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他调出地图和一张低调的独栋住宅照片,“刚刚放出出售信息、建成近三十年的旧式一户建。关键优势是——”
松田特意停顿,强调道,“那片街区是市政监控升级的‘盲区’,住户多是喜静的老年人或长期空置房,邻里走动很少。房子本身位置靠后,被高大的老树和围墙环绕,临街面很窄,侧后方面对着一条几乎没有车辆通行的安静死胡同,天然隔绝视线与噪音。”
神矢放下剧本,仔细看着照片上那栋被绿意半掩、略显陈旧的灰白色小楼,眼中露出赞许:“麻布区……闹中取静,离工作室车程十分钟。这种老派住宅区的低调,确实难得。”位置兼顾了便捷与超乎预期的隐蔽性,让他非常满意。
萩原看着照片和地图上那几乎被绿荫吞没的标记点,点点头:“闹市中的隐蔽角落,进出也方便不显眼。”
他又看了眼幼驯染“接下来就看你松田大师的表演了。得把这‘普通民宅’整得内里不普通,还得让人进出不露痕迹。”
松田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作回应,手指头在平板上的房子结构图划拉着:“老房子,木头为主,混了点水泥加固,底子还行。主要就三块:”
“第一,主卧及相连和室做全频段屏蔽层,保证外面听不到里面的声音同时屏蔽信号。”
“第二,所有新增设备或改造痕迹,外观必须融入老住宅。”
“第三,地下室设置独立能源和基础维生储备。”
他指尖点向住宅的车库和后院:“进出路线:两条。一条利用自带的车库,卷帘门内侧会加装一道隐蔽隔音门,车辆进出是天然掩护;另一条从后院侧门出去,直接连通那条死胡同,那里几乎没有行人,围墙上我会利用藤蔓掩护做一个视觉死角的小门。两条路线使用频率错开,定期检查周边环境。”
“日常车辆出入频率过高或者过低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萩原考虑细节。
“这种老区,家家户户都有独立车库,住户开车进出很正常。‘成田作’设定为低调的收藏家,相较而言会深居简出。”松田连身份特征都考虑进去了。
“信号屏蔽的强度……具体能达到什么水平?”神矢对技术细节不太了解,但事关安全,他问得很认真。
“绝对静默领域。”松田回答得斩钉截铁,带着技术专家的绝对自信,“核心区域内,任何未经许可的电子信号都无法进出。外围我会布置设备,模拟一些老旧家用电器常见的、非常微弱的电磁‘背景噪音’,完美融入环境,杜绝任何被探测到的风险。”
“考虑得真周全。”神矢由衷赞叹,松田的专业能力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降谷选的这个闹市静巷,天然屏障就省了不少力。”松田肯定了地点的价值。
“那就开始准备吧。”萩原微笑总结,跃跃欲试。
一切计划完毕。
松田埋头细化车库隔音门与藤蔓掩护门的结构,萩原开始规划“成田作”如何合理地购买建材和维护住宅,神矢苍介开始整理自己新房可以隐藏的资金项目。
三人沉浸于各自的准备中,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纸张翻动、键盘轻敲和工具偶尔触碰的细微声响。
……
接下来的两个月,神矢苍介的生活被分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边是聚光灯下的光鲜亮丽,一边是阴影中的谨慎行事。
《钢雨》的票房数字每天都在刷新纪录,口碑持续发酵,与之前同样大获成功的《暗潮》交相辉映。
两部风格迥异却都同样叫好叫座的作品,如同两股强劲的合力,彻底奠定了他在电影界的地位。
媒体毫不吝啬地送上“新生代领军人”、“票房与演技的双重保证”等赞誉。
一时间,他风头正劲,成为业内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顶级制作的邀约如潮水般涌入他的工作室,开出的条件也优渥得令人咋舌。
然而,身处这场盛名风暴中心的神矢,周身却萦绕着一种与喧嚣热度格格不入的沉静,甚至带着一丝……置身事外的感觉。
他并非不忙碌。相反,他的日程表被塞得有点满:泡在录音棚里反复打磨音色和情感表达,为重要的节目和访谈进行彩排录制,穿梭于各大颁奖礼和品牌活动之间。
巨星的光环依旧耀眼,每一次公开露面都引发巨大的关注。
但在这光鲜表象之下,他的精力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持续抽走。
新宅装修进入收尾阶段,艺术品陈设、智能系统调试、安防验收等琐碎事务都需要他亲自过问。
更不用说麻布区那栋登记在"成田作"名下的房子,其内部改造正在悄然进行——这两处空间,需要持续投入精力,不动声色地牵扯着他的心神。
而他日常的训练也悄然升级成更为消耗体力与专注力的特殊模式。
当经纪人白石理惠将厚厚一摞代表着顶级资源的电影项目企划书放在他面前时,神矢的目光逐一扫过那些引人瞩目的标题和导演、制片方的名字。
他的指尖在纸面上停顿了片刻,一丝职业性的兴趣和评估的光芒在他眼底闪过。
这些项目本身,无疑代表着当下市场的最高水准和巨大诱惑。他示意经纪人召集核心团队进行会议讨论。
这场会议进行得高效而务实。经纪人清晰地介绍了几个最具分量的选项:一部好莱坞重磅科幻片的关键反派角色,一部由日本顶级导演操刀、旨在冲击奖项的传记片主角,以及一部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国民级IP改编电影的男一号。
宣传总监语气热切,率先开口:"老板,这部国际制作是全球化的绝佳跳板!平台顶级,角色虽然是反派,但复杂立体,表演空间巨大。一旦成功,国际影响力将不可估量。"
白石理惠则补充道:"国际化的潜力确实诱人,但需要考量拍摄周期过长,体能消耗极大,文化隔阂存在潜在风险。传记片周期相对可控,奖项预期高,但票房上限需理性看待。国民IP受众基础稳固,风险最低,但角色突破性可能有限。"
神矢安静地听着,将眼前这些金光闪闪的机遇、电影上映后无法消减的密集行程、两处房产带来的精力分散,以及团队隐含的期待,一一纳入考量。
其实他的心底并非毫无波澜,那些大制作的名字和角色设定,确实在他心中激起过短暂的涟漪——谁又能对这样的机会完全无动于衷呢?
但是他已经历过这么多事,内心的职业目标早已不是单纯地登顶娱乐圈,而是珍惜现在拥有的时间与条件去做自己觉得认同和欣赏的内容。
“大家的分析都很有价值。”神矢的声音平稳地响起,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笃定,“这些项目,无疑都是极具诚意的顶级选择。”
他的手指轻轻点了点最上面的国际科幻片企划,“但平心而论,目前这些项目里,我还没有找到那个非我不可、或者能点燃我全部创作热情的角色。”
他将企划书轻轻推回桌子中央,“接一部电影,意味着全身心、长时间的投入和巨大的精力消耗。如果剧本和角色本身无法激起那种‘必须演’的原始冲动,仅仅是为了维持曝光度或完成某种指标……”他略作停顿,会议室里一片安静,“那么,或许是在消耗我们共同积累下来的这份价值。下一部作品,还是等遇到真正能打动我的再说。”
团队对此表示了理解。在这个以他个人意志为核心的工作室,他的决定拥有最终的权重。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神矢独自留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有些怔然。推掉那些旁人趋之若鹜的机会,并未带来想象中的轻松,反而留下一种微妙的空旷感——一种对真正能点燃他热情的角色的深切渴望。
窗外,东京的夜色温柔地笼罩下来,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屏幕亮起,是一位关系密切的业内资深人士发来的信息,除了惯常的问候,末尾不经意提到:“对了,听说工藤老师的《暗影回廊》项目终于敲定了,很期待。”神矢的目光在“《暗影回廊》”和“工藤老师”几个字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微微上扬。原来时间都已经过了这么久了。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越洋号码。铃声只响了两下便被接起,温润沉稳的声音传来:“苍介?”
“优作先生,晚上好。”神矢的声音保持着惯有的礼貌,也透着一份熟稔的亲近,“希望没有打扰到您。”
“这个时间正好,”工藤优作的语气温和,“刚看了几篇海外关于你《钢雨》的深度影评,反响非常热烈。海外首映我去看了,雨中那场高潮戏,情绪的爆发与收敛之间的平衡,处理得极其精准。演技又进步了,恭喜你。”
“您过奖了。”神矢谦逊回应,对方真诚而专业的赞赏让他感到一丝开心,“那个角色确实很有挖掘的空间,主要是导演和对手演员的启发。”他自然地转入正题,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探寻,“听说,《暗影回廊》的项目终于启动了?”
松田特意停顿,强调道,“那片街区是市政监控升级的‘盲区’,住户多是喜静的老年人或长期空置房,邻里走动很少。房子本身位置靠后,被高大的老树和围墙环绕,临街面很窄,侧后方面对着一条几乎没有车辆通行的安静死胡同,天然隔绝视线与噪音。”
神矢放下剧本,仔细看着照片上那栋被绿意半掩、略显陈旧的灰白色小楼,眼中露出赞许:“麻布区……闹中取静,离工作室车程十分钟。这种老派住宅区的低调,确实难得。”位置兼顾了便捷与超乎预期的隐蔽性,让他非常满意。
萩原看着照片和地图上那几乎被绿荫吞没的标记点,点点头:“闹市中的隐蔽角落,进出也方便不显眼。”
他又看了眼幼驯染“接下来就看你松田大师的表演了。得把这‘普通民宅’整得内里不普通,还得让人进出不露痕迹。”
松田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作回应,手指头在平板上的房子结构图划拉着:“老房子,木头为主,混了点水泥加固,底子还行。主要就三块:”
“第一,主卧及相连和室做全频段屏蔽层,保证外面听不到里面的声音同时屏蔽信号。”
“第二,所有新增设备或改造痕迹,外观必须融入老住宅。”
“第三,地下室设置独立能源和基础维生储备。”
他指尖点向住宅的车库和后院:“进出路线:两条。一条利用自带的车库,卷帘门内侧会加装一道隐蔽隔音门,车辆进出是天然掩护;另一条从后院侧门出去,直接连通那条死胡同,那里几乎没有行人,围墙上我会利用藤蔓掩护做一个视觉死角的小门。两条路线使用频率错开,定期检查周边环境。”
“日常车辆出入频率过高或者过低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萩原考虑细节。
“这种老区,家家户户都有独立车库,住户开车进出很正常。‘成田作’设定为低调的收藏家,相较而言会深居简出。”松田连身份特征都考虑进去了。
“信号屏蔽的强度……具体能达到什么水平?”神矢对技术细节不太了解,但事关安全,他问得很认真。
“绝对静默领域。”松田回答得斩钉截铁,带着技术专家的绝对自信,“核心区域内,任何未经许可的电子信号都无法进出。外围我会布置设备,模拟一些老旧家用电器常见的、非常微弱的电磁‘背景噪音’,完美融入环境,杜绝任何被探测到的风险。”
“考虑得真周全。”神矢由衷赞叹,松田的专业能力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降谷选的这个闹市静巷,天然屏障就省了不少力。”松田肯定了地点的价值。
“那就开始准备吧。”萩原微笑总结,跃跃欲试。
一切计划完毕。
松田埋头细化车库隔音门与藤蔓掩护门的结构,萩原开始规划“成田作”如何合理地购买建材和维护住宅,神矢苍介开始整理自己新房可以隐藏的资金项目。
三人沉浸于各自的准备中,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有纸张翻动、键盘轻敲和工具偶尔触碰的细微声响。
……
接下来的两个月,神矢苍介的生活被分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边是聚光灯下的光鲜亮丽,一边是阴影中的谨慎行事。
《钢雨》的票房数字每天都在刷新纪录,口碑持续发酵,与之前同样大获成功的《暗潮》交相辉映。
两部风格迥异却都同样叫好叫座的作品,如同两股强劲的合力,彻底奠定了他在电影界的地位。
媒体毫不吝啬地送上“新生代领军人”、“票房与演技的双重保证”等赞誉。
一时间,他风头正劲,成为业内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顶级制作的邀约如潮水般涌入他的工作室,开出的条件也优渥得令人咋舌。
然而,身处这场盛名风暴中心的神矢,周身却萦绕着一种与喧嚣热度格格不入的沉静,甚至带着一丝……置身事外的感觉。
他并非不忙碌。相反,他的日程表被塞得有点满:泡在录音棚里反复打磨音色和情感表达,为重要的节目和访谈进行彩排录制,穿梭于各大颁奖礼和品牌活动之间。
巨星的光环依旧耀眼,每一次公开露面都引发巨大的关注。
但在这光鲜表象之下,他的精力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持续抽走。
新宅装修进入收尾阶段,艺术品陈设、智能系统调试、安防验收等琐碎事务都需要他亲自过问。
更不用说麻布区那栋登记在"成田作"名下的房子,其内部改造正在悄然进行——这两处空间,需要持续投入精力,不动声色地牵扯着他的心神。
而他日常的训练也悄然升级成更为消耗体力与专注力的特殊模式。
当经纪人白石理惠将厚厚一摞代表着顶级资源的电影项目企划书放在他面前时,神矢的目光逐一扫过那些引人瞩目的标题和导演、制片方的名字。
他的指尖在纸面上停顿了片刻,一丝职业性的兴趣和评估的光芒在他眼底闪过。
这些项目本身,无疑代表着当下市场的最高水准和巨大诱惑。他示意经纪人召集核心团队进行会议讨论。
这场会议进行得高效而务实。经纪人清晰地介绍了几个最具分量的选项:一部好莱坞重磅科幻片的关键反派角色,一部由日本顶级导演操刀、旨在冲击奖项的传记片主角,以及一部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国民级IP改编电影的男一号。
宣传总监语气热切,率先开口:"老板,这部国际制作是全球化的绝佳跳板!平台顶级,角色虽然是反派,但复杂立体,表演空间巨大。一旦成功,国际影响力将不可估量。"
白石理惠则补充道:"国际化的潜力确实诱人,但需要考量拍摄周期过长,体能消耗极大,文化隔阂存在潜在风险。传记片周期相对可控,奖项预期高,但票房上限需理性看待。国民IP受众基础稳固,风险最低,但角色突破性可能有限。"
神矢安静地听着,将眼前这些金光闪闪的机遇、电影上映后无法消减的密集行程、两处房产带来的精力分散,以及团队隐含的期待,一一纳入考量。
其实他的心底并非毫无波澜,那些大制作的名字和角色设定,确实在他心中激起过短暂的涟漪——谁又能对这样的机会完全无动于衷呢?
但是他已经历过这么多事,内心的职业目标早已不是单纯地登顶娱乐圈,而是珍惜现在拥有的时间与条件去做自己觉得认同和欣赏的内容。
“大家的分析都很有价值。”神矢的声音平稳地响起,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笃定,“这些项目,无疑都是极具诚意的顶级选择。”
他的手指轻轻点了点最上面的国际科幻片企划,“但平心而论,目前这些项目里,我还没有找到那个非我不可、或者能点燃我全部创作热情的角色。”
他将企划书轻轻推回桌子中央,“接一部电影,意味着全身心、长时间的投入和巨大的精力消耗。如果剧本和角色本身无法激起那种‘必须演’的原始冲动,仅仅是为了维持曝光度或完成某种指标……”他略作停顿,会议室里一片安静,“那么,或许是在消耗我们共同积累下来的这份价值。下一部作品,还是等遇到真正能打动我的再说。”
团队对此表示了理解。在这个以他个人意志为核心的工作室,他的决定拥有最终的权重。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神矢独自留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有些怔然。推掉那些旁人趋之若鹜的机会,并未带来想象中的轻松,反而留下一种微妙的空旷感——一种对真正能点燃他热情的角色的深切渴望。
窗外,东京的夜色温柔地笼罩下来,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屏幕亮起,是一位关系密切的业内资深人士发来的信息,除了惯常的问候,末尾不经意提到:“对了,听说工藤老师的《暗影回廊》项目终于敲定了,很期待。”神矢的目光在“《暗影回廊》”和“工藤老师”几个字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微微上扬。原来时间都已经过了这么久了。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熟悉的越洋号码。铃声只响了两下便被接起,温润沉稳的声音传来:“苍介?”
“优作先生,晚上好。”神矢的声音保持着惯有的礼貌,也透着一份熟稔的亲近,“希望没有打扰到您。”
“这个时间正好,”工藤优作的语气温和,“刚看了几篇海外关于你《钢雨》的深度影评,反响非常热烈。海外首映我去看了,雨中那场高潮戏,情绪的爆发与收敛之间的平衡,处理得极其精准。演技又进步了,恭喜你。”
“您过奖了。”神矢谦逊回应,对方真诚而专业的赞赏让他感到一丝开心,“那个角色确实很有挖掘的空间,主要是导演和对手演员的启发。”他自然地转入正题,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探寻,“听说,《暗影回廊》的项目终于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