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和其它博士学子们不同,终军是个战斗派,甚至未来还和刘彻立过“给我一根绳子,一定会为您将南越王羁押到未央阙下”的战斗flag。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他当然是选择既要又要了。
  如果闻棠知道她的想法,一定会夸他是个天才!
  经大汉雍城朝会商议决定,一致同意关于广牧君“对各郡县百姓提前预警白灾”的策略,并逐渐派出官吏到各郡县署事。
  为什么会是“一致同意”,因为不同意的意见刘彻没听。
  知道十二月份会发生雨雪灾难,闻棠更快加速了羊毛织布方法和新型织机的推广。
  愁啊,刘彻也是运气不好,在位时间五十四年,共发生了四十四次天灾,什么雪灾蝗灾水灾旱灾地震虫灾都有,甚至还有四次龙卷风,还赶上了气候温暖期进入小冰期的过度段,整个国家都很艰难。
  目前遇灾进度13/44
  所以刘彻能赞同闻棠的猜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他自继位以来,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天灾,去年风调雨顺,今天就有发生灾难的概率了。
  闻棠的预测没错,百官从雍城回来后不到二旬,气温突然急转直下,相比往年冷上许多,天上也洒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虽然不大,但却一直没停,像极了灾难来临前的平静,偶尔夹杂几场雨,使路面更是湿滑难行。
  相比天气的寒冷,张汤廷尉府里的惨叫声可是正叫得火热。
  上次庄芷向天子上书淮南王干得那些破事后,虽然公孙弘和辟阳侯之孙都怀疑淮南王谋反,但毕竟只是怀疑,没有找到实际证据,所以刘彻只是以淮南王不慈为由,象征性的削去了他两个郡。
  本来这事可以就这样过去,但偏偏淮南王是个钻牛角尖的人,他认为自己在封国中实行的都是仁政,最终却落得个被中央削地的结果,这实在是太耻辱了。
  于是毅然决然地把谋反证据给制造出来了。
  什么皇帝印玺,丞相、大将军、太尉等两千石秩俸高官的印章,他这里都仿制的应有尽有,跟个义乌批发城似的。
  还总结了从前吴楚七国之乱失败的原因,每天认真和自己心腹研究起兵时的造反路线。
  他的心腹其实不想造反。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封国实力甚至都比不上汉朝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郡,汉初时期那种需要皇帝亲自下场平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奈何淮南王一直看不清形势,就是倔强的想要造反。
  他的心腹伍被原本以为他只是口嗨,还试图劝说了一下,后来发现自家大王是真想造反啊。
  而且脑子还不怎么好使,造反例子不举高祖,项羽等,把自己带入了个争霸时期死的最早的陈胜吴广,认为他们当时身无立锥之地,可在大泽乡振臂一挥就有许多人追随,等到达戏水的时候都有一百二十万的军队了,那我差啥?
  我什么也不差,我也要振臂一挥,让他们跟随我一起去伐无道,诛暴汉!
  伍被:时代变了大王,你自己看看,你说出最后六个字的时候真的不会笑吗?
  他问:“那大将军怎么办?”
  淮南王:“我们派杀手去刺杀掉大将军!”
  然后又补了一句:“至于天子身边的那个什么仙使广牧君,我们先劝降,如果她不降……”
  刘安声音狠厉:“就把她也一起杀掉”
  伍被眼前一黑,想要毁灭世界。
  淮南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仕途像墨汁一样黑。
  深知自己仕途无望,伍被偷偷去找中央安排在淮南国中的执法官吏自首了,并将谋反事宜全盘脱出。
  淮南王谋反谋的跟过家家似的,中央官吏们很快找出证据,把淮南王一大家子都给逮捕了,淮南王虽然智力方面比较单纯,但也是个有骨气的人,中央使者还未到达淮南国,就提前自刎而亡了,算是给自己留了个最后的体面,不像他那一大家子,被狱吏们满门抄斩。
  可怜的伍被,因为自首被刘彻高看一眼,原本都不想杀他了,结果又被张汤(铁面无私专逮着权贵薅版)给劝回去了。
  卫奉也是倒霉,她纯粹是因为刘陵貌美且伶俐才同她交往过密的,谋反这种会掉脑袋的大事,刘陵怎么会告诉给她?但作为少府中掌管宗族犯罪者的都司空令,谁也不能确定他是否曾在无意间为淮南国传递过消息。
  但他同样是个幸运的,只被判了个全家流放,至少命还在。
  要知道这次牵连出来的列侯、两千石高官、地方豪强等好几千人都被杀了,这可真能称得上一句流血漂橹了。
  包括那位曾在路上询问闻棠仙粮之事的侍中庄助,张汤认为他身为天子心腹之臣,却私自和诸侯亲密交往,收人家巨额贿赂,如果不诛杀他,任由此风气发展下去,日后必定不利于朝政。
  说实话,闻棠认为张汤此举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内臣和诸侯交往过密,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君主大忌。
  “叮!恭喜宿主完成“妙笔生花”支线任务,任务对象侍中庄助为您做辞《谢仙人赋》,积分+10”
  系统声音响起,闻棠心中感叹,有些人虽然去世了,t但他的辞赋还能帮助他人,这又怎么不算是一种热心肠呢?
  至于那天和他一起来找闻棠的终军:来不及为死去的同僚悲伤了,接下来要做的是为仙人做赋写文章。
  “叮!恭喜宿主完成“妙笔生花”支线任务,任务对象谒者给事中终军为您做辞《颂玉黍白麟书》,积分+50,幸运转盘+1”
  不愧是十八岁就以辩博而闻名济南郡的英才少年,终军一篇赋顶庄助写五篇了。
  诶,不对!
  终军是实实在在将闻棠的名号写到了文章里的。
  等闻棠在刘彻殿中仔细品读这篇辞赋后,终于明白刘彻为什么这样喜欢终军了,他简直是将语言的艺术修炼到了极致。
  先是按照惯例引经据典,说明如今盛德的崇高伟大,然后……
  “大将军秉钺,单于奔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广牧提笔,黎庶释重”
  “陛下盛日月之光,垂圣于勒成。”
  “神人仁民爱物,降黍化被万方”
  最后还预测在这样圣明的统治下,不过多久,周边这些四夷们一定会投降来归附汉朝的,请陛下拱手等待吧!
  一篇文章里,同时能让四个人满意,终军这小子有点东西。
  想想都觉得刘彻的生活过得很滋润,文学这方面,日常就是找司马相如终军约稿,广牧君约画。
  闻棠下定决心,等以后自己发达了,也要找终军约稿。
  除他之外,闻棠脑子里的机械音就没停过。
  “……任务对象冠军侯为您做赋《念谷黎书》,积分+60,幸运转盘+1”
  “……任务对象中郎东方朔为您做赋……,积分+三十”
  ……
  “……任务对象汉武帝刘彻为您做赋《粲然歌》,积分+50,幸运转盘+1”
  闻棠:……?
  还打出隐藏支线了。
  以及,那个郑鲤,早上在朝会上写文书参她,中午在太学里写赋夸她,实在矛盾。
  但问题不大,因为他这种行为并没有让自己的敌人得到任何好处。
  可能是他文采不好吧,或者影响力小,看到他的辞赋后,闻棠连一积分都没有加。
  属于重在参与。
  眼看自己的积分不停往上增长,闻棠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就是这个主线任务有点难绷。
  闻棠明白慢工出细活这个道理,但是!司马相如!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拖稿!
  第49章 白灾
  他又能怎样,本来做赋的速度就慢,上一篇《夜亮赋》才刚写完不久,还没来得及休息呢,现在就又要工作,他已经很命苦了。
  司马相如:头秃。
  司马相如突然想到先前扶摇从广牧君那里得到的“香皂”,可不能浪费广牧君的一番好意啊。
  可能是心理原因吧,他用这东西沐完发后,居然有了灵感,回到书案前,提笔开始库库写作。
  ……
  刘彻之前就想过要改年号这件事,只不过闻棠给他提供的选择太多了,刘彻选来选去,一直没有定下来。
  按照历史发展,原本是终军在他做的《白麟之歌》,也就是将闻棠他们好一通夸奖的那首赋里建议应该趁着这样吉祥征兆的时候,改元定号,上告神灵。
  刘彻听了,认为终军所言合理,又因为是在祭祀时捕获的神兽,所以就将年号改成元狩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次年号是应该改成元狩、元镜、元鉴、元谷还是别的什么?
  底下众说纷纭各有各的想法,就连终军都犹豫再三,不知道该选哪个。
  这样看来,幸亏莲勺卤逆旅那日,闻棠没把那只勺子送到刘彻面前,否则今日备选选项还要再加上一个元勺。
  “启禀陛下,依臣之见……”闻棠说出自己的想法,“此次还是将年号改为元狩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