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她清者自清,但不敢保证其他人不会怀疑,其间最该担忧的是宫中的娘娘们,可为何偏偏是宫里的俪贵妃出手帮她。
  耶律阳想了很多,还是没想到原因,如有机会,亲自问一问吧。
  第244章 封赏、洗三
  曲簌生完孩子的第二日,肖政不得不离开昭纯宫,林平夏带着大部队回城了。
  林平夏走在前面,武煊和钱书林骑马走在林平夏的左右两侧,林平胜没有回来,东夏州的事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他走不开。
  齐靖站在城墙上,穿着朝服,代皇上迎接归来的大部队。
  安顿好一切,林平夏又马不停蹄的进宫汇报,汇报完,林平夏出宫回到镇国公府,向父亲请罪。
  镇国公听后未责备儿子,只是思考深思熟虑后,写了一封请辞的奏折,决定把镇国公的位置传于儿子。
  奏折送入宫中,肖政没压着,准了。
  批完镇国公的奏折,肖政久久没动,望着书桌上的一摞摞的奏折陷入沉思,他依稀记得镇国公今年好像六十一岁,但镇国公回宁州城安养已经六年了。
  他今年三十岁,与镇国公一样五十五岁不管事,还有二十五年。
  那时小满二十五岁,独当一面肯定可以了。
  可再想想,镇国公把镇国公府交给林平夏夫妇十年有余了,林平夏一直管的井井有条。
  小满由他教导,他交给小满的是一个四海升平的定安,小满一定可以更早独挑大梁的,大婚之后应该就可以了吧。
  小七说要等小满十八岁才能大婚,但是早成家早稳重,十七岁成婚更好。
  康禄在一旁站着,看着皇上盯着一堆奏折发呆,然后突然笑了,康禄觉得很诡异,悄悄地往后退了一小步。
  五月初八,清明殿,今日的朝会上多了林平夏等人。
  首先,康禄宣布了对上了战场士兵的赏赐,抚恤银的发放等。
  然后是对战争中有功将领的封赏。
  林平胜为东夏州刺史的圣旨早就下达,朝会上无需再宣;武煊封正四品壮武将军;钱书林封景慧伯,赐伯爵府;林平夏无封无惩;同去的五个小将领,也根据功劳大小,得了不同的封赏。
  与往昔不同,此次的封赏中,多了四位女子的身影。
  林平夏夫人欧阳玲和林平胜夫人明月,分别封一品护国夫人和一品佑国夫人,赐食邑两百户,赏金银珠宝无数。
  林平夏长女林庆,封庆华郡主,赐食邑四百户。
  耶律阳封归诚郡主,赐归诚郡主府,赏白银两千两,黄金一百两,同时宣布耶律阳任皇子公主的骑射师傅。
  欧阳玲等人的功绩圣旨里说的一清二楚,几个内心不满的大臣也不敢多话。
  早朝结束后,肖政携大臣来到德安殿,肖政决定的,庆功宴和小满的洗三宴同时在德安殿举行。
  德安殿是接待外国使节、宴请大臣、设庆功宴等大型宴会的重要场合,一年到尾用到的时候不多。
  肖政在上首落座,皇后坐在肖政左手边第一个位置,其余嫔妃按位分高低坐依次而坐,后面坐的是宗室女眷和有诰命的大臣夫人。
  而右边的第一排坐的是皇子公主,按理说公主应随母亲坐,但肖政考虑了曲簌无法出席,干脆让公主随着皇子们落座,两个公主坐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小九儿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没有丝毫害怕,坐在椅子上小腿一晃一晃的,眼睛好奇又兴奋的打量着四周。
  小些的皇子公主有宫女陪着,坐不住了能离开,倒也不怕他们闹。
  因为是庆功宴,皇子公主们的后面坐着的是与参战的将领,再往后,就是皇亲国戚和朝中大臣了。
  最先开始庆功宴,肖政举起酒杯,众人跟着站了起来。
  “定安与东夏一战,定安大获全胜,朕以此宴,共享太平盛世,彰显我朝雍容气度。第一杯,朕敬战争中牺牲的士兵。”说完,肖政手中的酒倒在了地上。
  宫中不比军营,下面的人不必跟随。
  肖政端起第二杯酒面向了大臣的方向,“第二杯酒,敬此战中的忠诚良将。”
  “谢皇上。”林平夏等人饮酒谢恩。
  肖政举起最后一杯酒,“第三杯酒,朕敬所有人,愿我定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海升平,永享太平盛世。”
  所有人随着肖政一饮而尽,三呼‘万岁’后坐下。
  紧随着,有太监抬着桌子出现在德安殿的中央,洗三礼需要的东西被拿了上来,奶娘抱着小满出来,事先通知过六皇子的洗三礼与庆功宴一起办,大臣们倒是不觉奇怪。
  但是震惊还是有的,这是第一个在德安殿办洗三礼的皇子。
  洗三礼开始之际,肖政扯下腰间带有龙纹的玉佩放入盆中,宫中主位娘娘和宗亲及钱淑琴添了礼,场合不同,这次没用产婆说话,产婆每进行一步,都有专门的唱礼太监说吉祥话,六皇子全程睁着眼睛,不哭不闹,直至洗三礼结束了,才象征性的哭了两声。
  肖政从产婆手中接过小满,“大军班师回朝,庆功宴与朕六皇子洗三礼相重,朕甚喜,借此机会,为六皇子赐名‘稷’,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恰如朕之所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赐名一出,众人哗然,洗三宴在德安殿办就够让人吃惊了,再赐这样的名字,就差明说六皇子是未来的太子了。
  黍稷稻粱,农夫之庆后面紧跟着报以介福,万寿无疆,能配得上万寿无疆的,只有皇上,
  大皇子年纪最大,懂得其间的含义,抬头看了眼襁褓中的六皇子,随即露出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父皇都想立六弟为太子了,以后不会盯着他了吧。
  皇后早就料到了,为此高兴,大公主、四皇子和昭纯宫交好,六皇子登基是最好的选择。
  敏贤妃和孙贵容没任何变化,敏贤妃知道自己儿子不是当太子的料。孙贵容是早就认命了,无宠无家世,她拿什么去争,安安稳稳的,抱紧昭纯宫的大腿,以后随着儿子出宫养老也很好。
  唯独陈淑妃,垂在身侧的手微微颤抖,强撑着笑容坐下,内心嫉妒的火熊熊燃烧,凭什么,皇上凭什么不给皇子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与陈淑妃的愤怒相比,二皇子平静的多,与大皇子等人一起围着看六皇子,直至把六皇子看烦了,肖政让奶娘将六皇子抱回宫,几个皇子公主才回位置上坐好。
  第245章 看表演
  菜陆陆续续上了,皇子公主面前的小桌上是特意准备的,与大臣们的不同,小九儿的桌前只有一碗山药青菜鸡肉粥,和一杯白水。
  放在平时鸡肉粥小九儿很喜欢吃,可眼见着这么多好吃的送到别人桌前,她没有,小九儿不愿意了。
  大公主见状给了她一块自己的点心,小九儿不要,爬到板凳上站着,转身面向后面,小九儿身后坐的是钱书林,指着钱书林桌上的樱桃肉,小手一摊,“要,谢谢。”
  钱书林见过小九儿几次,对这个聪慧伶俐与曲小七长得七分像的小姑娘很喜欢,捏了捏小九儿的手,“二公主还记得臣是谁吗?”
  小九儿懵懂的摇摇头,“不记得。”
  “吃,给我,谢谢。”小九儿满心满眼只有对美食的执着。
  宫宴上,钱书林不好过多说,问了小九儿的宫女,确定能少量吃点,拿了干净的筷子喂她吃。
  樱桃肉好吃却腻,小九儿吃到第四口便不再要了,“够了,不吃。”
  然后转身坐下,抱着她的小碗喝粥,喝完又让大公主把刚才的那块点心给她,边啃边看表演。
  林平夏从小九儿给钱书林要吃的开始就惊讶无比,不可置信的问:“书林,这是二公主吧,二公主多大了?”
  “五月初五满的周岁。”钱书林如实回道。
  “周岁?才一岁,才一岁会这么聪明。”林平夏更觉得惊讶了,二公主不止看着不像一岁的孩子,行为举止上也比很多两三岁的孩子要强。
  想想家中的几个孩子小时候,算是养的糙的了,都比不上二公主。
  林平夏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小声喊道:“二公主,二公主。”
  小九儿知道是喊她,回头望着声音发出的地方,礼貌的答应了一声。
  好奇的盯着这个素不相识的怪伯伯,紧接着指着殿中的表演,绷着小脸,“不说话,看,跳舞。”
  意思是喊林平夏不要说话,她要看跳舞。
  被一个一岁的小孩子喊不要说话,林平夏想说的话卡在喉咙,不上不下,只能用喝酒来掩饰尴尬。
  这一幕落在周围人的眼中,难得见新上任的镇国公出糗,寂静片刻,发出此起彼伏的笑声。
  笑声大了,小九儿更生气了,气鼓鼓的站在椅子上,盯着大笑的人,大声说道:“闭嘴。”
  这句话是学肖政的,学的三分相似,配上气鼓鼓的小脸,二公主再小也是君,更是位同亲王的敬懿公主,由不得他们不敬,大臣们倒是不敢明着笑了,但一个个低着头,肩膀不停地抖动,显然是在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