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第52节
“别哭了,爸爸也想你们,你和哥哥听妈妈的话”孟斌说着。
林晓慧拿过话筒说“孟斌,我先挂了,电话费太贵了”。
说完扣上电话,拉着五宝交钱,又去拍电报。
办完了回去,就听着五宝和大宝说“大哥,我和妈给爸爸打电话了,妈让爸爸给咱们办转学,咱们上哪里上学啊”!
“我想上一中”大宝对他妈说。
林晓慧说“行,等拿下户口本来,咱们就去”。
迁移证明和孩子们的转学证明来了后,先去街道,从集体户里迁出李叔的户口,又去公安局一起合在一个户口本上。
房子也收拾好了,李叔也从倒座屋搬到东偏房住。
给佟国成的一百块钱,剩下的买了两张床,林晓慧又跟着佟国成去旧货市场买了两张大沙发、茶几、桌子椅子、衣橱、梳妆台。
林晓慧领着大宝去一中办转学,校长的意思是让大宝留一级,大宝不愿意想跟着上。
校长让几个老师出卷子现场考试,林晓慧坐在边上等着大宝答题。
他写一张,老师批一张,数理化满分,语文作文写的不好,扣了分。
“那就跟着年级上吧!小伙子不错,继续努力”校长笑着鼓励。
“校长,咱们学校学英语吗?”大宝问。
“学,怎么你不会英语”校长问。
“我会,就是想考考能得多少分”大宝和校长说。
校长说“英语老师今天不在,等开学的时候就能见到了”。
办好了大宝的转学,给五宝办转学时林晓慧为难了,去哪个学校上啊!
最后大宝说“去前门小学上吧”!
孩子们的事解决了,林晓慧开始写小故事投稿。
谢叔和大宝每天都往外跑,林晓慧写的故事刊登出来,十元的稿费。继续写小故事投稿。
二十五号,林晓慧背着包和大宝拿着面袋子跟着李叔去买粮食,去副食品店打油。
各种的票据都已领下来了。林晓慧准备回疆省了,因为家里孩子们的户口已经迁到京市了,下个月他们没有粮食吃了。
她把带来的钱都存起来了,谢叔去给她买车票。
她把洗漱用品和换洗的衣服往旅行包里放时,才发现那个匣子还在包里。
往锁眼里滴了几滴豆油,用钥匙打开,里面有两副金手镯和一对戒指、一对金耳环。
这应该是外婆身上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了。
林晓慧把匣子锁好,放到大衣橱里。
谢叔回来了,把票给她说“晚上的火车,到时候我去送你”。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林晓慧说“我出去给孩子们买点吃的”。
拿着李叔给淘换的糖票和点心票去王府井买点心和糖果。
晚上吃过饭,林晓慧嘱咐俩孩子听话,给大宝钱买菜。并说给你爸拍电报告诉他我回去了,让他去车站接我。
谢叔提着旅行包送她去车站,在路上林晓慧给了谢叔二十块钱,让他拿起来,以防有事手里没钱。
谢叔说“我有钱,我不要”。
林晓慧说“谢叔,你有是你的,我给你的你就拿着,我要是赶不回来,就先用着你的”。
第70章 回、接
谢叔接过钱装好,说“我先拿着,要是用不上,再给你”。
林晓慧笑笑没说话,到了火车站,林晓慧说“谢叔,你回去吧!我自己进去就行”。
“好,我看着你进去”谢叔说“这里你不用担心,有我和老李看着”。
“我不担心,我走了”林晓慧摆摆手走了。
候车大厅里还是人来人往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都随处可见。
找着座位坐下,旅行包放在脚边,闭上眼睛养神。
等到去疆省的火车检票时,她都快要睡着了。提着旅行包检票上车,找到卧铺,这次谢叔买的是中铺,爬上铺位,倒下就睡。
早上醒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是在火车上。
起来爬下中铺,见下铺是对老年人。
“起来了姑娘,快去洗漱吧!要吃饭了”老太太笑着说。
“嗳,谢谢您大娘”林晓慧拿着洗漱用品去洗漱。
回来后,乘务员送水,倒了一缸子水放在小桌上。
“姑娘是去哪儿的”看得出老太太是个健谈的。
“疆省乌市”林晓慧笑着说。
“你个小姑娘怎么跑那么远”老太太真是很喜欢打听事。
林晓慧说“我爱人在哪儿”。
“你结婚了,看不出”老太太边摇头边说。
林晓慧笑起来说“大娘,我都三十岁了,不是小姑娘了”。
乘务员推着餐车来送饭,林晓慧买了一份饭。老太太也买了一份饭,又从包里拿出窝窝头和咸菜。
吃着饭,老太太说“这是我老伴,我们老两口去兰州接儿子,在电话里说是工作的时候砸着了,我自从知道了就成宿的睡不着,不亲眼见见,这心始终是放不下”。
“同志,我老伴没别的意思,就是说说心情”老大爷赶忙解释。
“理解”林晓慧笑着说。
从老大爷讲了以后,老太太不再说了。
老两口下车后,下铺就再没上人。林晓慧看着车上的人越来越少,回想起当年自己进疆时,车厢坐满了唱着歌的知识青年。
到达乌市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这个时候火车晚点属于正常现象,要是不晚点了反而是不正常了。
提着旅行包往外走,不知道孟斌接没接到自己要回来的电话,这时候可不敢有什么惊喜。
胡七八糟的想着出了车站,“妈,妈妈”孩子们的声音响起。
六个孩子一个不剩的都来了,“不上学么”林晓慧问。
“妈,你糊涂了,现在放假了”二宝说“妈你也不给我们写信”。
林晓慧一拍额头说“妈忘了,这次是真的忘了”。
“妈,你哪次不是真忘了”四宝在边上说。
“小子,一个月不见皮痒了”林晓慧笑着说。
“好了,先回家再说”孟斌站在后边说“没看到你妈累了”。
孟斌开着吉普车来的,林晓慧坐在副驾驶座上,小八坐在腿上,后座上塞着五个孩子还抱着旅行包。
林晓慧笑着问“孟季潇你想妈妈吗”?
“想”小八回答。
“孟季潇偷着都哭了好几次了”六宝刮着脸说“不害臊,爱哭包”。
“那六宝不想妈妈吗?”林晓慧逗着六宝说“你都不哭”。
六宝很认真的说“想妈妈,可我是姐姐,不能哭要坚强”。
“好孩子”林晓慧说“妈妈走了这一个月,家里有事吗”?
二宝说“家里没有事,就是炮团家属院出了车祸”。
“啊!怎么会出车祸的”林晓慧惊讶的说“不是部队的车吗?部队的车也会出车祸,不可思议”。
孟斌听着她的话,已经不觉得意外了,孩子们也都习以为常妈妈的想法。
二宝继续说下去“当时车上连司机一共是八个人,受伤最厉害是司机,听说伤着头了”。
林晓慧问“你听谁说的,这么详细”。
“马中原说的”二宝说“那天他陪着她妈去乌市看病,没想到在路上就翻车了”。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怎么送去医院的”林晓慧问。
“不知道,当时马中原都晕了 。我去看他,他还向我打听是谁送他们去医院的。”二宝说“我哪儿知道是谁呀”!
林晓慧感叹道“做好事不留名,是个活雷锋啊”!
说着话回到家,见家里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三宝给他妈倒上水,林晓慧打开旅行包,拿出买的糖果和点心给孩子们。
孟斌对她说“你先去洗澡,我去还车,今晚吃食堂”。
林晓慧从包里拿出粮票和钱递给孟斌。
“粮票家里还有,先用着”孟斌说完,又对二宝说“跟着去食堂端饭菜”。
林晓慧去澡房洗澡,换下衣服顺手洗了晾上。
去后院看着菜不多,估计是晒菜干了。
“妈,你还走吗?”三宝问。
林晓慧说“走,不过这次是带你们一起,你们在京市已经落户了,以后就在那边上学”。
“妈妈,我们也和大哥一样坐火车么!”小七说着“是不是有天安门”。
“是,不过现在先不要出去说”林晓慧还是嘱咐着他们。
晚上吃饭时,林晓慧和孟斌说了这次回来,是接孩子们去京市的。
林晓慧拿过话筒说“孟斌,我先挂了,电话费太贵了”。
说完扣上电话,拉着五宝交钱,又去拍电报。
办完了回去,就听着五宝和大宝说“大哥,我和妈给爸爸打电话了,妈让爸爸给咱们办转学,咱们上哪里上学啊”!
“我想上一中”大宝对他妈说。
林晓慧说“行,等拿下户口本来,咱们就去”。
迁移证明和孩子们的转学证明来了后,先去街道,从集体户里迁出李叔的户口,又去公安局一起合在一个户口本上。
房子也收拾好了,李叔也从倒座屋搬到东偏房住。
给佟国成的一百块钱,剩下的买了两张床,林晓慧又跟着佟国成去旧货市场买了两张大沙发、茶几、桌子椅子、衣橱、梳妆台。
林晓慧领着大宝去一中办转学,校长的意思是让大宝留一级,大宝不愿意想跟着上。
校长让几个老师出卷子现场考试,林晓慧坐在边上等着大宝答题。
他写一张,老师批一张,数理化满分,语文作文写的不好,扣了分。
“那就跟着年级上吧!小伙子不错,继续努力”校长笑着鼓励。
“校长,咱们学校学英语吗?”大宝问。
“学,怎么你不会英语”校长问。
“我会,就是想考考能得多少分”大宝和校长说。
校长说“英语老师今天不在,等开学的时候就能见到了”。
办好了大宝的转学,给五宝办转学时林晓慧为难了,去哪个学校上啊!
最后大宝说“去前门小学上吧”!
孩子们的事解决了,林晓慧开始写小故事投稿。
谢叔和大宝每天都往外跑,林晓慧写的故事刊登出来,十元的稿费。继续写小故事投稿。
二十五号,林晓慧背着包和大宝拿着面袋子跟着李叔去买粮食,去副食品店打油。
各种的票据都已领下来了。林晓慧准备回疆省了,因为家里孩子们的户口已经迁到京市了,下个月他们没有粮食吃了。
她把带来的钱都存起来了,谢叔去给她买车票。
她把洗漱用品和换洗的衣服往旅行包里放时,才发现那个匣子还在包里。
往锁眼里滴了几滴豆油,用钥匙打开,里面有两副金手镯和一对戒指、一对金耳环。
这应该是外婆身上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了。
林晓慧把匣子锁好,放到大衣橱里。
谢叔回来了,把票给她说“晚上的火车,到时候我去送你”。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林晓慧说“我出去给孩子们买点吃的”。
拿着李叔给淘换的糖票和点心票去王府井买点心和糖果。
晚上吃过饭,林晓慧嘱咐俩孩子听话,给大宝钱买菜。并说给你爸拍电报告诉他我回去了,让他去车站接我。
谢叔提着旅行包送她去车站,在路上林晓慧给了谢叔二十块钱,让他拿起来,以防有事手里没钱。
谢叔说“我有钱,我不要”。
林晓慧说“谢叔,你有是你的,我给你的你就拿着,我要是赶不回来,就先用着你的”。
第70章 回、接
谢叔接过钱装好,说“我先拿着,要是用不上,再给你”。
林晓慧笑笑没说话,到了火车站,林晓慧说“谢叔,你回去吧!我自己进去就行”。
“好,我看着你进去”谢叔说“这里你不用担心,有我和老李看着”。
“我不担心,我走了”林晓慧摆摆手走了。
候车大厅里还是人来人往的,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都随处可见。
找着座位坐下,旅行包放在脚边,闭上眼睛养神。
等到去疆省的火车检票时,她都快要睡着了。提着旅行包检票上车,找到卧铺,这次谢叔买的是中铺,爬上铺位,倒下就睡。
早上醒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是在火车上。
起来爬下中铺,见下铺是对老年人。
“起来了姑娘,快去洗漱吧!要吃饭了”老太太笑着说。
“嗳,谢谢您大娘”林晓慧拿着洗漱用品去洗漱。
回来后,乘务员送水,倒了一缸子水放在小桌上。
“姑娘是去哪儿的”看得出老太太是个健谈的。
“疆省乌市”林晓慧笑着说。
“你个小姑娘怎么跑那么远”老太太真是很喜欢打听事。
林晓慧说“我爱人在哪儿”。
“你结婚了,看不出”老太太边摇头边说。
林晓慧笑起来说“大娘,我都三十岁了,不是小姑娘了”。
乘务员推着餐车来送饭,林晓慧买了一份饭。老太太也买了一份饭,又从包里拿出窝窝头和咸菜。
吃着饭,老太太说“这是我老伴,我们老两口去兰州接儿子,在电话里说是工作的时候砸着了,我自从知道了就成宿的睡不着,不亲眼见见,这心始终是放不下”。
“同志,我老伴没别的意思,就是说说心情”老大爷赶忙解释。
“理解”林晓慧笑着说。
从老大爷讲了以后,老太太不再说了。
老两口下车后,下铺就再没上人。林晓慧看着车上的人越来越少,回想起当年自己进疆时,车厢坐满了唱着歌的知识青年。
到达乌市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这个时候火车晚点属于正常现象,要是不晚点了反而是不正常了。
提着旅行包往外走,不知道孟斌接没接到自己要回来的电话,这时候可不敢有什么惊喜。
胡七八糟的想着出了车站,“妈,妈妈”孩子们的声音响起。
六个孩子一个不剩的都来了,“不上学么”林晓慧问。
“妈,你糊涂了,现在放假了”二宝说“妈你也不给我们写信”。
林晓慧一拍额头说“妈忘了,这次是真的忘了”。
“妈,你哪次不是真忘了”四宝在边上说。
“小子,一个月不见皮痒了”林晓慧笑着说。
“好了,先回家再说”孟斌站在后边说“没看到你妈累了”。
孟斌开着吉普车来的,林晓慧坐在副驾驶座上,小八坐在腿上,后座上塞着五个孩子还抱着旅行包。
林晓慧笑着问“孟季潇你想妈妈吗”?
“想”小八回答。
“孟季潇偷着都哭了好几次了”六宝刮着脸说“不害臊,爱哭包”。
“那六宝不想妈妈吗?”林晓慧逗着六宝说“你都不哭”。
六宝很认真的说“想妈妈,可我是姐姐,不能哭要坚强”。
“好孩子”林晓慧说“妈妈走了这一个月,家里有事吗”?
二宝说“家里没有事,就是炮团家属院出了车祸”。
“啊!怎么会出车祸的”林晓慧惊讶的说“不是部队的车吗?部队的车也会出车祸,不可思议”。
孟斌听着她的话,已经不觉得意外了,孩子们也都习以为常妈妈的想法。
二宝继续说下去“当时车上连司机一共是八个人,受伤最厉害是司机,听说伤着头了”。
林晓慧问“你听谁说的,这么详细”。
“马中原说的”二宝说“那天他陪着她妈去乌市看病,没想到在路上就翻车了”。
“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怎么送去医院的”林晓慧问。
“不知道,当时马中原都晕了 。我去看他,他还向我打听是谁送他们去医院的。”二宝说“我哪儿知道是谁呀”!
林晓慧感叹道“做好事不留名,是个活雷锋啊”!
说着话回到家,见家里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三宝给他妈倒上水,林晓慧打开旅行包,拿出买的糖果和点心给孩子们。
孟斌对她说“你先去洗澡,我去还车,今晚吃食堂”。
林晓慧从包里拿出粮票和钱递给孟斌。
“粮票家里还有,先用着”孟斌说完,又对二宝说“跟着去食堂端饭菜”。
林晓慧去澡房洗澡,换下衣服顺手洗了晾上。
去后院看着菜不多,估计是晒菜干了。
“妈,你还走吗?”三宝问。
林晓慧说“走,不过这次是带你们一起,你们在京市已经落户了,以后就在那边上学”。
“妈妈,我们也和大哥一样坐火车么!”小七说着“是不是有天安门”。
“是,不过现在先不要出去说”林晓慧还是嘱咐着他们。
晚上吃饭时,林晓慧和孟斌说了这次回来,是接孩子们去京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