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娘,您知道以前那个胥少将军,他辞官以后,真的一点消息都没了吗?”
  “大姐,您听说过北疆军现在是谁管着吗?以前的将领,比如姓长孙的军师,他们还都在京城吗?”
  她问得小心翼翼,尽量显得只是好奇闲聊。
  然而,得到的回应大多让她失望。
  “胥少将军?哎哟,那可是天上神仙般的人物,他的去向,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哪能知道哟!”
  “北疆军?好像听说大部分都解散归田了,也有些跟着将军走了吧?长孙军师?没听说过喽……”
  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只为一口饭挣扎的人们,距离那个波谲云诡的权力中心实在太远太远了。他们能知道胥衡辞官已是了不得的消息,更细节的,便一无所知了。
  江愁余越打听心越沉。这怎么搞?天崩开局?
  但她还是暂时按下了立刻就要找到人的焦灼,主要是急也没用啊。她在那位热心婆子的帮助下,在念安居安顿了下来,换了身不合身但厚实不少的粗布棉衣,总算不至于冻死在街头。
  接下来的日子,她每日最大的活动就是揣着婆子塞给她的几个铜板,溜达到城里最热闹的茶馆,点一壶最便宜的、能无限续杯的茶,一坐就是大半天。
  竖着耳朵听各路八卦,从东家长西家短,到边境又起了什么小摩擦,再到哪家铺子的胭脂最好看……她试图从这些庞杂的信息里,捕捉到一丝一毫与胥衡或他旧部相关的蛛丝马迹。
  偶尔,她也会蹭到衙门附近,跟那些换岗休息、蹲在墙角晒太阳唠嗑的衙役套近乎,旁敲侧击地打听。因为她穿着念安居的衣服,又总是笑呵呵的看起来没什么威胁,加上长得还算顺眼,几个年轻衙役倒也愿意跟她聊几句。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她还真从一个老衙役那里打听到一个让她心跳加速的消息——这座锡府的太守,竟然是旧识。正是孟别湘的堂兄——孟还青,据说不知为何,自请从垣州调任来锡府。
  江愁余却知晓,她看向远处的青山,那里安眠着曾经为这座城池而亡的英灵,其中便有张朔雁,她前日还去祭拜了,想必孟还青是因黎文桐思念妹妹来了此处。
  正想着,老衙役继续说道:“太守大人可是个好官呐!就是前几天带着夫人回垣州探亲去了,估计得有个把月才能回来呢。”
  江愁余:“!”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无路,要等一个月?可她满打满算只能待半个月啊!这破系统果然坑爹!给了希望又让人绝望。
  她谢过老衙役,蔫头耷脑地从衙门侧门走出来,心里盘算着是死皮赖脸留在念安居等着,还是想办法搞点路费去垣州碰碰运气。
  江愁余只顾着埋头胡思乱想,唉声叹气,浑然没有察觉,就在衙门斜对面的一间茶肆二楼临窗的位置,一道锐利的目光自她走出衙门时起,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那是一个穿着寻常服饰、却难掩一身精干之气的中年男子。他原本正在与人低声谈事,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窗外,看到那个从衙门里走出来、穿着粗布棉衣却难掩清丽轮廓、正一脸愁苦掰着手指头算什么的女子时,眉头紧紧皱起。
  “那人……”他指着楼下渐渐走远的江愁余背影,问身旁的随从,“是谁?看着有些眼熟。”
  随从探头看了看,思索片刻:“是念安居那边的人。听管事婆子说,是山中的流民,姓江,近日还一直打听胥将军之事。”
  中年男子正是孟还青副将封良,也曾跟随胥衡征战东胡,他沉吟片刻,眼神闪烁不定,似乎在极力回忆。忽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瞳孔微缩,低声道:“姓江吗?我记着胥帅身边的那位夫人也姓江?虽然眉眼……与五六年前的城头不同……但总感觉……”
  随从闻言大惊失色:“胥帅的夫人?!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还这般……落魄?”
  封良脸色凝重起来,外人只知胥帅是因身子不适才请辞,但他跟着孟太守,多多少少听说了一些内情,据说五年前,胥帅归家,这位夫人陡然失踪,胥帅一直派人在寻,直到朝政安定,他毅然交还兵权飘然离去,为的也是寻这位夫人,他们这些旧部也大多离散。
  他万万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疑似胥帅夫人的女子。
  无数疑问瞬间涌上心头。封良看着那道消失在街角的纤细背影,眼神变幻数次。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对随从果断下令:“取纸笔来!要快!”
  随从拿来纸笔,犹豫道:“若是冒充之人,那……”
  封良却加快了手脚:“你不知,胥帅曾在年前来过锡府,那日太守带我迎他,胥帅交给太守一幅画卷,只说若是有疑似之人,便即刻传信于他。”
  他几下写完,看着墨迹,叹了口气:“或是担心我们行事有所顾忌,他言——”
  “其言貌有丝毫类同,请即刻传书。”
  那日太守同他皆不语,只因感受到胥帅语中的恳求,因此无论这人是否是那位夫人,但既然让他遇见了,就必须立刻将这个消息传出去,传给那些或许还能联系上旧主的人!胥帅若知道夫人流落至此,必定……
  他不敢细想,只觉得此事重大,刻不容缓。
  ……
  日子还是往前在走,江愁余不得不承认,那位孟还青确实是个能吏。虽地处边陲,但城内秩序井然,治安良好,像念安居这样的地方能维持下去,且能让里面的人靠做些轻省活计换得温饱,已足见管理者的仁心与能力。街面上商铺林立,往来商队也不少,透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活力。
  江愁余那点微薄的家底快见底了,关于胥衡的消息却依旧石沉大海。她甚至开始琢磨,要不要真的在念安居学门手艺,比如织布?好歹饿不死。
  转眼便是除夕。
  念安居里也多了几分过节的热闹气氛,管事婆子给大家多分了些肉菜,院子里也挂起了红灯笼。江愁余将自己这些时日织好的一匹布交了差,换得了几个额外的铜板工钱。
  看着院子里大家团聚说笑的模样,她沉默了片刻,揣着那几枚温热的铜板,信步走到了街上。
  除夕的街巷,比平日更添了几分喧闹和暖意。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灯笼,贴上了春联,孩童穿着新衣追逐嬉闹,炮仗声零星响起,空气中弥漫着各家各户飘出的年夜饭香气。
  她漫无目的地走着,直到一股熟悉的、焦香甜腻的气息钻入鼻腔。
  是烤红薯!
  街角,一个老汉正守着个冒着腾腾热气的铁皮桶吆喝。
  江愁余摸了摸口袋里那几枚铜板,咽了口口水,果断走过去,买了一个最大最烫手的。
  走累了,她干脆在旁边找了个避风的墙角直接蹲下来,小心翼翼地剥开那烤得焦黑的外皮,露出里面金黄软糯、冒着热气的瓤儿。
  “呼……哈……”她吹着气,咬下一大口,香甜滚烫的口感瞬间弥漫整个口腔。
  她小口小口地吃着,看着街上匆匆归家的行人,心里那点空落落的感觉愈发明显。五年了……他……又在哪儿?
  正兀自出神,吃到一半,忽然一片阴影准确无误地落在这一墙角。
  从江愁余的视角只能瞧到这人的鞋履,沾满黄泥,鞋面上有不少泥点,看来是从别的地方而来。
  目光顺着而上,她心灵所至一般落在这人的手上。
  老毛病,从回去之后她打量人就是先从手开始,黎洱还笑她是手控,天知道,她不是手控,是戒指控!
  左边的手白皙修长,表面有着一层薄茧,而右边——
  她呆滞了——右手带着完好无损且熟悉的白玉扳指。
  江愁余嘴里还叼着一块没来得及咽下的红薯,傻乎乎地保持着蹲姿仰头的动作,眼睛因为震惊而瞪得溜圆,但目光却依旧往上移,在这人脸上停驻。
  赤色的灯笼在他身后晕开一团温暖的光晕,逆着光,她有些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能看到一个高大挺拔的轮廓,以及熟悉的轮廓。
  寒风卷着雪花和爆竹的碎屑从他身边掠过,枸杞他墨色的衣袍下摆。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低头看着她,仿佛站了很久。
  没有声音,没有动作。
  江愁余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疯狂擂鼓的声音,以及……嘴里那块红薯吧嗒一下掉回纸包里的轻微声响。
  四目相对。
  万千思绪,诸年光阴,都在这一眼里,翻滚不息。
  他……瘦了些。轮廓更加分明,眉宇间似乎染上了些许风霜,但那双深邃的眼睛,此刻正一瞬不瞬地凝视着她,里面翻涌着她看不懂却心口发烫的情绪。
  江愁余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比话语更快的是她积聚的眼泪,她试着站起来去拉他。
  但没想到,比悲伤更快的是她酸痛而罢工的腿。
  于是伸出的手拐了个弯搭在墙上的江愁余:“……”
  原本没有什么表情的人见状伸出手,用力的抓住她的手,往前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