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南越太后在长安时,就曾经和坏国少季有过私情,现在刘彻把坏国少季派到南越去当使者,想要搞事的心简直藏也藏不住了。
  赵兴:陛下,汉使来到我们南越,我很欢迎,但是路将军此举是怎么回事啊?
  在使者出发之前,刘彻先派遣卫尉路博德屯兵桂阳,接待汉使。这十几个使者,似乎不用几万大军接待吧?
  刘彻简直搞事搞得众人皆知,搞得轰轰烈烈。
  赵兴:我觉得这些士兵好像是要来揍南越的。
  但更加具体的信息他也不敢问,怕问了之后未央阙下日逐王那个风干脑袋被换成他的脑袋,那可真是让人摸不到头脑。
  闻棠正在官署中处理政事,忽听外面有人敲门,得到允许后,终军进入室内,平日里能言善辩的他第一次支支吾吾,面上似有难色,看这表情,应该是有什么事来求自己帮忙的。
  难不成他不想去南越了?
  可历史上他是主动请求出使南越的,而且还死在了吕嘉发动的政变之中,上次出使西域时更是比谁都积极,根本不是那种会临阵逃脱的人。
  闻棠问道:“何事?”
  终军:“您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出使南越吗?”
  闻棠:……?
  “把“再”字去掉,我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件事。”
  终军的天塌了。
  他这次也是主动申请的出使南越,但前提是他以为带领他们将整个使团做大做强的汉使是安心可靠的博昌侯啊。
  如果副使是为人强力,宽大信人的博望侯就更好了,再加上苏武、唐越等,这将会是一个多么令人有安全感的团队啊!
  有安全感到他山野荒坟旁都敢闭上两只眼睛睡觉.
  可现在……可现在他的顶头上司变成了绯闻满天飞,一看就很荒唐的安国少季。
  终军:“可下吏以为,您才能过人,见识深远,行事之间颇有留侯运筹帷幄之风采,亦不失乐毅之骁勇骠悍……”
  “下吏只有跟随着您这样骐骥般的杰出人物上才能奔向远方,攀附在你这样洪雁般的德才兼备之人才能更加展翅翱翔。”
  闻棠:……
  好好好,怪不得古代皇帝都愿意宠幸佞臣呢,这一套小词下来,她立马就成了才比张良,勇堪乐毅的英杰。
  一码归一码,她才不会这么轻易就被策反呢。
  “马上腊月了,诸侯会来长安进献酎金,你也知道咱们大行官署中每年就这个时候最忙,而且还要建造西域都护府,本侯实在走不开啊!”
  终军退而求其次,试图请求博望侯带队,然后发现博望侯也忙,不止闻棠和张骞,整个大行都很忙。
  听完之后,终军咬着牙,自己给自己安慰好了。
  做好跟随自己那不靠谱的未来上级一路南行的准备。
  全是吃了消息不灵通的亏啊!早知道上书之前先来问问博昌侯她去不去南越了。
  但是吧……终军好歹也在大行官署里挂了个名,算是闻棠手下,她可不能让自己的属下就这样嘎巴一下死在南越啊。
  最起码得活到弱冠啊。
  王勃写诗不缺少这一个素材,但大行官署中倒是很缺少会写诗的人才。
  她说:“等我忙过这阵子……”
  终军立刻在脸上表演了个多雨转晴。
  但问题是,他得活过这阵子。
  “念在你我同僚一场,为师……”啊不,“本侯给你个建议,到达南越之后,要么不搞事情,安安静静在番禺城内等待朝廷命令。如果事情发展到不可发展的地步……”
  “要搞,就搞大的,知道吗?”
  终军连连点头。
  知道,他可太知道了,楼兰大宛和车师的例子摆在那里呢,他就算是抄,也能抄到现成的答案。
  闻棠千叮咛万嘱咐道:“但是尽量不要搞事。”
  她上次这么叮嘱的人已经造反完毕,成功当上乌孙的王了。
  “还有……”闻棠提醒道,“你看着点安国少季。”
  历史上安国少季和南越太后私通这件事被传得沸沸扬扬,范围大到整个国家都知道了,要说吕嘉没在背后当推手,她绝对不信。
  “要是管不住的话,就找人给他割了吧。”闻棠语气轻描淡写,却听得终军瑟瑟发抖,“割以永治哦。”
  “喏。”
  终军从室内离开,没过多久,敲门声再次响起,随后一位郎卫带着和终君同样的期盼进门。
  虽然他文采一般,但感情很真挚,一想到要和安国少季那个不靠谱的上司一起出使南越,都快哭了。
  闻棠:看吧,这就是信息的重要性。
  闻棠叮嘱几句,将他打发走后,继续投入案上这成堆的公务中。
  唉,大汉不是已经普及纸张化办公了吗,为什么我的公务还是要论斤称啊?!
  算了,闻棠安慰自己,刘彻的公务都是十斤起步,自己要做的工作量好歹比他少个零。
  处理完公务,她还不得闲,要抽出时间去找氾老和许老看看棉花收获得如何了。
  刘彻对这种被仙人重点指示,从西域来的棉花很重视,重视到专门在自己的上林苑中开辟了实验田给农家这些人种植棉花。
  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果实被采摘收集完毕,外面的棉絮要比中原本土的丝绵更加洁白绵软,虽然无法食用,可他们被填充到布料中,做成的冬衣比桑麻保暖,又比裘皮便宜。
  “这棉花秋季时开的花啊,花蕊黄色,花瓣厚实,花朵艳红如山茶花,那可真是漂亮极了。”氾老话音刚落,突然想到这些种子就是主君从西域带回来的,兴许她在西域时看到棉花开花了呢,便觉得自己的提醒有些多余。
  “是吗,那我明年可一定要来田里看看。”闻棠接道。
  呆在西域的这两年,第一年秋天在楼兰搞兵变,第二年秋天在车师国搞兵变,还真就没见过棉花开花的景象!
  就连回到长安后,她也因为前些日子招待各国使者,一直没有时间参观试验田,直到今日采收完毕后才有时间验收这件事。
  氾老捧着自己的笔记本向闻棠报告他这一年来种棉花种出的经验。
  棉花耗费地力,沙壤土质种植棉花最佳,因为沙壤土排水性能良好,能防止棉花烂根,这么一看,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区域还是西域啊!
  这时候的棉花产量远没有后世多,平均一亩地只能产出20汉斤的棉花,其中还有30%-40%的棉籽,产量简直少得可怜。
  不过按照大汉现在的人口和土地比,以三斤棉花做一套棉衣袍,节省一下,也足够大汉百姓以后都能过个“暖冬”了。
  第94章 棉花
  趁着晾晒棉花的时间,闻棠选了十几株形状饱满,色白蓬松的花苞,拿去呈献给刘彻。
  刘彻觉得这些花苞从外观来看还挺漂亮的,打算插在瓶中赏玩,不过相比外观,它的功能才为最重要,刘彻伸手摸了摸,棉花花团的触感要比上次仙人降下的棉签更加柔软,不过总地来说都是同一种东西。
  “闻卿,你上次说仙人降下来的名为“棉签”的神物还可以用来处理伤口?”
  这样看来,棉花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闻棠点了点头,现代用来做医疗物品的棉花都是经过杀菌处理的脱脂棉,不过这是在没有无菌概念的汉朝,富人倒是好说,可以用丝帛覆盖伤口,可穷人却只能用麻布树皮或者桑皮之类的东西敷在伤口上草草处理,这些桑麻纤维很容易残留在伤口中,至于之后会不会化脓感染,那就只能交给免t疫系统硬抗了。
  稍微有些财力的人家,会将猪油、蜂蜜等敷在伤口上,古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原理,只知道这样能减少伤口恶化的概率。
  棉布触感柔软,透气性和吸水性好,能够促进伤口干燥,这样对比下来,还是棉布更加适合处理伤口。
  闻棠给刘彻讲了些棉布的便利,他们不是专业的医生,但彼此脑子里都只听到了自己想要听到的东西。
  闻棠:透气性好,能减少感染。
  刘彻:能减少士兵伤亡人数!
  刘彻下令让闻棠以最快速度处理好地里收上来的棉花,到时候他就可以让义姁等太医研究棉花在医学方面的作用。
  闻棠“喏”了一声,依令行事,回去后便从自己织室内召来一些女孩子处理剩下的棉花茧团。
  这几年,闻棠已经在长安开办了将近三家这种织室,除此之外,长安外的城市也开了几家,她现在在朝中也算有些势力,所以下一步打算开办一间类似“太学”的女学试一试水。
  一群女孩子们凑在一起给棉花去籽,其实专门做这道工序的轧花机已经在最后的调整阶段了,差不多再有一两天就能使用,不过一共就只有几亩地的棉花,即使是人工脱籽也浪费不了太多时间,再加上他们都迫不及待想看看让陛下和博昌侯都心心念念的棉衣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就没用轧花机。
  闻棠对于“棉纺织”这个流程的所有知识都是从书里学习到的,她只是将书上所写的那些原理对织女讲了一遍,她们便已经在心中有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