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纪长卿不置可否,只说了四个字:“能者多劳。”
  屈明璋:“……”
  那也不能可着一头牛使劲使唤呀。
  想到牛,他肩膀又垮了几分。
  稚城那帮叛军将领爱吃牛肉,先前竟让人将各村的牛都给掳来县里,杀了八九成,如今想让百姓恢复耕种都难。
  “纪大人,稚县太缺牲口了,要不下一个县的恶徒您就别杀了,留着耕地用。”
  纪长卿颔首:“你不嫌麻烦,那便交给你使唤。”
  屈明璋忙道:“不嫌麻烦,下官保证将他们驯得服服帖帖。”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他这几年没有一顿毒打是白挨的!
  打哪最疼又不伤筋动骨,他再清楚不过。
  纪长卿闻言,多看了他一眼。
  也许刑狱司才是最适合屈明璋的去处?
  不过牛还是要养起来的。
  他在云怀县和洪县都让人搜寻过病牛,但不曾发现痘牛。
  冯清岁师父在防疫策里说过,散养的牛不易染病,需要密集养殖才容易养出痘牛。
  稚县山地颇多,与其开荒耕种,不如用来牧牛。
  思及此,他便对屈明璋道:“稚县山多地少,宜牧牛,你寻一下良种,尽快培育。”
  屈明璋:“???”
  还没赈完灾,你就考虑发展地方产业了?
  真不愧是丞相大人。
  就是太不把他的命当命了。
  纪长卿顶着他哀怨的目光往外走——昨晚熬的老油已经焖好,该炒火锅底料了。
  这次炒火锅底料倒不是他心血来潮,而是昨日打败叛军后,在稚城最大的酒楼找到了几头刚被宰杀完毕还没来得及下锅的牛。
  牛肉用来犒军了,牛油被他拿来熬了老油。
  牛油火锅越煮越醇厚,烫出来的菜口感远比清油火锅浓郁,任谁闻了,都要咽口水。
  “宛城的叛军若是紧闭城门,我们煮个牛油火锅吃,指不定就将他们诱出来了。”
  闻到炒料香气,过来厨房看热闹的冯清岁笑道。
  宛城是他们即将前往的下一座城池。
  纪长卿摇头失笑:“你当他们和你一样,是个馋嘴猫儿?”
  冯清岁挑眉。
  她除了儿时吃的糍粑,就只馋过他的手艺好吗。
  “二爷这牛油火锅一滚,便是神仙都站不稳,别说不曾吃过几顿好饭的普通叛军了,这牛油火锅说不定真可以派上用场——”
  她话音戛然而止,脑海闪过一道灵光。
  “二爷,这几天夜里都吹东南风是不是?”
  纪长卿点头。
  冯清岁眸色大亮:“我们从稚城抵达宛城,刚好在宛城的上风向!我这有个主意,你看行不行得通。”
  旋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纪长卿。
  纪长卿听罢,眉梢微挑,唇角扬起一抹赞许,“没想到你还有当军师的天分。”
  冯清岁轻哼了一声:“你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纪长卿添了几分香料进锅,噙着笑道:“譬如?”
  冯清岁佯装苦恼道:“譬如我新做了几个香囊,不知该送谁好。”
  纪长卿手中锅铲一紧。
  “不时不节的,你做香囊做什么?”
  他神色如常地翻炒油料,语气淡得仿佛在讨论今日天气。
  殊不知,冯清岁将他转瞬即逝的紧张情绪看在眼里。
  “方才见庭院开了不少茉莉花,便采了些,搭了白芷和零陵香,随手做了几个。”
  她漫不经心道。
  “夜间将这茉莉冷香囊悬在帐中,枕簟也能凉几分,可惜二爷不喜花香,不然就送二爷了。”
  纪长卿:“???”
  “我何曾说过不喜花香?”
  冯清岁瞥了眼他腰侧系着的香囊,讶异道:“二爷不是喜欢柏香吗?”
  纪长卿:“……不是只喜欢柏香。”
  “那便送二爷好了。”冯清岁眼尾弯起一抹狡黠的弧度,“好让二爷也祛祛暑,清清心。”
  然而。
  是夜,纪长卿躺在盈满茉莉清香的床帐里,非但没觉得清凉,反而愈发燥热。
  脑海不是浮起某人明艳活泼的笑靥,便是掠过某人安睡在晨光里的恬静模样,又或者某人给他缝伤口的认真表情。
  体温越升越高。
  察觉到某种异样,他长叹了口气,扯下悬在床头的香囊,塞到床底抽屉里。
  旋即起床,冲了个冷水澡。
  而后在庭院坐了好一会,直到热意散去,方回房歇息。
  次日一早,收拾行囊时,他迟疑了一瞬,还是从抽屉里取出茉莉香囊,放入行囊。
  稚城离宛城,同样是一日行程。
  京师第三营五千将士并一千刚收编的降兵齐集宛城外沿。
  宛城城门紧闭,显然这里的叛军吸取了稚城叛军的教训,并不打算和他们硬扛。
  纪长卿命人埋锅造饭。
  几十口锅同时架起,伙夫烧水,众将士洗菜切菜,不一会,麻辣鲜香的牛油火锅香气便四处飘逸。
  将士们迫不及待地将肉菜放入锅中。
  煮熟捞出后,顾不得烫舌便往口中送,吃得边哈气边叫:“好吃!太好吃了!老子就是死在这一刻也值了。”
  这边吃得热火朝天,那边戍守宛城的叛军闻着夜风送来的浓郁香气,看着城外热气腾腾的大锅,咽了一口又一口涎水。
  “要不我们干脆杀出去,把那几十口锅抢过来。”
  有人忍不住道。
  “不然非馋死我不可。”
  同伴剜了他一眼:“不要命了?主将下令死守,你敢开城门?”
  “呜呜,这么香我今晚怎么睡得着。”
  “塞上鼻孔不就得了。”
  “……”
  第214章 人杰
  鼻孔是不可能塞的。
  这么香的味道,就算吃不着,也得多闻闻啊。
  不光守在墙头的士卒闻得如痴如醉,候在大街小巷的士卒也都伸长了脖子,捕捉夜风送来的缕缕香气。
  在酒楼吃香喝辣的一帮承天军将领嗅到这香气,碗里的菜瞬间就不香了。
  当即将大厨唤来。
  “给我们上个一样的锅子。”
  大厨一张脸皱得跟苦瓜似的:“各位将军,这锅子应该是用牛油做的底料,咱们酒楼没有牛油哇。”
  “没有不会去买?”
  大厨:“……”
  “将军,牛油出在牛身上,大半夜咱上哪买牛去?”
  将领们:“……”
  早知道他们就把乡间的牛都掳过来了。
  “纪长卿这奸贼,定是算好了我们吃不着,故意用这牛油锅子撩拨我们。”
  一个副将咬牙切齿道。
  “等他们半夜歇下,我们就出城袭击,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主将不咸不淡道:“明知人家故意撩拨,你还去送死?”
  副将攥紧拳头:“我们也有五六千人,未必打不赢。”
  “人家两千人就能打五千人。”主将眼皮也不抬,“都给我安安分分地守在城里,宛城城坚墙固,我们又有足够存粮,守一两个月不成问题。”
  “他们三五天攻不下,就该离开了。”
  副将们只好按捺下来。
  不过他们按捺得住,手下士卒却未必。
  有不少人悄悄走上墙头,大口大口地吸着不远处飘来的香气。
  直到心满意足,才回去歇息。
  多数士卒的注意力都在那几十口大锅上,只有少数人留意到,京师将士的营地上,还燃着几十堆蒿草。
  不过他们也只当这是对方驱蚊用的,不曾放在心上。
  殊不知,那蒿草堆里放了迷药,药气混着牛油火锅香气,一起被他们吸入腹中。
  到了寅时,万籁俱寂,本该打起精神守夜的士卒眼皮子如同被浆糊黏上了一样,怎么睁都睁不开,最终紧紧闭合起来。
  城里的狗也都沉沉睡了过去。
  京师营地走出二百将士,小跑至城墙下方,抛出二十条钩索,钩住墙堞。
  身手敏捷者抓住钩索率先攀爬上去,而后放下飞梯。
  其余将士抓着飞梯也都上了城墙。
  潜进城里后,他们抓了几个士卒,拷问出守城将领的住处,随即分头行动,收割将领性命。
  将领们都有护卫轮班值守,本不该轻易被人杀至跟前,奈何护卫身手本就不如来人,且吸了不少迷烟,行动迟缓,来不及反应就一命呜呼。
  屠完承天军将领,将士们打开城门,迎了大部队入城。
  承天军的士卒见自家将领的脑袋都被人拎在手上,知大势已去,唯有投降。
  宣提督这下对纪长卿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一座城池,纪大人真是不世出的将神!”
  他一脸钦羡道。
  “大人若是跟令兄一样从戎,大熙边境怕是无人敢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