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随军日常 第18节
  有大人和孩子的,林晓慧说“咱们也要戴雷锋帽么”。
  陈巧兰说“戴,你来的晚,你是不知道这里的冬天多么的冷,不光要戴帽子,还要做棉猴”。
  棉猴是什么,抱歉林晓慧没有见过。陈巧兰见林晓慧的神色,就知道她不懂。就告诉她是一种戴帽子的大棉衣,等她做好帽子再看棉猴样衣。
  林晓慧拿出报纸比着样子剪下来,听陈巧兰解说了怎么做,明白了做法又问起什么时候卖棉胎。
  陈巧兰说“一般这个月底就开始卖,到时候喇叭里广播”。
  说完了正事,又聊起了家里、孩子们的事,从话题里林晓慧才知道蔡连长现在已是营长了。
  陈巧兰见天不早了,领着孩子回家做饭。
  林晓慧送出大门,瞥见走过来的孟斌,看看表才十一点,这么早就回来了。
  孟斌见林晓慧站在门口就说“在这站着干啥”!
  “陈姐刚走”林晓慧说着往厨房走。
  孟斌回屋拿了换洗衣服去洗澡,林晓慧做饭。
  做好饭,孟斌洗出他的衣服晾上,大宝说“爸爸你晚上回来吗”?
  “事还没忙完,爸爸先不回来”孟斌咽下嘴里的饭告诉大宝。
  三宝说“爸爸,我想你了”。
  “你们在家乖乖的听妈妈的话,知道吗?”孟斌像是没听到三宝说的话一样,自管说自己的。
  林晓慧见三宝瘪嘴,连忙说“爸爸也好想三宝的,不信你再说一遍”。
  “爸爸,我想你”三宝抬起脸又说了一次。
  “嗯,爸爸也想你们和妈妈”林晓慧被这突如其来的话震的反应不过来了。
  孟斌看着林晓慧发呆,咳嗽了声说“快吃饭”。
  吃过饭,孟斌刷锅洗碗收拾好,孩子们已经去睡觉了。
  孟斌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递给林晓慧,并且告诉她这是奖励。
  林晓慧接过来数数一千块,从里面数出一百块钱给孟斌,孟斌拿了五十块钱装起来。又让林晓慧再给他点粮票,林晓慧去拿了三十斤粮票。
  孟斌看着林晓慧拿出兔皮和孩子们的旧衣服,铺上报纸剪起来,好奇的问“这是要做啥”。
  “做雷锋帽”林晓慧低头说着剪下兔皮。
  孟斌看她剪着布料,问她“晓慧,我问你个事儿,你先停会再剪”。
  “什么事,说吧!”林晓慧放下剪子抬头说。
  “你有安置军属们工作的办法吗”?
  林晓慧听孟斌这样说,睁大眼睛看着他“这不是部队上的事吗?怎么来问我”。
  孟斌苦笑着说“我们这个团虽然还是原来人员,但是和原部队还是有区别的。因成立了二炮,原团要把工作岗位收回去重新安排新的军属”。
  “罗团长五大三粗的,怎么这么小心眼,连军属的工作也要收回去。你们团里军属很多”林晓慧打断孟斌的叙说。
  “不能这样说,现在每个团的经费都很紧张,工作很少,他也是很为难。再说,我们这个团军属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孟斌解释着“现在团里也拿不出多少钱来”。
  “你们有地吗?”林晓慧问。
  “有,菜地和麦地”孟斌回答。
  林晓慧考虑着这时代能做的,又不会惹人注目的事。
  “孟斌,以你们团的名义办个副业行吗?”林晓慧说出自己的打算“部队粮食大多是玉米和土豆,把土豆加工成粉条、粉皮、宽粉,去和别的部队换需要的物品,或者给他们加工挣加工费。要是部队有黄豆可以做豆腐、豆干、千张、豆腐乳。我就不信了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了”。
  孟斌听着林晓慧说了这一串话,迟疑着说“这能安排多少人,需要多少钱”?
  “多少人,不知道。既然没钱,就用石磨磨粉、盐卤还有明矾、盐,再就是豆腐模具和压粉条的模具”林晓慧接着说“你们可以喂猪、喂兔子,给战士们改善生活,我临时就想到这些”。
  孟斌拿起帽子戴好,边往外走边说“你的这个提议,我们商量商量再做决定”。
  第41章 作坊
  林晓慧静下心来开始做帽子,做好帽子,孩子们也都起来了。
  拿起帽子戴在三宝头上,盖住眼睛了。又给二宝戴上,帽子压到眉毛。大宝伸手摘下来戴在自己头上,林晓慧端详着说“大宝摘下来吧!你戴着小,这个给二宝戴,妈妈给你和三宝再做”。
  林晓慧拿出报纸比着样子剪了一大一小两个样子。
  这两个帽子做好了,也没见孟斌回来,不知道商量出个啥结果。
  林晓慧领着孩子们去阿依谢姆大婶家继续教毛衣新花样。顺便买点清油,把手里的油票花出去。
  孟斌半个月后背着背包回来了,告诉林晓慧她的建议团里采用了。
  石磨买回来了,六盘磨。盐卤、明矾也都买回来了。豆腐模具和压粉条的模具还需要林晓慧讲讲是个什么样的。
  林晓慧拿出纸和笔,在纸上画出三种豆腐模具的草图,又画出压粉条的模具并画上晾粉条的木架子。
  画好后递给孟斌,自己去做饭。
  晚上,林晓慧给孩子们讲故事,孟斌在看书。
  八点了,催促孩子们去睡觉,孟斌洗着脚和林晓慧说“模具做好后,让老冒来找你,你负责教会他们”。
  “老冒,他不是要转业吗?怎么又去了你们团”林晓慧反问孟斌。
  孟斌挠挠头说“不转了,我留下他了。老冒这人是个人才,你的提议,他抽空去做了个调查,发现要是成了东西不愁卖”。
  “不用他来找我,我可以自己去。”林晓慧纳着鞋底说。
  孟斌去院里倒了洗脚水回屋,又说起了另一个事“晓慧,你看咱俩结婚也半年多了,什么时候给大宝他们添个妹妹”。
  林晓慧拿锥子的手都用不上劲了,是谁说这年代的人含蓄的,眼前的这个可一点都不含蓄。
  “孟斌,你母孝可还没过呢?”林晓慧哭笑不得的说。
  孟斌一本正经的说道“我知道,所以我问你什么时候”。
  林晓慧拿着针在头发里擦擦,穿过鞋底用力拽紧麻线才说“那就过了周年吧”!
  孟斌得到准确的回答,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天知道直接问出来时,自己多怕她拒绝,看看表说“天不早了去睡吧”!
  林晓慧答应着,起身去上厕所,回来拿痰盂放在门边。
  躺在床上,林晓慧想起孟斌刚才的话,其实她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对于过夫妻生活这事她不排斥,至于孩子顺其自然吧!毕竟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还是个糊涂账。
  林晓慧又一次梦到自己被砸死的场景,自己躺在电线杆底下,睁着眼睛望着天空。路上的行人急匆匆的走过,没有人停下来看她一眼。
  她想走过去,脚刚要迈出去,就听见“妈妈,我要尿尿”。
  林晓慧闭着眼下意识的答应着“嗳,妈妈抱”。
  意识回笼,睁眼见三宝晃荡着站在床上,林晓慧抱着三宝去门边小解。
  上完再抱回去,三宝挨着枕头立马睡熟了。
  林晓慧半睡半醒间,听见大宝叫二宝和三宝起来。
  他们起来跑圈,林晓慧起来打扫卫生,屋里屋外的清扫干净。铲了蚯蚓喂鸡,鸡粪扬在菜地里。
  回去和面醒着,自己拿上水壶去买奶。
  阿依谢姆大婶仍旧是最后给林晓慧打奶,并且告诉她毛衣都卖出去了。
  林晓慧和阿依谢姆大婶说“大婶,我再教一种新花样,先让阿恰织着这四款花样的毛衣卖”。
  阿依谢姆大婶笑着答应,摆摆手走了。
  孟斌吃过早饭拿着图纸走了,林晓慧带着孩子们去阿依谢姆大婶家里,又教了一款鸡抓花的织法,看着她们织出来没有错。告诉她们先织这四款花样,等年前再教新花样。
  领着孩子们回家属院,仨孩子想在外面玩,林晓慧告诉他们注意安全,自己回家。
  本以为做模具得好几天,中午孟斌回来说是豆腐模具做好了。
  林晓慧告诉孟斌泡上黄豆,明天就可以做豆腐。
  第二天,孟斌和林晓慧领着孩子去部队。林晓慧是第一次来,孟斌领着她们去后勤腾出来的房子。
  北面一溜大铁锅,南面六盘大石磨,盆、桶里泡着黄豆。
  二十多个军属在哪儿刷磨、刷锅。林晓慧看着刷干净了,让军属们轮流推豆子。自己去把豆腐框放好,铺上包袱。
  看着磨了一桶生豆浆,用纱布过滤出豆渣,豆浆倒进锅里。
  林晓慧边做边讲解着步骤,等两桶豆浆进锅开始煮。煮的时候化开盐卤,看着豆浆沸腾起来,舀到大盆里,把浮沫撇出来。豆浆温度降下来,化开的盐卤一点点的倒进去,并搅拌看豆脑的情况,大片的豆脑形成舀到包袱里,包好上面压上石头。
  军属们继续磨黄豆,全部磨完。林晓慧看着她们一样一样的做,那里不对就指出来。又压了两锅豆腐,一锅豆干,一锅千张。
  军属们忙完了,都不知道怎么称呼林晓慧。按部队职位应该叫林晓慧嫂子,可论年龄她是最小的。
  林晓慧笑着和大家说“好多姐姐们都是第一次共事,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林晓慧,姐姐们以后叫我小林或者晓慧都行”。
  她的话让众人松了口气,是个讲理的人。众人开始闲拉起来,林晓慧边听着她们说话,边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见孟斌和王政委领着十几个军人进来,众人噤声。
  孟斌问“豆腐做好了吗”?
  林晓慧看看表,自己做的一板豆腐已经两个小时了,就说“可以了”。
  走过去搬下大石头,揭开包袱,米黄色的豆腐呈现在众人眼前。
  林晓慧用手按按豆腐,用刀划开拿出来,切成小块让他们都尝尝。
  孟斌拿起一块放嘴里吃起来,来的军人见孟斌吃了,纷纷都拿起吃了。
  林晓慧问他们“豆腐怎么样”。
  王政委说“行,我看行”。
  林晓慧说“我们再看看千张和豆干”,搬下大石头,揭开包袱见一张张的千张和格子模具里的豆干。
  有个军人伸手拿起豆干掰开吃了一半说“行,明天我拿着去联系附近的兄弟部队”。
  “豆干想要卖,还差一步,上色入味,等下午我来上色,保管比这样好吃”林晓慧听着他的话,知道这就是老冒。
  “上色入味是个什么意思”老冒问。