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第152节
“那住的地方呢?”龚嫂问。
“我家住平房”林晓慧说“我拉你们过去看看,愿意干就留下,不愿意干我送你们回来”。
仨人提着包袱上车,林晓慧开着车回家。
停稳车,林晓慧带着仨人进屋说“这就是你们要照顾的俩孩子,现在你们只是白天看孩子,晚上你们去隔壁院里睡。龚嫂我带你看看厨房,我家一直烧煤,因为家里人口多盘的大灶,你能用习惯吗”?
“用的惯”龚嫂说。
“冰箱里有鸡鱼肉,厨房边上的屋子里有储存的大白菜,愿意留下来干吗?”林晓慧问三人
“我们愿意”龚梅和段盼盼答应下来。
“我也愿意干”龚嫂说。
“我领你们去隔壁看看”林晓慧说着领着她们去小院“这是我儿子住的地方,现在他们都不在家。你们临时先在这里住,等过几天搬家就可以单独住了”。
三人安顿好后,林晓慧就看她们照顾孩子,厨房交给龚嫂,她做的饭菜大家伙吃着都说好。
到了规定的时间,孟斌开着卡车拉着四个战士来给搬家。
看着没多少家具,搬起来可不少。
中午拉着老少爷们去东来顺吃涮羊肉,让孟季潇陪着四个战士一桌吃饭。
林晓慧喝一口汤说“以后的日子里希望不要再搬家了,要累死我了”。
孟斌说“让你住部队,你又不去”。
“那不是自己的房子,住着不踏实”林晓慧说。
一天的时间总算是搬完了,剩下的物品就慢慢的规整吧!
孩子的百日是在家里过的,龚嫂做了一桌子的饭菜,大家伙都祝福俩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三月底孟斌打电话回来说“老魏晚上请咱俩去他家的小饭店吃饭,你过来咱俩一起去”。
“开业了”林晓慧问。
“去看看就知道了”孟斌说“别忘了晚上去做客”。
下午回来跟龚嫂说别做她和孟斌的饭了,又跟李叔说晚上自己和孟斌有事,不在家吃饭。
开着车接上孟斌,在孟斌指挥下找到并州面馆。俩人进去热气腾腾的,墙上挂着木片,上面写着面的名字。
林晓慧数了数,竟然有二十种面。
“哈哈,老孟和弟妹来了”老魏扎着围裙出来说“老梁,老孟和弟妹来了”。
里面走出个头上包着黄色头巾的中年妇女,手上还粘着面“老孟和弟妹来了快坐下,ne正在揣面”。
“嫂子先忙吧!”林晓慧笑着说。
“弟妹坐,让你嫂子给你做油泼面吃”老魏说道。
林晓慧问“晋省不是刀削面吗”?
“你嫂子的外家是陕省人”老魏说“弟妹,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感谢你,就让你嫂子给你做碗油泼面表示感谢”。
“老魏大哥说的哪里话”林晓慧说“我只是提了个建议”。
“才开始我们想只做早上,可来吃面的人都要求中午也做,我和你嫂子一合计,干脆中午也做吧!”老魏说“中午不比早上吃面的人少”。
“这么多面的种类,看着名字就想流口水”林晓慧笑着说“更别提鲜香麻辣了”。
“不错,来吃油泼面的都这么说”老魏说道。
“老魏,进来端面”老魏嫂子说着端出来四个小菜。
林晓慧吃着油泼面说“嫂子好手艺”。
“下次来,ne给你做刀削面吃”老魏嫂子说。
林晓慧点头道谢。
老魏和孟斌说着自己的买车打算,想买从部队淘汰下来的卡车当练习车。
孟斌说“这是个好法子”。
“我这不是没钱了吗?”老魏说“我买了一套八十平米的房子,又加上开面馆,已经见底了”。
“若是买车钱不够,可以找林晓慧同志借点周转一下”孟斌对老魏说。
“现在还不用,我已经和老部队打了招呼,有了给留下”老魏说“要是凑不起来就麻烦弟妹了”。
“行,老魏大哥你用钱提前告诉我”林晓慧答应。
老魏嫂子又端着烩菜过来。
“嫂子,菜够了,坐下咱们说说话”林晓慧站起来说。
第143章 闹事、见马江
老魏嫂子坐下和林晓慧说着话,说着当年她自己随军的经历,从家乡来的时候说着一口乡土话,被随军的军属笑话、排挤。跟老魏抱怨两句吧!老魏竟然埋怨她不合群,当时我为了孩子忍了,直到他自己亲眼看见我家二小被人欺负才相信我的话。
林晓慧也讲了自己当年在疆省随军打架的经历。
老魏嫂子又说起老魏回家说的点子,这点子一听就知道是能挣钱的买卖。我让他选了教人学车是因为他岁数大了,在战友和部队跟前,有了急事大家伙看在以往的情分也能帮他。
林晓慧不断点头说是,又问起孩子都成家了吗?
老魏嫂子说大小和二小都成家了,娶的都是老家的媳妇,不是我们不娶本地姑娘,而是人家看不上我们。我这俩媳妇做的一手好面食,开这个面馆是开着了。
“行了,听你唠叨了一晚上了”老魏说着“你嫂子心不坏,就是在家属院里没交上朋友,也不知道是她的问题还是别人的”。
林晓慧笑着说“老魏大哥这是夸嫂子吗”?
“他哪是夸我”老魏嫂子说“他是笑话我整天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就我自己好。我这人小心眼,当年给我亏吃的人,我一辈子忘不掉”。
“原来你还知道你小心眼”老魏说“弟妹可是个实诚人,这你总能交上朋友了吧”!
“看的出来”老魏嫂子说“弟妹以后可要经常来”。
“嫂子做的面好吃,不嫌弃我我天天来”林晓慧笑着说。
孟斌说“老魏,谢谢你和嫂子的款待,天不早了,我和林晓慧同志先回去了,你们也早休息”。
老魏和老魏嫂子送出门,看着他们开着车离开,关上店铺门。
俩人谈论着孟斌夫妇,老魏说“怎么样,我说老孟是真心帮咱们的,你偏偏不信,这次心服口服了吧”!
“快洗洗睡觉,你不就是想让我认错吗?我承认我错了,你说的对”老魏嫂子说“你这次是交了个真心帮你的”。
“这叫什么话,我老魏有许多生死之交的战友”老魏说“你不懂这种感情”。
“没喝酒就说醉话了”老魏嫂子说“你要是再说个不停,就去街上睡吧”!
这边老魏嫂子压服了老魏,那边林晓慧和孟斌说“我七月份去趟疆省,有些事要调整”。
“行,要是老魏借钱怎么办”孟斌问。
“家里抽屉里有五千块钱,他用钱时你拿给他,就是别忘了打借条,亲兄弟明算账”林晓慧可不管孟斌乐意不乐意的说着。
看着孟斌点头答应了,这才不说了。
抽空给刘成打电话,问今年的要货情况有没有个计划。
刘成说马江还没说,林晓慧让他告诉马江自己七月份去趟疆省,有事要和马江见面谈。
给虞城陆文武打电话让他给发几条裙子看看款式,让他把裙子都排上号,自己要货会报号码。
晚上回家吃饭时,听孟季潇和孟季泠要和同学们去天安门广场。
孟斌直接告诉他俩“学生的任务是好好学习,以后报效国家,可不是让你们学会了知识来给国家添堵的”。
“什么意思”林晓慧问。
孟斌看她一脸不明所以的样子,就打开电视等着看新闻联播。
看了报道后,林晓慧才明白孟季潇和孟季泠他俩的意思。
“孟斌,给季泽打电话”林晓慧说“告诉他,让他在学校老实的待着,不听话就给我滚出孟家”。
“妈,你不能这样做这是独裁”孟季泠还在争取。
“住嘴,孟季泠、孟季潇,我告诉你俩不准去,若是敢阳奉阴违,别怪我不客气”林晓慧的脸已经沉下来了“龚嫂,从明天起,不准做他俩的饭,我看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饿几顿就好了”。
“你不用和我讲大道理,这些我比你知道的多”林晓慧听孟斌还在和孟季泽讲着道理。
她走过去拿过电话说“为什么不能签字,你说为什么,咱们家这么多的军人,他们的立场是什么,不明白可以看看政治书籍。孟季泽我就一句话告诉你,现在是和平年代,你要是还想不明白,这些年你读的书真是进了狗肚子里了”。
挂断电话,李叔说“你们可不能跟着瞎闹”。
“可是学校的同学都约好了,明天一起去”孟季潇说。
“你们两个要是不听劝,这学我看也不用上了”孟斌淡淡的说“我说到做到”。
家里的这场闹剧在饿了孟季潇和孟季泠两天后,两个人举手投降。
俩人在家老实的复习功课看孩子,每天晚上都看新闻联播,直到学校老师通知他们回学校,俩人才走出家门。
林晓慧打电话定羽绒服,吴朋康说羽绒服一件涨了十块钱,考虑再三林晓慧还是定了五万件。
告诉谢叔羽绒服来了先不用拆包,都放在仓库里等她回来后再说。
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她坐上去疆省的火车。
她的突然到来,让王有田和张新亮很是紧张。
“别紧张,我就是来看看做个调整”林晓慧说“都坐,家里都好吧”!
“好,孩子们还在卖衣服”王有田说“现在去的地方多了,说的有些事我和老张都不懂”。
林晓慧点头说“是啊!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咱们有些观念落后了”。
“妹子,隔壁也开了个货栈”张新亮说“发的货和咱们的差不多”。
“我这次来就是做些调整”林晓慧说“咱们也搞承包,你俩可以出去联系货源,干果、调料都可以,最好净重二十斤一箱,要保证质量。工资没有,给你们一箱一块钱的提成,运费开始由我来承担,半年后咱们两家对半承担,你们觉得怎么样”。
“那这里呢?谁看管”王有田问。
“要是俩嫂子没事,可以让她们干,她们拿工资,你俩挣提成”林晓慧说“每个月底咱们打电话对账、结算”。
“我家住平房”林晓慧说“我拉你们过去看看,愿意干就留下,不愿意干我送你们回来”。
仨人提着包袱上车,林晓慧开着车回家。
停稳车,林晓慧带着仨人进屋说“这就是你们要照顾的俩孩子,现在你们只是白天看孩子,晚上你们去隔壁院里睡。龚嫂我带你看看厨房,我家一直烧煤,因为家里人口多盘的大灶,你能用习惯吗”?
“用的惯”龚嫂说。
“冰箱里有鸡鱼肉,厨房边上的屋子里有储存的大白菜,愿意留下来干吗?”林晓慧问三人
“我们愿意”龚梅和段盼盼答应下来。
“我也愿意干”龚嫂说。
“我领你们去隔壁看看”林晓慧说着领着她们去小院“这是我儿子住的地方,现在他们都不在家。你们临时先在这里住,等过几天搬家就可以单独住了”。
三人安顿好后,林晓慧就看她们照顾孩子,厨房交给龚嫂,她做的饭菜大家伙吃着都说好。
到了规定的时间,孟斌开着卡车拉着四个战士来给搬家。
看着没多少家具,搬起来可不少。
中午拉着老少爷们去东来顺吃涮羊肉,让孟季潇陪着四个战士一桌吃饭。
林晓慧喝一口汤说“以后的日子里希望不要再搬家了,要累死我了”。
孟斌说“让你住部队,你又不去”。
“那不是自己的房子,住着不踏实”林晓慧说。
一天的时间总算是搬完了,剩下的物品就慢慢的规整吧!
孩子的百日是在家里过的,龚嫂做了一桌子的饭菜,大家伙都祝福俩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三月底孟斌打电话回来说“老魏晚上请咱俩去他家的小饭店吃饭,你过来咱俩一起去”。
“开业了”林晓慧问。
“去看看就知道了”孟斌说“别忘了晚上去做客”。
下午回来跟龚嫂说别做她和孟斌的饭了,又跟李叔说晚上自己和孟斌有事,不在家吃饭。
开着车接上孟斌,在孟斌指挥下找到并州面馆。俩人进去热气腾腾的,墙上挂着木片,上面写着面的名字。
林晓慧数了数,竟然有二十种面。
“哈哈,老孟和弟妹来了”老魏扎着围裙出来说“老梁,老孟和弟妹来了”。
里面走出个头上包着黄色头巾的中年妇女,手上还粘着面“老孟和弟妹来了快坐下,ne正在揣面”。
“嫂子先忙吧!”林晓慧笑着说。
“弟妹坐,让你嫂子给你做油泼面吃”老魏说道。
林晓慧问“晋省不是刀削面吗”?
“你嫂子的外家是陕省人”老魏说“弟妹,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感谢你,就让你嫂子给你做碗油泼面表示感谢”。
“老魏大哥说的哪里话”林晓慧说“我只是提了个建议”。
“才开始我们想只做早上,可来吃面的人都要求中午也做,我和你嫂子一合计,干脆中午也做吧!”老魏说“中午不比早上吃面的人少”。
“这么多面的种类,看着名字就想流口水”林晓慧笑着说“更别提鲜香麻辣了”。
“不错,来吃油泼面的都这么说”老魏说道。
“老魏,进来端面”老魏嫂子说着端出来四个小菜。
林晓慧吃着油泼面说“嫂子好手艺”。
“下次来,ne给你做刀削面吃”老魏嫂子说。
林晓慧点头道谢。
老魏和孟斌说着自己的买车打算,想买从部队淘汰下来的卡车当练习车。
孟斌说“这是个好法子”。
“我这不是没钱了吗?”老魏说“我买了一套八十平米的房子,又加上开面馆,已经见底了”。
“若是买车钱不够,可以找林晓慧同志借点周转一下”孟斌对老魏说。
“现在还不用,我已经和老部队打了招呼,有了给留下”老魏说“要是凑不起来就麻烦弟妹了”。
“行,老魏大哥你用钱提前告诉我”林晓慧答应。
老魏嫂子又端着烩菜过来。
“嫂子,菜够了,坐下咱们说说话”林晓慧站起来说。
第143章 闹事、见马江
老魏嫂子坐下和林晓慧说着话,说着当年她自己随军的经历,从家乡来的时候说着一口乡土话,被随军的军属笑话、排挤。跟老魏抱怨两句吧!老魏竟然埋怨她不合群,当时我为了孩子忍了,直到他自己亲眼看见我家二小被人欺负才相信我的话。
林晓慧也讲了自己当年在疆省随军打架的经历。
老魏嫂子又说起老魏回家说的点子,这点子一听就知道是能挣钱的买卖。我让他选了教人学车是因为他岁数大了,在战友和部队跟前,有了急事大家伙看在以往的情分也能帮他。
林晓慧不断点头说是,又问起孩子都成家了吗?
老魏嫂子说大小和二小都成家了,娶的都是老家的媳妇,不是我们不娶本地姑娘,而是人家看不上我们。我这俩媳妇做的一手好面食,开这个面馆是开着了。
“行了,听你唠叨了一晚上了”老魏说着“你嫂子心不坏,就是在家属院里没交上朋友,也不知道是她的问题还是别人的”。
林晓慧笑着说“老魏大哥这是夸嫂子吗”?
“他哪是夸我”老魏嫂子说“他是笑话我整天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就我自己好。我这人小心眼,当年给我亏吃的人,我一辈子忘不掉”。
“原来你还知道你小心眼”老魏说“弟妹可是个实诚人,这你总能交上朋友了吧”!
“看的出来”老魏嫂子说“弟妹以后可要经常来”。
“嫂子做的面好吃,不嫌弃我我天天来”林晓慧笑着说。
孟斌说“老魏,谢谢你和嫂子的款待,天不早了,我和林晓慧同志先回去了,你们也早休息”。
老魏和老魏嫂子送出门,看着他们开着车离开,关上店铺门。
俩人谈论着孟斌夫妇,老魏说“怎么样,我说老孟是真心帮咱们的,你偏偏不信,这次心服口服了吧”!
“快洗洗睡觉,你不就是想让我认错吗?我承认我错了,你说的对”老魏嫂子说“你这次是交了个真心帮你的”。
“这叫什么话,我老魏有许多生死之交的战友”老魏说“你不懂这种感情”。
“没喝酒就说醉话了”老魏嫂子说“你要是再说个不停,就去街上睡吧”!
这边老魏嫂子压服了老魏,那边林晓慧和孟斌说“我七月份去趟疆省,有些事要调整”。
“行,要是老魏借钱怎么办”孟斌问。
“家里抽屉里有五千块钱,他用钱时你拿给他,就是别忘了打借条,亲兄弟明算账”林晓慧可不管孟斌乐意不乐意的说着。
看着孟斌点头答应了,这才不说了。
抽空给刘成打电话,问今年的要货情况有没有个计划。
刘成说马江还没说,林晓慧让他告诉马江自己七月份去趟疆省,有事要和马江见面谈。
给虞城陆文武打电话让他给发几条裙子看看款式,让他把裙子都排上号,自己要货会报号码。
晚上回家吃饭时,听孟季潇和孟季泠要和同学们去天安门广场。
孟斌直接告诉他俩“学生的任务是好好学习,以后报效国家,可不是让你们学会了知识来给国家添堵的”。
“什么意思”林晓慧问。
孟斌看她一脸不明所以的样子,就打开电视等着看新闻联播。
看了报道后,林晓慧才明白孟季潇和孟季泠他俩的意思。
“孟斌,给季泽打电话”林晓慧说“告诉他,让他在学校老实的待着,不听话就给我滚出孟家”。
“妈,你不能这样做这是独裁”孟季泠还在争取。
“住嘴,孟季泠、孟季潇,我告诉你俩不准去,若是敢阳奉阴违,别怪我不客气”林晓慧的脸已经沉下来了“龚嫂,从明天起,不准做他俩的饭,我看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饿几顿就好了”。
“你不用和我讲大道理,这些我比你知道的多”林晓慧听孟斌还在和孟季泽讲着道理。
她走过去拿过电话说“为什么不能签字,你说为什么,咱们家这么多的军人,他们的立场是什么,不明白可以看看政治书籍。孟季泽我就一句话告诉你,现在是和平年代,你要是还想不明白,这些年你读的书真是进了狗肚子里了”。
挂断电话,李叔说“你们可不能跟着瞎闹”。
“可是学校的同学都约好了,明天一起去”孟季潇说。
“你们两个要是不听劝,这学我看也不用上了”孟斌淡淡的说“我说到做到”。
家里的这场闹剧在饿了孟季潇和孟季泠两天后,两个人举手投降。
俩人在家老实的复习功课看孩子,每天晚上都看新闻联播,直到学校老师通知他们回学校,俩人才走出家门。
林晓慧打电话定羽绒服,吴朋康说羽绒服一件涨了十块钱,考虑再三林晓慧还是定了五万件。
告诉谢叔羽绒服来了先不用拆包,都放在仓库里等她回来后再说。
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她坐上去疆省的火车。
她的突然到来,让王有田和张新亮很是紧张。
“别紧张,我就是来看看做个调整”林晓慧说“都坐,家里都好吧”!
“好,孩子们还在卖衣服”王有田说“现在去的地方多了,说的有些事我和老张都不懂”。
林晓慧点头说“是啊!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咱们有些观念落后了”。
“妹子,隔壁也开了个货栈”张新亮说“发的货和咱们的差不多”。
“我这次来就是做些调整”林晓慧说“咱们也搞承包,你俩可以出去联系货源,干果、调料都可以,最好净重二十斤一箱,要保证质量。工资没有,给你们一箱一块钱的提成,运费开始由我来承担,半年后咱们两家对半承担,你们觉得怎么样”。
“那这里呢?谁看管”王有田问。
“要是俩嫂子没事,可以让她们干,她们拿工资,你俩挣提成”林晓慧说“每个月底咱们打电话对账、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