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07号为难:[唔,按理说,我不该提示您……]
“谢谢你的好意,亲爱的07号。”阮逐舟摆摆手拒绝了工作人员请他到一旁坐坐的邀请,侧身站到一个角落阴影中,看着周围走来走去,忙着为开幕式做准备的人们。
“我是故意让他听见前半部分的。”阮逐舟说。
[故、故意的?]
“虽然有自己的白月光,不过男人嘛,谁也不愿自己头上带点绿。”阮逐舟浸在阴影里的那张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稍微刺激他一下,好让他赶紧投入白月光的怀抱。”
07号不赞同地叹了口气:[您这样也太胡来了……不过宿主,既然这样,您在车上干脆半推半就答应魏南书就好了,反正双方父母也都不反对,这样做戏做全套,又不得罪魏南书,不是蛮好的吗?]
阮逐舟原本噙着笑意,闻言嘴角抽了抽。
“我还怕得罪魏南书那小子?”他突然有点没好气。
[倒不是这个意思……]
“完成个任务而已,没必要把自己赔进去。更何况我也看不上他。”阮逐舟转身,叫住一个会场工作人员,“我是不是要去候场准备?”
“是的先生,您跟我这边来。”
07号只觉得莫名其妙,在脑海里喊了两声喂,可都是徒劳,最后只好看着阮逐舟面无表情地跟着工作人员走开。
另一边。
被阮逐舟吩咐的员工寻遍观众席,终于在前排找到了那位时总的身影。
然而看到时渊身旁坐着的人时,员工想起阮逐舟的吩咐,不得不顿住脚步。
即便如此,从他的角度,还是可以比较清楚地看见那两人正在交谈的模样。
联想起公司最近的流言蜚语,那员工赶忙拿出手机,打开摄像头。
“又见面了,时总。”
时渊转过头,看见方敬秋走过来,对他礼貌一笑。这位新出茅庐的方设计师今天穿了一身别致的蓝灰色正装,一路向着时渊的方向走过来时,还真吸引到了好几个alpha和beta的目光追随。
方敬秋在他身旁的位子坐下:“多谢你和小阮总能让我通过验资,有了参加峰会的资格。有机会麻烦代我向小阮总转达谢意。”
时渊嗯了一声,连半句寒暄客套都没有,转过脸看着台上。主持人已经走上台,开始做欢迎致辞。
会场里配合着主持人的开场白响起掌声,一片闪光灯咔嚓咔嚓的声音与白光闪动。
“送去家里的那十件作品,二位觉得满意吗?”
鼓掌的间隙,方敬秋一边拍手一边对时渊低声问,表情只是普通的拉家常的模样。
时渊仍看着台上,随口道:“还不错。”
方敬秋的目光划过时渊鼓掌时微微滑落的袖口,对方手腕上戴的只是一只普通的机械石英表。
他若无其事地笑笑:“时总看上去怎么心不在焉的,是心情不好?”
时渊这才撇过视线。
“今天真是碰巧,”时渊说,“现场这么多大牌设计师都没能坐到前排,偏偏方设计师能来到我们这些投资人的区域,还是这么靠前的位子。”
方敬秋嘴角一紧:“时总这话我有点不明白。”
时渊:“你不用明白。我只是随口说说。”
台下忽然又响起掌声,一个身影走上来与主持人微笑着握手,而后又走上舞台旁边早设好的演讲台。
时渊回正了脸,台上的灯光照不到下面,青年立挺的眉弓与鼻梁连接起锋利起伏的弧度,沉没在暗色中,有种疏离的肃穆感。
“先听阿阮的发言吧。”
他轻声说。
方敬秋的眼睛睁大了。
“你,”他难以置信,“你刚才叫小阮总什么?”
第51章 abo18(预收加更)“女士们,先……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投资峰会,能够在现场结实众多设计行业的大师,是我的荣幸,也是阮氏集团的荣幸……”
会场内部传来经由音响放大的,阮逐舟磁性的声音。
方敬秋像发现了什么世界第九大奇迹那样看着时渊,后者却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站在聚光灯里的人。
他又重复了一遍:“您叫小阮总什么?”
时渊视线一错不错地看着台上:“我向来这么称呼自己的妻子,方设计师。”
方敬秋过了半晌才勉强笑笑:“时总,其实参加这次峰会,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您达成合作,当然,我不会因为曾经和您是大学同窗就想谋求什么便利,只是希望这份企划书可以让您过目。”
时渊仍没有转头:“合作的事,自然也称不上什么谋求便利。把企划书给我吧,方设计师。”
方敬秋默默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企划书。他很想见缝插针地说两句什么,关于自己这些作品设计的理念也好,和阮氏合作的愿景也好,甚至只是闲扯两句,让两人关系不那么公事公办……然而一切都在时渊的下一句话说出口时被打破了:
“他现在,越来越有一个优秀的集团继承人的样子了。”
方敬秋的动作顿住。
他抬眼看向时渊,后者只是手掌朝上向他伸出手,等着接过企划书。
男人的动作随性慵懒,这是长期浸淫在上流商界才能培育出的松弛气息,然而时渊望向演讲台上的目光,却始终像专心听讲的学生一般认真,甚至于虔诚。
“你说的是,小阮总?”方敬秋艰难开口,问。
时渊眉宇间微微舒展。
“或许就连从前的我也太小看了他。”时渊的声音几乎被覆盖在会场里阮逐舟的演讲声中,“看看现在的他,在台上的样子可以用光芒万丈来形容……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有了要改变的想法,不过现在的他已经和过去的自己,甚至和其他所有omega都不一样。”
方敬秋扯了扯嘴角:“难得时总会有这样的感慨。”
时渊没说话。会场里还源源不断传出被音响放大的说话声:
“……作为新兴的产业,设计行业在联邦值得受到更多的重视,而今天参加峰会的众多投资方,包括我们阮氏集团在内,就是看中了这其中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附加产值……”
方敬秋看着台上自信从容,侃侃而谈的omega。
他意识到时渊说的没错。并非因为聚光灯的照耀而光彩夺目,台上的人有着无数年轻企业家都无法企及的淡定气度,仿佛他站在哪里,哪里便是舞台的中心,而他理所应当接受万众瞩目,自信却不张扬。
一个不安的疑问逐渐浮出水面。
即便出生于富豪家庭,如果不经过历练也是无法镇得住场子的。阮逐舟此刻的落落大方,甚至脱稿状态下也能谈吐不凡,言之有物,这些都证明他从前一定经历过比区区一个投资峰会更宏大、复杂的场面。
这个游手好闲的小阮总,究竟是为何变化如此之大的。是什么赋予了他如此惊人的成长?
方敬秋脑子里一片乱麻,可时渊的手还在等着他,留给他思考这些问题的时间不多,他只好先把企划书递给对方。
时渊这才垂眼,将企划书翻开。会场底下光源并不充足,他看了看企划书上展示出的几张作品设计图,久久没有翻到下一页,以至于方敬秋以为对方是不是对自己的这几个作品有什么疑问:
“时总,有哪里不明白的吗?”
时渊翻到下一页:“没有。看起来,你对于想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这点还是很有信心的,方设计师。”
“实不相瞒,时总,我想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但现在还缺少一个投资人,或者……合伙人。”方敬秋观察着时渊的表情,说。
时渊又向台上看了一眼。他的位置距离台上很近,阮逐舟又是脱稿演讲,期间对方的视线一直在前排扫过,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台上的omega对着许多人露出微笑,唯独没有和时渊对视过哪怕一次。
时渊把企划书合上:“我会把企划书交给助理,这两天会有人来与你对接的。”
方敬秋眼里一下子亮了起来:“时渊,谢谢你能给我这个机会。”
也许是出于激动,方敬秋这次直接唤了他的名字。
左侧太阳穴的偏头痛又不合时宜地有了发作迹象,时渊只嗯了一声,手肘支在扶手上,微微垂下头,指尖撑住额角打圈揉了几下。
这小动作并没逃过方敬秋的眼睛:“偏头痛又犯了?”
时渊瞥了他一眼,而后闭上眼睛。
方敬秋毫不在意对方的冷淡,笑道:“从前在学校,大家通宵熬夜的时候你时不时就会这样,怕其他人担心,即使头痛也不告诉我们,只是自己吃止疼药,实在受不了就会像现在这样揉一揉太阳穴。”
“这些年过去,偏头痛还没有治好吗?”方敬秋接着又问,“小阮总知不知道你偏头痛的事?”
“……最后,预祝本次投资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谢谢你的好意,亲爱的07号。”阮逐舟摆摆手拒绝了工作人员请他到一旁坐坐的邀请,侧身站到一个角落阴影中,看着周围走来走去,忙着为开幕式做准备的人们。
“我是故意让他听见前半部分的。”阮逐舟说。
[故、故意的?]
“虽然有自己的白月光,不过男人嘛,谁也不愿自己头上带点绿。”阮逐舟浸在阴影里的那张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稍微刺激他一下,好让他赶紧投入白月光的怀抱。”
07号不赞同地叹了口气:[您这样也太胡来了……不过宿主,既然这样,您在车上干脆半推半就答应魏南书就好了,反正双方父母也都不反对,这样做戏做全套,又不得罪魏南书,不是蛮好的吗?]
阮逐舟原本噙着笑意,闻言嘴角抽了抽。
“我还怕得罪魏南书那小子?”他突然有点没好气。
[倒不是这个意思……]
“完成个任务而已,没必要把自己赔进去。更何况我也看不上他。”阮逐舟转身,叫住一个会场工作人员,“我是不是要去候场准备?”
“是的先生,您跟我这边来。”
07号只觉得莫名其妙,在脑海里喊了两声喂,可都是徒劳,最后只好看着阮逐舟面无表情地跟着工作人员走开。
另一边。
被阮逐舟吩咐的员工寻遍观众席,终于在前排找到了那位时总的身影。
然而看到时渊身旁坐着的人时,员工想起阮逐舟的吩咐,不得不顿住脚步。
即便如此,从他的角度,还是可以比较清楚地看见那两人正在交谈的模样。
联想起公司最近的流言蜚语,那员工赶忙拿出手机,打开摄像头。
“又见面了,时总。”
时渊转过头,看见方敬秋走过来,对他礼貌一笑。这位新出茅庐的方设计师今天穿了一身别致的蓝灰色正装,一路向着时渊的方向走过来时,还真吸引到了好几个alpha和beta的目光追随。
方敬秋在他身旁的位子坐下:“多谢你和小阮总能让我通过验资,有了参加峰会的资格。有机会麻烦代我向小阮总转达谢意。”
时渊嗯了一声,连半句寒暄客套都没有,转过脸看着台上。主持人已经走上台,开始做欢迎致辞。
会场里配合着主持人的开场白响起掌声,一片闪光灯咔嚓咔嚓的声音与白光闪动。
“送去家里的那十件作品,二位觉得满意吗?”
鼓掌的间隙,方敬秋一边拍手一边对时渊低声问,表情只是普通的拉家常的模样。
时渊仍看着台上,随口道:“还不错。”
方敬秋的目光划过时渊鼓掌时微微滑落的袖口,对方手腕上戴的只是一只普通的机械石英表。
他若无其事地笑笑:“时总看上去怎么心不在焉的,是心情不好?”
时渊这才撇过视线。
“今天真是碰巧,”时渊说,“现场这么多大牌设计师都没能坐到前排,偏偏方设计师能来到我们这些投资人的区域,还是这么靠前的位子。”
方敬秋嘴角一紧:“时总这话我有点不明白。”
时渊:“你不用明白。我只是随口说说。”
台下忽然又响起掌声,一个身影走上来与主持人微笑着握手,而后又走上舞台旁边早设好的演讲台。
时渊回正了脸,台上的灯光照不到下面,青年立挺的眉弓与鼻梁连接起锋利起伏的弧度,沉没在暗色中,有种疏离的肃穆感。
“先听阿阮的发言吧。”
他轻声说。
方敬秋的眼睛睁大了。
“你,”他难以置信,“你刚才叫小阮总什么?”
第51章 abo18(预收加更)“女士们,先……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投资峰会,能够在现场结实众多设计行业的大师,是我的荣幸,也是阮氏集团的荣幸……”
会场内部传来经由音响放大的,阮逐舟磁性的声音。
方敬秋像发现了什么世界第九大奇迹那样看着时渊,后者却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站在聚光灯里的人。
他又重复了一遍:“您叫小阮总什么?”
时渊视线一错不错地看着台上:“我向来这么称呼自己的妻子,方设计师。”
方敬秋过了半晌才勉强笑笑:“时总,其实参加这次峰会,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您达成合作,当然,我不会因为曾经和您是大学同窗就想谋求什么便利,只是希望这份企划书可以让您过目。”
时渊仍没有转头:“合作的事,自然也称不上什么谋求便利。把企划书给我吧,方设计师。”
方敬秋默默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企划书。他很想见缝插针地说两句什么,关于自己这些作品设计的理念也好,和阮氏合作的愿景也好,甚至只是闲扯两句,让两人关系不那么公事公办……然而一切都在时渊的下一句话说出口时被打破了:
“他现在,越来越有一个优秀的集团继承人的样子了。”
方敬秋的动作顿住。
他抬眼看向时渊,后者只是手掌朝上向他伸出手,等着接过企划书。
男人的动作随性慵懒,这是长期浸淫在上流商界才能培育出的松弛气息,然而时渊望向演讲台上的目光,却始终像专心听讲的学生一般认真,甚至于虔诚。
“你说的是,小阮总?”方敬秋艰难开口,问。
时渊眉宇间微微舒展。
“或许就连从前的我也太小看了他。”时渊的声音几乎被覆盖在会场里阮逐舟的演讲声中,“看看现在的他,在台上的样子可以用光芒万丈来形容……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有了要改变的想法,不过现在的他已经和过去的自己,甚至和其他所有omega都不一样。”
方敬秋扯了扯嘴角:“难得时总会有这样的感慨。”
时渊没说话。会场里还源源不断传出被音响放大的说话声:
“……作为新兴的产业,设计行业在联邦值得受到更多的重视,而今天参加峰会的众多投资方,包括我们阮氏集团在内,就是看中了这其中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附加产值……”
方敬秋看着台上自信从容,侃侃而谈的omega。
他意识到时渊说的没错。并非因为聚光灯的照耀而光彩夺目,台上的人有着无数年轻企业家都无法企及的淡定气度,仿佛他站在哪里,哪里便是舞台的中心,而他理所应当接受万众瞩目,自信却不张扬。
一个不安的疑问逐渐浮出水面。
即便出生于富豪家庭,如果不经过历练也是无法镇得住场子的。阮逐舟此刻的落落大方,甚至脱稿状态下也能谈吐不凡,言之有物,这些都证明他从前一定经历过比区区一个投资峰会更宏大、复杂的场面。
这个游手好闲的小阮总,究竟是为何变化如此之大的。是什么赋予了他如此惊人的成长?
方敬秋脑子里一片乱麻,可时渊的手还在等着他,留给他思考这些问题的时间不多,他只好先把企划书递给对方。
时渊这才垂眼,将企划书翻开。会场底下光源并不充足,他看了看企划书上展示出的几张作品设计图,久久没有翻到下一页,以至于方敬秋以为对方是不是对自己的这几个作品有什么疑问:
“时总,有哪里不明白的吗?”
时渊翻到下一页:“没有。看起来,你对于想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这点还是很有信心的,方设计师。”
“实不相瞒,时总,我想成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但现在还缺少一个投资人,或者……合伙人。”方敬秋观察着时渊的表情,说。
时渊又向台上看了一眼。他的位置距离台上很近,阮逐舟又是脱稿演讲,期间对方的视线一直在前排扫过,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台上的omega对着许多人露出微笑,唯独没有和时渊对视过哪怕一次。
时渊把企划书合上:“我会把企划书交给助理,这两天会有人来与你对接的。”
方敬秋眼里一下子亮了起来:“时渊,谢谢你能给我这个机会。”
也许是出于激动,方敬秋这次直接唤了他的名字。
左侧太阳穴的偏头痛又不合时宜地有了发作迹象,时渊只嗯了一声,手肘支在扶手上,微微垂下头,指尖撑住额角打圈揉了几下。
这小动作并没逃过方敬秋的眼睛:“偏头痛又犯了?”
时渊瞥了他一眼,而后闭上眼睛。
方敬秋毫不在意对方的冷淡,笑道:“从前在学校,大家通宵熬夜的时候你时不时就会这样,怕其他人担心,即使头痛也不告诉我们,只是自己吃止疼药,实在受不了就会像现在这样揉一揉太阳穴。”
“这些年过去,偏头痛还没有治好吗?”方敬秋接着又问,“小阮总知不知道你偏头痛的事?”
“……最后,预祝本次投资峰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