何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洪水还是该怎么发就怎么发,百姓仍然苦不堪言。
  宣凤岐点了点头:甚好,话音刚落,他便转头对着旁边一手拿着墨笔一手捧着名单的礼官:记下名字来。
  杜丘湖虽然知道天子近前不可冒犯,可是当他听到宣凤岐那如碎玉般清润的声音后便忍不住小心翼翼抬眼往高堂之上看着,高堂龙椅上坐着一个看起来十一二岁的少年,少年的目光却一直往旁边摆着一架绣着金龙的薄纱屏风里面看。
  杜丘湖透过那薄纱屏风能看得出屏风后面的人身姿绰约,即使他看不清那个人的脸也被他那一股仿佛天生带来的威严所压迫着。
  想必,那屏风后面的人便是如今掌握权势的摄政王了吧。
  杜丘湖下去之后,其余参选殿试的人也陆续上来。宣凤岐也是选了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比如:大周百姓对朝廷曾经所颁发的赋税、征兵以及农田制度有什么看法;如今大周民间各地的米价面价与京城之中的价格有何差距;大周的周边国家对大周的战意是否明显,大周三年是否还能与别国开战等。
  这些问题本应该由朝臣言官回答,但宣凤岐之前树立的人设便是一有人忤逆他,他便会将那人贬职或是交给大理寺处置。一时之间,大周朝堂之中弥漫着一股惴惴之气。
  宣凤岐想这些举人从未参与过朝政,也不知道他以前如何对待百官,这些人说出来的民情才是最有参考价值的。或许这也就是俗话中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殿试一共举行了两天,宣凤岐一直在寻找着那位将大周农业策论写得极好的兰寻芳,但是到最后一天的傍晚,宣凤岐才见到他。因为兰寻芳只把宣凤岐出的论题写得好,其他的题目就答得很一般,这就使得他在众多优秀的青年才俊中很难拔尖。
  礼部将这些人的名单抄录下来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些人的名次来的。宣凤岐到最后才见到兰寻芳,也就是说他在会试中综合能力是倒数的水平。
  宣凤岐见到兰寻芳的时候看到他长得十分清俊,倒不像一个快要三十的人了。他身上穿着的衣衫也比之前那些举人的要差许多,他双臂上的灰袖袍上还补了好几片颜色不同的碎花布片。这些足以见得兰寻芳的家境并不是很好,当然了,也只有整日为了几粒粟米谋生的贫苦百姓才能将粮食认得清楚吧。
  毕竟有些只食粮食而不知粮食原本的样子,而有些人却只种得粟米不得温饱。
  兰寻芳低着头等待着上面皇帝的提问,他跪下来的时候身子微微倾斜,看似是在发抖。宣凤岐见状便开口问道:本王看了你的籍贯,听说你出身于中州,正好去年中州有雪灾,本王派人前去赈灾,你便讲讲之后百姓生活得怎么样吧?
  兰寻芳听到这阵清脆如珠玉般的声音之后微微愣了一下,他进玄都的时候便听闻如今皇帝是一个十来岁的孩童,这声音似乎不属于孩童的。他胆子小的很,即使心有疑惑也不敢抬起头来面圣,他的视线仍然低着:是,雪灾之后朝堂确实有派人前来赈灾。赈灾分发的粮食和棉衣能助那些遭难的百姓躲过一劫,可是这始终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宣凤岐听到他这样说后微蹙起眉头来:为何?
  兰寻芳听到之后叹了口气:大周这些年时节不好,实在说不上是风调雨顺,旱灾洪涝还有雪灾也是一年接着一个。中州与西北也属于雪灾多发地,其一是百姓所得不足以温饱,所以一到这种极寒的恶劣天气便会有人冻死饿死;其二便是中州大多数的百姓房屋并不能御寒。依草民拙见,若能派遣朝中工匠帮受灾地区的百姓重建抗风寒的房屋的话,来年若再遭遇雪灾的话便不会像去年一般人畜皆亡了。
  宣凤岐听到之后陷入了沉思。其实兰寻芳说的这几点的本质都是大周的粮食产量不够,若是粮食充足百姓温饱便不会有大批的人冻死了,再者派朝中工匠帮助百姓重建抗寒房屋也是需要大把的银子。
  如今大周官宦权势世袭,底下的那些地方州郡更是官官相护克扣百姓,如果不彻底把这个问题解决。那么兰寻芳说的这些都是无用功。
  不过兰寻芳能够说出这些建议也算难得了,毕竟他曾经也只是中州一介布衣。宣凤岐相信,兰寻芳数十年如一日想要考取功名不止是想扬眉吐气,他的心里还是想为百姓做点什么,要不然他也不会说出刚才那番话了。
  宣凤岐此刻又转移了话题:这次会试中,本王出的关于大周农业经济的论题也就只有你一个人答得好,除此之外看图识粮食作物也只有你一人答对了。
  兰寻芳听到后连忙回答:禀王爷,草民三代都以种地为生,会试中的那些粮食作物乃是成熟时还长在地里的样子,所以草民认得。草民家中靠着开荒种田为生,虽然不富裕但也能糊口。如今世道艰难,草民在饥寒交迫之际也想赌一把,只是草民家中贫寒,读书远不如那些家中富裕点的,所以草民才会几次落榜,这次会试所出的那道农业策论的题也算是草民瞎猫撞上死耗子了。草民相比那些因为天灾人祸而失去性命的贫苦百姓还算是幸运。
  宣凤岐点了点头:你如此心系百姓,本王甚感欣慰。既然你熟悉百姓农事,那本王便当堂封你为户部司农之职,不知你意下如何?
  兰寻芳听到这话之后还觉得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他不敢置信地睁大了双眼,这个时候他因为过于震惊而忘了刚才的拘谨,他抬起头来看向了那个坐在龙椅旁边穿着一身金丝锦绣墨袍的男子。
  兰寻芳眼前一亮他从未见过长得如此俊美的人,他见过的最美的人是他曾在玄都城中画馆中所见的,那画中的飞仙图。如若这人穿得不是男式衣袍,他便要将这人认成了飞仙图中的仙子了。
  兰寻芳震惊之余看到了高堂上那位贵人,他久久不能回神。谢云程看到那人眼睛直直地往宣凤岐这边看的时候,他的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他朝着身旁的内侍监使了一个眼色,内侍监见状便高声提醒着兰寻芳:圣上面前不得无礼!
  兰寻芳听到这阵尖锐的声音后回过神来,他连忙磕头谢恩:是,草民若得如此,必不负王爷与陛下所望!
  震惊到不敢置信再到喜极而泣,兰寻芳只用了一刻钟便诠释了这几种感情。
  
  殿试结束之后,宣凤岐剔除了那些在他面前刻意谄媚讨好,巧言令色之人,又剔除了一部分御前怯懦答不上话来的人,在之后的就是因为能力问题而被筛选掉的。
  宣凤岐选了杜丘湖为这次殿试的状元郎。随后榜眼给了出生琅琊王氏的王璜,探花给了金陵出身吴郡陆氏的陆玮,他们二人都是在各个题目中答得极好,殿试时言行举止也魄有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