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曲簌提醒,“半夏,你和文聪往来本宫不管,可在三媒六娉名正言顺之前,不能与他发生任何关系,保护好自己,成婚的事先不急,多考验一段时间。成婚对我们女子来说是第二次投胎,关系后半生的生活。”
  半夏听了曲簌的话,认真的点头,“娘娘放心,奴婢会留心的。”
  半夏说完,停顿了一下,红着脸,一脸认真保证:“娘娘放心,奴婢读过书,识字,基本礼仪懂,不会做出无媒苟合之事的。”
  “本宫信你,去做事吧,文聪确实是良人,本宫会风光送你出嫁的。”
  “多谢娘娘。”
  半夏离开,曲簌望着半夏的背影发呆,忍不住心疼,等调查结果一出来,那个活泼烂漫的半夏可能会消失了吧,女子情窦初开所遇非良人,遭受的打击可想而知,但这是她遇到了就必须经历的。
  吃一堑长一智,总比遭受欺骗所托非人,凄苦半生来的好。
  半夏是她的宫女,有她在,就算成婚了,半夏受了委屈愿意离开,她可以把半夏带走,文聪不敢说阻止。
  但天底下被骗的女子何止半夏一个,能脱身的又有几个呢,有了孩子,更难了。
  肖政进来时,见着曲簌眉宇间充斥着愁绪,坐在床边,大手轻抚她的眉头,“怎么了,心情不好?谁给你气受了,还是身子不舒服?万事有朕,与朕说,你在坐月子,忧思过度对身子不好。”
  曲簌摇摇头,伸手抱住肖政,“皇上,能遇到你,真的很好。”
  她很庆幸,穿越后遇到的是肖政,嫁给一个家世相当的,也不一定有现在过的好。
  平嫁和下嫁各有各的苦,婆媳矛盾、生子压力等,都会消磨掉一个女子最初的活力。
  至少肖政不愚孝,没有婆媳矛盾,他疼爱女儿,承认和心疼她在生育上的付出,不干涉她做自己的事,就比绝大多数男子强了。
  有时肖政也会很强势,她能接受,毕竟你不可能要求一个男子能力好身居高位的同时还没有丁点脾气,既要又要是肯定不可能的。
  没有大的原则性的问题,放在大环境下,不苛刻要求别人,不苛刻要求自己,开心过日子是最重要。
  进宫时的迷茫,再到现在的安心,有一部分是两个孩子给的,但大部分是抱着的这个男子给的。
  她有时会想,没入选,嫁一个家世相当的,她会过的快乐吗?婆家会不会干涉她的生意,会不会打她钱财的主意,会不会一胎接着一胎逼着她生孩子,会不会以女子就该相夫教子来要求她?一切未可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她平嫁或者下嫁,肯定护不住她这么大的生意,迟早会被有心之人盯上,严重些家破人亡。
  至少现在的生活,远超她期盼的,她很满足。
  肖政听了曲簌的话,握住她环在腰间的手,”朕也一样,能遇到小七,是朕的福气。”
  但肖政是感觉曲簌今日情绪不对,再次问道:“小七,到底怎么了,有什么事与朕说,朕帮你解决。”
  曲簌没隐瞒,把半夏的事与肖政说了。
  肖政听后没曲簌的多愁善感,直接了当的道:“文聪若有问题,罚了便是,哪值得你如此忧愁,怕你那小宫女伤心,多赏她些好东西,没几天就好了,你目前最重要的是养好身子。”
  “好,听你的。”曲簌收拾好情绪,很快便想通了,个人的力量很渺小,她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底色,只能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小七开开心心的就好,不要想太多,凡事有朕顶着。”
  曲簌松开抱着肖政的手,喃喃道:“皇上,你会不会觉得我最近娇气了?我觉得应该是我在屋子里关久了,容易胡思乱想造成的,坐完月子就好了。”
  肖政替她理了理头发,”娇气如何,小姑娘娇气一点怎么了,朕喜欢小七娇气。来,换身衣裳,带好帽子,朕领着你去外面走走,九儿和大公主她们在后面玩,我带你去看看。“
  听到能出去,曲簌顿时心情好了,可还是有点不相信,“我……我能出去吗?”
  “没事,朕问过嬷嬷,伤口好了,身子恢复的差不多了,只要不吹风,出去短暂的待一会儿没影响。”
  “好,我马上换衣裳。”
  曲簌没叫白芷进来,自己换上衣裳,头发用一根布带子绑在后面,外面温度不低,就只戴了抹额,因恶露未彻底干净,下面不得不穿着月事带,收拾好一切,曲簌站在肖政面前,“皇上,好看吗?”
  肖政牵住曲簌的手,笑着道:“好看。”
  养了半个月,药和药膳一直没断,脸上终于有了血色,肖政看着似乎胖了一圈的小七,心里压着的石头落下了,小七这次生的艰难,他一直怕她落下病根,影响寿元。
  如今看小七的样子,再结合太医和嬷嬷的诊断,可以确认,恢复的很好,不会影响寿数的。
  守在门口的白芷见着皇上牵着娘娘出来,很是惊讶,脱口而出,“娘娘还在坐月子,怎能出房门。”
  “没事,本宫出来走走,嬷嬷也说不会有影响的。”曲簌解释。
  白芷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说出口,嬷嬷都说可以,皇上也不在意,娘娘肯定憋坏了,她当奴才的还能说什么。
  再说了,民间的规矩坐月子的妇人不能出房门,不能乱走,污秽,会不吉利。
  民间比得上宫里吗,能有皇上娘娘大吗,皇上娘娘都不在意,那些人纯属瞎讲究,用娘娘的话讲就是:很多破规矩只是针对女子罢了,往往越穷的地方,规矩越多。
  第249章 万国来朝
  肖政与曲簌十指相扣的慢慢走着,先去院子里看了看葡萄,还不能吃,花刚谢不久的样子,小小的一串。
  然后又去菜地看了看,西瓜最大的有汤碗大了,玉米种的迟一些,曲簌上手掐了一下,发现现在吃还有点嫩,但勉强能吃。
  曲簌盯着玉米,眼里发光,太多年没吃过了,都快忘了味道了。
  “皇上,我们晚上啃玉米。”
  可能是种子或者种植技术及时间的原因,宫外的玉米只要往南走的地方,小面积的成熟了,宁州城靠北,周围的成熟的很少,因此肖政也没吃过。
  好奇的看着玉米杆子,“这就是你说的玉米,坐月子能吃吗?”
  “能吃啊,玉米算是粮食,粮食当然能吃了,皇上,你看,这一块地的是白玉米,人吃好吃,那一块地是黄玉米,人吃口感差了些,喂牲畜居多,玉米杆也是个好东西,可以喂牛和鱼。”
  (注:地域差异,这里的黄玉米不是指水果玉米或者东北的那种黄玉米,是南方地区很多农村种来喂猪或者鸡鸭那种,人吃真的不好吃。)
  曲簌说的头头是道,她能知道这些,得益于前世她周末没事,经常和同学一起去农庄玩,还租了一小块地,种东西玩。
  曲簌边说,边想上手掰玉米,曲簌手刚放上去,肖政连忙拉住她,责备道:”自己什么情况不知道吗,哪里需要你动手,让太监做。”
  曲簌听话的收回手,是太多年没吃过玉米急了,玉米叶子上有毛,她不能沐浴,弄上肯定难受。
  曲簌叫来小忠子、小柜子和高福,交代他们如何挑选和掰玉米,并嘱咐高福,玉米一定要隔水蒸,不要水煮。
  肖政和曲簌看着太监们掰玉米,大约掰了二十来个的样子,曲簌觉得够吃了,才叫停。
  “皇上,等我出月子那几天,玉米更成熟一些了,我们可以吃烤玉米,玉米馒头,比蒸的玉米更好吃。”
  “好,听你的。”肖政盯着两块地里整整齐齐的玉米杆子,每一根上面基本都有两到三个,再想着刚才太监提的竹篮里那些玉米的大小,可以得知这两块地会收获多少玉米。
  前年的红薯,今年的玉米,肖政想到了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他相信过不了多久,这诗中描绘的大丰收场景就会变成现实。
  肖政心中不自觉的涌起一股喜悦和自豪,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太知道粮食丰盈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了,只有粮食充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民强从而国富。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景象指日可待。
  所以,在小七送他的两份大礼面前,他做的一切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
  在菜地转了一圈,最后才来到‘九儿小屋’,还未靠近小屋,就能听到几个孩子的笑声和打闹声。
  “三哥,推我。”
  “三哥,慢了。”
  “大哥,拉我上去。”
  “哈哈哈,我到顶了。”
  “四哥,……”
  仔细听,就属大皇子和小九儿的声音最大。
  肖政曲簌示意宫女太监安静,靠近一些看,只见大皇子爬到最高的地方了,一脸自豪的望着地下站着的弟弟妹妹,大皇子旁边还有同样爬上去的曲小八,大皇子下面是一只手费力的想往上爬的四皇子;小九儿和五皇子坐在秋千上,三皇子在推他;大公主一个人在拼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