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他没有宋晏原来的记忆,不知道他的生平经历,也对这个世界都全然陌生,他是借尸还魂的孤魂野鬼,不知道该以怎样的身份继续活下去。而另一个世界,他父母早亡,外婆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最终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坐在山峰之巅时,他也会想,如果在这个世界再次死去,是不是,就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可若是不能,这个世界的宋晏,便在那些关心他的人心里,又死去了一次。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赌一个未知的生死。
他犹豫许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那小少年面色冷淡地走到悬崖边,并不看他,只轻飘飘说:“这里是我练剑的地方,你挡道了。”
“啊……我……抱歉。”他当下有些窘迫。
小少年看着远方,却是问:“你想下去看看吗?”
宋怀晏怔了下:“什么?”
小少年身后长剑倏然飞出,在半空中打了个转后横在了两人身前的脚边。
“带你御剑。”他的声音冷淡而平静。
宋怀晏知道这个世界是可以御剑飞行的,或许原来的宋晏也会,但他不记得了,而且,他其实是有些恐高的。
但挣扎片刻,他还是点了下头,小心翼翼地问:“可以吗?”
小少年睨了他一眼,足下一点翩然落到了剑上,清清冷冷道:“上来。”
他朝他伸出一只手。
宋怀晏就那样鬼使神差地上了飞剑。
两人御剑而下,皎洁的月色洒在绵延的白雪之上,四野被映照得如同白昼,冷风凛冽地刮过脸庞,却意外的并不刺骨。虽是向下飞行,但他却感受到了诗仙李白笔下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阔,一种超脱尘世的逍遥,心随长风,意遨九天。
这是他第一次御剑飞行,那种凌空而立、无依无靠的感觉让他心生慌乱,虽然有些难为情,但他还是忍不住在身后悄悄地拉住了那少年的衣角。
小小的少年稳如泰山地站在飞剑之上,身躯笔直,不曾回头,也不曾言语,就像是一尊雪塑的雕像,静默而坚定。
他觉的自己慌乱的心跳慢慢与剑鸣同频,耳畔的风声渐渐柔和起来。
随着高度的降低,山谷的温度逐渐攀升,底下的河流如同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两侧的山峦间,大片的桃林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花瓣随风飘散,如梦似幻,别有风韵。
宋怀晏不曾想过,白雪皑皑的落春山下,竟藏了这样一片春色。
一刻钟后,两人回到山巅,宋怀晏跳下飞剑,大口喘息着,脚底还有些发软。他平复着自己的心跳,缓声说:“谢谢……”
少年收了剑并不答话,宋怀晏又迟疑着说:“抱歉,我以后,不会再打扰你练剑了。”
他忘了之后自己是怎么慌张地跑下山去的,只记得那晚的月光很亮,将下山的路照得很长。
那日之后,他以自己生病和失忆为由,征得掌门师尊的同意,再次回明镜堂学习,从最基础的知识和功法开始,重走宋晏十八年的人生。
在了解这个世界的理论和规则之后,他发现其实那些玄妙的仙术阵法其实也不过是一种“技术”,只是这些技术都依赖于这个世界充沛的灵气和特有的能量运行法则,也和每个人的体质有关。修炼适合自身体质的功法、剑诀,吸收和转化天地灵气为灵力,便能使出各种术法和剑招。
原来的宋晏是掌门的大弟子,在众多弟子中本也是名列前茅,只是近些年身体不好,耽搁了修行的进度。但他的资质应当也属上乘,加上这么多年的积累仍在,宋怀晏起早贪黑、刻苦奋进,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已大致恢复了从前一半的修为。
他也偷偷上过几次无尽峰,发现那个白衣小少年总是在山崖边练剑,当是日日勤勉,从未懈怠。他不敢靠近,便只站在远处的山茶丛后边悄悄地看着。
其实御剑之后的第二日他便来过,然后他站在这,发现了山茶边有两个脚印大小的地方和边上松软的积雪不同,是被反复踩实了的雪面。
原来,之前的那些日子,少年就一直站这里,这样远远地看着,对着自己这个占了他地盘的“小贼”,选择了一再忍让,最后,还开导了他那时迷茫的人生。
也是那天之后,他才知道无尽峰上住着的,除了掌门师尊,便只有他的小弟子沈谕。他们都说小师弟天资极高,深受掌门宠爱,但性情冷傲、凉薄乖张。
可他觉得,小师弟看着高冷,却是个内心温柔的人。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第12章 眼前人
之后很久,他没有再上过无尽峰,也没有单独见到过沈谕。偶尔在宗门遇到,也都只是他单方面远远地点头示意,更像是形同陌路。
直到半年后,宋怀晏觉得自己的进度太慢,决心早上再提早半个时辰开始练功,那日卯时刚过他去饭堂吃早饭时,遇到了沈谕。
他提着剑,额角还有薄汗,气息有些急促,显是刚练完剑。
原来,他每日都起这么早。
于是宋怀晏又将晨练的时间提早了半个时辰,练完剑后再去饭堂。于是那段时间,他每天都会遇到沈谕。
虽然小师弟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但宋怀晏厚着脸皮日日与他同桌吃饭也没有被赶走,便逐渐大胆起来,开始先一步打好早饭等着他来。
沈谕无动于衷,宋怀晏便只能自己吃双份。半个月后,沈谕终于开口:“你早上吃太多了。”
宋怀晏才知道,跟小师弟就得打直球,因为他根本看不出他人的别有深意。
再之后,他们常常会一起出入饭堂和学堂,沈谕很少同他搭话,但偶尔见他练完剑,或者看书苦思时,会冷不丁地提点他几句。
客观的、直白的、一针见血的但十分有效的那种提点。
宋怀晏终于意识到,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
他上一世也并不是特别聪明的那种类型,靠着比别人加倍的刻苦努力,才保持着还算优异的成绩,如今在云州世界,他也是拼尽全力,才勉强能跟上这里的步伐。
然而沈谕既是天赋型,又是努力型。八岁入宗门,虽早已过了修行最佳的年纪,却在短短三年内突飞猛进,达到了玄境。天地玄黄四境界,玄境是一般弟子修行十多年,至少十八岁才能达到的境界。
在他的衬托下,所有人都黯然失色,所以宗门的弟子多半不喜欢他,处处针对他。
一日,宋怀晏来到饭堂时,见七八个弟子正围着沈谕一人,桌上的粥碗和馒头被打翻在地。
“怎么娘们唧唧的,还打耳洞啊?”一人眼尖看到了沈谕左耳的孔洞,顿时嘲讽起来。
“哼,他可不就是凭着这张脸才在掌门那这么受宠的?小小年纪一脸狐媚相!”
“天生就是以色侍人的贱种!”边上的高个子满脸嫌恶。
而沈谕只拿着筷子坐在那,眼都未抬。
宋怀晏上前将人群拨开,厉声呵斥:“宗门规训,不能恃强凌弱,欺辱同门,你们都忘了吗?”
他虽名义上是宗门的大师兄,但因大病“失忆”后,众人对他也逐渐疏离,连表面上也少有敬意。那几个弟子此时见他维护沈谕,当下便将矛头也对准了他。
“大师兄起这么早不去偷偷背书,来这里逞什么英雄?”一人阴阳怪气道。
“这小贱种仗着自己是掌门亲传,平日里打压我们,就不算恃强凌弱?”另一人愤愤不平。
“你这蠢货,连自己都骂?”边上的弟子将那人拉到一边,“要说宗门规训,沈谕狂傲自大,目无尊长,还打伤同门,他犯的戒律可不算少!大师兄如何就这么偏袒他?”
“怕是因为自己现在不受宠,所以上赶着巴结小师弟吧!”有人低声嘲笑。
众人围着他们七嘴八舌,宋怀晏只觉耳畔嗡鸣,脑子乱做一团。上一世因父母双亡,在学校里也总有人对他指指点点或明里暗里地欺凌他。从前他只会一再忍让,可如今,重活一世,他有了修为,又有了师弟。
他是大师兄,总该,护着自己师弟的。
于是,在意识尚未做出判断前,他已经一拳向面前的人挥去。几人很快打成一团,宋怀晏没用灵力,其他弟子也有所收敛只跟他肉搏,但他们人多势众,宋怀晏很快便落了下风。
而当事人沈谕却只在一旁冷眼看着。
直到宋怀晏闷哼着吐出一口血,众弟子担心事情闹大,且他们的目标本来就不是他,这才慌慌张张地逃离现场。
沈谕放下筷子走到宋怀晏边上,却并没有扶他的意思,只说:“他们打不过我,不用帮。 ”
宋怀晏被打得眼冒金星,虽然脑袋晕晕乎乎的,但听到这话,多少有些伤自尊,还有些伤心。但紧接着,他又听到沈谕说:“你打不过他们,我教你。”
月亮渐渐西移,井口的月光被挡住。
坐在山峰之巅时,他也会想,如果在这个世界再次死去,是不是,就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可若是不能,这个世界的宋晏,便在那些关心他的人心里,又死去了一次。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赌一个未知的生死。
他犹豫许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那小少年面色冷淡地走到悬崖边,并不看他,只轻飘飘说:“这里是我练剑的地方,你挡道了。”
“啊……我……抱歉。”他当下有些窘迫。
小少年看着远方,却是问:“你想下去看看吗?”
宋怀晏怔了下:“什么?”
小少年身后长剑倏然飞出,在半空中打了个转后横在了两人身前的脚边。
“带你御剑。”他的声音冷淡而平静。
宋怀晏知道这个世界是可以御剑飞行的,或许原来的宋晏也会,但他不记得了,而且,他其实是有些恐高的。
但挣扎片刻,他还是点了下头,小心翼翼地问:“可以吗?”
小少年睨了他一眼,足下一点翩然落到了剑上,清清冷冷道:“上来。”
他朝他伸出一只手。
宋怀晏就那样鬼使神差地上了飞剑。
两人御剑而下,皎洁的月色洒在绵延的白雪之上,四野被映照得如同白昼,冷风凛冽地刮过脸庞,却意外的并不刺骨。虽是向下飞行,但他却感受到了诗仙李白笔下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阔,一种超脱尘世的逍遥,心随长风,意遨九天。
这是他第一次御剑飞行,那种凌空而立、无依无靠的感觉让他心生慌乱,虽然有些难为情,但他还是忍不住在身后悄悄地拉住了那少年的衣角。
小小的少年稳如泰山地站在飞剑之上,身躯笔直,不曾回头,也不曾言语,就像是一尊雪塑的雕像,静默而坚定。
他觉的自己慌乱的心跳慢慢与剑鸣同频,耳畔的风声渐渐柔和起来。
随着高度的降低,山谷的温度逐渐攀升,底下的河流如同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两侧的山峦间,大片的桃林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花瓣随风飘散,如梦似幻,别有风韵。
宋怀晏不曾想过,白雪皑皑的落春山下,竟藏了这样一片春色。
一刻钟后,两人回到山巅,宋怀晏跳下飞剑,大口喘息着,脚底还有些发软。他平复着自己的心跳,缓声说:“谢谢……”
少年收了剑并不答话,宋怀晏又迟疑着说:“抱歉,我以后,不会再打扰你练剑了。”
他忘了之后自己是怎么慌张地跑下山去的,只记得那晚的月光很亮,将下山的路照得很长。
那日之后,他以自己生病和失忆为由,征得掌门师尊的同意,再次回明镜堂学习,从最基础的知识和功法开始,重走宋晏十八年的人生。
在了解这个世界的理论和规则之后,他发现其实那些玄妙的仙术阵法其实也不过是一种“技术”,只是这些技术都依赖于这个世界充沛的灵气和特有的能量运行法则,也和每个人的体质有关。修炼适合自身体质的功法、剑诀,吸收和转化天地灵气为灵力,便能使出各种术法和剑招。
原来的宋晏是掌门的大弟子,在众多弟子中本也是名列前茅,只是近些年身体不好,耽搁了修行的进度。但他的资质应当也属上乘,加上这么多年的积累仍在,宋怀晏起早贪黑、刻苦奋进,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已大致恢复了从前一半的修为。
他也偷偷上过几次无尽峰,发现那个白衣小少年总是在山崖边练剑,当是日日勤勉,从未懈怠。他不敢靠近,便只站在远处的山茶丛后边悄悄地看着。
其实御剑之后的第二日他便来过,然后他站在这,发现了山茶边有两个脚印大小的地方和边上松软的积雪不同,是被反复踩实了的雪面。
原来,之前的那些日子,少年就一直站这里,这样远远地看着,对着自己这个占了他地盘的“小贼”,选择了一再忍让,最后,还开导了他那时迷茫的人生。
也是那天之后,他才知道无尽峰上住着的,除了掌门师尊,便只有他的小弟子沈谕。他们都说小师弟天资极高,深受掌门宠爱,但性情冷傲、凉薄乖张。
可他觉得,小师弟看着高冷,却是个内心温柔的人。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第12章 眼前人
之后很久,他没有再上过无尽峰,也没有单独见到过沈谕。偶尔在宗门遇到,也都只是他单方面远远地点头示意,更像是形同陌路。
直到半年后,宋怀晏觉得自己的进度太慢,决心早上再提早半个时辰开始练功,那日卯时刚过他去饭堂吃早饭时,遇到了沈谕。
他提着剑,额角还有薄汗,气息有些急促,显是刚练完剑。
原来,他每日都起这么早。
于是宋怀晏又将晨练的时间提早了半个时辰,练完剑后再去饭堂。于是那段时间,他每天都会遇到沈谕。
虽然小师弟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但宋怀晏厚着脸皮日日与他同桌吃饭也没有被赶走,便逐渐大胆起来,开始先一步打好早饭等着他来。
沈谕无动于衷,宋怀晏便只能自己吃双份。半个月后,沈谕终于开口:“你早上吃太多了。”
宋怀晏才知道,跟小师弟就得打直球,因为他根本看不出他人的别有深意。
再之后,他们常常会一起出入饭堂和学堂,沈谕很少同他搭话,但偶尔见他练完剑,或者看书苦思时,会冷不丁地提点他几句。
客观的、直白的、一针见血的但十分有效的那种提点。
宋怀晏终于意识到,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
他上一世也并不是特别聪明的那种类型,靠着比别人加倍的刻苦努力,才保持着还算优异的成绩,如今在云州世界,他也是拼尽全力,才勉强能跟上这里的步伐。
然而沈谕既是天赋型,又是努力型。八岁入宗门,虽早已过了修行最佳的年纪,却在短短三年内突飞猛进,达到了玄境。天地玄黄四境界,玄境是一般弟子修行十多年,至少十八岁才能达到的境界。
在他的衬托下,所有人都黯然失色,所以宗门的弟子多半不喜欢他,处处针对他。
一日,宋怀晏来到饭堂时,见七八个弟子正围着沈谕一人,桌上的粥碗和馒头被打翻在地。
“怎么娘们唧唧的,还打耳洞啊?”一人眼尖看到了沈谕左耳的孔洞,顿时嘲讽起来。
“哼,他可不就是凭着这张脸才在掌门那这么受宠的?小小年纪一脸狐媚相!”
“天生就是以色侍人的贱种!”边上的高个子满脸嫌恶。
而沈谕只拿着筷子坐在那,眼都未抬。
宋怀晏上前将人群拨开,厉声呵斥:“宗门规训,不能恃强凌弱,欺辱同门,你们都忘了吗?”
他虽名义上是宗门的大师兄,但因大病“失忆”后,众人对他也逐渐疏离,连表面上也少有敬意。那几个弟子此时见他维护沈谕,当下便将矛头也对准了他。
“大师兄起这么早不去偷偷背书,来这里逞什么英雄?”一人阴阳怪气道。
“这小贱种仗着自己是掌门亲传,平日里打压我们,就不算恃强凌弱?”另一人愤愤不平。
“你这蠢货,连自己都骂?”边上的弟子将那人拉到一边,“要说宗门规训,沈谕狂傲自大,目无尊长,还打伤同门,他犯的戒律可不算少!大师兄如何就这么偏袒他?”
“怕是因为自己现在不受宠,所以上赶着巴结小师弟吧!”有人低声嘲笑。
众人围着他们七嘴八舌,宋怀晏只觉耳畔嗡鸣,脑子乱做一团。上一世因父母双亡,在学校里也总有人对他指指点点或明里暗里地欺凌他。从前他只会一再忍让,可如今,重活一世,他有了修为,又有了师弟。
他是大师兄,总该,护着自己师弟的。
于是,在意识尚未做出判断前,他已经一拳向面前的人挥去。几人很快打成一团,宋怀晏没用灵力,其他弟子也有所收敛只跟他肉搏,但他们人多势众,宋怀晏很快便落了下风。
而当事人沈谕却只在一旁冷眼看着。
直到宋怀晏闷哼着吐出一口血,众弟子担心事情闹大,且他们的目标本来就不是他,这才慌慌张张地逃离现场。
沈谕放下筷子走到宋怀晏边上,却并没有扶他的意思,只说:“他们打不过我,不用帮。 ”
宋怀晏被打得眼冒金星,虽然脑袋晕晕乎乎的,但听到这话,多少有些伤自尊,还有些伤心。但紧接着,他又听到沈谕说:“你打不过他们,我教你。”
月亮渐渐西移,井口的月光被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