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这汉军,怎么比妖鬼还要恐怖啊!
  赵建德身为王子,高高在上惯了,平日来越秀山中打猎或祭祀走的都是宽阔平坦的大路,哪里知道王宫中的奴隶婢女为了能及时完成手中的活计,还能找到比这更近的崎岖小路?
  手持环首刀的将军抬了抬眼,不屑道:“这是要去哪里?”
  赵建德眼珠一转,很快有了主意,他假意回答霍去病的问题,实际抬手抽剑,想要趁其不注意偷袭这位汉军将领,打算抓住他来威胁汉军让自己离开。
  恭喜他,惹了整个队伍里面最不好惹的人!
  征战多年,霍去病早就看穿了他的伎俩,立刻拔刀回击,两柄武器直直地撞到一起,发出“铮”地一声,汉将力气极大,震得赵建德虎口发麻,脑中也嗡嗡作响。
  生死一线之间,赵建德反应很快,朝霍去病刺去第二剑,刀剑之间迸出几颗细小的火星,可意外的是,他的剑居然被汉将的刀给砍断了。
  他手握后剑,有些不知所措,而前边的断剑则掉到地上,发出闷闷地声响。
  趁此时机,霍去病刀锋很快挑向赵建德手腕,快到出了残影,挑断敌人手筋,疼痛使他使不上力,手中的断剑也一起掉落在地,来不及反应,刀锋再次扬起,在空气中发出簌簌的破空声,化为横斩,朝他脖颈处袭来。
  刀过,敌亡。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霍去病打仗谈不上优雅,只剩下力气与速度的角逐,这一局,他又赢了。
  赵建德带着的那些亲兵同样很快落败。
  随后。赵建德的尸体被抬到闻棠脚下时,闻棠:“多谢将军帮忙。”
  她笑着赞道:“将军神勇。”
  霍去病:“闻君不必客气。”
  番禺城中汉军都是精锐,不光攻城快,就连战后的安抚政策都很熟练,给刘彻写信告知胜利的消息,附带吕嘉的头也一块和军报一起送过去。
  汉军充分发扬了高祖时期的约法三章,并严明军纪、任用旧人、安抚百姓,除换了一波领导,他们努力让城中一切都恢复成井然有序的样子。
  不任用旧人也不行啊,城中现在人手不足,闻棠一直等着援军赶到呢。
  第三天,将番禺城中大事全部处理好后,汉使又重新开了一个庆功宴,室内宴饮丰富,案上摆满各种山珍海错,以及能快速补充体力的炙肉,就连食器都精致讲究。
  其实闻棠有点好奇,史书上记载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刘彻有一次给他送了十几车粱肉美酒,虽然军中有些饿着肚子的士兵,可剩下的许多粱肉依旧被他下令丢掉了。
  而酒泉郡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刘彻曾赐给他一坛御酒。霍去病不想独自享受,于是将酒倒入当地的一眼泉中,与士兵们一起分享,因此这眼泉被称为酒泉。
  所以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到底哪个是真的?
  看到闻棠有些愣神,霍去病开口询问道:“闻君所想何事?”
  总不能说我在研究你的八卦吧?闻棠随便找了个理由:“我在想……我们的援军到底什么时候到?”
  霍去病:……
  不光是他,室内所有人都沉默了。
  已经三天了,南越首都都成为了汉的领土,出桂阳的那路援军还没打进南越边境吗?
  其实打进来了。
  刘彻可是给了杨仆足足两万大军,这么多士兵,战t斗力自然也高,他们很快攻破了南越边境的五岭天险,现在正在打石门要塞呢。
  杨仆:冠军侯,博昌侯,你们再等等,等石门要塞一破,番禺门户洞开,我就能来支援你们了!
  霍去病大胜番禺城的消息邮人快马加鞭,送到了刘彻手中。
  此时刘彻依旧在东巡。
  一路游览这些名山大川,沿途所见都是自己的土地和子民,还灭掉了大汉这么多年的死对头,刘彻心情本来就很好,现在又听到了汉军攻破番禺城的消息,心情就更好了。
  因为杨仆军离他距离较近,所以刘彻先收到了他攻破五岭的消息。
  他是在左邑桐乡收到这个消息的,故而灵机一动,开始折腾,决定给桐乡改了个名字。
  既然这消息让朕闻之大喜,不如就将此地改名为闻喜县吧!
  由此可以推导出来,当他到达中乡,收到吕嘉首级时,同样高兴,灵机二动,给这里改了个名字叫做获嘉县。
  第100章 收南
  信上不止这些,还有从南越王宫中缴获的地图和别的重要信息。
  闻棠询问刘彻自己是否带着终军等人一同回到长安复命,还是他有什么别的安排?
  刘彻心想,去都去了,来回一趟怪麻烦的,干脆在那里帮忙,把南越安抚好了再回来吧。
  他翻了一遍送来的南越地图,越人画地图的手艺就像他们制造武器的手艺一样粗糙,这张粗制滥造的舆图和中原地图简直没法比,不过好在能让人看清个大概,刘彻命人又复制了几张,随后提笔在上面划分出几个区域,这些区域就是南越未来的郡县。
  获嘉县虽然是个小县,也有铁器工坊和丝帛工坊,有足够技术制造出印绶,比不上上林官坊中的精致,但足够暂时稳一稳当地越人。
  工坊日夜赶工,以最快速度做好陛下要求的印绶,装到箱箧中。
  刘彻丝毫没有压榨员工后的愧疚感,大行官署不就是管理大汉附属国事务的嘛,朕之甘棠这也算职务对口。
  哦,对了,再在下达给博昌侯的文书上写下一段“大汉甘棠,朕之心腹,可堪重任”之类的话,同那些印绶一起给远在南越的博昌侯运过去。
  有去病和闻棠在,南边就不需要朕担心了。
  ……
  此次征南,刘彻一共派出四路大军,十万人马……啊,应该叫人船。
  杨仆带领的楼船军和霍去病带领的三千精兵相互配合,攻下南越。
  另外两队分别是路博德带军下赣江,收服闽越。
  苏建和几位投降的越人将领发巴蜀罪人,攻打西南夷各部落。
  这其中,刘彻最重视的就是南越这两队的军情,如今皆收到了胜利的消息。
  于是他下令除掉周围几个县百姓的田租逋赋和贷税,并给七十岁以上孤寡老人每人两匹帛,然后更加愉悦地东巡,等待收到其它喜报。
  虽然闽越擅长山地战和水战,很熟悉船只,可其实他们的船只从规模、功能到质量都比不上汉舰,两国交战,比得是后方国力的雄厚,大汉有钱有物有工匠,能造出功能完备、有四层舱室的巨形楼船,闽越就稍微落后一些了。
  秦末大乱后,南越以东共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东瓯,一个是闽越。
  东瓯对待大汉一直很恭顺,乖乖当大汉的小弟,当年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逃到东瓯,被东瓯人杀死,斩首献给汉朝,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内附,举国迁徙到江淮一带,所以那片暂时是块空地。
  相对来讲,闽越就很不安分了,他们收留了刘濞的儿子,并在他的教唆下一直挑衅、骚扰、忤逆大汉。
  景帝当时主张黄老学说,汉境内正修养生息着呢,没时间搭理这些断发纹身的蛮夷,对于他们这些挑衅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们闹,反正他们也闹不大。
  正是这些宽容,给了闽越王超乎寻常的勇气,认为自己也能和大汉碰一碰,决定试探一下,先打东瓯,再打南越。
  今天打我小弟,明天岂不是就敢打我们大汉了?!
  忍不了一点!
  刘彻可不惯着他们,直接发兵攻闽,汉兵大军压境,旌旗蔽空,长戟如林,刚到边境还没开始打呢,闽越看到这幅气势就怂了。
  和大宛一样,闽越首先选择痛击我的队友,国中贵族凑到一起,商量出了个结果——闽越王他弟馀善拿长矛把自己哥哥给捅死了,之后把闽越王的头献给汉使,向大汉谢罪示好,汉这才退兵。
  然后馀善自己当上了闽越王。
  自此馀善的威望遍布全国,国中一半百姓都归属于他。
  能看清形式,不动一兵一卒阻止战争,既除掉了政敌,还收获了好名声,由此可见,馀善此人心机极深。
  如今二十年已过,他的左右摇摆之术修炼的更加熟练。
  汉军征兵时放出的风声是去征发南越,因此路博德的水军才刚开始出发,刘彻便收到馀善的上书,请求汉皇允许自己率兵八千人跟随汉军一同攻打南越。
  越人最是反复无常,对于馀善的话,刘彻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果然,路博德的水军都行到大庾岭了,馀善那八千士兵连一个影子都没出现。
  馀善以海上风浪太大为借口,迟迟没有派遣军队去和路博德合兵,实际是在暗中偷偷和南越的使者联络,打算等汉军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正面攻打石门要塞时,他们再从背后偷袭,杀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两边使者都捡着好话说,至于最后到底攻越还是攻汉,那就得等他观望好具体形势后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