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曲济仁把当太医多年总结的道理一口气说完了,就怕女儿一时恩宠得意忘形、失了本心,陷入绝境。
“爹爹放心,我自有分寸。”曲簌安慰曲济仁。
“你有分寸就好,前些日子齐尚书来家中找我谈玉颜坊的事,把我和你娘亲都吓了一跳,你才和皇上认识几天,居然就敢和皇上说玉颜坊之事,还敢和皇上合伙做生意,不知是说你胆大还是不知所谓。”
“怎么不能和皇上合伙做生意,一时恩宠哪有利益关系来的牢靠,我能为皇上创造价值,就算有一天皇上恩宠淡了,但看在利益共存的基础上,都能礼待我几分,还有玉颜坊的生意越做越大,需要找靠山才能做下去,哪座靠山能有皇上大。爹爹觉得我说的对吗?”
曲济仁想说对,可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想到女儿自小跟着岳父长大,学了内兄内弟七八分,不会做没把握的买卖,便歇了教诲的心。
其实曲济仁不知的是,他被曲簌话忽悠了过去,不对劲的地方很多,比如曲簌口中合作对象是皇上,比如合作人之间的身份完全不对等……
“你自己有主意就好,小七,你要记住,家中不需要你光耀门楣,更不需要你扶持兄弟,只要你顾好自己,平安快乐就好。”
曲济仁心中担忧,他害怕自己的女儿会步太后或是某些妃子的后尘,一门心思想要为娘家谋取各种各样的好处和利益,希望家族能因她更上一层楼,长此以往,这般行为必定遭到皇上厌弃。
而且他看得太透了,一个家族的兴旺千万不能靠家中女儿的婚姻,要家中男子有真才实学、有上进心才行,只靠女子,再繁荣也只会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
他一直看不起那些一家人各怀私心、自私自利,内斗严重,养废了儿子,然后把希望寄托在家中女儿身上、卖女求荣的。
注:内兄内弟是指大舅子小舅子。
第38章 上心
“爹爹不必担忧,我会的,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很开心。”
不可否认,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影响之下,曲家上下对于家中的儿子的发展更为重视。就连身为女性且出生于商贾之家的曲母,亦是持有如此观念,在其心中始终认为,给女儿准备丰厚无比的嫁妆,并为其觅得一位称心如意的郎君,婚后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夫妇和顺,才是女子最好的归宿。
起初,她和舅舅一起学做生意,又开设玉颜坊,他们认为女儿只是一时兴起,玩闹之举,未曾真正放在心上,要说家中唯一一个把她想法放心上的,只有祖父一人,很多配方的改良,都是祖父的功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玉颜坊赚的盆满钵满,大获成功,又因为她的无限洗脑,才逐渐改变了一些想法。
可是,大环境不变,曲家人的思维是不会大方向变化的。
就算这样,在面对外人对她抛头露面指指点点时,家人会毫不犹豫的维护她,把她说与他们的话说给外人听。
曲家对女儿的疼爱是完全不掺杂任何杂质的,从未想过通过女儿谋得利益,对女儿的期望就是开心快乐。
所以,她目前唯一的软肋,只有家人。
“知道就好,为父不便久待,有机会我再来看你。”能偶尔见女儿一面,曲济仁就心满意足,家中的妻子对此可是羡慕不已的。
“我送爹爹出去。”曲簌似乎忘记了腿上的伤,欲起身送人。
曲济仁连忙阻止了,无奈道:“好好坐着,白芷送我就好。”
“好吧。”曲簌只好乖乖坐着。
曲簌对着守在门外的白芷说:“白芷你替我送送爹爹。”
“是,小主。”
白芷把曲济仁送至门口,临别前,曲济仁从怀里掏出一叠面值不同的银票递给白芷,“你和半夏伺候小七辛苦了,这些是夫人让带给你们的,上面的一百两是你和半夏的,下面的五十两是给其他人的,你替夫人转交给他们一下。就说只要用心伺候,曲家不会亏待他们的。”
这些银票他一直按夫人的要求带在身上,好见面时能随时拿出来。
白芷不欲接,“老爷,小主给的够多了,我们不能再收老爷夫人的了。”
曲济仁面露不虞,装作生气的样子,“小七给的是小七给的,夫人一番心意,必须接着,这点钱,对夫人不算什么。”
既然老爷都这样说了,白芷不再推却,双手接了过来,“奴婢谢谢老爷夫人。”
送走曲济仁,白芷回到侧殿,把银票给了曲簌看,解释了银票的由来。
曲簌知道父亲为何给白芷,因为给她,她一定不会收的。
“既然是夫人给的,你就给碧翠他们吧,手里有钱,以后出宫也能好过些。”
收到银票的众人高兴坏了,没想到宫外的夫人出手如此大方。
特别是碧翠尤其高兴,她是被爹娘送进宫的,她家乡在离宁州城三百里外的严州静昌县,政历元年遭受了百年难遇旱灾,连续两年几乎是颗粒无收,整个县贫穷不堪,她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父母迫于无奈托人把她送进宫中,至少不会饿死。
去年八月十五,爹娘带着弟弟千里迢迢赶来看她,告诉她天灾过去了,家中收成好了,弟弟也在读书了,等她二十五岁出宫,一定给她找个好人家,就算找不到,弟弟也会养她一辈子。
读书好啊,弟弟读了书,就不会像爹娘一样靠着土地过活,听天由命。她十一岁进宫,年纪小,又不会讨好他人,只能干些粗活,进宫四年,省吃俭用,只存下来二十七两银子。
她毫不犹豫地将二十七两银子全部交到了爹娘手中,她深知爹娘供养弟弟读书所面临的艰辛与困难。那些笔墨纸砚、书本看似寻常,但每一件都需要花费不少银钱,还有每年必不可少的束脩,更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对于以务农为生的庄稼人来说,仅仅依靠田间那少得可怜的微薄收入来支撑这一切,实在是难如登天。
但是爹娘死活不愿意收她的钱,还说他们把田地租了出去,在一地主家当长工,能勉强供弟弟读书。最后,在她的坚持下,收了十五两银子。
她如今跟了好主子,这才多久,就存了八十两银子,等到今年中秋,与爹娘见面时,就能给爹娘了,爹娘知道她的钱多,想来爹娘应该会收下的吧。
——
膝盖和手心都受了伤,即使不严重,曲簌也不准备外出,用过早膳,躺在窗边的榻上,一边摸着曲小八,一边看起了话本。
至于福阳宫的容妃,在知晓曲簌被娴贵妃派人救走后,碍于位份不敢去找娴贵妃的麻烦,在宫内摔东西解气呢。
第二日,娴贵妃刚用过早膳,就接到司工局总领太监于金传来的消息,福阳宫又重新要一批茶盏和摆件。
因为每月福阳宫都要换一批茶盏和摆件,娴贵妃早已习以为常了,皇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更不会说什么,让于公公按福阳宫的要求换就是了。
同时,娴贵妃让红秀进来并吩咐:“你去给四局(司工局、司绣局、司寝局、司膳局)和掖庭的总领太监传个话,让他们平时对昭纯宫多上点心,昭纯宫曲充华的要求尽量满足。”
红秀不解“娘娘为何单独关照曲充华?”娘娘管理后宫,一直公平公正,除非有身孕的,从未特意关照过哪个嫔妃。
娴贵妃语气没有不快,反而带有兴奋,“我们这个皇上啊,上心了。”
“啊!”红秀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娘娘说皇上对……对曲充华……”她陪着娘娘从满怀期待到后面死心平静,她太知道皇上对嫔妃的态度了,无非是安抚前朝、繁衍子嗣、解决需求,表面看着对娘娘们都还不错,可实际上就是责任罢了。
皇上居然会上心,她怎么敢信呢。
(曲簌和碧翠就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社会环境下长大的女子,曲簌渴望自由,自立自强,无论何时,她最爱的是自己。
碧翠会把希望寄托到父母兄弟身上,愿意为弟弟付出,放在特定环境下,不过余,是没有对错的。)
第39章 主仆之情
娴贵妃见红秀满脸狐疑之色,不禁幽幽地叹息了一声。想起昨日康公公前来传旨时,自己起初又何尝不是如红秀这般难以置信。
她们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啊,看似有情,但实际上却为无情,准确点说他那点情根本没放在后宫嫔妃身上。
他如何对待后宫中的妃子们,取决于其家族背景和势力和妃子的品性。那些出身名门望族、家世显赫的嫔妃,往往能够多得皇上几分垂青与恩宠,而对于那些家境稍逊一筹的,全凭皇上心情了。
而且,皇上一旦发现嫔妃有问题,立刻除之,记得前些年的韩昭仪,生的是花容月貌,其父亲还是当时的工部尚书,皇上真的宠了一段时间,可是韩昭仪被宠爱冲昏了头脑,对有孩子当时还是陈昭仪的陈妃下手。
陈妃警觉并未受到伤害,皇上却在证据确凿后,直接把韩昭仪贬为末位选侍,韩昭仪受不住打击在冷宫自缢身亡,工部尚书韩大人也因为教女不严被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