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啧……这么激烈的朝堂,没打起来都算刘彻御下有方。
刘彻开口打破闻棠的平静:“广牧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霎那间,殿中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转移到她的身上,看得闻棠有些不自在,只好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殿中这些不是文武大臣,而是白菜萝卜,这才感觉稍好一些。
她知道自己无论接下来说什么,都会有许多人反对,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自己必须要应对的,若辩成功了,今后这朝堂之上,宣室殿中,自会有她一席之地。
闻棠现在的局面像是一座悬于海面上的冰山孤岛,她没有背景,没有依靠,可她有一个装满知识的脑子,和年仅十四岁的健康身体,就像卫青手下那些将军们,她也会培养出一批自己的人脉的。
闻棠执笏道:“禀陛下,微臣以为伊稚邪这次亲自指挥军队,证明右贤王庭主力被摧毁对他造成很大打击,所以不得不采取这种高频率、小规模的突袭,一来对手下部众证明自己能力,二来想要以此扰乱大汉诸位将军的精力,使我们无法专心准备备战计划。”
这伊稚邪单于吧,他的单于位置也不是正统得来的,是造自己侄子的反得来的,草原无事发生的时候,还能勉强稳住这个单于位置,但现在草原都快被大汉打冒烟了,他要是再不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能力,肯定就没人信服他了。
在大汉,都尉属于两千石的高官,很明显伊稚邪这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又能在草原上扬巴起来了。
“臣斗胆认为,我们大汉应该乘胜追击,趁着去年打击右贤王庭的势气还未完全散去,尽快出兵对匈奴进行有利打击,并巩固阴山一带的防线。”
高情商:巩固阴山一带防线。
低情商:阴山那片儿军队实力不足。
闻棠看不到刘彻表情,但猜测自己交的这份答卷不说满分,八十分也能达到吧?
她猜得没错,不光刘彻对她的答卷很满意,就连殿中许多武将都认为她的回答直切要点,很有条理。
“广牧君言之有理,诸位爱卿可还有其它想法?”
有其他想法也不听,刘彻心想有些人最好识相一点,不要冒出头来,但很显然他的想法并没有实现,一名博士打扮的文臣开口道:“禀陛下,臣以为如今我大汉已连续数年出征匈奴,粮食、马匹、兵甲等消耗巨大,导致百姓辛苦……”
“不若我们先暂效文景之法,罢兵停战,休养生息些时间罢。”
闻棠:……
这人谁啊,神经?
一旁桑弘羊小声说了十六个字:“名为狄山,是个博士,支持和亲。”
他自己都没站稳,也就只能帮这么多了。
哦,狄山啊,闻棠知道这个人,因为劝刘彻和亲被丢到山旮旯里对抗匈奴去了,结果才月余功夫就被匈奴“斩山头而去”
这次不能提前十几年被斩头吧?
她正要准备输出,狄山又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更何况广牧君区区女子,怎可妄议论朝政?”
闻棠:……
好固执,固执的仿佛被设定好的固定npc
她努力克制住自己走过去揍他一顿的冲动,回禀道:
“陛下,这位博士所言论点有二,一为大汉是否出击匈奴,二为下臣之身,大汉国本为重,故臣先驳辩这第一条。”
“博士所言,常年征战百姓疾苦,那我问你,边境的百姓,他们就不是大汉子民吗?他们就活该被匈奴掠夺杀害吗?他们就不疾苦吗?”
“你说休养生息,可大汉在修养生息的时候匈奴同样也在恢复中,灭绝一个侵略中原数百年的游牧民族,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我们的粮草不用来攻打匈奴,难道还要用来和亲送给匈奴吗?”
“至于第二点,您攻击我的身份,我想说的是,女子就不可以忠君爱国?我今日站在这里,依旧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什么都没有变。”
“我不知道牝鸡无晨是什么意思,只知道为臣者当为君分忧,安社稷,抚黎庶。”
“这位博士,您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第35章 朝会
对面狄山被闻棠这一通强势质问弄得有些发懵失语,不知该如何作答。
对于这些人的心态,闻棠也了解一些,为什么他们这么保守,对待匈奴一直主张柔和政策?
还不是他们知道匈奴再怎么打也打不到长安,和亲是宗室女甚至掖庭中的宫女去,携带的粮食丝帛也不是他们亲手种出来的,更不会因为要送给匈奴人大量物资就降低自己的秩俸。
曾有人批判过狄山等人的想法和战国末期六国贵族们“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的行为没什么两样。
对此,博士们一定要反驳一下,他们的行为可不能和这些六国贵族相提并论!
我们大汉不割地!
而且他们认为和亲此举也不失为一项谋略。
大汉派去和亲的公主和单于所生子嗣算是匈奴贵族,分封时亦能被封个四角王之类的,长此以往下去,万一草原上出了个有大汉血脉的“冒顿第二”,届时匈奴不就是大汉的外孙了吗,这世上哪有外孙和外祖父相互抗衡的道理,因此汉匈两国很快就能罢战息兵,永结昆弟之好。
狄山思索许久,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斥责道:“无知竖子,嘴上说的轻松,你可知一场战争需要消耗多少物资钱粮?不仅如此,还会误了春耕……”
“当初孝文,孝景皇帝不言兵事,使天下富实,如今陛下多次兴兵出击匈奴,我大汉空虚,边大困乏啊!”
他说出自己想法,继续批判,其实不止今日,当年马邑之谋时他也是反对最凶的一批,甚至直到现在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马邑之谋前,虽然汉匈两国常有摩擦,但从来没有打过大的仗,边境遇到袭击就增强防线。这一场谋略之后,汉匈彻底撕破脸皮,打得不可开交。
又转身面向刘彻,弯腰垂首:“依臣所见,应当增加代郡、朔方一带兵力,匈奴单于无法入侵汉边境,自然会派使者入汉求亲,届时我们只需顺水推舟,同意其请求,即可不费一兵一卒止戈战事。”
闻棠:……
你是不是还觉得自己挺聪明?
用两千年后的视角来看,是无法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固执的,明明现在大汉国力远超匈奴,还要坚持和亲?但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也不明白这些武将们为何这样固执,非要耗费大量钱粮兵卒去打架,打赢了又能怎样?草原地形恶劣,根本不适合稼樯,还不如就这样维持着平衡呢。
闻棠正欲开口,却听殿中另一人出声,那人头戴虎贲冠,明显是个武将,可能是实在忍不住了,开口便骂:“你这固t执的老浑敦,你亲自耕过吗,还担忧上春耕了?可能分得清稻麦与稂莠?”
说完,底下发出一阵低笑声,声音不大,很快就消失了,看得出来这些人忍得很辛苦了。
闻棠:汉朝武将,战斗力恐怖如斯。
狄山冷哼一声:“哼,劳烦郭校尉担忧,我自然是能分得清稻麦与稂莠。”
他这人虽然有点发昏,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分得清主次重点,就比如现在,他知道要火力全开抨击闻棠,所以并未在郭昌身上放太多心思:“广牧君果然伶牙俐齿,古人云,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你这般搅乱朝堂,究极意欲何为?”
这句妇人不专行吧,是谷梁传里的话,意思是女人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必须要依从于男人,目前这种情况,闻棠不能不反驳,因为这样就代表她好欺负,以后再有人想要欺负她就更肆无忌惮无所畏惧了。
但也不能反驳的太过,因为整个大殿里全是男人,他们团结,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话题,把水搅浑。
“这位博士此言差矣,闻棠虽知识浅薄,但也知僖负羁妻劝其辅佐重耳,齐国婧女提出“毋老老”之言,你问我意欲何为?”
“我意欲……”
她面色严肃道:“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钝,及白首之未悔。”
这是汉元帝时期一位叫做梅福的大臣上书让皇帝广招贤士的言论,大致意思希望尽我一生的愚钝和思考为皇帝办事。
不过最后一句是闻棠自己加的,因为原句断的有些突兀,她觉得加上这句更能证明表现出自己的决心。
刘彻平时也没少听到大臣向自己表忠心,不过可能是这些大臣们比较内向,都是私下里说或者写在奏疏上的,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在这么热闹的地方向自己表白!
如果这时候有网络,那么大家私底下肯定都在传:震惊,广牧君居然朝会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陛下表白。
不管别人想法如何,反正他挺受用的
狄山此时脸色已经很难看了,但依旧没有悔意,继续开喷。
闻棠:“更何况我并非虚有其表之人,否则仙人为何会入我梦中,赐我奇遇?”
刘彻开口打破闻棠的平静:“广牧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霎那间,殿中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转移到她的身上,看得闻棠有些不自在,只好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殿中这些不是文武大臣,而是白菜萝卜,这才感觉稍好一些。
她知道自己无论接下来说什么,都会有许多人反对,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自己必须要应对的,若辩成功了,今后这朝堂之上,宣室殿中,自会有她一席之地。
闻棠现在的局面像是一座悬于海面上的冰山孤岛,她没有背景,没有依靠,可她有一个装满知识的脑子,和年仅十四岁的健康身体,就像卫青手下那些将军们,她也会培养出一批自己的人脉的。
闻棠执笏道:“禀陛下,微臣以为伊稚邪这次亲自指挥军队,证明右贤王庭主力被摧毁对他造成很大打击,所以不得不采取这种高频率、小规模的突袭,一来对手下部众证明自己能力,二来想要以此扰乱大汉诸位将军的精力,使我们无法专心准备备战计划。”
这伊稚邪单于吧,他的单于位置也不是正统得来的,是造自己侄子的反得来的,草原无事发生的时候,还能勉强稳住这个单于位置,但现在草原都快被大汉打冒烟了,他要是再不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能力,肯定就没人信服他了。
在大汉,都尉属于两千石的高官,很明显伊稚邪这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又能在草原上扬巴起来了。
“臣斗胆认为,我们大汉应该乘胜追击,趁着去年打击右贤王庭的势气还未完全散去,尽快出兵对匈奴进行有利打击,并巩固阴山一带的防线。”
高情商:巩固阴山一带防线。
低情商:阴山那片儿军队实力不足。
闻棠看不到刘彻表情,但猜测自己交的这份答卷不说满分,八十分也能达到吧?
她猜得没错,不光刘彻对她的答卷很满意,就连殿中许多武将都认为她的回答直切要点,很有条理。
“广牧君言之有理,诸位爱卿可还有其它想法?”
有其他想法也不听,刘彻心想有些人最好识相一点,不要冒出头来,但很显然他的想法并没有实现,一名博士打扮的文臣开口道:“禀陛下,臣以为如今我大汉已连续数年出征匈奴,粮食、马匹、兵甲等消耗巨大,导致百姓辛苦……”
“不若我们先暂效文景之法,罢兵停战,休养生息些时间罢。”
闻棠:……
这人谁啊,神经?
一旁桑弘羊小声说了十六个字:“名为狄山,是个博士,支持和亲。”
他自己都没站稳,也就只能帮这么多了。
哦,狄山啊,闻棠知道这个人,因为劝刘彻和亲被丢到山旮旯里对抗匈奴去了,结果才月余功夫就被匈奴“斩山头而去”
这次不能提前十几年被斩头吧?
她正要准备输出,狄山又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更何况广牧君区区女子,怎可妄议论朝政?”
闻棠:……
好固执,固执的仿佛被设定好的固定npc
她努力克制住自己走过去揍他一顿的冲动,回禀道:
“陛下,这位博士所言论点有二,一为大汉是否出击匈奴,二为下臣之身,大汉国本为重,故臣先驳辩这第一条。”
“博士所言,常年征战百姓疾苦,那我问你,边境的百姓,他们就不是大汉子民吗?他们就活该被匈奴掠夺杀害吗?他们就不疾苦吗?”
“你说休养生息,可大汉在修养生息的时候匈奴同样也在恢复中,灭绝一个侵略中原数百年的游牧民族,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我们的粮草不用来攻打匈奴,难道还要用来和亲送给匈奴吗?”
“至于第二点,您攻击我的身份,我想说的是,女子就不可以忠君爱国?我今日站在这里,依旧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什么都没有变。”
“我不知道牝鸡无晨是什么意思,只知道为臣者当为君分忧,安社稷,抚黎庶。”
“这位博士,您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第35章 朝会
对面狄山被闻棠这一通强势质问弄得有些发懵失语,不知该如何作答。
对于这些人的心态,闻棠也了解一些,为什么他们这么保守,对待匈奴一直主张柔和政策?
还不是他们知道匈奴再怎么打也打不到长安,和亲是宗室女甚至掖庭中的宫女去,携带的粮食丝帛也不是他们亲手种出来的,更不会因为要送给匈奴人大量物资就降低自己的秩俸。
曾有人批判过狄山等人的想法和战国末期六国贵族们“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的行为没什么两样。
对此,博士们一定要反驳一下,他们的行为可不能和这些六国贵族相提并论!
我们大汉不割地!
而且他们认为和亲此举也不失为一项谋略。
大汉派去和亲的公主和单于所生子嗣算是匈奴贵族,分封时亦能被封个四角王之类的,长此以往下去,万一草原上出了个有大汉血脉的“冒顿第二”,届时匈奴不就是大汉的外孙了吗,这世上哪有外孙和外祖父相互抗衡的道理,因此汉匈两国很快就能罢战息兵,永结昆弟之好。
狄山思索许久,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斥责道:“无知竖子,嘴上说的轻松,你可知一场战争需要消耗多少物资钱粮?不仅如此,还会误了春耕……”
“当初孝文,孝景皇帝不言兵事,使天下富实,如今陛下多次兴兵出击匈奴,我大汉空虚,边大困乏啊!”
他说出自己想法,继续批判,其实不止今日,当年马邑之谋时他也是反对最凶的一批,甚至直到现在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马邑之谋前,虽然汉匈两国常有摩擦,但从来没有打过大的仗,边境遇到袭击就增强防线。这一场谋略之后,汉匈彻底撕破脸皮,打得不可开交。
又转身面向刘彻,弯腰垂首:“依臣所见,应当增加代郡、朔方一带兵力,匈奴单于无法入侵汉边境,自然会派使者入汉求亲,届时我们只需顺水推舟,同意其请求,即可不费一兵一卒止戈战事。”
闻棠:……
你是不是还觉得自己挺聪明?
用两千年后的视角来看,是无法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如此固执的,明明现在大汉国力远超匈奴,还要坚持和亲?但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也不明白这些武将们为何这样固执,非要耗费大量钱粮兵卒去打架,打赢了又能怎样?草原地形恶劣,根本不适合稼樯,还不如就这样维持着平衡呢。
闻棠正欲开口,却听殿中另一人出声,那人头戴虎贲冠,明显是个武将,可能是实在忍不住了,开口便骂:“你这固t执的老浑敦,你亲自耕过吗,还担忧上春耕了?可能分得清稻麦与稂莠?”
说完,底下发出一阵低笑声,声音不大,很快就消失了,看得出来这些人忍得很辛苦了。
闻棠:汉朝武将,战斗力恐怖如斯。
狄山冷哼一声:“哼,劳烦郭校尉担忧,我自然是能分得清稻麦与稂莠。”
他这人虽然有点发昏,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分得清主次重点,就比如现在,他知道要火力全开抨击闻棠,所以并未在郭昌身上放太多心思:“广牧君果然伶牙俐齿,古人云,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你这般搅乱朝堂,究极意欲何为?”
这句妇人不专行吧,是谷梁传里的话,意思是女人没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必须要依从于男人,目前这种情况,闻棠不能不反驳,因为这样就代表她好欺负,以后再有人想要欺负她就更肆无忌惮无所畏惧了。
但也不能反驳的太过,因为整个大殿里全是男人,他们团结,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话题,把水搅浑。
“这位博士此言差矣,闻棠虽知识浅薄,但也知僖负羁妻劝其辅佐重耳,齐国婧女提出“毋老老”之言,你问我意欲何为?”
“我意欲……”
她面色严肃道:“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钝,及白首之未悔。”
这是汉元帝时期一位叫做梅福的大臣上书让皇帝广招贤士的言论,大致意思希望尽我一生的愚钝和思考为皇帝办事。
不过最后一句是闻棠自己加的,因为原句断的有些突兀,她觉得加上这句更能证明表现出自己的决心。
刘彻平时也没少听到大臣向自己表忠心,不过可能是这些大臣们比较内向,都是私下里说或者写在奏疏上的,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在这么热闹的地方向自己表白!
如果这时候有网络,那么大家私底下肯定都在传:震惊,广牧君居然朝会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陛下表白。
不管别人想法如何,反正他挺受用的
狄山此时脸色已经很难看了,但依旧没有悔意,继续开喷。
闻棠:“更何况我并非虚有其表之人,否则仙人为何会入我梦中,赐我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