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杨冬湖朝门口望了一眼,这会儿朱翠兰还没回来,他打算一会儿等朱翠兰回来了问问她糖水桃子的做法。
梅子挑拣好了要先用盐搓洗了杀杀水分,而后才是一层糖一层梅子的装好后密封在坛子里腌制。
待到做好一切之后,朱翠兰还没回来,杨冬湖有些不放心,站在院门口往外头张望,忽然看见左边路口的大树下有两个拉扯的身影,其中一个是朱翠兰,另一个是这几日常来家里的一个媒婆。
二人说话声音不小且急促,朱翠兰似乎是在埋怨什么,几次三番要挣脱都被那媒人拦住了脚步。
“我都不想说你,你瞅你找的那是什么东西,方初好歹叫你一声大娘的,你就找这样的人来糊弄,算我看错你了。”
那媒人还在苦口婆心相劝:“你看你走的这么急干什么,话都没说两句你就知道人家不好?光看长相算什么,好看也不能当饭吃,你别看人长的不咋地,有本事着呢,家里养了好几头猪,还有两头牛,你说说,十里八村谁家有他这样的好条件?你家方初一个哥儿,能找到这样的不赖了,你要求还这么高。”
朱翠兰大力的甩开她的手,双手叉腰怒道:“我们方初是哥儿咋了?是哥儿就得将就?那人长得跟个猪精似的,怎么,他家养猪他就得长得像猪?”
“哎,你这人怎么说话呢?”
“就这么说话,你把他夸的跟朵花似的,要不是我信你,看见他的第一眼我就走了,明明约好的是晌午,太阳快落山了人才来,这我都不说啥了,他还有脸挑我的理,我没把那盘子果子扔在他脸上都算是我给你面子,其他什么都不用说了,你要觉得他家好,就把自己闺女嫁过去,省的你整天惦记他那几头猪。”
朱翠兰越说越生气,本来前几天都好好的,虽然媒人介绍的不是顶好的汉子,但也都说的过去,就从昨儿开始,不是个子矮就是胖,朱翠兰都怀疑今儿这户人家是不是许给了媒人什么好处,要不然这媒人怎么能这么颠倒黑白。
她一句也不想跟那媒人多说,说完就气冲冲的扭身回了院子。
杨冬湖在门口迎着她,那媒人还在后头大声吆喝,朱翠兰气的嗓子都有些哑声:“不用搭理她,把门关严实,什么人呐。”
杨冬湖哎了一声,那媒人又在外头喊了几声什么,听的不是很清,一会儿就没动静了。
“婶子,这是咋了,你咋生这么大的气。”
朱翠兰顺了顺胸口,面对自家人脸色总归是要和缓些:“方初眼瞅着年岁大了,来说亲的人也多,咱们也不是非要说样样都要拔尖,至少得说的过去吧。”
“就刚才那人,今儿兴冲冲的跟我说有个条件好的,我知道媒人的嘴不可信,可这回差的也太多了,那男的长得跟我一个岁数似的,一说话那口水都能叫人淹死,他家里几头猪不够他显摆的了,三句话里两句都得带上,好像跟谁家吃不起肉一样。”
这几天朱翠兰回来后多少都要吐槽一番,但今儿这样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嫌弃的,那养猪的还是头一份。
怕她上火,杨冬湖给她从井里捞出来一筒绿豆水给她喝,开口劝道:“算了,为这事儿不值得,这样的人咱们不理就是,相看得慢慢来,急于求成的肯定难遇好的。”
“罢了罢了,看的这几天我也累了,我算是看明白了,还是头先的那木匠儿子不错,至少说话做事上还算稳重,实在不行让方初接触接触看看,要是能行早定下来也好,省的我整天受这闲气。”
赵方初本来
就坐在院里,朱翠兰去瞧人看的如何他一向不感兴趣,朱翠兰越是看不上他反而松了口气,一听说又要和那木匠儿子如何如何,他头都大了,语气里都是不情愿。
“娘,我都不认识他,有什么可接触的,你就不能多容我两年待在家里。”
“我倒是想呢,可好人家不等人,等后头人家挑的完了你再去挑,那都是捡人家剩下的。”
又是这一套说辞,赵方初撇撇嘴,不与朱翠兰多争论。
“婶子也别太急,眼瞅着马上就要七夕了,那时候在寻也是不晚的。”
第207章 糖水桃子
七月初七便是一年里最受姑娘哥儿期待的日子,原本是用来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后来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才 在那一天多添了些求姻缘的活动。
朱翠兰俨然也是想到了这回事儿,把乞巧那日当成了寄托:“可也是,讲究缘分的东西咱们也记不得,算着乞巧就剩不过半月之余,那时候能有好的也说不定。”
她叹了口气,又想起来云巧来:“还是云巧会办事儿,若不是他才出了月子劳累不得,我也不会把这事儿托付给其他人,白白被人拿去做了人情。”
虽然按理来说,媒人都是惯会看人下菜碟的,但一般介绍的两方不会相差甚远,赵方初虽是小哥儿,不如姑娘好相看,但胜在他长得清丽,身为小哥儿面上却不虚,身段轻量倒也没见有什么三灾六痛的。
而且现在谁不知赵家过得滋润,与他家做亲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想跟他家哥儿搭上话的汉子也不是没有,只是朱翠兰眼光高,看不上那些人。
那媒人敢拿养猪的那人来糊弄朱翠兰,明知道这事儿不成两家就会生怨,她偏偏还这样做,唯一能解释的通的就是那媒人收了养猪人的好处,不管成功与否,都能得到一笔的好处费。
若是真的侥幸给养猪人相看了个媳妇回去,怕是她家日后的猪肉都不会短缺了。
这样做事为人不齿,传出去之后怕是再难有人找那媒人说亲。
朱翠兰提起来心里就是一股气,杨冬湖几劝不下,任她发泄了心中的怒气,才开口转移她的注意。
“我今儿听方初说,他小的时候吃过糖水桃子,滋味最是难忘,咱们院里头的这棵树上的桃子不过明后两日就能吃了,这么多咱们也吃不完,婶子你还记得那糖水桃子是怎么做的吗?”
朱翠兰听他说完一愣,赵方初在一旁补充道:“就是小时候我大伯娘给我们做的,里头跟放了糖一样甜,还有红彤彤的汁水,用盛水碗装着的。”
“哦哦,你说的是甜桃子吧。”朱翠兰一拍大腿,随即恍然大悟。
“记得记得,大川娘,就是你的婆母,跟你一样,是个心思奇巧的姑娘,因为她是南方来的,又给大户人家当过丫鬟,见过的世面比我们多,所以会做不少精致的吃食,不过那时候我们家里都不富裕,条件有限,能做出来一模一样的不多,就那个甜桃子还好做一些,那会儿又正逢桃子成熟,莲衣做出来哄小孩子的。”
提起来徐莲衣,朱翠兰便忘却了不愉快,说起话来都不想有停歇的时候,说及伤感之处,又是连连几声叹息。
“她性子温柔,我俩处了这么多年都没红过一次脸,她前半辈子过了那么多年的苦日子,眼看才好过一点儿,就……哎,要是她现在还在人世,看见你指不定得欣喜成什么样子呢。”
每次听见朱翠兰感慨徐莲衣红颜薄命,杨冬湖就能想起来小时候的赵洛川哭喊着要娘的心酸场面,虽然朱翠兰待他如亲子,赵方宇也拿他当亲兄弟,可到底也不是一个娘生的。
以前赵洛川同他说起已经亡故的父母,也只是挑拣了一些小时候调皮的事儿来说,并无伤感之语,不过想想也能知道,那样小的年纪就没有了亲娘庇护,在外头指不定受了多少委屈。
这样的亲情无论是哪个杨冬湖都是不是不曾感受过的,旁边朱翠兰还在滔滔不绝,说着以前徐莲衣是多么的温柔娴静,杨冬湖思绪渐渐飘远,内心莫名升起一股同病相怜来。
朱翠兰把话头从赵洛川小时候一直说到长大还没停止,赵方初忍不住打断她:“娘,这些话还是等着他俩晚上没人偷偷说,你现在说完了大川哥还怎么跟冬哥说笑?你赶紧说说糖水桃子是咋做的吧,说不定冬哥能做出来呢。”
“你小孩子家家什么晚上说不晚上说的,这话也胡乱说。”被打断了话朱翠兰不悦,点了点赵方初的脑袋。
赵方初无奈摊手:“你一会儿说我大了该说亲,一会儿又说我还小,你咋一会儿一变的?”
杨冬湖被二人谈话拉回了思绪,之前只被那些婶子大娘调笑,没成想现在赵方初也学会了,不过许是因为二人年龄相仿的缘故,他倒没不好意思,只是抿着嘴巴轻笑。
“那甜桃子做法也不难,莲衣教过我,不过那时候桃子都已经下季了,我就没寻着机会上手试试,原本是想第二年我来做的,可你也知道,家里突逢变故,就没了那个心思。”
朱翠兰紧皱眉头,思索一会儿道:“其实我记得也不大清了,就记得那桃子剥了皮不用切,放在锅里整个煮,搁上冰糖煮开后,连水带桃子一块放在井水里冰着,第二日就能吃,嗯……好像还有什么,还有什么来着……”
毕竟过了这么多年,朱翠兰又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全也正常,杨冬湖看她苦想良久还不得知,便也没强求,轻声道:“算了婶子,怎么做的我知道了,等明天我试着做做,到时候缺什么再说。”
梅子挑拣好了要先用盐搓洗了杀杀水分,而后才是一层糖一层梅子的装好后密封在坛子里腌制。
待到做好一切之后,朱翠兰还没回来,杨冬湖有些不放心,站在院门口往外头张望,忽然看见左边路口的大树下有两个拉扯的身影,其中一个是朱翠兰,另一个是这几日常来家里的一个媒婆。
二人说话声音不小且急促,朱翠兰似乎是在埋怨什么,几次三番要挣脱都被那媒人拦住了脚步。
“我都不想说你,你瞅你找的那是什么东西,方初好歹叫你一声大娘的,你就找这样的人来糊弄,算我看错你了。”
那媒人还在苦口婆心相劝:“你看你走的这么急干什么,话都没说两句你就知道人家不好?光看长相算什么,好看也不能当饭吃,你别看人长的不咋地,有本事着呢,家里养了好几头猪,还有两头牛,你说说,十里八村谁家有他这样的好条件?你家方初一个哥儿,能找到这样的不赖了,你要求还这么高。”
朱翠兰大力的甩开她的手,双手叉腰怒道:“我们方初是哥儿咋了?是哥儿就得将就?那人长得跟个猪精似的,怎么,他家养猪他就得长得像猪?”
“哎,你这人怎么说话呢?”
“就这么说话,你把他夸的跟朵花似的,要不是我信你,看见他的第一眼我就走了,明明约好的是晌午,太阳快落山了人才来,这我都不说啥了,他还有脸挑我的理,我没把那盘子果子扔在他脸上都算是我给你面子,其他什么都不用说了,你要觉得他家好,就把自己闺女嫁过去,省的你整天惦记他那几头猪。”
朱翠兰越说越生气,本来前几天都好好的,虽然媒人介绍的不是顶好的汉子,但也都说的过去,就从昨儿开始,不是个子矮就是胖,朱翠兰都怀疑今儿这户人家是不是许给了媒人什么好处,要不然这媒人怎么能这么颠倒黑白。
她一句也不想跟那媒人多说,说完就气冲冲的扭身回了院子。
杨冬湖在门口迎着她,那媒人还在后头大声吆喝,朱翠兰气的嗓子都有些哑声:“不用搭理她,把门关严实,什么人呐。”
杨冬湖哎了一声,那媒人又在外头喊了几声什么,听的不是很清,一会儿就没动静了。
“婶子,这是咋了,你咋生这么大的气。”
朱翠兰顺了顺胸口,面对自家人脸色总归是要和缓些:“方初眼瞅着年岁大了,来说亲的人也多,咱们也不是非要说样样都要拔尖,至少得说的过去吧。”
“就刚才那人,今儿兴冲冲的跟我说有个条件好的,我知道媒人的嘴不可信,可这回差的也太多了,那男的长得跟我一个岁数似的,一说话那口水都能叫人淹死,他家里几头猪不够他显摆的了,三句话里两句都得带上,好像跟谁家吃不起肉一样。”
这几天朱翠兰回来后多少都要吐槽一番,但今儿这样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嫌弃的,那养猪的还是头一份。
怕她上火,杨冬湖给她从井里捞出来一筒绿豆水给她喝,开口劝道:“算了,为这事儿不值得,这样的人咱们不理就是,相看得慢慢来,急于求成的肯定难遇好的。”
“罢了罢了,看的这几天我也累了,我算是看明白了,还是头先的那木匠儿子不错,至少说话做事上还算稳重,实在不行让方初接触接触看看,要是能行早定下来也好,省的我整天受这闲气。”
赵方初本来
就坐在院里,朱翠兰去瞧人看的如何他一向不感兴趣,朱翠兰越是看不上他反而松了口气,一听说又要和那木匠儿子如何如何,他头都大了,语气里都是不情愿。
“娘,我都不认识他,有什么可接触的,你就不能多容我两年待在家里。”
“我倒是想呢,可好人家不等人,等后头人家挑的完了你再去挑,那都是捡人家剩下的。”
又是这一套说辞,赵方初撇撇嘴,不与朱翠兰多争论。
“婶子也别太急,眼瞅着马上就要七夕了,那时候在寻也是不晚的。”
第207章 糖水桃子
七月初七便是一年里最受姑娘哥儿期待的日子,原本是用来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后来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才 在那一天多添了些求姻缘的活动。
朱翠兰俨然也是想到了这回事儿,把乞巧那日当成了寄托:“可也是,讲究缘分的东西咱们也记不得,算着乞巧就剩不过半月之余,那时候能有好的也说不定。”
她叹了口气,又想起来云巧来:“还是云巧会办事儿,若不是他才出了月子劳累不得,我也不会把这事儿托付给其他人,白白被人拿去做了人情。”
虽然按理来说,媒人都是惯会看人下菜碟的,但一般介绍的两方不会相差甚远,赵方初虽是小哥儿,不如姑娘好相看,但胜在他长得清丽,身为小哥儿面上却不虚,身段轻量倒也没见有什么三灾六痛的。
而且现在谁不知赵家过得滋润,与他家做亲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想跟他家哥儿搭上话的汉子也不是没有,只是朱翠兰眼光高,看不上那些人。
那媒人敢拿养猪的那人来糊弄朱翠兰,明知道这事儿不成两家就会生怨,她偏偏还这样做,唯一能解释的通的就是那媒人收了养猪人的好处,不管成功与否,都能得到一笔的好处费。
若是真的侥幸给养猪人相看了个媳妇回去,怕是她家日后的猪肉都不会短缺了。
这样做事为人不齿,传出去之后怕是再难有人找那媒人说亲。
朱翠兰提起来心里就是一股气,杨冬湖几劝不下,任她发泄了心中的怒气,才开口转移她的注意。
“我今儿听方初说,他小的时候吃过糖水桃子,滋味最是难忘,咱们院里头的这棵树上的桃子不过明后两日就能吃了,这么多咱们也吃不完,婶子你还记得那糖水桃子是怎么做的吗?”
朱翠兰听他说完一愣,赵方初在一旁补充道:“就是小时候我大伯娘给我们做的,里头跟放了糖一样甜,还有红彤彤的汁水,用盛水碗装着的。”
“哦哦,你说的是甜桃子吧。”朱翠兰一拍大腿,随即恍然大悟。
“记得记得,大川娘,就是你的婆母,跟你一样,是个心思奇巧的姑娘,因为她是南方来的,又给大户人家当过丫鬟,见过的世面比我们多,所以会做不少精致的吃食,不过那时候我们家里都不富裕,条件有限,能做出来一模一样的不多,就那个甜桃子还好做一些,那会儿又正逢桃子成熟,莲衣做出来哄小孩子的。”
提起来徐莲衣,朱翠兰便忘却了不愉快,说起话来都不想有停歇的时候,说及伤感之处,又是连连几声叹息。
“她性子温柔,我俩处了这么多年都没红过一次脸,她前半辈子过了那么多年的苦日子,眼看才好过一点儿,就……哎,要是她现在还在人世,看见你指不定得欣喜成什么样子呢。”
每次听见朱翠兰感慨徐莲衣红颜薄命,杨冬湖就能想起来小时候的赵洛川哭喊着要娘的心酸场面,虽然朱翠兰待他如亲子,赵方宇也拿他当亲兄弟,可到底也不是一个娘生的。
以前赵洛川同他说起已经亡故的父母,也只是挑拣了一些小时候调皮的事儿来说,并无伤感之语,不过想想也能知道,那样小的年纪就没有了亲娘庇护,在外头指不定受了多少委屈。
这样的亲情无论是哪个杨冬湖都是不是不曾感受过的,旁边朱翠兰还在滔滔不绝,说着以前徐莲衣是多么的温柔娴静,杨冬湖思绪渐渐飘远,内心莫名升起一股同病相怜来。
朱翠兰把话头从赵洛川小时候一直说到长大还没停止,赵方初忍不住打断她:“娘,这些话还是等着他俩晚上没人偷偷说,你现在说完了大川哥还怎么跟冬哥说笑?你赶紧说说糖水桃子是咋做的吧,说不定冬哥能做出来呢。”
“你小孩子家家什么晚上说不晚上说的,这话也胡乱说。”被打断了话朱翠兰不悦,点了点赵方初的脑袋。
赵方初无奈摊手:“你一会儿说我大了该说亲,一会儿又说我还小,你咋一会儿一变的?”
杨冬湖被二人谈话拉回了思绪,之前只被那些婶子大娘调笑,没成想现在赵方初也学会了,不过许是因为二人年龄相仿的缘故,他倒没不好意思,只是抿着嘴巴轻笑。
“那甜桃子做法也不难,莲衣教过我,不过那时候桃子都已经下季了,我就没寻着机会上手试试,原本是想第二年我来做的,可你也知道,家里突逢变故,就没了那个心思。”
朱翠兰紧皱眉头,思索一会儿道:“其实我记得也不大清了,就记得那桃子剥了皮不用切,放在锅里整个煮,搁上冰糖煮开后,连水带桃子一块放在井水里冰着,第二日就能吃,嗯……好像还有什么,还有什么来着……”
毕竟过了这么多年,朱翠兰又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全也正常,杨冬湖看她苦想良久还不得知,便也没强求,轻声道:“算了婶子,怎么做的我知道了,等明天我试着做做,到时候缺什么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