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宣凤岐听到这话之后微愣了一下,随后他脱口而出:本王相信温卿不是这样的人。
  温郁:
  他听说宣凤岐向来多疑,前面发生的种种事情也足以说明这点。那么宣凤岐又凭什么说他不是这种人呢?
  温郁在宣凤岐最迷茫的时候点醒了他,所以他此刻将心比心:衡城被屠之事确实有本王之过,本王允你,五年之内必会还你一个交代。
  温郁听到这话的时候怔住了,他情不自禁抬头看着宣凤岐的脸,他忽然觉得那双威严凤眸中有坚定的光闪烁着。他就算用尽全力也不会撼动北召国大军分毫,可是如果宣凤岐的话他相信了宣凤岐,眼中那不服气的神色都淡了许多:是,下官静候佳音。
  -----------------------
  作者有话说:温大人攻略进度:60%
  祝南方的宝子们小年快乐!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0章
  春闱会试的诗词歌赋以及政史策论, 算术等题目都是由礼部按照往常惯例出的,但是其中多了一道论大周农业经济的命题,而且那张答卷上还多了许多农作物的图画。参与这届春闱的举人们还必须在写出论题时同时答上来农作物的名字。
  这道题若是让出身官宦, 家境优渥的举人去答,那他们还真答不上来。毕竟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贵子弟连地都没种过,又怎么会叫出那么多作物的名字呢?
  宣凤岐出这道题一是为了在这些参与春闱的举人中选拔出能够胜任司农的人才,再者他也是想在寒门子弟中挑选几个能为他所用的人。
  大周官宦势力盘根错节,官宦人家的儿子承袭爵位继续当官, 权贵与权贵之间联姻。虽然原主跟随谢玹的时候也同他一起改革过科举制,但无奈大周的官宦门阀根深蒂固, 原主跟着谢玹四年做事也算雷厉风行, 但是未将这一弊端铲除。
  会试举行了三日。
  三日后,礼部将参加会试取得不错成绩的名单呈给宣凤岐过目。宣凤岐看到那些名次靠前的人一般都擅长诗词赋论以及礼仪,再往后者就是算术了。至于他出的那道论大周农业经济的命题还真没几人算是答得好的。
  宣凤岐一眼将名单扫到底,在名单的最后赫然出现了一个令他熟悉名字兰寻芳。在所有参加会试的人中,只有他答对了所有农作物的名字, 而对于宣凤岐出的命题,也只有他答得最好。
  宣凤岐翻开了这位兰寻芳的会试卷子,他在上面写着:大周古代农经济三大弊端地方官对农民的压迫;天灾人祸带来的后续影响,农作物受到的虫害以及农耕工具在大周各地的不普及。
  随后他又针对这三点弊端展开了深入讨论,当然兰寻芳在辩题中说大周的农业也并非全都是弊端, 比如先帝在位的时候就设置了农桑礼, 太宗皇帝在世时也规定了每逢大旱之年减免赋税。
  宣凤岐从未收到地方官压迫百姓的折子,他想这些事情一定是被朝中之人压住了。这次会试举人所答的论题几乎都是由宣凤岐亲自看着的, 要不然那些浸淫朝堂已久的朝臣哪里看得地方官压迫百姓这种话。
  宣凤岐看到这个的时候又翻了一下兰寻芳的籍贯,他出身于中州牧野郡的一个村庄里,今年二十八岁。他在永安二年之前就参与了十余年科举了, 但每一次都落榜。
  宣凤岐看了他所答的诗词策论以及礼仪等题目,说实话他除了农业命题答得好外其他都很一般,在一众优秀的会试举人中实在是不起眼。或许这就是他连续多年落榜的原因,但他在这件事上失败了十多年却还能坚持,他这份恒心或许能办成大事。
  宣凤岐此刻用朱笔将兰寻芳这个名字圈了起来。
  去年多雪,今年的雨水又特别充沛,宣凤岐站在皇宫中的高台上眺望着远处如浪涛般的云彩。去年的春夏其实是无雨的,直到冬日里才下了几场大雪,这对陇西岭北一带是好事,但是河北之外就容易受到洪涝灾害。
  此刻,起风了。
  宣凤岐咳了一声,他走下高台,而侍奉在侧的王福贵连忙将玄色披风披在他身上:王爷,看这天快要落雨了,您回去吧?
  宣凤岐点了点头,他坐上了步撵。他伸出手来揉着紧蹙的眉心:陛下这几日在干什么?
  王福贵答道:禀王爷,陛下近些日在跟耿太傅练习骑马射箭,也时常与伴读在文德殿比试诗词画技,不过王爷您允许陛下随意出宫,陛下也是经常与安国公世子出入宫门。
  宣凤岐听到这话之后微微点了点头:知道了。
  宣凤岐自从被温郁点了一下后,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仿佛把谢云程看得太紧了。这孩子现在正是无忧无虑年纪的时候,若他到哪里都派人盯着,谢云程肯定心里不舒服。
  谢云程虽然表面上顺服于他,但宣凤岐知道这孩子心里有自己的谋算,若是他看谢云程看得太紧了些便会适得其反。谢云程若是想从他手中夺回皇权一是要笼络那些伴读为他所用,二便是要依靠耿志山,当然谢云程现在做这些对他都是有用的。
  宣凤岐是故意放这孩子去做这些事情的,他笼络那些官员的孩子与朝政上也有好处,至于耿志山,如果他没有谋逆之心的话,他会乖乖交出兵权来的。历来皇帝就容不下功高震主的人,如果耿志山够聪明的话,不久后他就会将兵权交出来。
  没错,耿志山在选择成为谢云程太傅的那一刻便已经失去了手中的兵权。
  
  谢云程这日带着裴砚一起去京郊皇家猎场打猎。丛林之中似有微动,谢云程挽弓瞄准了丛中那一撮灰兔露出来的毛,箭嗖一下飞了过去将那猎物射中。
  随从侍卫见状连忙跑过去将谢云程刚才所获的猎场从草丛中拿了过来。裴砚此刻骑马赶了过来,当他看到谢云程打中的猎物后连连拍手称赞:陛下可真是厉害,微臣像您这般年纪的时候可做不到百发百中。
  谢云程听到裴砚这番话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用自己沙哑的嗓音说道:什么百发百中,在练箭场的时候孤还不是空了许多靶子?
  裴砚摇了摇头:微臣说的是陛下外出打猎的时候百发百中,练箭的场里谁都有失手的时候。
  谢云程仍然谦虚道:不过是今日运气好些罢了。
  裴砚骑着马跟在谢云程身后:听说襄王要举行殿试了,你不跟着一起去看看?
  谢云程听到裴砚这番话之后微蹙起眉来:孤在他身边也不能左右朝廷用人,去了也无用。皇叔整日处理政事,把大周治理得不错,若是让孤来做的话,恐怕孤做的不如他。
  裴砚眼神震惊:可是这大周是陛下您的,人并非生来就会做事的,陛下若想夺回朝政还是要时时跟随在王爷身边的。即使不能一时之间夺回朝政大权,也能跟着在王爷身边学着治国之道。
  谢云程听到裴砚这番话之后点了点头,纸上的治国之道光死记硬背是不成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亲身实践一下。谢云程能够明显感觉到,宣凤岐对他的态度缓和了许多,而且最近也不知怎的,宣凤岐忽然把监视他的那群人都撤掉了,虽然没有人监视之后他做起事来方便许多,如此一来他倒不知道宣凤岐打的什么算盘了。
  谢云程此刻举弓向天望,天上此刻飞过了一只形只影单的大雁,他瞄准了鸟类致命处可是到最后他还是放下了弓箭。
  裴砚抬起头来望着飞过去的那只落单的大雁:陛下怎么不动手,以您现在的箭术,完全可以把刚才那只大雁射下来的。
  谢云程收起了弓箭,他叹了口气:落单的大雁要么是老弱病残迷失方向,要么就是丧失伴侣一心求死,孤细细想来实在是不忍心啊。
  裴砚听到谢云程这番话后眼神显露出一丝敬意:陛下仁心。微臣听闻,自古以来贤明君主都有一颗仁心,陛下不必困惑现在的境况,您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的。
  谢云程听到他这话笑着回头望着他:难道裴卿不想追随孤成就一番大事吗?
  裴砚听到谢云程这话后微微愣了一下:微臣定当誓死追随陛下!
  谢云程看到裴砚对他表明忠心后笑了一声:你的祖父左林将军曾经平南岭、陇西之乱有功被太祖封为安国公,虎父无犬子,你父亲也在先帝夺位的时候立下不朽功绩。现在的大周并没有战功可以让你立,孤只想问你一句,你想不想跟随孤赌一把?
  裴砚听到这话之后眼神迷茫了一下,但是他又很快坚定道:人生在世本就是一场豪赌,既然微臣已经选择要跟随陛下了,微臣必会为陛下鞍前马后,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