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虽然这宝物是广牧君所得,可第一个将其献到陛下面前的人,陛下爱屋及乌,定也会赐下许多赏赐,这样浅显的道理,县君不会不知道,她就这样轻松地将这个机会交给自己了?
  但又一想,自己和广牧君无冤无仇,两次见面送过去的都是喜报,也没必要给自己设局啊?
  闻棠当然没给他设局,也没想坑他,她今天弄出这一场混乱,就是为了给自己造势,现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出现神迹,势已经造出,若还贪求赏赐,未免太过引人注目,因此那赏就分给别人吧。
  闻棠微微一笑,低声道:“再者古人曾言贵不独行,若有富贵,闻棠又岂敢独享。”
  这使者名为周奢,乃汉宫谒者,掌司礼仪,并奉诏命临时执行赈灾,考案百官,敕封诏令等事,俸秩为比六百石,俸秩虽低,可平时接触结交的都是重要人物,从刘彻曾先后派她来给卫青和闻棠宣读文书上就能看出,因此这次送他一个人情对闻棠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周奢也是个人精,立刻懂了闻棠的意思,面上带笑,躬身回道:“那就多谢县君美意了。”
  闻棠同样回了他一个微笑,随后转身看向其他人,说道:“真是抱歉,突发意外,耽误大家赶路的进程。”
  不耽误,当然不耽误了,一方面他们今日大饱眼福,得以一览神迹,归家后有了和自己家人好友炫耀的谈资。另一方面陛下高兴,他们也能跟着沾一沾县君的光,得一些赏赐。
  有那细心的人已经开始盘算了,自相识县君以来,先是献图、在窳浑县中说出那样一番豪言壮语,又是制造出许多简单好用的农具,现在又发现这样震撼人心的祥瑞神迹。
  他们看向日光下闻棠那闪烁着光芒的面容,心想这仙镜是神迹,广牧君亦是神迹。
  周奢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木盒,将镜子放了进去,动作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马虎。
  闻棠虽不知道这盒子具体是什么木料,但从其颜色质地来看绝非凡品,上面还用高超的技艺镶嵌了金银螺钿翠玉等,接着用一张织有彩色花纹的散花绫包起,小心携带。
  这大概就是现实版买椟还珠吧,可能镜子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九块九的身价,会有配上几十万包装的一天。
  一直到日上中天,传舍内才平静下来,大家各自散去整理行李,忙自己的事情,为即将出发而做准备。
  无人在意的角落里,被人遗忘的司马迁职业病提前发作,认为今日经历着实稀奇,拿起铅粉笔将刚才众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统统记录下来。
  使者带着镜子,在十几名骑士的护卫下朝长安驶去,进城后又迫不及待赶往未央宫,想要用最快速度将这柄宝镜进献给刘彻。
  好在经过闻棠将近一年的吊胃口,刘彻关于闻棠和她那些所谓的仙人奇遇的好奇心达到顶峰,估计闻棠他们将在这几天到达长安,也就没有微服出行,而是一直兢兢业业呆在未央宫中处理政务。
  倒是稍微缓解了一下平阳侯在民间百姓口中那早已岌岌可危的口碑。
  所以周奢才能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带着镜子,啊不,是带着神迹,回到未央宫。
  刘彻正在看朝中文物大臣们的奏疏,今日书简上有许多官场废话文学,再加上许多儒生博士们进言阻止他今年春天出征匈奴,令他心中烦躁不堪。
  他不光打匈奴,而且这次打的还是匈奴单于,许多人觉得战事起得太频繁,纷纷上奏阻止。
  但刘彻想干的事情一般没人能阻止的了。
  好不容易加班加点处理完这些政务,刚准备就寝歇息,便看到随侍寺人激动地跪在地上,脸上满是欣喜之色,大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陛下大喜啊,周使者已经回到长安,还带回了仙人所赠神迹,如今就在殿外候着呢!”
  刘彻听到有神迹,果然欢喜,连忙让寺人将神迹请进殿中,又吩咐郎卫守护,整个过程大张旗鼓的,让深夜里十分安静的未央宫,因神迹的到来而灯火通明。
  周奢不敢有丝毫隐瞒,将今日上午所发生之事都详细告诉刘彻。
  刘彻听完,想要立刻瞻仰神迹,随即又觉得有些不妥,这种仙界之物,需得先沐浴焚香,更衣带冠,用最郑重最严肃的仪容仪表和一颗虔诚的心才能得见。
  于是刘彻变成了精致彻。
  从头发丝到脚后跟都写着巨大“精致”二字的那种。
  不光自己精致,他还拉着皇后卫子夫和年仅五岁的小刘据一起精致。
  这一套流程下来已是鸡鸣时分,天色微亮,刘彻从寺人手中接过装有神迹的宝盒,表情凝重而又小心,将其打开,里面只有一块木板,但刘彻知道仙人的东西肯定不会如此简单平凡,将这块木板拿在手中,翻了个面。
  仙镜中的画面令他震惊。
  刘彻也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见到自己的模样,里面的男人正值春秋鼎盛之际,英姿勃发,龙精虎猛,这仙镜清晰到甚至连他的威严劲儿都照了出来。
  刘彻对镜子里的自己非常满意。
  已经完全沉浸于镜子里的自己了。
  虽然今天不是朝会的日子,但刘彻还是临时下诏书将百官召来一起瞻仰神迹,并将其请到上林苑中,礼乐鸣奏,也算得上是一个隆重盛大的场面了。
  如此吉祥的寓意,自然就到了那些擅长辞赋的文臣博士们发挥的时间。
  吾丘寿王率先出声,赞美道:“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因此才天降神镜,神镜外表光彩夺目,变化神秘莫测,这意味着我们大汉必将获得无穷无尽的吉祥。”
  司马相如也不甘示弱,做出辞赋,只是他的赋向来广博闳丽,一时半会儿难以写出太多,因此只写了两三句。
  就捡起吉祥话说呗,怎么好听怎么来的那种。
  其他博士儒生们亦是纷纷施展才华,这情景一时间成了大汉辞赋家们的群星闪耀时,若是将这些辞赋装订成册,传到后代,兴许不定试卷上还会多出几句考题呢?
  ……
  闻棠那边,自从和周奢分开后,车队继续前往长安,经过周边几个陵邑,其中繁华程度深深震惊了闻棠从朔方郡中带了的几名侍女,这还只是周边地带,那长安城中的繁华富饶简直无法想象。
  若是再加上未来昭帝的平陵,这里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陵邑了。
  闻棠心中好奇,也不知这里是不是语文书上那句“五陵年少争缠头”中的那个五陵?
  一行人出了长陵邑,穿过渭水,又见到城外离宫别馆,星罗棋布,上囿禁苑,林木环绕,虽深秋枝叶已落,但依旧景色优美,震撼人心,在美景环绕下,不知不觉间便到达了长安城。
  长安城方三十六里,经纬各十二里,城墙宽厚高俊,坚固异常,城下有护城池围绕,与街相直,因为是先建宫殿后筑造的城墙,也因为地势南高北低临近渭水,所以城墙的形状很不规则,但宫殿与河流的整体自然走向都是偶合南斗北斗之状。
  长安共有十二道城门,每面城墙有三门,因为横门位于城中西北角,毗邻东西两市,所以闻棠他们从此门进入。
  一旁护卫们将象征身份的符牌验传交给城门守卫,闻棠掀开车帘仔细打量这座熟悉的城市,依旧是她记忆中的长安。
  三年前,因为得罪了贵人,她和父母一起被驱赶出长安,路上行人谁都能欺负他们一顿,简直狼狈至极。
  而如今,她有献图之功和改造农具之利,以县君之身被天子派的使者亲自接回长安。
  我钮祜禄闻进击的棠回来了!
  进了长安,比之前在长陵看到的景象更加热闹繁华,室居栉比,门巷修直,街上行走的黔首百姓们眼中都有一种特有的,独属于长安居民的骄傲自豪之气。
  查完验传,郎卫们将闻棠送至传舍后,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接下来就只需安心等待后日陛下t召见即可。
  明日并非五日一次的大朝会,而刘彻又对闻棠十分好奇,为何不是明日召见呢?
  因为陛下刚在上林苑中祭拜完仙镜,正在赶回来的路上。
  进了长安,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半边天都染红了,只是闻棠却没心思欣赏这么美丽的景象。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感觉此时此刻有很多道视线在紧盯着自己,这些视线来自四面八方,其中夹杂着的意味也各不相同。
  也不知道究竟是谁这么闲。
  要是被她找出来,以后一定撺掇刘彻给这些人工作不停加加加加到厌倦。
  罢了,罢了,大概强者总是万众瞩目的吧!
  此时,不远处躲在犄角旮旯里偷窥闻棠的李少君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引来众人观望,他心里有虚,想要做出正常模样来掩饰,却显得格外别扭,甚至差点引来街上掌管治安的卫士,哪里还有他之前那副淡然无为的模样。
  也不怪他着急,实在是如果李少君再不想出点措施挽回刘彻的心,那么他很快就很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