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民国养弟弟 第53节
“啊?”
“改在家里。”程添锦给他系安全带时,指尖若有似无划过锁骨,“我亲自下厨。”
车窗外,卖夜宵的小贩推着车经过,油锅里滋啦作响的葱油饼香气飘进来。
林烬望着程添锦绷紧的侧脸,突然觉得1932年的上海也没那么冷了——至少此刻,有人会为他藏起的照片吃醋,会为他刻下“程林氏”的烙印,会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乱世里,给他一个可以肆无忌惮玩笑的怀抱。
原来被人在意的感觉...是这样的
他悄悄勾住程添锦的小指,在日军巡逻车的探照灯扫过来时,迅速藏进对方的袖口里。
别克车缓缓驶过霞飞路,林烬的脸贴在冰凉的玻璃窗上,呼出的白雾很快模糊了视线。
霓虹灯将“百乐门”三个字折射成妖异的粉紫色,门口停着几辆插着各国国旗的轿车,穿貂皮的贵妇踩着高跟鞋踏过乞儿伸出的手。
“停车!”林烬突然拍窗。
程添锦急刹的瞬间,他看见街角蜷缩着个裹破棉袄的老妇人,正把半个馊馒头掰成三份喂给怀里的孩子。
最小的那个已经不会哭了,只是机械地张嘴——像只待哺的雏鸟。
“上个月闸北逃过来的。”程添锦熄了火,声音低沉,“工部局规定难民不许进租界中心区。”
林烬攥着车门把的手在发抖。
一街之隔的“大上海舞厅”正飘出周璇的《夜上海》,穿和服的日本商人搂着白俄舞女走出来,醉醺醺地把酒倒在黄包车夫头上当小费。
车夫跪着用帽子接,因为那点酒精能让他忘记饥饿。
“别看了。”程添锦突然扳过他的脸,拇指蹭过他湿润的眼角。
可林烬还是看到了——
四个日本浪人踢着皮球经过,那“球”分明是颗裹着破布的头颅。巡捕房的印度警察别过脸,假装没看见。
这就是停战协定后的上海……
车重新启动时,路过新开张的“昭和料理。穿西装的华人买办正点头哈腰地引着日本军官进门,玻璃窗里热气腾腾的寿喜锅旁,艺妓的发簪在灯光下晃出刺目的金光。
而店门阴影里,三个骨瘦如柴的报童挤在一起,分食着从垃圾堆捡来的鱼骨头。
“杜老头说...”林烬嗓子发紧,“虹口那边,日本人的慰安所昨天挂牌了。”
程添锦的镜片闪过冷光。
他们沉默地驶过外滩,那些花岗岩建筑上的外国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英国领事馆的花园里正在举办酒会,香槟塔的流光映在黄浦江面,与对岸闸北未熄的余烬形成诡谲的倒影。
车拐进巨籁达路时,林烬突然抓住程添锦的手腕:“那是不是沫沫?”
路灯下,小女孩正踮脚往邮筒里塞传单,辫子上的红头绳在黑暗里像一簇微弱的火苗。程添锦迅速打方向盘拐进小巷:“实验小学的爱国小组...南箫在带他们。”
林烬望着后视镜。
沫沫灵巧地钻过栅栏,身影消失在弄堂深处。而就在她刚才站过的地方,两个日本宪兵正用刺刀挑开邮筒检查。
我们到底...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洋房铁门关闭的瞬间,留声机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恰好飘到副歌。程添锦把他抵在玄关亲吻时,林烬尝到了威士忌和自己眼泪的咸涩。
窗外,租界的霓虹依旧绚烂,而黑暗中的上海正在无声哭泣。
林烬突然抬手抵住程添锦的胸膛,微微后仰拉开了距离。他眼角还凝着未干的泪痕,在玄关的水晶吊灯下泛着细碎的光。
“别哭。”程添锦低声说,指腹蹭过他湿漉漉的眼尾,却被林烬偏头躲开。
“我想回家看看林时他们。”林烬嗓音还带着点哑,手指无意识地揪着程添锦被自己扯乱的领带。
程添锦明显僵了一瞬,镜片后的眸光暗了暗:“...晚上不陪我了吗?”声音放得极轻,带着点罕见的示弱。
林烬顿时气笑了,一脚踹在他小腿上:“滚蛋!你多大人了天天要我陪?”他扯开程添锦环在自己腰上的手,“沫沫前天发烧刚好,林时那小子肯定又熬夜看进步书籍...”
话没说完,程添锦突然把他往怀里一带。林烬猝不及防撞上他胸膛,闻到对方衣领上残留的硝烟与止血粉的气味——是今天在伤员转运站沾上的。
“......半小时。”程添锦闷闷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温热的呼吸拂过他发旋,我让司机送你去,零点前回来。”
林烬抬头瞪他,却撞进一双藏着不安的眼睛。
程添锦的金丝眼镜不知何时摘了,没了镜片的阻隔,那双总是沉稳克制的眼眸此刻竟流露出几分罕见的脆弱。
真...犯规...
“......知道了。”林烬别过脸,耳根发烫,“就...就回去看一眼。”他胡乱抹了把眼角,“你别跟过来,省得秦逸兴那家伙又阴阳怪气...”
程添锦突然低头,在他眉心落下一个轻吻。这个吻不带情欲,却让林烬心脏狠狠一颤。
“让老赵开车绕开日本宪兵队的巡逻路线。”程添锦替他整理衣领时,指尖在锁骨处的红痕上停留了一瞬,“...穿高领毛衣。”
林烬翻了个白眼,却在转身时偷偷攥了下程添锦的手。指尖相触的瞬间,他清晰感觉到对方掌心那道狰狞的疤痕——是上个月在闸北转移伤员时被弹片划的。
这个傻子...
别克车驶出公馆时,林烬透过后窗看见程添锦仍站在门廊下。
修长的身影被灯光拉得很长,孤独地投在殖民风格的廊柱上。远处百乐门的霓虹将夜空染成病态的玫红色,而程添锦就站在光与暗的交界处,像一尊沉默的守望者雕像。
林烬突然摇下车窗,在车子拐弯前大喊:“喂!给我煮宵夜!我要酒酿圆子!”
夜风送来程添锦低低的笑声。
那一瞬间,1932年上海的硝烟与血腥似乎都远去了,只剩下两个平凡人在乱世中笨拙相爱的温度。
第57章 乱世偷来的一点甜
林烬刚推开门,就看见沫沫蹲在煤油灯照不到的阴影里,正慌张地把一叠传单往怀里藏。小女孩辫梢的红头绳在月光下晃了晃,看清来人后立刻蹦起来:“烬哥哥!”
“嘘——”林烬一把捂住她的嘴,手指触到冰凉的小脸。
他蹲下身,声音压得极低:“我刚刚在车上看见你了,知不知道多危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沫沫的衣袖——那里沾着邮筒的铁锈和油墨,还有一道新鲜的划痕,“日本宪兵的刺刀要是再偏一寸......”
就像那个断指的小女孩......
话没说完,里屋传来“咣当”一声。林时慌慌张张冲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本油印的《抗日宣言》,封皮匆匆套着《三字经》的壳子。
“哥!”少年额头还带着熬夜的青黑,却咧着嘴笑,“程教授放你回来啦?”
林烬揪住他耳朵:“你又带沫沫去......”突然噤声——林时衣领下露出一截绷带,边缘渗着可疑的红。
他猛地扯开弟弟的领口,三道狰狞的鞭痕横贯锁骨。
“巡捕房的警棍。”林时满不在乎地咧嘴,“昨天在慕尔堂后门......”
林烬眼前突然闪过历史书上的黑白照片——1936年上海学生运动,死伤者名单占了三页。
他手指发抖地摸向口袋里的磺胺药粉,却听见沫沫小声说:“我们很小心了......左姐姐教我们用《唐诗三百首》页码当密码......”
煤油灯突然被风吹灭。
月光下,两个孩子的眼睛亮得惊人,像黑暗里倔强的火星。
林烬突然说不出责备的话,只是把两人搂进怀里。沫沫的发丝间有油墨味,林时背上还粘着没撕干净的通缉令——上面是左联作家的照片。
“......至少等我回来再行动。”他最终只憋出这句,声音哑得不像话。怀里的两个孩子同时僵住——他们听懂了言外之意。
林时突然挣开,从床板下抽出个铁盒:“给你!”掀开的盒盖里整齐码着十二个弹壳,底部刻着歪歪扭扭的日期——是每次轰炸的时间,“我们记着呢......一个都不会忘。”
沫沫往他手心塞了块硬糖:“烬哥哥别怕,”她踮脚擦掉林烬不知何时掉下的泪,“程教授说等我们长大了......”
后门突然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秦逸兴浑身是血地撞进来,怀里抱着个昏迷的女学生:“快!纱布!”
林烬条件反射地扯下围巾按住女学生腹部的伤口,棉布瞬间浸透温热。在秦逸兴沉重的喘息声里,他听见远处日本军舰的汽笛声,像野兽的呜咽划过1932年的夜空。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要长大的世界
他摸出程添锦给的怀表,表盖内侧新刻的“程林氏”三个字沾了血,在月光下变成暗红色。
林烬刚给女学生包扎完伤口,秦母就推门进来,手里攥着块湿毛巾,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眼眶通红,衣襟上沾着不知哪蹭来的黑灰,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
“小烬......”秦母声音发抖,“最近外头不太平,你平时在外头小心点......”她突然哽住,用袖子狠狠擦了把脸,“我今儿......去之前住的地方看了。”
林烬手里的纱布“啪”地掉在地上:“你去那干嘛?!闸北现在全是日本人的巡逻队!”
秦母的眼泪突然决了堤。
她佝偻着背,像是要把这些日子攒的苦水全倒出来:“东头的王婶......吊死在棚户梁上了......西巷的李家媳妇,带着三个小的跳了苏州河......”
她枯瘦的手指揪住林烬的袖子,“你记得常给沫沫扎小辫的周家阿姐不?她男人被炸没了腿......现在在垃圾桥底下......”
暗娼…
话没说完,屋外突然传来女人尖利的笑声。林烬扒着窗缝看去——巷子口站着个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人,领口松垮垮地敞着,露出的锁骨上满是淤青。
她正往一个日本浪人怀里靠,浪人的手已经摸进她衣襟,而她另一只手死死攥着个油纸包,里面露出半截发硬的馒头。
“那是......”林烬喉头发紧。
“纺织厂的陈嫂。”秦母的声音像钝刀磨过砂纸,“她男人在商务印书馆被炸没了......”
远处突然传来哨子声,女人吓得一哆嗦,油纸包掉在地上,馒头滚进臭水沟。浪人骂了句“支那豚”,一脚踹在她肚子上。
秦母突然从床底下拖出个破麻袋,倒出一堆煤渣和碎布头:“我在废墟里......找到这个。”
她抖开半件小孩的褂子——是之前邻居家小囡的,袖口还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梅花,“就剩这件了......人......人在虹口公园那边的万人坑......”
林烬想起上周在苏州河看到的浮尸——是个缠足的老太太,肿胀的脚上还套着绣花鞋,被野狗啃得露出白骨。
而此刻,秦母袖口露出的手腕上,赫然一道新鲜的勒痕。
“那些畜生!”林烬猛地站起来,“他们抢您什么了?”
秦母却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我一个老婆子......就剩这把老骨头能卖......”她突然从怀里摸出半块发黑的银元,“够买三斤苞米面......逸兴明天......”
窗外传来日本军车的轰鸣,车灯扫过秦母沟壑纵横的脸。林烬这才发现,她后脑勺的头发秃了一块——是被人硬生生扯掉的。
这就是1932年的上海
女学生在昏迷中呻吟了一声。
秦母慌忙抹了把脸,颤巍巍地去灶台烧水。陶罐里煮着菜帮子,蒸汽熏得墙上“福”字年画卷了边——那是去年过年时,林时和沫沫一起贴的。
远处百乐门的爵士乐飘过来,混着闸北未熄的余烬味。林烬攥着那块带血的银元,突然听见垃圾桥方向传来野狗的厮打声——它们又在争食了。
林烬正要把银元塞给秦逸兴,巷口突然亮起车灯。程添锦的别克车静静停在那里,车灯只闪了一下就熄灭,像是怕惊扰到谁。
“改在家里。”程添锦给他系安全带时,指尖若有似无划过锁骨,“我亲自下厨。”
车窗外,卖夜宵的小贩推着车经过,油锅里滋啦作响的葱油饼香气飘进来。
林烬望着程添锦绷紧的侧脸,突然觉得1932年的上海也没那么冷了——至少此刻,有人会为他藏起的照片吃醋,会为他刻下“程林氏”的烙印,会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乱世里,给他一个可以肆无忌惮玩笑的怀抱。
原来被人在意的感觉...是这样的
他悄悄勾住程添锦的小指,在日军巡逻车的探照灯扫过来时,迅速藏进对方的袖口里。
别克车缓缓驶过霞飞路,林烬的脸贴在冰凉的玻璃窗上,呼出的白雾很快模糊了视线。
霓虹灯将“百乐门”三个字折射成妖异的粉紫色,门口停着几辆插着各国国旗的轿车,穿貂皮的贵妇踩着高跟鞋踏过乞儿伸出的手。
“停车!”林烬突然拍窗。
程添锦急刹的瞬间,他看见街角蜷缩着个裹破棉袄的老妇人,正把半个馊馒头掰成三份喂给怀里的孩子。
最小的那个已经不会哭了,只是机械地张嘴——像只待哺的雏鸟。
“上个月闸北逃过来的。”程添锦熄了火,声音低沉,“工部局规定难民不许进租界中心区。”
林烬攥着车门把的手在发抖。
一街之隔的“大上海舞厅”正飘出周璇的《夜上海》,穿和服的日本商人搂着白俄舞女走出来,醉醺醺地把酒倒在黄包车夫头上当小费。
车夫跪着用帽子接,因为那点酒精能让他忘记饥饿。
“别看了。”程添锦突然扳过他的脸,拇指蹭过他湿润的眼角。
可林烬还是看到了——
四个日本浪人踢着皮球经过,那“球”分明是颗裹着破布的头颅。巡捕房的印度警察别过脸,假装没看见。
这就是停战协定后的上海……
车重新启动时,路过新开张的“昭和料理。穿西装的华人买办正点头哈腰地引着日本军官进门,玻璃窗里热气腾腾的寿喜锅旁,艺妓的发簪在灯光下晃出刺目的金光。
而店门阴影里,三个骨瘦如柴的报童挤在一起,分食着从垃圾堆捡来的鱼骨头。
“杜老头说...”林烬嗓子发紧,“虹口那边,日本人的慰安所昨天挂牌了。”
程添锦的镜片闪过冷光。
他们沉默地驶过外滩,那些花岗岩建筑上的外国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英国领事馆的花园里正在举办酒会,香槟塔的流光映在黄浦江面,与对岸闸北未熄的余烬形成诡谲的倒影。
车拐进巨籁达路时,林烬突然抓住程添锦的手腕:“那是不是沫沫?”
路灯下,小女孩正踮脚往邮筒里塞传单,辫子上的红头绳在黑暗里像一簇微弱的火苗。程添锦迅速打方向盘拐进小巷:“实验小学的爱国小组...南箫在带他们。”
林烬望着后视镜。
沫沫灵巧地钻过栅栏,身影消失在弄堂深处。而就在她刚才站过的地方,两个日本宪兵正用刺刀挑开邮筒检查。
我们到底...活在怎样的世界里
洋房铁门关闭的瞬间,留声机的《玫瑰玫瑰我爱你》恰好飘到副歌。程添锦把他抵在玄关亲吻时,林烬尝到了威士忌和自己眼泪的咸涩。
窗外,租界的霓虹依旧绚烂,而黑暗中的上海正在无声哭泣。
林烬突然抬手抵住程添锦的胸膛,微微后仰拉开了距离。他眼角还凝着未干的泪痕,在玄关的水晶吊灯下泛着细碎的光。
“别哭。”程添锦低声说,指腹蹭过他湿漉漉的眼尾,却被林烬偏头躲开。
“我想回家看看林时他们。”林烬嗓音还带着点哑,手指无意识地揪着程添锦被自己扯乱的领带。
程添锦明显僵了一瞬,镜片后的眸光暗了暗:“...晚上不陪我了吗?”声音放得极轻,带着点罕见的示弱。
林烬顿时气笑了,一脚踹在他小腿上:“滚蛋!你多大人了天天要我陪?”他扯开程添锦环在自己腰上的手,“沫沫前天发烧刚好,林时那小子肯定又熬夜看进步书籍...”
话没说完,程添锦突然把他往怀里一带。林烬猝不及防撞上他胸膛,闻到对方衣领上残留的硝烟与止血粉的气味——是今天在伤员转运站沾上的。
“......半小时。”程添锦闷闷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温热的呼吸拂过他发旋,我让司机送你去,零点前回来。”
林烬抬头瞪他,却撞进一双藏着不安的眼睛。
程添锦的金丝眼镜不知何时摘了,没了镜片的阻隔,那双总是沉稳克制的眼眸此刻竟流露出几分罕见的脆弱。
真...犯规...
“......知道了。”林烬别过脸,耳根发烫,“就...就回去看一眼。”他胡乱抹了把眼角,“你别跟过来,省得秦逸兴那家伙又阴阳怪气...”
程添锦突然低头,在他眉心落下一个轻吻。这个吻不带情欲,却让林烬心脏狠狠一颤。
“让老赵开车绕开日本宪兵队的巡逻路线。”程添锦替他整理衣领时,指尖在锁骨处的红痕上停留了一瞬,“...穿高领毛衣。”
林烬翻了个白眼,却在转身时偷偷攥了下程添锦的手。指尖相触的瞬间,他清晰感觉到对方掌心那道狰狞的疤痕——是上个月在闸北转移伤员时被弹片划的。
这个傻子...
别克车驶出公馆时,林烬透过后窗看见程添锦仍站在门廊下。
修长的身影被灯光拉得很长,孤独地投在殖民风格的廊柱上。远处百乐门的霓虹将夜空染成病态的玫红色,而程添锦就站在光与暗的交界处,像一尊沉默的守望者雕像。
林烬突然摇下车窗,在车子拐弯前大喊:“喂!给我煮宵夜!我要酒酿圆子!”
夜风送来程添锦低低的笑声。
那一瞬间,1932年上海的硝烟与血腥似乎都远去了,只剩下两个平凡人在乱世中笨拙相爱的温度。
第57章 乱世偷来的一点甜
林烬刚推开门,就看见沫沫蹲在煤油灯照不到的阴影里,正慌张地把一叠传单往怀里藏。小女孩辫梢的红头绳在月光下晃了晃,看清来人后立刻蹦起来:“烬哥哥!”
“嘘——”林烬一把捂住她的嘴,手指触到冰凉的小脸。
他蹲下身,声音压得极低:“我刚刚在车上看见你了,知不知道多危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沫沫的衣袖——那里沾着邮筒的铁锈和油墨,还有一道新鲜的划痕,“日本宪兵的刺刀要是再偏一寸......”
就像那个断指的小女孩......
话没说完,里屋传来“咣当”一声。林时慌慌张张冲出来,手里还攥着半本油印的《抗日宣言》,封皮匆匆套着《三字经》的壳子。
“哥!”少年额头还带着熬夜的青黑,却咧着嘴笑,“程教授放你回来啦?”
林烬揪住他耳朵:“你又带沫沫去......”突然噤声——林时衣领下露出一截绷带,边缘渗着可疑的红。
他猛地扯开弟弟的领口,三道狰狞的鞭痕横贯锁骨。
“巡捕房的警棍。”林时满不在乎地咧嘴,“昨天在慕尔堂后门......”
林烬眼前突然闪过历史书上的黑白照片——1936年上海学生运动,死伤者名单占了三页。
他手指发抖地摸向口袋里的磺胺药粉,却听见沫沫小声说:“我们很小心了......左姐姐教我们用《唐诗三百首》页码当密码......”
煤油灯突然被风吹灭。
月光下,两个孩子的眼睛亮得惊人,像黑暗里倔强的火星。
林烬突然说不出责备的话,只是把两人搂进怀里。沫沫的发丝间有油墨味,林时背上还粘着没撕干净的通缉令——上面是左联作家的照片。
“......至少等我回来再行动。”他最终只憋出这句,声音哑得不像话。怀里的两个孩子同时僵住——他们听懂了言外之意。
林时突然挣开,从床板下抽出个铁盒:“给你!”掀开的盒盖里整齐码着十二个弹壳,底部刻着歪歪扭扭的日期——是每次轰炸的时间,“我们记着呢......一个都不会忘。”
沫沫往他手心塞了块硬糖:“烬哥哥别怕,”她踮脚擦掉林烬不知何时掉下的泪,“程教授说等我们长大了......”
后门突然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秦逸兴浑身是血地撞进来,怀里抱着个昏迷的女学生:“快!纱布!”
林烬条件反射地扯下围巾按住女学生腹部的伤口,棉布瞬间浸透温热。在秦逸兴沉重的喘息声里,他听见远处日本军舰的汽笛声,像野兽的呜咽划过1932年的夜空。
这就是......我们的孩子要长大的世界
他摸出程添锦给的怀表,表盖内侧新刻的“程林氏”三个字沾了血,在月光下变成暗红色。
林烬刚给女学生包扎完伤口,秦母就推门进来,手里攥着块湿毛巾,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眼眶通红,衣襟上沾着不知哪蹭来的黑灰,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
“小烬......”秦母声音发抖,“最近外头不太平,你平时在外头小心点......”她突然哽住,用袖子狠狠擦了把脸,“我今儿......去之前住的地方看了。”
林烬手里的纱布“啪”地掉在地上:“你去那干嘛?!闸北现在全是日本人的巡逻队!”
秦母的眼泪突然决了堤。
她佝偻着背,像是要把这些日子攒的苦水全倒出来:“东头的王婶......吊死在棚户梁上了......西巷的李家媳妇,带着三个小的跳了苏州河......”
她枯瘦的手指揪住林烬的袖子,“你记得常给沫沫扎小辫的周家阿姐不?她男人被炸没了腿......现在在垃圾桥底下......”
暗娼…
话没说完,屋外突然传来女人尖利的笑声。林烬扒着窗缝看去——巷子口站着个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人,领口松垮垮地敞着,露出的锁骨上满是淤青。
她正往一个日本浪人怀里靠,浪人的手已经摸进她衣襟,而她另一只手死死攥着个油纸包,里面露出半截发硬的馒头。
“那是......”林烬喉头发紧。
“纺织厂的陈嫂。”秦母的声音像钝刀磨过砂纸,“她男人在商务印书馆被炸没了......”
远处突然传来哨子声,女人吓得一哆嗦,油纸包掉在地上,馒头滚进臭水沟。浪人骂了句“支那豚”,一脚踹在她肚子上。
秦母突然从床底下拖出个破麻袋,倒出一堆煤渣和碎布头:“我在废墟里......找到这个。”
她抖开半件小孩的褂子——是之前邻居家小囡的,袖口还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梅花,“就剩这件了......人......人在虹口公园那边的万人坑......”
林烬想起上周在苏州河看到的浮尸——是个缠足的老太太,肿胀的脚上还套着绣花鞋,被野狗啃得露出白骨。
而此刻,秦母袖口露出的手腕上,赫然一道新鲜的勒痕。
“那些畜生!”林烬猛地站起来,“他们抢您什么了?”
秦母却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我一个老婆子......就剩这把老骨头能卖......”她突然从怀里摸出半块发黑的银元,“够买三斤苞米面......逸兴明天......”
窗外传来日本军车的轰鸣,车灯扫过秦母沟壑纵横的脸。林烬这才发现,她后脑勺的头发秃了一块——是被人硬生生扯掉的。
这就是1932年的上海
女学生在昏迷中呻吟了一声。
秦母慌忙抹了把脸,颤巍巍地去灶台烧水。陶罐里煮着菜帮子,蒸汽熏得墙上“福”字年画卷了边——那是去年过年时,林时和沫沫一起贴的。
远处百乐门的爵士乐飘过来,混着闸北未熄的余烬味。林烬攥着那块带血的银元,突然听见垃圾桥方向传来野狗的厮打声——它们又在争食了。
林烬正要把银元塞给秦逸兴,巷口突然亮起车灯。程添锦的别克车静静停在那里,车灯只闪了一下就熄灭,像是怕惊扰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