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年代,炮灰原配携崽随军去啦 第131节
  第186章
  等笑够了,庞秀妮才对安泽解释了一番:“......放心吧,没事,已经解决了。而且你也别太责怪湉湉,是那个男孩嘴巴说话太难听了,小孩子心里敏感,难免因气愤而动手。”
  安湉湉小心翼翼地看了爸爸一眼。
  安泽心生愧疚,都是因为他的婚姻失败,才让女儿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外界的异样目光和刻薄言语。
  “对不起,是爸爸没有保护好你。”他揉了揉女儿的头,言语艰涩。
  安湉湉眨了眨眼,道:“爸爸这又不关你的事,是陈二狗说我没妈。”
  陈二狗就是被安湉湉打了的小男孩。
  安泽心里更难受了。
  女儿单纯善良,不怪他和她亲妈离婚,也在明明不喜欢的情况下接受了后妈的存在。
  安泽本来还想教育女儿几句,无论如何,动手打人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可此时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好了好了事情都过去了,马上中午了,你们爷俩想吃啥,我去做。”
  安泽问安湉湉:“你想吃什么?”
  安湉湉看了庞秀妮一眼,她想吃糖醋肉,但不好意思说。
  庞秀妮笑道:“吃糖醋肉怎么样?”
  安湉湉嘴角咧开了,点了点头,“行叭。”
  庞秀妮无声笑了笑,做饭去了。
  安湉湉有时候是有些任性,不过相处久了之后发现,她也挺可爱的。
  庞秀妮的心,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安湉湉对后妈,也没了之前的排斥。
  后妈和继女之间,从此后倒是有了一种奇妙的和谐感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这一年的年底。
  安婳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看到了“上山下乡”几个大字。
  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提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了,“上山下乡”几个字也常常见报,只不过下乡人数比较少,规模比较小。
  然而如今,上山下乡成了最高指示,规定66、67、68的所有城镇毕业生都要到农村去。
  由此,上山下乡便成了一场规模浩大的运动。
  前两年闹闹腾腾的学生们,又热血沸腾地报名下乡了。
  安婳正感叹着见证历史,就听到对门传来吵架的声音。
  “我不准他去,我都打听了,草原上风沙大,条件十分地艰苦!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去受苦!”
  “周梅花同志!我发现你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你从一个艰苦朴素的农村妇女变成了贪图享乐的小资阶级!你的思想严重滑坡!”
  “随便你咋说,反正我就是不准。”
  “这是孩子自己决定的,我这个当爸的替他骄傲,你这个当妈的也不要拖后腿。”
  ......
  安婳看到石伟光沉着脸上班去了,才过去找周梅花。
  周梅花在那淌眼泪,一见安婳就委屈地哭出了声,“我就没见过石伟光这样当爹的,一点不为孩子考虑!”
  “我记得你之前说过,想让你家小江去参军来着,怎么变成了下乡?”
  安婳递给周梅花一块帕子,周梅花接过,擦了擦眼泪。
  “本来是这么打算的,他爸让他去当海军,他也同意,可是这政策一出来他就变了主意,自己偷摸去学校报了名,要跟同学一起去草原上的建设兵团,他爸不说拦着,居然还鼓励支持他!”
  周梅花气愤地朝地下呸了一声,“石伟光这个混蛋,从来不为孩子着想,我家老大不想参军,想考大学,当年愣是被他给逼着进了部队,害得老大因为记恨他,一次都没回来过。
  后来他为了表自己的孝心,把老二扔回乡下伺候他爹娘,一去就是四年,如今又要把老二扔到边疆去呜呜呜呜.......我只要一想到小江天天吃风咽沙的我这心就揪着疼......”
  说着,周梅花又哭了起来。
  安婳拍拍她的背,“事情就成定局了?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吗?”
  石小江多半是被同学影响的吧,在那样一个人人都争着抢着报名去最艰苦的地方的环境下,心志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被感染影响的。
  周梅花摇摇头,“小江说,申请已经交了,如果撤回的话,很容易被扣上思想不积极的帽子,石伟光也不帮忙......”
  这时,石小江从外面走了进来,身上背着书包,像是从学校回来的。
  他见了周梅花,脸上的表情很愧疚,“妈,对不起,让你为我操心了。”
  周梅花不怪石小江,只怪石伟光这个当爹的不拦着,所以面对石小江,她连忙抹了抹脸上的泪,笑道:“说啥胡话呢,当妈的替儿子操心不是应当的嘛,说啥对不起......”
  “妈,你放心吧,我身体结实,能吃苦,去了边疆也能适应的。你在家好好的,等我到了后,给你邮草原上的特产。”
  石小江说得认真,却更让周梅花心酸。
  这个儿子最懂事,她却亏欠他最多。
  “你......”周梅花哽咽着,“如果生活不习惯就给家来信......”
  石小江:“我会写信的,你也别再为了我跟爸吵架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不关他的事。”
  周梅花无声点头。
  母子俩的一番对话,意味着周梅花已经接受了事实。
  刚过了元旦,石小江和他的同学们就注销了城市户籍,然后坐上了去往边疆的火车。
  月台上全是送行的家长。
  火车渐渐远去,不少人都不由自主跟着跑了一会,直到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周梅花一连几天都萎靡不振,安婳见状就安慰她,“等他去上一两年,你再想办法给他办参军嘛。”
  周梅花眼睛一亮,“还能这样吗?他的户口都变了啊。”
  安婳:“事在人为嘛,你主要的任务就是说服你家老石。”
  周梅花哼了一声,“他越老越顽固,简直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
  周梅花逮着机会,把石伟光狠狠抱怨了一通。
  两人正说着话,肖芳芳来了,手里抱着孩子。
  周梅花笑道:“芳芳来了,哟,你家这小平安长得够胖乎的,跟刚生下来那会完全不同,你养得好哇。”
  肖芳芳抿嘴微笑。
  周梅花猜出肖芳芳来找安婳可能有事要说,就告辞了。
  肖芳芳确实有事。
  耿彪的姐姐和外甥女来了,说是想请亲家吃个饭。
  安婳自然是同意了。
  正好,也可以看看耿彪的这个姐姐是什么样的人。
  第187章
  “吃饭?上哪吃?耿彪家?”肖政问。
  “说是上饭店吃。”安婳道:“我已经答应了,就明天晚上,你应该能去吧?”
  肖政点头,“能是能,但我觉着上饭店就没必要了吧,在家弄几个菜就行了。”
  安婳道:“是人家请客,当然人家做主,咱们明天不空手去就行了。”
  肖政不再多说什么。
  第二天,安婳准备了一提糖果点心,跟肖政一块往饭店去,没带孩子。
  到了说好的国营饭店,刚下自行车,一个短头发的老太太就朝着他们迎来,满脸堆笑。
  “这就是芳芳的娘家哥嫂吧?我是耿盼巧,耿彪的姐姐。”
  耿盼巧人长得敦实,骨架大,苍老的脸仍能看出和耿彪有五分相像。
  据说她比耿彪大十六岁,那么也才五十出头的年纪,按理说不至于老成这样。
  安婳笑着道:“耿大姐你好,我叫安婳,是芳芳的三嫂,这是我爱人肖政,芳芳的三哥。”
  “好好好,”耿盼巧热情地拉住了安婳的手,“你们一看就是文化人,大干部,难怪芳芳知书达礼的,原来是家里的人都这么好。”
  耿盼巧恭维着,又把身后的一个姑娘拉过来,介绍道:“这是我最小的一个女儿,叫春华,何春华,今年十八了。”
  何春华小鼻子小眼,面貌普通,不过皮肤白皙,瞧着就亮眼了些。
  耿盼巧让她叫人,她大喇喇地盯着安婳和肖政打量了几眼,矜持地笑了笑,又退回到耿盼巧身后去了。
  耿盼巧冲安婳赔笑,“乡下丫头,没见过世面,亲家嫂子你别介意。”
  谁知刚才还一脸清高的何春华,这时却出了声,“什么乡下丫头?我们明明是从大城市来的,云县才是乡下地方呢。”
  耿盼巧的脸色变了变,呵斥了何春华几句,又尴尬地对着安婳道:“小孩子不懂事......”
  安婳笑了笑,“没关系。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耿大姐收下。”说着,将手里的糖果点心递了过去。
  耿盼巧受宠若惊的样子,“这么客气干啥......”
  惯例开始撕吧。
  肖政没耐心,沉声道:“芳芳和耿彪是不是在里面了?我们也快进去吧。”
  一番拉扯这才结束。
  耿盼巧对肖政和安婳更殷勤了,还对着耿彪叹道:“你好福气啊,娶到芳芳这么好的媳妇,还有个出息的舅哥照顾你。”
  耿彪憨憨一笑,“我是好福气。”
  安婳询问耿盼巧道:“对了,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云县啊,住处的问题解决了吗?”
  “前天晚上到的,耿彪贴心,住处早就找好了,我们来了就有地儿住,哎唷,那间房子特别好,比我们之前住的大多了。”耿盼巧说着,就笑得合不拢嘴,像是真的很满意耿彪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